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助学”作文导写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华大学赵家和教授助学的故事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赵家和教授一辈子生活简朴,不到10元的化纤毛衣一穿就是10多年。别看对自己抠门,他隐姓埋名捐出1500多万元,资助两千多名穷苦孩子上学。这件事直到他去世后好几年才被人知晓。
  千金散尽只为助学,赵家和教授的人生境界令人敬佩。他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家和教授说:“求仁得仁,了无遗憾。”
  赵家和教授的做法和想法,对你有何启示?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予人玫瑰,手上肯定会留下淡淡的清香,而且,那缕清香,会不断地扩散。赵家和教授放弃了一般人眼中的好日子,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应该追求什么。赵家和教授用无私的爱展示出高尚的精神境界,实现了自己追求的生命价值。同学们可参考以下立意角度:
  角度一:仁爱之心。求仁得仁,又有何怨?这是从孔子开始,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就一直努力践行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对他人的关注和爱护。这种关注,不含功利心;这种爱护,十分纯粹。但同时,这也意味着需要付出一切。
  角度二:生命价值。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有很多选择,影响选择的因素也更多,以至于有时候模糊了我们的初衷,忘记了为何出发。选择积极向上的方向,展示出昂扬的精神面貌,才能更大程度地彰显人生价值。
  角度三:温暖阳光。生活需要爱,有爱的空间才能充满阳光。爱,能化解伤痛,能安慰心灵。一点资助,或许并不能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帮助,但是,这其中的暖暖爱意,如阳光一样,会让那些贫困家庭获得精神的力量。
  佳作一
  树“仁”心,行“仁”事
  耿姗姗
  “求仁得仁,了无遗憾。”这是清华大学赵家和教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的感慨。他隐姓埋名,为两千多名贫苦孩子捐出1500多万元助学金,他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我认为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字——仁。
  在别人的眼里显得很“抠门”的赵家和,却捐出了1500多万元助学金,堪称壮举。然而这一壮举直到他去世后好几年才被世人知晓,如此“仁”心,让人看了、听了后,心中暖洋洋的。他千金散尽,却不似诗仙李白般自己挥霍一空,而是将它们留给最需要的人,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仁者仁心”,让人肃然起敬。
  关于“仁”字,在我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里有很多体现,诸如孔子、孟子等儒家先圣都有关于“仁”的思想主张、典籍著作。“仁”的重要性及正确性不言而喻。那么,何为“仁”呢?我们常说“仁义”“忠孝”,可见,它与“忠、孝、义”同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我认为,“仁”即“大爱”,爱天下,爱万物,爱生命。因此,拥有“仁”心,无疑是一件了不起的、值得人尊敬的大好事。
  在当今社会,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陆续出现了一大批类似赵家和、“兰小草”等有“仁”心者为教育等公益事业大量捐款的好人好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看似平凡,却因为有一颗“仁”心,而变得不平凡。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拥有这样的仁心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正所谓“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我们要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向那些仁人志士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树“仁”心,行“仁”事,不断磨炼自己“仁”的美好品质,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自己的人生因为“仁”心而变得不平凡。
  赵家和、“兰小草”等仁人志士的事例犹在我们耳畔回响,我们应不辜负他们的一片“仁”心,在学习中树立如他们一般的“仁”心,做出如他们一般的“仁”事,以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
  【作者系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二25班学生】
  点评
  本文开篇简要引述材料内容,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对赵家和教授的模范事迹展开分析评论,他的人生境界让人肃然起敬;然后阐述了“仁”字的丰富含义及自己的观点;最后联系社会现实和自身,认识到要树“仁”心、行“仁”事,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佳作二
  踏上奉献求仁之路
  高硕婧
  清华大学赵家和教授一生致力助学,生活简朴。他千金散尽只为助学的境界,着实令人敬佩。他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踏上奉献的求仁之路。
  好一句“求仁得仁,了无遗憾”,这句话就像前方的灯塔,瞬间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奉献,一个高尚的词汇,从此成为我们的人生信条。我虽少年,但仍要向赵家和教授学习奉献之道,做一个致力奉献之人。
  马旭,平凡的八旬老人,15元的人造革皮鞋坏了修修再穿。多年来省吃俭用,只为那一次奢侈,感念家乡之恩,将毕生积蓄全数捐出。那一千万元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奉献。我虽少年,无经济能力,但也要像马旭老人一样,生活简朴些,这也是在奉献。
  人生是一趟没有回头的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我愿担上奉献之责,处处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
  什么样的人生最有意义?从他遍布西藏的足迹中可看出,为祖国的植物收集做出了巨大奉献的他,虽然生命定格在51岁却也无悔。他就是复旦大学教授钟扬,为国为民的他永远被记在人民心头。同赵家和教授一样,他的一生也可以用“求仁得仁,了无遗憾”来形容。我虽少年,但可将奉献精神永记心间,时时遵守。
  黄大发用双手和三十六年的艰苦奋斗挖掘出天渠。他为什么这么做?终了也是为民,为村民能喝上水。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坚定地说出“你退后,让我来”,不怕牺牲、保護战友的排雷战士杜富国,他的身上绽放着奉献的光芒,体现了他的崇高信仰。扎根大山二十九年,为山里孩子成为全能教师,花白了双鬓,将自己奉献给了孩子们的教师张玉滚,“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他的真实写照,他的奉献让人仰望、崇敬。他们的身上无不体现着奉献精神,他们的行为指引着我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时刻坚守这种奉献精神,并不断地向乐于奉献之仁人学习。在我们的人生路上,奉献精神不可或缺,在奉献精神的熏陶下,我们终将会成为一个能照亮别人之人,成为一个真正称得上“春蚕”与“蜡烛”的人!
  踏上奉献的求仁之路,我了无遗憾,愿中国之少年皆可如此!
  【作者系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二25班学生】
  点评
  文章首先简述人物事迹,提出自己的观点——踏上奉献求仁之路。接着,作者指出致力于奉献的人生才最有意义,并列举了马旭、钟扬、黄大发、杜富国、张玉滚等人物事迹,有力地论证了人要具有奉献精神。结尾处再次回扣中心论点,并希望中国之少年皆可踏上奉献的求仁之路。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百多年前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2019年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标志性木质塔尖坍塌,人们痛心之余在想“巴黎圣母院会消失吗”。  郭沫若积极推动拆除北京古城墙,拆毁后,他却在城墙废墟上发现砖瓦极具考古价值,结构艺术非常完美。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场所是地理环境的一种重要记号,它有自己的观点和方向。”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围绕“人与建筑”,自
期刊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姑娘陈惠(化名),在成都市看到一个小伙坐在地上,旁边有个行李箱,模样很落魄。小伙说,自己从自贡来成都,手机、钱都弄丢了,已经3天没吃饭了。由于记不得父母手机号,也联系不上家人。  陈惠很同情他的遭遇,就请小伙吃了面条和豆浆,买了面包和矿泉水,还把身上的现金给了他,并在手机上帮他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
期刊
北京四合院的大规模建设可以追溯到元代。元代定都北京,对北京的城市建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四合院就是一种基本的民居形式。明代沿袭了元代四合院的形式,但明代对各阶层人士的居住建筑从制度、规模、色彩各方面均做了严格规定。清代北京的居住建筑继承和发展了四合院的形式。特别是把宫室式第宅发展到了极致,这种四合院在规制、格局方面承袭了古代宫室建筑的特点,属于大中型四合院的形式,院
期刊
编者按  当一个看法得到了社会上很多人的认可,你却要驳斥它时,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首先,你得有勇气。其次,你得有充分的理由。  和所谓的定论唱反调,我们名之为翻案。其实,很多所谓的定论,在内容上是有漏洞的,在逻辑上不一定很严谨。我们可以抓住它们的破绽大作文章,这样的文章名之为翻案文。因为我们的看法和大多数人不同,所以阅读者一看到我们的观点,眼前必然为之一亮。作为议论文主宰的论点既已新颖,那么,閱读者
期刊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恒山十八景中最独特的一景,号称恒山第一胜景。该寺据说是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悬空寺建在六十多米高的悬崖上,顾名思义,它不仅仅是建造在距离地面60多米高的悬崖上,而且整个建筑都悬在半空中!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在悬崖上似的,真有半空欲飞之
期刊
过渡,即由这一段的内容向另一段的内容发展或者这一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中间要用合适的话和段落串起来。过渡在上下文中间起着桥梁和接榫的作用,连接层与层、段落与段落,把上下文的意思衔接起来。它像桥梁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使行文自然,语气连贯,又有助于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严谨。  那么,文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呢?  当文章上下层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的意思相近时,可直接用过渡词或词组过渡。比
期刊
文题呈现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引入深思,或让人感动,有的甚至使人魂牵梦绕,回忆起来总是心情激荡。  请以“成长的故事”为题写出自己的独特经历。  思路导航  1.审清题意。从“成长的故事”这一文题中,我们可以得知三点:但凡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属于该题的范畴,都可以称得上成长的故事。你可以选取你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尝试,如第一次学游泳、第一次获得第
期刊
聚焦热点  2019年8月15日,清华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一个错别字抢了大“风头”。在经管学院悬挂的横幅上,将“热烈欢迎”写成“热列欢迎”。此事曝光后,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波。当此事持续发酵之际,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欢迎新生不会掺杂一点水分”,因此就故意将“烈”改成了“列”。虽然圆场巧妙且具说服力,但仍有不少网友揪着不放。后来,清华大学宣布,专门成立了工作组来调查“错别字风波”。  多维解读  
期刊
新中国70年,残疾人群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看待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未来残疾人权益保障如何更上一層楼?近日,《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正式发布,权威地回答了社会关切,不仅为残疾人权益保护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总结了经验成果,而且为未来全面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擘画了蓝图。  (选自“人民网”2019年7月29日)  素材解读  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人权
期刊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②中国“90后”普遍显得乐观,务实,雄心勃勃,自信心和幸福感较强,“世界属于这一代中国人”。(英国“路透社”报道)  ③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共有13名优秀大学生获奖。其中有潜心学术、本科期间多次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的丁中贤,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填充式和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新技术的专利达人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