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阐述地域性建筑的形成及特征,说明地域性建筑是人们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传承不同地区文化,经长期积淀而逐渐形成的;是不同地域人们从事生产、生活、适应自然环境及不同文化习俗的重要实物见证;地域性建筑多姿多彩具有永恒的魅力。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地域性文化地理环境适应融入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a)-0250-01
1 地域性建筑的形成
“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具有地域烙印的独特文化,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出来的。歌德说:“建筑是石头的书”,可见,建筑是对文化的表达,最初的建筑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创造的一个场所,由于全球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及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资源,人们自然就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窑洞建筑、石头建筑、木结构建筑等等,同时也把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融入建筑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地域性建筑。
2 地域性建筑多姿多彩
2.1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
一方面是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在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形式,如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阑式”民居等,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不同文化的传承融入,建筑不可避免的被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现以重庆、安徽两地的地域性建筑分析加以说明。
重庆地域性建筑表现:为了适应多雨、湿润,特别是夏季闷热、潮湿等气候特点,重庆地区的建筑一般都建于易于通风、排水的坡面之上,经常把单体建筑架空,高于地面之上的建筑不仅避免了潮湿空气进入室内,而且十分有利于通风。经过长期实践与发展形成了重庆地区传统山地建筑构筑的独特方式:穿斗结构、砖柱夹壁结构、捆绑结构。穿斗结构由于其灵活性,使之成为山地地区普遍使用的结构方式。这种构造形式布局灵活,易于适应地形变化,构件易于挑出,作成挑楼、挑廊、挑檐方便,为山地建筑争取到开阔的建筑空间,同时能够就地取材,采用竹木、土、石等地方性材料,用材经济,符合生态性原理[1]。
安徽徽州地域性建筑表现:徽州建筑是安徽地域性建筑的代表,徽州民居讲究紧凑自由的南方园林式建筑,崇尚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建筑结构上,徽州建筑一般都是两层以上的楼房,因为徽州气候湿润,人们日常生活一般是在楼上,楼上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内部是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建筑形象上,徽州建筑有飞挑的檐角,层层昂起的马头墙,上下两层的双层屋檐。外墙色彩为纯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建筑高度上,外墙很高,但因为徽州建筑总是以密集组群的形式出现,所以给人视觉上不显得太高大[2]。徽州地域性建筑是在融入了其地域性文化、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基础上,经劳动人民长期实践、总结、积淀而成的,具有独特的风姿。
2.2 地域性建筑具有丰富的色彩
色彩是感官的第一要素,在物体具有的众多特征里面,最容易被感知的便是它的色彩,其次才是形态、肌理、感情。色彩也是区域性建筑特征之一,例如川东民居主要由白色、棕黄色和灰色三个色系构成。白色主要指白灰夹土墙的颜色,给人以整洁、干练的感觉;棕黄色主要指木质材料的颜色,给人以平静、祥和的感觉;灰色主要指小青瓦的颜色,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觉。这也是川东民居区别于川西北石堆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3]。
20世纪6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科罗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人种、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成型和发展,形成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奇特的色彩现象,并创立了“色彩地理学”理论。我国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哈尔滨、南京、上海、杭州、大连、青岛、成都、武汉等城市确立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划。如北京机场扩建工程中,英国建筑师福斯特用“中国红”、“金色”作为建筑色彩,让人们能够从飞机上就感觉到达了北京,用建筑色彩语言作为地域特征,用建筑色彩来表达地域属性。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使用白色与灰色作为建筑的色彩,使朴素的博物馆与世界遗产之一的庆王府、拙政园和谐统一,同苏州朴素的黑、白、灰建筑色彩协调一致[4]。不同地理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习俗文化。地域文化的迥异不同,造就了地域建筑色彩的丰富多彩。
雨果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也就是说,建筑书写的是人类重要的思想、文化,思想的精华、文化的符号自然会融入到建筑中,形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性建筑是历史的必然。
3 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建筑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风格出现同一化的趋势,平屋顶、白瓷砖、玻璃幕墙风靡一时,地域性建筑特有的符号被遗弃,这引起许多哲学、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工作者等的反思,在现代社会人文环境下,如何传承地域性建筑符号被提到议事日程,涌现诸多典型范例。
坡屋顶是海南岛建筑符号之一,是人们与暴雨台风长期抗争的经验总结,海南文昌华能风电厂变电所综合楼设计传承这一特色符号,采用坡屋顶,排水坡度大、排水快,屋面基本无积水,可以防止雨水渗漏。变电所综合楼屋面造型设计呈层层后退,逐渐升高,高低错落构成整体的均衡。同时采取了有效的气候适应技术达到降低能耗、节约资源、融入自然,享受自然、防御灾害的目的。利用坡屋面起到隔热防晒的作用;利用阳台、外廊满足遮阳、遮雨要求。建筑色彩的选择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海水、沙滩、林地的自然状态得到最大的保留。建筑设计不仅巧妙的传承了海南岛地域性建筑的特性符号,而且结合当地环境气候特性充分利用现代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丰富了海南岛地域性建筑的特性,使得地域性建筑融入了生态绿色建筑设计观念。地域性建筑已不再是古老的代名词。
总之,地域性建筑是人们为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长期积淀慢慢形成的,传承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具有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国际性”现代建筑风格泛滥盛行的背景下,1999年6月,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报告提出了“21世纪要促进地区文化精神的复兴”的观点,并指出:“区域差异客观存在,对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建筑学必须探求适合于自身条件的蹊径,即所谓的“殊途””。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建筑师的重视,地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保持了建筑的多样性,使得建筑的形式与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在满足现代人们生活诉求的同时,如能将地域性建筑精髓与现代建筑设计原则有机融合,并使之得以发展与升华,将更能展现地域性建筑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 宣蔚,魏晶晶,唐泉.地域性的回归—— 重庆山地建筑的生态性探索.华中建筑,2010.5.40~42.
[2] 周晓燕.安徽现代建筑地域性文化初探.山西建筑,2010.36.(5).53~54.
[3] 刁晓峰.三峡库区民居建筑形态初探.山西建筑,2010.36(5)54~56.
[4] 马卓,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陕西建筑,2008.(158)9~11.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地域性文化地理环境适应融入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a)-0250-01
1 地域性建筑的形成
“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具有地域烙印的独特文化,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出来的。歌德说:“建筑是石头的书”,可见,建筑是对文化的表达,最初的建筑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创造的一个场所,由于全球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及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资源,人们自然就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窑洞建筑、石头建筑、木结构建筑等等,同时也把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融入建筑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地域性建筑。
2 地域性建筑多姿多彩
2.1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
一方面是由于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在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形式,如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阑式”民居等,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不同文化的传承融入,建筑不可避免的被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现以重庆、安徽两地的地域性建筑分析加以说明。
重庆地域性建筑表现:为了适应多雨、湿润,特别是夏季闷热、潮湿等气候特点,重庆地区的建筑一般都建于易于通风、排水的坡面之上,经常把单体建筑架空,高于地面之上的建筑不仅避免了潮湿空气进入室内,而且十分有利于通风。经过长期实践与发展形成了重庆地区传统山地建筑构筑的独特方式:穿斗结构、砖柱夹壁结构、捆绑结构。穿斗结构由于其灵活性,使之成为山地地区普遍使用的结构方式。这种构造形式布局灵活,易于适应地形变化,构件易于挑出,作成挑楼、挑廊、挑檐方便,为山地建筑争取到开阔的建筑空间,同时能够就地取材,采用竹木、土、石等地方性材料,用材经济,符合生态性原理[1]。
安徽徽州地域性建筑表现:徽州建筑是安徽地域性建筑的代表,徽州民居讲究紧凑自由的南方园林式建筑,崇尚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建筑结构上,徽州建筑一般都是两层以上的楼房,因为徽州气候湿润,人们日常生活一般是在楼上,楼上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内部是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建筑形象上,徽州建筑有飞挑的檐角,层层昂起的马头墙,上下两层的双层屋檐。外墙色彩为纯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建筑高度上,外墙很高,但因为徽州建筑总是以密集组群的形式出现,所以给人视觉上不显得太高大[2]。徽州地域性建筑是在融入了其地域性文化、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基础上,经劳动人民长期实践、总结、积淀而成的,具有独特的风姿。
2.2 地域性建筑具有丰富的色彩
色彩是感官的第一要素,在物体具有的众多特征里面,最容易被感知的便是它的色彩,其次才是形态、肌理、感情。色彩也是区域性建筑特征之一,例如川东民居主要由白色、棕黄色和灰色三个色系构成。白色主要指白灰夹土墙的颜色,给人以整洁、干练的感觉;棕黄色主要指木质材料的颜色,给人以平静、祥和的感觉;灰色主要指小青瓦的颜色,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觉。这也是川东民居区别于川西北石堆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3]。
20世纪6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科罗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人种、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成型和发展,形成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奇特的色彩现象,并创立了“色彩地理学”理论。我国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哈尔滨、南京、上海、杭州、大连、青岛、成都、武汉等城市确立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划。如北京机场扩建工程中,英国建筑师福斯特用“中国红”、“金色”作为建筑色彩,让人们能够从飞机上就感觉到达了北京,用建筑色彩语言作为地域特征,用建筑色彩来表达地域属性。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使用白色与灰色作为建筑的色彩,使朴素的博物馆与世界遗产之一的庆王府、拙政园和谐统一,同苏州朴素的黑、白、灰建筑色彩协调一致[4]。不同地理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习俗文化。地域文化的迥异不同,造就了地域建筑色彩的丰富多彩。
雨果说:“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也就是说,建筑书写的是人类重要的思想、文化,思想的精华、文化的符号自然会融入到建筑中,形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性建筑是历史的必然。
3 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建筑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风格出现同一化的趋势,平屋顶、白瓷砖、玻璃幕墙风靡一时,地域性建筑特有的符号被遗弃,这引起许多哲学、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工作者等的反思,在现代社会人文环境下,如何传承地域性建筑符号被提到议事日程,涌现诸多典型范例。
坡屋顶是海南岛建筑符号之一,是人们与暴雨台风长期抗争的经验总结,海南文昌华能风电厂变电所综合楼设计传承这一特色符号,采用坡屋顶,排水坡度大、排水快,屋面基本无积水,可以防止雨水渗漏。变电所综合楼屋面造型设计呈层层后退,逐渐升高,高低错落构成整体的均衡。同时采取了有效的气候适应技术达到降低能耗、节约资源、融入自然,享受自然、防御灾害的目的。利用坡屋面起到隔热防晒的作用;利用阳台、外廊满足遮阳、遮雨要求。建筑色彩的选择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海水、沙滩、林地的自然状态得到最大的保留。建筑设计不仅巧妙的传承了海南岛地域性建筑的特性符号,而且结合当地环境气候特性充分利用现代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丰富了海南岛地域性建筑的特性,使得地域性建筑融入了生态绿色建筑设计观念。地域性建筑已不再是古老的代名词。
总之,地域性建筑是人们为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长期积淀慢慢形成的,传承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具有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国际性”现代建筑风格泛滥盛行的背景下,1999年6月,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报告提出了“21世纪要促进地区文化精神的复兴”的观点,并指出:“区域差异客观存在,对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建筑学必须探求适合于自身条件的蹊径,即所谓的“殊途””。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建筑师的重视,地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保持了建筑的多样性,使得建筑的形式与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在满足现代人们生活诉求的同时,如能将地域性建筑精髓与现代建筑设计原则有机融合,并使之得以发展与升华,将更能展现地域性建筑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 宣蔚,魏晶晶,唐泉.地域性的回归—— 重庆山地建筑的生态性探索.华中建筑,2010.5.40~42.
[2] 周晓燕.安徽现代建筑地域性文化初探.山西建筑,2010.36.(5).53~54.
[3] 刁晓峰.三峡库区民居建筑形态初探.山西建筑,2010.36(5)54~56.
[4] 马卓,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陕西建筑,2008.(15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