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进行曲》是如何成为抗战红歌的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期间,诗人公木和作曲家郑律成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在各抗日根据地广为流传,《新音乐月刊》的两位主编李凌和赵沨也不失时机地把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介绍给大后方的民众。抗战时期的重庆,国民政府对各音乐期刊审查极为严格,稍有疏忽,就会被取缔。于是,他们决定把这首歌曲做一些改动。
  《八路军进行曲》不但受到八路军战士的喜爱,国民党军也被其雄壮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风格吸引。1942年,孙立人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当时军中流行着三首军歌:一是孙立人父亲孙熙泽所作的《新一军军歌》,二是《知识青年从军歌》,还有一首就是《八路军进行曲》。孙立人特别喜欢这首歌曲的旋律,甚至把歌词中的“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改为“新一军是一支不可戰胜的力量”。后来有人提醒孙立人“这可是共产党的歌”,孙立人说道:“我可不管它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只要是我们中国人写的,只要是号召中国人打鬼子的,唱!尽管大胆地唱!”
  (达观摘自《炎黄春秋》2019年第3期,汤斯惟文)
其他文献
一段不长不短的小假期,这美好轻松的小时光做什么事好呢?古人书房里的那句简短的对联是心中最好的答案——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当别人欢喜雀跃查路线购票去外面看世界,寻找诗和远方的时候,我在网上寻寻觅觅,把平常记录在笔记本上要读的书一一选好,下单,等待它们如期而至,以丰盈这段短暂的自由随心的快乐时光。  平常的日子,每天也必然会读一点书,但没有假期这样大块的时间,可以慢慢地、细细地品读。而读书又是日常
毛泽东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张悟真(前排右)和田方(前排左)等人合影  1942年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毛泽东具体分管延安文艺界的整风,其重要成就是通过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帮助知识分子确定为无产阶级政治、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前进方向。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座谈会,而是一次极富成效的调查研究活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背景■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处在最艰难时期的历史背景下
祖母是84岁那年进城随我爸妈居住的,她几乎是被我们硬生生“绑架”进城的,她曾经发誓要在山里生活到死。  祖母进城以后,一切还是按照山里的节奏生活,她在阳台上望太阳的方向算计着时间,天黑就睡,天不亮就起床,吃饭时就夹一種菜,打雷时就习惯性地冲出门说要去抢晾晒的粮食,等明白过来以后自己傻傻地笑。  马路上,苍翠绿树中的麻雀叽叽喳喳叫成一片,祖母停下脚步,拍打着双手使劲跺着脚叫出声:“嚯,嚯,嚯!”那是
陈独秀、王明、博古等,在中共早期领导层中都是以理论出名的。反观毛泽东,一直在国内搞革命,而且长期从事实际工作,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专心去学习理论,所以早先几乎没有人认为他是理论权威。当时扣在他头上的帽子名称就是“狭隘经验论”和“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但毛泽东确实在山沟沟里探索出不少“狭隘经验”:1927年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辟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930年5月撰写《
圣地向我们铺展。漫漫冰原之上,皑皑白雪,之间,涌动着生命的热烈与大自然造物的神奇。那个从没有发生过地震的地方,那个极寒之地依然有温泉流淌的地方,那个地球上最后的宝库,那个充满诱惑的星球两端。看似寒冷、遥远的两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面对它时,危机与希望一同升起。  北极爱斯基摩人的祖先曾留下一张图:一个手掌,手心有个窟窿,意思是说,打猎时要手下留情。面对极地;人类最终会打开哪个盒子,答案就
芦荟——这种多汁的沙漠植物具有药用功效。虽然,芦荟对于烧伤的疗效还存有争议,不过,芦荟改善皮肤干燥问题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干性皮肤病,如皮炎,芦荟的部分用途是通过传输多糖以锁住皮肤水分。多糖成分具有显著提高皮肤水合状态,同时降低经皮失水的功效。芦荟活性多糖的保湿机制可能在于其含有大量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等,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键合锁水,同时多糖分子链相互交织成网状,从而有很强的锁水作用。
当时,中国革命正在探索正确道路,遇到百怪千难的事情。毛泽东在“山沟里”急于读到一些能够用作实践指导和参鉴的马列著作,却非常困难;一些在“洋楼里”能够遍读马列著作的教条主义者,因照搬书本上的词句而一再坏事。  于是,毛泽东花相当大的精力如饥似渴地去读另一本“无字大书”——中国农村社会,并写了大量调查报告。从1927年上井冈山到离开中央苏区,毛泽东作了10多次社会调查。1930年写的《寻乌调查》,有8
第3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3月27日至3月30日在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举行。  大赛以“感悟与分享——我的科学梦”为主题,通过封闭答辩与评审、公开展示与交流、科普报告会、中外师生论坛、专项奖颁奖典礼、“科学·梦的N次方”优秀科技成果展示及开闭幕式等环节,使广大青少年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在感受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通过创新大赛这个舞台,与更多的同龄人分享追逐科学梦的成功与快乐!  
鲁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楚国入侵随国,还没怎么打就派人议和,并且故做一副军容不整的样子,假意示弱,以麻痹对手。幸而随侯手下有个贤臣季梁,这位定海神针般的肱股大臣义正辞严地提醒国君,勿因对方主动议和而掉以轻心,只有恪守正道,“修政而亲兄弟之国”,才能有望幸免于劫难。随侯听了大为震动,惧而修政。  小国在大国之侧求生存,常怀忧惧,励精图治,这倒也可以理解。可是,强国也时刻提防,唯恐不久的将来要大
“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他终于熬出来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不知是酸楚还是庆幸的感叹。一个“熬”字,浸润了多少人生辛酸,又蕴含了多少人生哲理!  对于“熬”,古往今来不少智者有过精辟的论述。  孔夫子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说的是一种“熬”的境界及由“熬”得到的结果。  林语堂说:“捧着一把茶壶,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他说的是一种“熬”的淡定及在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