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启氏家族的成都记忆

来源 :各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2月20日,值华西坝五大学春季开学第一周.华西协合大学(以下简称华大)医牙学院院长、附属医院总院长启真道(Leslic Gifford Kilbron)疾步坝上,寒冷的天气中有了丝丝暖意——元宵刚过的校园,张灯结彩,松柏枝丫搭起彩门,新贴标语;事务所前挂起一幅紫罗兰色幕布,上缀七只米老鼠,两旁悬挂医科学会撰写的对联:rn忆夫子久假不归两载违教落月时节频望新洲梦魂为劳rn赖诸公守成有道三径未荒弦歌声里重履旧邦欣喜奚似rn张凌高校长的登台致辞,道出与会者共同心声\"启院长生在四川乐山,长在成都,在中国服务多年.
其他文献
易中天,留校任教一波三折rn易中天是全国著名的学者.他的学问跨越文学、美学、语言学、戏剧学、史学、社会学等学科,是当代名副其实的全才.可是,他的成才和治学却颇有些传奇的色彩.他赶上了大好时代,虽然没有大学本科学历,但他以同等学力考取了武汉大学古典文学的硕士生.然而,他研究生毕业后,却遇到了学非所用的麻烦.那么,他是怎样被留校任教,又是怎么一步步地走上了治学道路的呢?
期刊
1904年春,张之洞难得清闲,到南京故地重游,盘桓了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他游玄武湖,访青溪,去豁蒙楼,到瞻园.说起来,张之洞与南京关系不浅,他曾两度署理两江总督之职,南京留下他不少印迹.rn游览南京胜迹rn众所周知,张之洞曾两度署理两江总督.rn甲午之战,刘坤一北上抗日.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殚精竭虑.待一切尘埃落定,刘坤一归来,张之洞重回湖广总督之任.rn庚子之乱,张之洞与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彼此默契,终成东南互保之局.但刘坤一在1902年去世,张之洞再次署理两江.但时间不长,中枢任命魏光焘接任两江总督.
期刊
他半生潦倒,连秀才都不曾考取,终其一生备受歧视,却因为研究声学,成为第一个在国际顶级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不仅如此,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轮船、第一艘军舰、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第一场科学讲座、第一本科技期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的诞生,也都与他息息相关.rn他就是徐寿,既是中国传统工匠的谢幕者,也是近代科技知识分子的开路人.虽诞生于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晚清,他却远远走在了时代前面.
期刊
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一组明代中晚期浙江籍官员的证件照.其中,一位名为刘博渊的官员有这样的经历:“50岁时办理提前退休,可能心情太过舒畅,在家又活了53年,直到103岁才去世.”rn证件照中,这位刘姓官员露出狡黠的微笑,十分灵动,甚至还有些可爱.看了他的经历后,一些网友们打趣“简直是我的理想生活.”rn看来,古人的生活节奏与我们也挺相似的:上学、上班、退休.
期刊
明朝末年,有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现象:孙传庭为什么打不过李自成?孙传庭在对农民军作战的过程中,前期无败绩,后期无胜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rn成功密码rn先从孙传庭何以取胜的原因说起.rn孙传庭担任陕西巡抚后,很快给明廷献上一个大礼包——活捉闯王高迎祥.这样的战果可以说出道即巅峰,如果纯粹用运气解释,那很难解释后续的功绩.孙传庭取胜的密码是什么呢?有限动员下的足兵足粮.
期刊
经学泰斗rn顾炎武原名顾绛,字忠清,又名顾亭林.明朝灭亡之后,改名为顾炎武,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学、文史、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與地、诗文,是清代承前启后的学术奠基人,号称清代“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他虽然满腹经纶,志向远大,但是,面对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场贪赃枉法,以及清兵对百姓的野蛮镇压,顾炎武毅然拒绝进入清廷为官,他投笔从戎,投身于群众自发组织的武装抗清斗争.因为清兵的疯狂追杀和官场小人的陷害,顾炎武入狱.被友人营救出狱后,顾炎武便远离故土,云游各地,寻找故交挚友.他曾到过南方各地,后又到山
期刊
青云寺是陕北地区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大型寺观,位于陕西榆林市区东南六公里的青云山上.十年前我偶然得知爷爷井岳秀和青云寺的故事,便心怀好奇前往探访.行至入口处,看到榆林青云寺的介绍,便迫不及待地寻找爷爷的名字.当看到井岳秀民国八年(1919年)倡议修建青云寺时,内心激动不已,尘封的历史次第打开,爷爷井岳秀与陕北的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
期刊
1913年春天,宋教仁被刺案刚发生就有许多确凿的证据证明该案是袁世凯所为,海内外许多倡导正义的华文报纸都公开指责袁世凯,菲律宾的《公理报》就明确指出:“杀宋教仁者,袁世凯也.”袁世凯看到后极为震怒,随即命令外交部严饬驻菲总领事,以“诽谤大总统名誉”的罪名向菲律宾法庭进行控告,并指名要将该文作者引渡回国治罪.rn驻菲总领事接到指示后,因不想得罪在当地华人中势力很大的国民党人,便想出一种“和平解决”的办法——劝说《公理报》改变一下名称,换一块招牌,这样他就可以让袁世凯销案.但是《公理报》负责人不愿接受这种办法
期刊
“五四”时期可以说是俞平伯一生中思想最积极、最进步的时期.这时的他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非常活跃.1919年,影响力仅次于《新青年》的杂志《新潮》创刊,俞平伯即是发起人之一.俞平伯虽然是以新诗和散文登上现代文坛的,但后来真正出名的却是其红学研究.终其一生,俞平伯似乎并没有走出红学家的圈子.
期刊
1932年10月5日鲁迅日记云:“晚达夫、映霞招饮于聚丰园,同席为柳亚子夫妇、达夫之兄嫂、林微音.”rn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因其长兄郁华自北平调任江苏省高等法院上海刑庭庭长,在聚丰园设宴,请鲁迅、柳亚子等作陪.这次请客不仅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达夫赏饭”的名局,还成就了鲁迅的一首传世名诗,更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