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wsx0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工程是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一项人才培育工程。工程已经在全国各地培育了一大批带头人,为贫困村脱贫出列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此,《中国扶贫》采访了12位参与、关注此项工程的人士,力图从多方面、多角度解读工程的实际作用和现实意义,以供参考。
  蓝宗耿:创业致富带头人对农村发展新型的经济体系起到三方面作用,一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延伸农业产业链。致富带头人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三是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合作社+贫困户”方式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委托经营获取收益或就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谌孙武:在“四跟四走”精准扶贫中,怀化市实施致富能手“双培双带”计划,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增强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贫困人口致富的能力。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起到了标杆和旗帜的作用,让大家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增加了脱贫的信心,更直接带动了大批的贫困户加入到自主创业脱贫的行列。
  李振生:当前,脱贫的主体在农村。要发挥他们的内生动力,避免“等、靠、要”的被动式脱贫,就必须发挥基层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培训后,他们回到家乡,去当村干部带动村、当创业致富带头人去做项目带动身边的贫困户。他们把外面的资源引进贫困村,去改变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观念。这样村里有了集体收入、创业致富带头人也有收入、贫困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潘建章: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训,让我懂得脱贫攻坚的重点之一是激发贫困村内生动力,必须有产业,让贫困户有致富的渠道,而贫困村发展产业成功必须有龙头企业、经济能力、带头人。
  谭泽勇: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在共同致富思路上、方法上对我的帮助很大,除了在技术和技能上得到帮助以外,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培训,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带领我们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我們村曾经也是一个贫困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陆凤美:在培训班里,导师结合他们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给我们讲授了种养技术、营销规划等内容丰富的知识,向我们宣传了扶贫补贴政策,我的知识面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培训的内容也与生产实际能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解放了我的思想。培训回来后,我的创业信心足了,也有了创业激情,更愿意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
  谭霞:看着乡里乡亲守着青山依然贫困,让我萌发了返乡创业的想法,我想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被推选为楠木桥村村委会委员后,我就与村里的几个青年人租赁村里100亩集体土地,主要种植中药材和培育苗木。我参加精准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后,使我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强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苏达谋:我参加了2015年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第一期培训班。导师讲得很实在、接地气、易听懂、特管用,对我的养殖很有帮助,让我对养殖技术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养殖水平,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的养殖信心。2016年3月,我成立了达谋生态种养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山水牛”养殖。政府的大力扶持,给了我这么大的一个创业平台,让我们找到了致富的路子,我们脱贫有希望了。我要把产业打造成集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循环生态产业链,计划用五年的时间来带动更多的困难村民脱贫致富。
  周爱玲:创业致富带头人有头脑、有能力、敢冒风险,为我们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我们村的年轻人很多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的土地都荒废了,创业致富带头人闻彬军回到村里,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把地充分用了起来,我们得到租金。他们在村里建合作社、公司发展种养殖,增加了我们农民的就业机会,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又能照顾家人,再也不用背井离乡了。我现在既是山庄农民艺术团的台柱子,还担任公司在武汉开设有机食品店的店长工作,已于2016年底脱贫。闻彬军还出钱修好了我们村的路,村里变漂亮了,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了。
  李云启:在创业致富带头人、大别山牧羊女刘锦秀的带领下,我们养殖黑山羊越干越有劲。她有见识、有技术,对政府的政策和市场需求都很清楚,我们跟着她一起干就行,不用去担心什么。公司2015年9月发给我11只种羊,2016年出栏18只,收入16000元,预计2017年收入可达3万元,我不仅已脱贫,而且已经走上了致富路,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周善红:三农问题解决好农民是关键,解决好农民中的关键少数,即带头人问题是关键中的关键。脱贫致富是农民祖祖辈辈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此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决定关键人的决定因素。贫困村最大的困难在于人才,首先要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要加强农村党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脱贫攻坚战,越到后头,难度越大。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很关键,精准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增强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
  谭诗斌:现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再取决于小农经济,而是以市场经济、能人经济、规模经济为主导力量。通过实施培育工程,为贫困村培养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或先进生产力优秀代表。要想充分发挥创业致富带头人在产业精准扶贫中的帮带作用,有三个问题很关键。一个是扶贫产业的选择问题;再一个是建立和完善产业扶贫或创业带贫机制问题;还有一点是产业扶贫或创业带贫必须标本兼治。旨在通过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带动,吸纳和帮助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开发过程,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增强内生动力,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为其稳定脱贫、长效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曹家沟村此时已经快到了红枣的收获季节。但眼下的曹家沟村,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景。原本用于该村枣园、果园改造的4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被村干部虚报挪用,富民的资金没有发挥富民作用,而是被还了赌债。  2017年8月3日,绥德县人民法院,一位前任村主任坐到了被告席上,这个人就是曾经的曹家沟村村主任曹锦花。  时针往回拨,2006年12月,曹锦花被选为村主任。此时的
期刊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东省即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严肃的政治任务。立足全国县域百强前列的发展优势,坚持高标定位、精准施策、叠加发力,创新实施“四三五”扶贫模式,扎实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截至2016年底,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四项工程“铲穷根”  按照“因人施策、多措并举、叠加发力、共同脱贫”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措施,逐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这场战役的胜利,将标志着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新的巨大贡献。  目前,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已经确立,要让各项政策切实在贫困村落地
期刊
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曾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土地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在村党支部书记李振生的带领下,蓉中村坚持工业兴村,借力城乡统筹共建政策,引入电力公司、农业银行等多家共建单位的技术和财力,并自主创办莱克石化、蓉中工艺厂等10多家村级企业。经多年发展,蓉中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闯出一条“经济先行、文化引领、科学发展、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  说起蓉中村的成功,李振生用一个
期刊
曾经的山西不仅被贴着“一煤独大”的标签,也因贫瘠的土地、恶劣的生态,在经济严峻下行压力之下,饱受经济增速全国末位、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排名全国靠后的困扰。  这对山西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挑战。山西要彻底摆脱“资源诅咒”与“贫困魔咒”,简单提“壮士断腕”已难起作用,只有通过推动新一轮改革创新,盘活资源优势,以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为抓手,易地搬迁扶贫、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
期刊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是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在这片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流传着一个“谭指挥”的故事。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作为湖南省麻阳县谭家寨乡楠木桥村党支部书记,谭泽勇发挥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楠木桥村党支部的旗帜引领作用,大胆探索由9个村党支部、276名党员参与的“党建引领、连村联创、抱团攻坚”扶贫新模式,实施两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2017年3月,以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上大学就是我人生的梦想!上学时我学习成绩很好,但因家里贫困,未能读大学,这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没想到人生过半,还能上大学,圆我的大学梦。”李春山对记者动情地说。  李春山所说的“上大学”,就是指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依托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农科学院教学平台开展的西丰县村级创业致富人才培育工程。从2016年10月开始,由西丰县委组织部牵头,县人社局、县扶贫办、县农发局参与,依托辽宁广
期刊
“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从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统一岭南后这个“广”字开始,广东与广西,就渐渐以“两广”為世人所知,所谓“两湖两广两河山”。改革开放后,同饮珠江水的“两广”,却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广东与广西开启了扶贫协作的大幕。20年来,广东发挥自身优势,以整村推进、劳务输出、干部培训、经贸协作、结对帮扶、部门协作等为
期刊
什么是奇迹?在一个普通重庆老汉的字典里,奇迹就是怀揣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努力,最终改变了全家生活境遇,甚至还能带动其他村民脱贫。这个老汉,就是重庆市黔江区担子坪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社长王贞六。  绝处逢生  命运之神似乎从来没有偏爱过王贞六,今年67岁的他出生在重庆大山深处,世代务农,靠天吃饭。娶妻过日子后,确实有过一段平静却幸福的时光,谁知大儿子因患脑膜炎后遗症,生活无法自
期刊
2017年8月20-23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公务员局在山东省淄博市联合举办全国脱贫攻坚培训工作研讨班,在这个过程中,一套成熟的“郝峪模式”映入眼前。  从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800元、村集体负债8万元的穷山村,到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50余万元的富裕村;从人人往外走、鸡犬不相闻的“空心村”,到人人做股东、年均接待游客达10万人的名胜景区……14年间,坐落于山东鲁山主峰之东,十里桃花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