人际关系影响幸福感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发展起来的心理上的联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领导与员工关系等等。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拥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人很幸福,相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会很痛苦。那么,如何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1首先,平等、开放、友善的心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际交往首先是心理的沟通。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屏障。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对方的平等相待,彼此心中充满善意,被尊重,被接纳,只有这样,在彼此接触、沟通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和谐与愉悦。
  2其次,培养理解和倾听的能力。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情感的交流。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内心深处感到孤独,不被他人关注和理解。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需要的并不是他人对某个事物理智的、实用的建议或忠告,而是对方充满暖意的理解、接纳、积极的关注和倾听,给予鼓励和支持。这种倾听往往会拉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就像一股清澈的泉水,能够打开对方紧闭的心扉,化解对方积郁的负性情绪。特别是当交往中有矛盾冲突时,多些理解与倾听,少些解释与辩驳,或许会化干戈为玉帛。
  3第三,包容和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个体之所以为独一无二的,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个性特点、行为模式及价值观,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独特,才使得整个世界充满了创造力与多样性。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需要欣赏自己,适度自我表达,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尊重他人,接纳彼此的差异,互相包容、包含与忍让。如果凡事总要控制对方服从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就无法与他人和谐共处。
  4第四,避免一味趋利的心理。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趋利避害是生存的本能。但人际交往是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之所以愿意付出情感、心力与精力与他人接触、交往,是希望能获取温暖与心理支持,相互慰藉。如果一个人在交往中一味趋利,不能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那只能趋利而聚,利尽而散,无法建立持久、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5最后,要讲究诚信。
  俗话说,“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诚是人的内在品质,信是人的外在行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就构成了“诚信”。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整体“滑坡”,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诚信缺失造成的,诚信的缺失使人们心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戒备。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说话办事恪守信用,一诺千金。
其他文献
一位亲戚,人挺能干,做事也麻利,以付出的角度而言,也算得上贤惠,起码她对老公孩子的付出,绝对不会输给别人。  但她老公和孩子对她的不满,几乎到了极点。我们曾去过她家,亲眼目睹她是如何把自己的所有付出抹杀的。  那天是上午,她儿子刚刚起床走到卫生间去洗脸,她隔了十分钟进去,然后我就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她说:“洗完脸就这样把毛巾扔在池子里吗?你都多大了,我前世肯定造了什么孽,老天派你来收拾我。”  
在《VM 低温制冷机的热力设计》中主要描述了这种制冷机的热力设计,这里着重描述它的机械设计。 The thermal design of this type of refrigerator is mainly described in
分离晚一点,短一点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0-6岁是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早期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良好
“心理魔法壶”活动中,根据老师的引导语,我很快就进入了想象中的情景,并画出了第一幅图画。我想象到的是一个特别梦幻的场景:在两边都铺满绿草和长着大树的小路上,小孩遇到
由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的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发生着变化。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创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创业教育对于增加就业机
顷闻石继昌先生关于京华风习人物等漫记,辑集付排,十分欣慰,同时也涌起推不开的哀伤。 亡友石继昌(1925——1994年),字守常,本为满族汉军旗人,世居北京。论其远祖,为明末清
泥泵管道特性的计算问题,国内外文献通常采用的公式误差较大。作者考虑到砂粒的形状、大小、重量、沉降速度,泥沙水的浓度和管道几何尺寸等的影响,并根据二相流理论及其实验
由于液压马达具有无级变速和过载保护的性能,特别是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可以直接与工作机构相连接,而不需要减速装置,大大简化了主机的传动部分,使主机的体积和重量大 As th
决策是实施领导的关键环节,作为掌管一方权力的“一把手”,能否造福一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各种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上能否做出科学决策。决策过程远不是一次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第三世界是不是还存在?索维提出的“第三世界”这个概念是否还具有意义?畅征、陈峰君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三世界的变革》一书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