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PCR/SSCP分型技术研究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lov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PCR/SSCP技术对斑点热群立克体国际标准株,国内各参考株及黑龙江立克次体54株,36株进行了分型鉴定,结果显示各株之间SSCP图谱差异明显,国内各参考株的SSCP图谱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的图谱完全一致,黑龙江立克次体的图谱与国内各朱显著不同,分析表明,我国存在2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即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种和斑点热群立克体新种-黑龙江立克次体。同时证明应用PCR/SSCP技术分析斑点热群立克次
其他文献
研究了用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SCEF)增殖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可能性。在研究了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PCEF)与SCEF的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就各种培养方式采用PCEF与SCEF增殖IBDV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可用SCEF代替PCEF进行
从湖北、河南等地收集、分离的61株霉菌中,筛选得到一株可发酵生产腐乳的耐热性霉菌-H4菌株。经鉴定,H4菌株为毛霉(Mucor sp.)。在35℃条件下,该菌株在豆腐坯上生长、发酵良好,为目前报道的最耐热的
用现行生产用L-A-1株甲肝病毒进行了系列细胞外释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细胞后1-5周,病毒持续释放,平均滴度为5.46logTCID50/ml。上清液经超滤浓缩,平均滴度达7.19logTCID50/ml略高于细胞抽提物病毒滴度。
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单酶切、双酶切分析了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羊楼洞株)基因组DNA,同时用「α-^32p」-dATP对几种酶的酶切产档端标记。结果表明,此株病毒且的约129kb,组成比较单一。与国内其它分
通过比较6株酵母细胞转化1,6-二磷酸果糖的结果,确定酿造酵母Y162作为化菌株,对其菌株的培养方法,底物反应液的组成及反应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在最适条件下,PH6.5,蔗糖8%,NaH2PO45%,MgCl2.6H2O0.1%,甲苯4.0%,氯丙嗪0.2%,反应时间为8-10h,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