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云:诊断可在千里之外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n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妨想象一番,如果拥有某家医院或医疗机构的云端账号,患者足不出户,也能找到医生诊治病情。这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大数据和云技术及人工智能等科技和医疗相结合之后,给医学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切切实实的改变。
  这就是影像云的应用。所谓影像云就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电脑、移动终端为媒介,帮助医疗机构解决其对患者影像资料保存、搜索、获取、分析、多方医治、远程医治等难题,是“互联网+医疗”之后,医疗行业的变革。
  其大概路径是,以某个设备为登云的端口,通过医疗机构的使用,采集影像,上传到各自的云端加以存储,之后再根据与医疗机构的协议,分发或者使用存储到云端平台上的数據,用于医院医生的诊断、会诊或者更高的层面,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精确诊断或者预判未来疾病趋势等。
  在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之中,行业之所以选择影像云作为整个云端业务的切入点,是因为影像同检验一样是比较容易实现标准化操作的。事实上,国家在2013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提出了发展专业影像中心的思路。
  大小企业开始跑马圈地
  从去年以来,影像云在医疗创业圈内就已经大热了。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就有59家医学影像创业公司在这一赛道云集,一时热闹非凡。近来,医疗硬件领域拥有雄厚实力的传统设备企业越发重视这一“奶油蛋糕”,锐珂医疗和西门子、飞利浦等全球医疗设备巨头无一例外近年频频在医疗IT领域发力。
  在金融资本的助力之下,也有不少本土创业公司积极在此领域发力,甚至过去甚少涉足医疗的电信公司也从这两年开始猛推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阿里、华为、金山、微软这些传统IT巨头等也无一缺席影像云市场,医疗信息化的市场格局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综观整个有关影像云的生态体系,可以发现,除了既有硬件同时也具备软件产品的医械企业外,还有一些单纯的软件公司,他们更多地将其商业模式诉诸对影像云数据的使用。这些公司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建平台,采集自有数据;其次是针对已有数据建平台;第三类是应用数据。其实“看懂一家企业云战略的思路,其他的基本差不多,主要的区别在于以什么作为入口采集数据和以什么样的方式使用数据”。业内某医械公司云端建构人员表不。
  目前,在影像云行业领跑的大公司之一是锐珂医疗(Carestream Health),这是提供医疗成像系统以及IT解决方案的全球性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母公司为加拿大的0NEX集团。锐珂医疗IT大中华区总经理潘艺琼称,在医疗IT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如果不重视技术投入,加快迭代频次,则产品转型的速度就受影响。同时,随着各大医疗设备厂家开始兼顾基础医疗、非公医疗等市场,医疗IT业务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甚至有了独立开拓市场的条件。
  “如果你不发展,你就可能错失一个时代。”潘艺琼说。据她介绍,锐珂医疗IT业务在中国有完善的本土研发体系、健全的实施售后团队、覆盖大陆与港澳台市场的营销团队。锐珂旗下的IT研发、市场、售前人员很多都有超10年的工作经验。产品方面,遵照国际标准,引入国际领先的研发成果,同时按照中国医院的流程管理和医疗习惯开发本土化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医疗IT行业普遍的问题都是在客户场地上的损耗。“我对标过行业里300多家企业,1个亿的营收利润不到1000万元很普遍,原因就是产品不能标准化,服务成本高,客户场地上的耗损很高。”潘艺琼说,“对于锐珂IT业务来说,产品的标准化和架构的灵活性、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实施过程的标准化,都是我们掌控成本提高客户交付能力的核心之本。”
  实现三端互联
  和锐珂医疗一样,同在影像云领域奋斗的汇医慧影则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影像云平台,旨在提高医生诊疗效率与准确度并解决部分地区医患资源不匹配的问题。
  慧影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提供从影像云SAAS技术应用层到影像阅片医疗服务的全链条闭环服务,共有6大产品模块:影像云平台、放疗云平台、电子胶片、常规阅片外包服务、疑难大病专家会诊及医生集团。其中,常规阅片外包服务,帮助影像中心实现影像线上诊断,从而实现分级诊疗。
  据了解,目前,汇医慧影已经形成医生端、患者端、医疗机构端的“三端互联”。其中,在医生端,平台为其提供管理病例、医生在线讨论、专家学习等服务;在患者端,患者可以向专家进行咨询并能够获得实时解答。除此之外,平台也为患者提供影像共享与健康管理的服务。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可以在平台内对接专家资源、存储并备份影像、跟踪用户并提供增值服务。以上功能在电脑端、平板端、手机端均能够实现。
  汇医慧影的优势在于其利用了分布式云平台。在该平台中,压缩等技术的采用,使得汇医慧影的云技术实现了同传同看的效果,读写分离、分布式部署等实现了全国各地上传、全国各地阅片。而手机、平板阅片更大地解放了医生的地域限制,提高了医生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目前,汇医慧影对胸部x光的气胸、肺结核、肿块的自动诊断准确率已经达到95%。脑核磁肿瘤的自动识别率超过85%。胸部CT中肺结节的识别率超过85%。
  在技术层面,汇医慧影将影像云、阅片服务以及智能诊断想结合,通过阅片获取结构化的数据,提供给深度学习引擎进行计算。并且将计算机学习后的结果试用在医生的阅片流程中,当计算机出现误判断时,医生会纠正诊断结果,并将结果反馈入系统,进行二次学习。通过这样一个在线学习的闭环,持续更新有效数据,持续提高算法的精度。人工智能在影像上的应用,其场景就是机器人医生真正走进现实生活。
  看上去很美
  影像云虽然吸引了不少企业的关注、投入,但实际上不少企业仍处于“云”的模式探索,要破的困局还有很多。
  以云端数据作为生产资料的DT(数据处理技术)时代,其存在的基础是公平、透明、开放,让所有人、所有信息数据都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但现阶段医疗机构作为一个个信息孤岛的存在,就为数据的采集设置了巨大的门槛,而这才是云端数据采集传输的初始层面。
  另外,医械公司之间,乃至各类硬件云平台之间,并没有将其已经拥有并上传到云端的数据彼此开放的动力。现在,医疗产业对“云”端数据使用的探索仍处在跑马圈地阶段,不管是作为储存基础的阿里云、百度云、微软云等,还是基于这些硬件云平台而拓展自己“云”端模式的器械企业。“谁能跑赢谁可能就是未来的‘王者’,所以分享短时间还做不到。”业内人士认为。
  即使是已经上传到云端的医疗影像数据,在后续的使用中仍然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现阶段对医疗影像数据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远程的诊断与会诊中,业界也已经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以此为商业模式的轻资产移动医疗类产品。
  但“这类移动医疗类的产品,虽然都号称凝聚了众多的医生资源,能够实现远程的诊断与会诊,但更多是对患者病情的信息交流,鲜少出具具备医嘱效力的意见。”原因在于“医生对此类医疗影像数据的彼此认可程度不高,不同层级医院使用不同设备采集的医疗影像,存在标准差异,医生在做诊断时更倾向于重新在本院再做一次”。
  技术层面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难题,例如影像采集的标准化。飞依诺作为国内一家生产彩色超声设备的公司,目前正在同一家医院合作开展“网络医院”的建设。其联合创始人田园说,医学影像中难以实现标准化的领域是彩色超声影像数据,“超声影像采集的质量取决于医生的手法,不同医生采集到的图像角度和重点不同,若是要实现针对此类影像的远程诊断,标准化尤为重要”。
  不过,现实问题在趋势面前总有突破的可能。最先动起来的企业可能是那些已经看到危机逼近的企业。
其他文献
如今只要提到现象级的事件,人们便会想到马东和一群会说的年轻人一起妙语连珠的“奇葩说”,或者是故宫席卷社交媒体的俏皮营销,又或者是于困困在手机上为“当代林徽因”们打造的客厅,当然少不了B站中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弹幕和博主们剪辑出的鬼畜单曲……你会发现,所有成为热点的事件都和两个字有关,这就是“内容”。  一时间,内容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品牌营销,甚至是商业平台的运营都绕不开“内容
期刊
在这个“人人微信”的时代,微信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小程序就像微信大家庭里的一个“窗口”,将众多的信息途径通过微信这一端口,借助微信的基础流量作为吸引,让更多的企业和内容涌入微信。用户不再需要腾出有限的手机内存空间去装载APP,随时可搜索需要的服务程序,用完退出即可,不会占用更大的内存,大大便利用户享受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  小程序的转变  作为腾讯重磅级产品,被张小龙甚至整个腾讯家族寄予厚
期刊
“科技领军人才”“中國建筑应用创新大奖”“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出版《3D打印建筑技术与案例》等专著,马义和是一个3D打印“狂人”,经历三次资金链断裂,最终凭借对梦想的执着化险为夷。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人们告别灰尘雾霾,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丽清新的环境。  房子可以“打”出来  1967年5月,马义和出生在湖北襄阳。2002年8月,他去拜访一位客户的途中,路过一处施工工地。酷暑时节,建筑工人们
期刊
关键词:污染环境罪 生态文明建设 企业刑事风险  案情回放  方某系某化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因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化工废料需要处理,杨某龙、杨某华、陈某联系方某,为公司处理化工废料。经初步商谈后,双方达成一致,杨某龙委托俞某寻找可以处理的下家,俞某找到魏某。方某告知魏某处理该批化工废料需要提供资质证明,魏某伪造了资质。方某为了掩饰非法处置化工废料的行为,将该批化工废料以每吨80元的价格卖给魏某,
期刊
宋汉章,名鲁,字汉章,浙江余姚人,1872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宋汉章少年时入上海中西书院习英文,毕业后在上海电报局任职,6年后,他通过自学考进了上海海关任关员。“戊戌变法”期间,宋汉章一度去香港避祸,其间对各国在港兴办的银行发生了浓厚兴趣,仔细研习其制度和商业模式,烂熟于心。  1900年,一个全新的机会摆在了宋汉章面前:大清官商盛宣怀在沪创办了第一家官私合营的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宋汉章毅然离
期刊
今年年初,世界癌症日时,一位名叫“沃森”的机器人医生首次来到中国,业界一亮相,立刻成为焦点。“沃森医生”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做了一个演示,它的诊疗水平能超过一个副高职称以上的肿瘤医生。  “沃森医生”是美国IBM公司从2007年开始研发的,主要应用在肿瘤诊断领域。这台机器人医生的核心原理是大数据应用,它的“大脑”里储存了200多部肿瘤专业领域的教科书、超过300种医学期刊1500多万页肿瘤文献的关
期刊
江苏神王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江苏神王)总经理黄玮颉不讳言自己富三代的身份,尽管在穿着上刻意让自己显得更为沉稳“老练”,但灿烂的笑容下是难以掩饰的青春与阳光。从他的言谈举止以及周围人的评价来看,黄玮颉是典型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礼貌、谦逊、思路清晰、懂得把握分寸。  他有着中国大多数富二代的相似经历:辛苦创业的父辈,国外深造的背景,超越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公司头衔;同时,又有公众
期刊
“约在江苏,共筑梦想”,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自海内外的江苏游子齐聚故乡,一千多位嘉宾共聚一堂,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共商发展大计。  开幕式由江苏省委副书记吴政隆主持,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全国工商联副
期刊
没人喜欢被管太多的感觉,这会令人感到挫折、泄气、没干劲。然而,似乎有些主管就是忍不住巨细靡遗地管理。上司是个控制狂、不肯信任下属,这确实是件麻烦事,但如果你就是那个管太多的人,又该怎么办?  大多数会管太多的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管太多了,但其实有很多清楚的迹象显示你已经管太多了:你对下属交出的成果总是不太满意;常常觉得挫折,因为部属做事的方法跟你的不一样;非常注意细节,并且觉得改正错误是件很值
期刊
2025年的某一天,40岁、从事医药研发的F先生从睡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起身走向盥洗间。同一时间,他手上的监测手环已经将他前一晚的睡眠质量、血压、心跳等发送到他的手机上,同时上传至医疗云,存入个人医疗信息库中。  F先生准备享用早餐时,手机中的健康软件提醒他该吃药了,前段时间的突发疾病让他在医院里住了一段时间,尽管已经出院,但恢复期间还需要按时服药。网络的另一端是他的主治医师,通过软件管理着他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