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立体城市高架交通下的城市微型复合绿地空间探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城镇化的作用,为解决紧凑城市格局下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问题,生发出了“高架交通”这一物质形态,而它的生成必将导致高架交通系统之下城市微空间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绿地空间这个方面入手,探讨它的现状问题与探求方向。意在发掘合适的设计理念来激活这个空间。
  关键词:城镇化、高架交通、绿化空间、城市微空间
  一.关于研究背景:
  在城镇化的大趋势带动下,导致城镇数量、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机动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对于城市中心城区,城镇化的发展无疑是给城市的复合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机动交通的大力开发,加之城镇私家车数量的剧增,已使得高架立体交通的产生成为必然。
  二.城市微型复合绿地空间的重要性:
  成都二环路的改造显示了决策者对于机动交通的重视。可是60码的速度、混凝土的尺度显然不是城市解决“人居”环境的方式。 代表着“人性尺度”的非机动交通拥有自身的价值。这样一个运动形式的场地,都具有广泛适用人类户外活动的特征,它们不仅能提供一个出行方式,还能给人带来锻炼和愉悦的城市生活体验。这些高架交通带来的城市微空间,会对人们的参与性、非机动场地的吸引力甚至土地开发利用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为了创造良好的空间质量,绿化空间的锲入与利用首当其冲。
  三.传统道路绿化形式与如今的发展展望:
  在高架系统大肆出现之前,道路都是采用分车带的方式来绿化。不能否认“分车带”形式的道路绿化具有良好的防眩光效果和安全功能。软化了街道建筑硬环境;种植乔木绿化带还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具有净化环境作用,能滞尘、减弱噪音,吸收有害气体。《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有这样一个规定:“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可惜,这一规定却没有办法进一步为“人性化”、“人居环境”所细化。
  且不谈这种街头绿地有没有为行人提供游玩、休憩场地,它本身已经被单纯当作为一个分隔带的作用,隔离车流,有时甚至阻隔了人流的横向通过,帶来诸多不便。现如今成都市二环路全线高架,出于施工的考虑,不少好的道路绿化,街心公园绿地为交通发展让路,被迁移或者被占用,街心绿地模式还会存在?或者将会怎样存在?
  四.成都立交高架环境绿化现状:
  成都除了现在兴建的二环路全线高架交通以外,还有立交交通的形式。从前的立交下绿化空间一般采用大片封闭式绿地的形式,由于地形平整,造型主要根据立交的形式形成图案化、规则化的存在方式。但是这些规则培育的草坪、绿地、灌丛常因为不加以养护、生长条件恶劣的诸多因素,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墩身的绿化覆盖率较低,垂直绿化严重不足,形态功能单一。无参与性。
  但二环高架的下的情形又有所不同,它其实是一套新的附加物,在面对现有城市格局紧凑的状况下,它以硕大的体量、粗犷的结构,生硬地出现在街巷之中。从二环路的现状来看,大部分路段已经进行了拓宽的处理,对于原来存在于临街一侧的树木进行了移植,加大道路横断面的宽度,一定程度压缩了人行道的宽度。高架的手段着力解决了机动交通的分流与承载力。可是却无视了非机动城市行为的发生,不仅让空间尺度方面有了“XL”VS“S”的尴尬与不适,也没有重视绿化空间的作用。让本来拥挤的环境没有可供自我调节的微系统自然环境。
  五.高架交通系统下的城市微空间特质:
  ① 空间性质消极:
  城市的道路是为满足交通需要而形成的,当交通需要越来越大时,原来的平面交通不得不向立体发展,高架桥由此而成,也同时形成了桥下空间。其中采光条件比较差;桥面不断受到机动车行驶的影响,噪声高于其他地区;汽车尾气排放,使高架桥下的空气污染严重,
  ② 空间线性动态:
  动态在我看来有两方面理解,一是顺应上部高架覆盖的引导性,在空间上有拉长的效果;二是由于此处空间的开放性,不仅涉及空间内外视线的连通性也易使空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③ 空间聚集性:
  新格局必然导致的情况:人“流”的集聚。由于用地紧张、公共绿地匾乏,城区的居民显现出对日常公共活动空间的极大需求。由于高架强硬的形体,它与城市交界的桥下空间即成为了视线、辨识的聚焦点。在城市空间中一定会使高架下部空间成为城市识别系统的一部分。
  因此,针对这些空间特性。试着将高架交通这个新兴的工程景观纳入整个城市布局当中,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的模式可能会根据这个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沿街的空间已扩展为交通空间,被压缩的城市道路绿地不能沿街布置。可否将城市绿地纳入高架交通系统之内。顺沿高架交通“线性”的发展形态,不避讳主干道的引导性,整合各个功能与秩序,让高架交通体系之下也有城市的生态绿意。
  六.探究方向:
  探究方向一:街头绿地式“口袋公园”模式:
  这即是一种针对空间消极性、局促性、聚集性的一种策略方法。原型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斑块状的小公园。针对于都市生活的人群的心理需要,在紧蹙城市中开辟一个达到尺度宜人、隔离噪音、围合而富有安全感的室外开放空间,就像美国帕雷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特点,它应该有亲近容易接触和数量众多的特点。利用主干道侧、高架空间下的狭长带状绿地,抽取它们中的部分点状分布地块,赋予其绿色休闲空间的功能。使之成为紧凑城市布局下城市居民的休闲地。
  探究方向二:线性公园模式
  高线公园是这一类“线性体验”的公园典范,体现出了一个新型公共空间所应具有的功能性和大众性。设计通过对“植——筑”概念的挖掘,通过铺装、种植的交替与变化得到公共空间软硬质景观的交替运用,配合以适宜尺度的表达,突显公共空间的层次性。高架下的绿地空间探究,取义高线公园的“线性”特质,结合人行动线,形成线性的绿化。与城市绿地系统联系成整体,此时的绿化不仅起到高架桥下小气候的改善,也能促使人加入到这种模式体验中去。合并线性绿化与线性通过行为,节约空间,使空间利用率增强。
  探究方向三:立体绿化的开展模式
  这里对于立体的理解也多种多样,“立体”不仅是将绿化引入竖向构筑里面,或是引入攀爬植物,而是还要加深景观的“厚度”。让绿化不单单存于地面平面,而是向空间维度进行发展。这里是基于绿化空间形体复合化的考虑。桥下空间的利用,必然受到高架桥本身的制约。大体量的形态,加上设计简单、施工粗糙造成的颜色单调、造型雷同、毫无变化,导致了空间缺乏丰富性及趣味性。在与周边既有环境的对话下,怎样与之成为构建的新整体也是考虑方面之一。立体绿化能弱化“强硬”,缓和“尴尬”。
  七.小结:
  成都二环路的改造建设即将完成,通过对“城市微空间中的绿化”这样一个新型城市结构的探究来达到一种预判与展望。分析其中潜在的问题与特质,并结合目前较为成功的相关“城市问题”处理手法,提出思考与假设。城市能够通过改造获得一个真正活力、亲民、生机的微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瑞麟、叶仲平 城市高架交通沿线环境景观分析研究 2006.5
  【2】全文燕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性景观研究 2012.6
  【3】唐铀钧 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探究——以重庆典型的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 2011.4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城区河涌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如何从本质上恢复河涌的自然功能,应由以往侧重于景观设计转向生态设计。该概念设计从九曲河的现实出发,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网络,并对网络中每一要数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历史城区、河涌整治、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  九曲河为中山市历史城区重要的历史水系。当地居民自古以来依水而居,目前也保留着大量清末民初的民居群。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山市
期刊
【摘要】机电设备监理质量控制是当前工程控制的关键,对机电设备监理质量控制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质量偏差,提高设备的整体稳定性,对设备工程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对设备监理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探讨,对当前控制程序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增强设备监理质量控制工作效率。现研究结果如下。  【关键词】机电设备 ; 质量控制 ;探讨分析  0 前言  北海炼油异地改造项目一期阶段的工程总投资60个
期刊
摘要:完善土建工程項目管理是土建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良好的项目管理可以促进土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对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介绍,探讨了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方法。  关键字:土建工程;项目管理  一、土建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土建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土建项目进行的管理活动,通过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活动,完成工程的投资建设目标,同时也可以促进项目工程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成本的节约。土建工程的项目管理比
期刊
[内容摘要]CFG桩也被称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指在碎石桩基础上加进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和而成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为确保CFG桩桩身质量、完整性满足设计及验标要求,针对CFG桩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进行研究,确定并完善合理的施工工艺标准。  [关键字]CFG桩;施工注意事项  1.概述  CFG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类似于混凝土素桩,是在素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桩体,桩体与桩间土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有效的控制建设项目造价投资,并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要做好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其中工程建设的设计过程是整个工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合理控制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在项目总造价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多种因素,并有效的提出了控制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程建设 设计阶段 造价控制 探讨分析  前言:
期刊
摘 要:建筑结构设计将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文章结合笔者多年设计和审图的工作经验,重点就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问题;构造;概念设计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质量主要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来保证。相对而言,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
期刊
摘 要:在市场经济与土木专业的作用下,专业型、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成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在此作用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技能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专业性的复合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特点;人才结构;培养模式  在现代经济的作用下,土木工程市场逐渐扩展,这从根本上刺激了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培养目标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市政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与多年从事工作经验的结合,对市政项目施工的招标、质量控制、成本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  近年来,随着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在行业间逐渐变的流行起来,这种管理模式因其具有的先进性而得到各工程的施工单位的广泛采用。作为一项复杂的涉及多工种、多专业的系统工程,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有着其特有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泥浆的制备及性能参数控制进行探讨,简要介绍了正反循环钻孔工艺对泥浆性能的要求,对泥浆制备方法进行了简明阐述。  关键词:钻孔桩施工 ;泥浆制备方法;技术  1概述  钻孔桩在桥梁基础施工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重要方法,而泥浆的配制又是钻孔桩施工的主要控制指标,直接影响到桩基成孔质量。本文通过某天桥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泥浆配制试验及探讨,总结钻孔桩泥浆配
期刊
【摘要】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是建筑抗震的基础。想要保证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有好的效果,应该遵循相关的标准,来进行科学并且合理的创新抗震设计,力求使建筑物达到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这样如果遇到突如其来的地震,能够保护建筑物,减少建筑物受到过多的损坏,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一定要重视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环节,针对以往的传统抗震设计的情况,笔者在本文中着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