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浮云遮望眼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大中小学师生负担过重是一个事实,“减负”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减负”的措施也经常地推出,可是,无论是教师的负担还是学生的负担,都没有真正地减下来,中小学教学内容的难度越来越大,考试包括中小学的日常考试、中考和高考内容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也是一个事实,可是,笔者认为,由此得出“负担”是或者主要是由于“难度”造成的这样一个结论,为了“减负”而积极主张降低教材难度或者降低试题尤其是中考和高考试题的难度,引导教学降低难度,却是极端错误的。笔者想说的是,我们眼中的“事实”里面有真相也存在着纷纭的假相,这里的“越来越难”就是“负担加大”的一种假相:难易都是相对的,这里“越来越难”的根源并不仅仅在难度本身,“负担”的背后更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根源,绝非一个“降低难度”就能解释得了,解决得了;仅仅盯着这些表面现象而不去探询问题的根源,我们的思维就会流于理想化简单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对我们的事业造成甚至非常严重的危害。
  先澄清一点事实:难易其实是相对的,相对于自己已往教学与考试的内容,我们的难度可能确实“越来越”高了,但,相对于现在大多数国家同一阶段教学与考试的内容,我们教学的知识难度其实还差得很远。
  考察知识教学的难度,应该了解人家与我们截然不同的课程思想与课程现状,以偏概全是不行的,以偏概全就可能为一些假相所迷惑,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严重背离事实。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中学阶段的教育就已经在尊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关注他们作为个体的思维发展的特长,课程就已经有必修(常识课)与选修(专业课)之分——如美国,前者被称之为“普通课程”,后者被称之为“荣誉课程”两类——人家的教学评价大都采用学分制,前一种,学分非常低,难度当然也非常小,仅仅止于常识而已,是不能作为评价人家课程难易标准的;后者的难度则非常大,我们学科教学的难度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与人家相提并论。有些人的宣传其实是拿我们的“必修课”与人家的“必修课”相比,看起来非常公平,可清楚了人家“必修课”的实际内涵,不难发现,这样的比较是很不负责任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荒唐的。
  教学难度这么大,整体而言,人家的教学师生为什么没有像我们这样危惧“难”,人家的教学“负担”为什么就不像我们这里表现得这么严重?其实,认真思考,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
  先谈难度问题:简而言之,难易其实是相对的。
  具体内涵包含下面几个常识——
  一是基础问题:同样的难度,基础越高,越显得容易;反之亦然。
  二是梯度问题:循序渐进,难度提升越均匀,感觉上难度越小;反之亦然。
  三是兴趣问题:兴趣越高,“难”的感受就越低;反之亦然。
  人家教学难度高畏难情绪却没有像我们这里这样强烈,其实是因为人家这几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人家从幼儿园就注意知识基础的奠基,起点较高;人家特别注意难度提升的幅度研究,根据研究的成果,循序渐进,打造各门学科线性的知识教学体系,分配到一线教学的各个时段,一直延伸到具体的教学课堂,这些教学的内容必须按部就班按时完成,这方面,人家是以严肃的法律形式规定的——这也便是人家的课程标准,包括语文学科,都是一样,难度提升的梯度处理较好;人家的教学内容首先关注的是知识,但,人家的知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教学方式非常灵活,学生的兴趣大都非常高。
  “难度”问题澄清了,“负担”的问题也便不难理解了——
  我们知道,和国内截然不同,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对非常尊重人们的休息权力,作息时间的规定是相当严格的。比如美国,从方老师那里了解到,他们那里采用双休制,师生在校时间是六个钟头:对于教师,平时一天都要上四节课,其它教学任务都能够在学校里完成,没有带回家的;对于学生,因为各门功课都能够做到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当天学到的知识是都能够在学校里基本消化掉的,因为课后作业布置有严格规定,如果不是自我加压,就谈不上什么过重的“学习负担”。
  为什么?因为人家的教学方式与我们截然不同。前面提到,人家教学的内容是高度明确的,其实,不仅如此,人家各门学科的课堂操作同样严格规范。也就是说,采用同一课标的地方,相同时段无论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操作,都是高度统一的,或者说都是有着严格“标准”规范的,包括语文学科。这样一来,略微有点教学经历,教师备课的时间就几近为零,其它工作也有据可依,效率自然就高;效率高,完成的任务虽然与我们一样(事实上比我们多得多),人家却没有怎么感觉出“负担”。
  人家看的是学生,通过严肃的科学研究制订不同阶段的教学规范,所以,虽然人家不谈教师的教学风格,可走进人家的一线教学课堂,我们却觉得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我们总是盯着教师,大谈特谈什么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可是,就是没有反过来想一想:即便同时段所有的“教学风格”都一样,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不同样是个性化的吗?
  我们曾经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过严肃的科学研究吗?我们光知道强调集体中个体的“个性”,可曾真正认真研究过人在不同年龄段思维发展的需求因而根据这内在的需要制订过严格的教学行为规范吗?
  我们缺乏相关的严肃的研究,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人家那里看来简直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这样一来,不难的也难了,本不应该存在的“负担”我们却感觉如此沉重!
  只要存在就业压力,就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应试”现象与“应试教育”;就业压力越大,竞争就越激烈,应试教育现象也便越严重:这应当说是一个再显而易见不过的常识。与平时的考察不同,“应试”之“试”就是为了选拔;选拔就必须讲究区分;讲究区分,试题就必须保持相应的难度层次:这应当说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也就是说,靠降低难度淡化竞争,靠淡化竞争来“减负”,根本行不通。别说我们现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非常大,教育资源相当紧缺,这些问题我们一时都很难解决,即便这方面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的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为了前途更美好,先“挤”名牌中学再“挤”名牌大学的学生仍然不在少数,据相关资料显示,他们的那些名牌学校的录取比率也大都非常低,大都是几十人甚至一百多人争取一个名额,对这些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负担并不比我们中国的学生轻到哪里去。应试教育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难题,根本无法彻底解决,我们中国只是表现得更加严重而已。诸如评价标准单一,选择人材而没有给人材充分的选择余地,诸如重考试分数轻实际能力,诸如忽视平时考察“一张试卷定终身”,等等,都是加剧我们应试教育严重程度的根源所在,并且,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不公平。这些问题不仅仅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民族的进步制造了严重的障碍,都是我们必要加强研究尽快合理解决的重大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只是降低教学或者考试内容的难度,我们面临的局面就可能是,冒着降低国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危险,为考试选拔公平合理人为制造障碍,我们的应试教育却不一定会被淡化,我们广大的中小学师生的负担也不一定能够减轻。
  古诗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笔者认为,教育无小事,讨论教育问题,我们应当严肃再严肃,谨慎再谨慎,为了保证认识的科学性,我们应当争取站的高一些,再高一些.
其他文献
期刊
西方人最早知道"瓷器"一词是在13世纪从马可波罗的游记中看到的,当时丝绸和其它奢侈品早已通过丝绸之路到达西方几个世纪了.从14世纪晚期开始,一些希望从中国贸易中获利的商
【正】 在国内某大型棉纺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悬挂着这样一条标语:"我们只用新野的‘银鹏’牌棉花"。这是新野县实施名牌战略,打造"银鹏"棉花的结果,也是棉纺用户对"银鹏"棉花
盐城海河轧花油脂公司地处射阳县大西北,与三县交界,水陆交通发达,商贾云集,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棉花种植面积历来较其他乡镇少,2003年棉花减产严重,总产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而
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很多的影响因素,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践行者,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素质。教师的以下素质会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期刊
随着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改革改制的进一步深入,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表现出四个共性特点,一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熟练操作工人大
段清龙 江西省都昌人,系景德镇陶瓷大世界《龙玉斋》总经理。是在景德镇陶瓷收藏界颇有名气和实力的青年陶瓷收藏家。
最近,国家统计局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加入WTO后,将对棉花产业冲击较大,笔者颇有同感。入世对我国棉花产业冲击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依靠&#39;科技兴棉&#39;战略,实现了2002年全师棉花总产(皮棉)220多万担的目标,创有史以来的总产皮棉新高。兵团农七师在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