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辅导方式优化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e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辅导员制度的不断成熟,其对学生归属感的建立和提升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使学生建立较强的归属感,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归属感,需要对辅导员的辅导方式进行优化。笔者根据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归属感的现状,探究与辅导方式相关的原因,分析关于管理幅度、工作侧重点、事务处理公平性方面的原因,提出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策略,以期为辅导员辅导方式的完善和学生归属感的提升起到支持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辅导方式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95-02
  在高等院校实行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相结合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辅导员的辅导方式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大学生归属感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管理和培养学生的归属感,需要对其相关问题展开不断探索。在本文中,笔者先对学生归属感的现状进行阐释,然后就其缺失的原因展开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优化辅导员辅导方式进行探究,并给出相关策略,从而为加强辅导员辅导方式和提升学生归属感服务。
  一、概述
  (一)辅导员及其辅导方式概述
  高校专职辅导员是以促进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持高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等相关工作的专职人员。而所谓的辅导员辅导方式,就是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工作,履行其各项职责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工作目标所采用的具体工作方法和策略。一般而言,采取合理和良好的辅导方式,能够更好地保证相关工作的完成,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提供和谐的环境,并进一步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人生生涯的规划进行诱导。
  (二)学生归属感和辅导员辅导方式概述
  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常见词汇,归属感是指个体感觉被他人或群体认可、接受以及成为其中一员的心理状态,一般来源于各自自我感知的被重视程度、对相关环境和群体的满意感、获得存在价值的感悟等;而学校归属感作为归属感的一个子类,是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各方面的认可、接受,并且愿意主动投入到各项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本文所讲的学生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一般而言,学生归属感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其对学校生活学习环境的感知、对学校知名度和品牌的自我评价以及附加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平满意等自我知觉。从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出发,就对学生归属感进行关注的现实意义而言,它是保证高校辅导员开展其他相关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的工具;就辅导方式对于学生归属感的形成的影响来看,合理和良好的辅导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简而言之,学校归属感和辅导员辅导方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这一关系,笔者对辅导员辅导方式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形成能够提升学生归属感的辅导方式,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为辅导员工作的优化和学生归属感的培养献言献策。
  二、当前辅导方式下的大学生归属感现状和原因分析
  笔者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辅导方式,对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造成这一现状的来源于辅导方式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述。
  (一)当前辅导方式下的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普遍不强,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来源于学生对学校基本认知的归属感不强。这一来源的归属感不强表现得比较直观,并且很容易外化为学生的厌学和对学校的失望情绪;而其主要来源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外在环境、知名度、所学专业前景等可视的外在不足。其二,由于学校管理和辅导员辅导制度、方式不合理而导致或者加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不强的问题。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不完善的辅导员辅导方式,不仅加剧了学生归属感不足这一问题,而且是某些学生欠缺归属感的直接来源。
  (二)针对学生归属感不强的辅导方式方面原因的探析
  鉴于当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普遍不强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就导致这一现状的辅导员辅导方式上的不足和原因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
  1. 管理幅度和工作侧重点方面的原因
  就管理幅度而言,每个高校辅导员大约需要管理两百多个学生。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是不可能一一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的,更不用说对每个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把握与引导了,因而常常表现为对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引导都是通过集体讲话的形式进行熏陶或是当学生出现某些问题时才具体关注和解决。在这种管理幅度较大的前提下,辅导员对于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的作用是有限的。由于辅导员的管理幅度较大,且日常事务较为繁杂,所以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和引导重视不够,往往更侧重于日常事务的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和生成了学生归属感不强的现状。
  2.有失公平的事务处理方式导致和加剧了这一现状
  当前,高校中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学术腐败,还存在着学生管理的腐败。在某些学校,辅导员在处理奖助学金、学生入党、班干部认定等相关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总会出现碍于情面、因为利益而采取暗箱操作,导致了应当受到奖励和资助的学生得不到资助、应当得到提升的学生得不到提升,使得相关事务的处理有失公平性的原则。伴随着某些辅导员自身素质欠缺和思想意识不正等问题,出现了如上所述的有失公平的现象。公平性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不信任、不满意以及不配合的情绪,并进一步演化为对学校的失望和不认可,从而形成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归属感不强的问题。
  三、进一步优化辅导员辅导方式的策略探析
  基于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和原因的分析,笔者对进一步优化高校辅导员辅导方式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和措施,从而构建更为严谨和科学的辅导方式。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素质
  高校应当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其人员素质。其一,优化辅导员队伍的构成,以提升队伍整体素养。随着职位竞争的加剧和管理科学化步伐的加快,已经有一批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进入了辅导员的行列,但仍然需要更多的高级知识分子进入辅导员队伍,并吸纳部分大学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从而有效提高整个队伍的人员素养,并进一步加强其管理能力。其二,应加大对在职辅导员的培训,特别是相关管理和心理理论及操作的培训,且关注辅导员职业道德操守,从而保证其能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保证相关事务处理中的公平性
  对于公平性原则的保护,需要更加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来对具体行为进行规正。其一,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切合实际的工作考核方法和内容,特别是将涉及学生管理的公平处理的内容列入考核方案中,并提出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从而对辅导员在进行相关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使得学生的归属感得到保障。其二,完善学生监督与举报等相关制度。通过学生的举报,对相关辅导员的不当行为进行评定和处理,促使其公平公正地处理相关事务,从而保证学生归属感的获得与增强。
  (三)强化服务意识,有效提升学生归属感
  随着全社会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的加强,辅导员的服务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细化。其一,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型态度的形成。以服务型的态度进行日常事务的处理,可改变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状况,并进一步改善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其二,主动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工作。具体包括,主动进行或者联系相关人员对学生开展人生价值和态度的引导、对学习和生活的引导以及人生和职业规划的指导,从而与学生建立信任的服务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学校、教师和辅导员的满意度,并最终提升其学校归属感。
  四、结语
  笔者就大学生归属感现状及其来源于辅导员辅导方式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具体阐述,罗列了管理幅度过大、工作侧重点有误和事务处理有失公平等方面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辅导员辅导方式的完善和学生归属的提升起到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J].党史文苑,2010.
  [2]雷雨泰.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探析[J].河南教育(中旬),2011.
  [3]吴智军.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途径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4]王珊珊.浅谈大专院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10.
  [5]唐焕韶.提升辅导员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
  [6]曹光法,姚本先.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问卷编制及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
  [责任编辑:覃侣冰]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与工程建设的需要,土建类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应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下工夫,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和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实验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在培养具有现代工程素质的工程师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力学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44-03
期刊
[摘要]采用专任教师生师比、编制达标率及寄宿制学校工勤人员比例两种指标来研究广西基础教育阶段教职工资源配置的差异性状况,并佐以基尼系数对部分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西部分地区义务教育段寄宿制学校存在工勤人员严重缺失等现状。  [关键词]广西基础教育教职工资源基尼系数差异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062-03  一、
期刊
[摘要]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现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采用信效度较好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问卷》对某省属师范大学7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617名学生的有效数据,结果表明: 1.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的总体发展状况处于一般水平。2.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存在显著的性别、生源和专业差异,但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 
期刊
[摘要]随着IT互联网的发展,学校教学模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利用电子空间进行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改变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改变原有的教学规律和秩序,对学风建设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空间教育学风建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58-022010年,湖南省率先在职业院
期刊
[摘要]“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该课理论性过强、内容晦涩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影响学习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选用一些典型的案例来有针对性地讲授分析表征方法的实际运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将知识用于工程实践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加深他们对各种分析方法、原理、用途的理解,有效
期刊
[摘要]调查政法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认知情况,以期指导和调整法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法医学的教学质量。调查结果得出结论认为,法学专业学生普遍对法医学课程感兴趣,教学中应结合学生专业性质特点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法医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涉及法医学专业知识的法学案例实训课,聘请法医学教师作为专家证人客串出庭讲解法医学知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大学生责任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得越来越淡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政教学平台,必须重视这一时期的责任意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传授知识点的基础上,传递给学生正确的理念并使其融入学生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判断体系中。新的理念式教育需重视德育与法育的融合,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提出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学构思,通过德育与法育融合互动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的理工类学生,整体上存在文化基础弱、学习主动性缺乏等“先天不足”,可同时又表现出个性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因此,独立学院应从学生自身特点和培养定位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以独立学院软件工程系下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为例,探索一种以应用为目标,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以实践环节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去繁就简,侧重提高学生的工程开发能力,由此来培养理论适用、技能过硬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期刊
[摘要]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许多高校从高年级中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助理,协助辅导员、班主任来做好学生工作,但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学生班主任助理管理机制是选拔学生担任学生班主任助理来改进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机制,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笔者所在学院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之后,通过突出选拔、重视培养、健全制度三种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关键词]班
期刊
[摘要]《建筑设计基础》是我国本科建筑学专业的入门启蒙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重要影响。由于本课程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诸多的教学困境,所以面临较大的改革压力。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进行“逆向”授课模式改革探讨,将为今后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基础。从训练项目开题、范例学习、评图与画图、绘图方式、空间思维构建等方面展开“逆向”教学模式的探讨,需要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建筑学 建筑设计基础 “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