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命安全。
方法:对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外科手术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记录结果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感染组患者在年龄大于六十岁、发生糖尿病、出现肥胖症状、手术切口大于10cm、手术时间大于三小时以及手术切口为II或III类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由此可知,患者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与上述因素有关,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对具有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给予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83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02-01
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患者术后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简称SSI)并发症,若未对其进行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1]。因此,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已引起广大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本文将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来就诊并进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241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命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有外科手术患者241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39例、女性患者为102例,患者年龄在18至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8±2.34岁。按照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241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即感染组(31例)以及非感染组(2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措施、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后切口感染判断标准[2]。根据我国卫生部医政司感染监控协调小组制定的《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对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对于疑似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应及时进行外渗液临床实验室检查,给予琼脂培养皿对外渗液进行普通细菌培养以及细菌分离鉴定。
1.2.2研究方法。对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外科手术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是否肥胖、切口分类、术前住院时间、有无麻醉(麻醉方式)、抗生素使用情况、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进行侵入性操作措施(如留置尿管、胃肠减压、深静脉插管等)、是否进行引流措施、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是否对手术区域使用皮肤保护性贴膜、手术切口长度等。对上述资料进行记录,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肥胖。若患者处于肥胖状态,则其手术伤口部位脂肪易出现液化、坏死、液体积聚等情况,显著增加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肥胖已成为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2.2糖尿病。研究表明,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则机体免疫力降低,增高血浆渗透压,对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行抑制,为水肿发生以及细菌生长提供条件,从而增加患者术后切口开裂或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切口降低抗感染愈合能力。另有研究显示,糖尿病能够使患者体内成纤维细胞降低,且促进肉芽形成,影响手术切口愈合[3]。因此,患者若术前具有糖尿病,则其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且以耐药菌感染最为常见。
2.3手术持续时间及切口长度。研究表明,患者进行手术时,每小时于手术区域降落的细菌数目在3.5万个至6万个之间,因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手术持续时间越长,手术切口长度越大,则其手术切口暴露时间及范围也越大,患者由空气或切口附近随汗腺排出的细菌对手术切口污染的几率相应提高,最终将提高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4]。因此若患者手术时间需超过三小时或手术切口需大于10cm,应于手术前对其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从而使其手术切口周围组织维持至少一小时有效抗生素药物浓度,阻碍细菌于手术切口进行生长繁殖,必要时可于手术过程中加用抗生素药物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2.4年龄。患者年龄越大,则其身体机能下降越明显,免疫应答相应降低,从而增加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5]。本文研究显示,感染组患者年龄大多高于六十周岁,因此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年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对年龄偏大患者进行手术切口及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提高警惕,有效降低高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2.5手术切口类型。临床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应选用不同的手术切口类型。本文研究可知,I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几率较低,而II、III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几率则较高。其原因为I类手术切口感染源多来自外部环境,而II、III类手术切口感染源多来自患者本身消化道及腹腔中,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术中所采取的不同手术切口,给予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II、III类手术切口患者术中应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做好手术切口皮肤保护,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6]。
综上所述,年龄大于六十岁、发生糖尿病、出现肥胖症状、手术切口大于10cm、手术时间大于三小时以及手术切口为II或III类等为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对具有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给予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方法:对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外科手术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记录结果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感染组患者在年龄大于六十岁、发生糖尿病、出现肥胖症状、手术切口大于10cm、手术时间大于三小时以及手术切口为II或III类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由此可知,患者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与上述因素有关,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对具有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给予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83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02-01
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患者术后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简称SSI)并发症,若未对其进行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1]。因此,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已引起广大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本文将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来就诊并进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241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命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有外科手术患者241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39例、女性患者为102例,患者年龄在18至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8±2.34岁。按照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241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即感染组(31例)以及非感染组(2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措施、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后切口感染判断标准[2]。根据我国卫生部医政司感染监控协调小组制定的《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对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对于疑似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应及时进行外渗液临床实验室检查,给予琼脂培养皿对外渗液进行普通细菌培养以及细菌分离鉴定。
1.2.2研究方法。对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外科手术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是否肥胖、切口分类、术前住院时间、有无麻醉(麻醉方式)、抗生素使用情况、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进行侵入性操作措施(如留置尿管、胃肠减压、深静脉插管等)、是否进行引流措施、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是否对手术区域使用皮肤保护性贴膜、手术切口长度等。对上述资料进行记录,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肥胖。若患者处于肥胖状态,则其手术伤口部位脂肪易出现液化、坏死、液体积聚等情况,显著增加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肥胖已成为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2.2糖尿病。研究表明,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则机体免疫力降低,增高血浆渗透压,对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行抑制,为水肿发生以及细菌生长提供条件,从而增加患者术后切口开裂或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切口降低抗感染愈合能力。另有研究显示,糖尿病能够使患者体内成纤维细胞降低,且促进肉芽形成,影响手术切口愈合[3]。因此,患者若术前具有糖尿病,则其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且以耐药菌感染最为常见。
2.3手术持续时间及切口长度。研究表明,患者进行手术时,每小时于手术区域降落的细菌数目在3.5万个至6万个之间,因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手术持续时间越长,手术切口长度越大,则其手术切口暴露时间及范围也越大,患者由空气或切口附近随汗腺排出的细菌对手术切口污染的几率相应提高,最终将提高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4]。因此若患者手术时间需超过三小时或手术切口需大于10cm,应于手术前对其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从而使其手术切口周围组织维持至少一小时有效抗生素药物浓度,阻碍细菌于手术切口进行生长繁殖,必要时可于手术过程中加用抗生素药物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2.4年龄。患者年龄越大,则其身体机能下降越明显,免疫应答相应降低,从而增加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5]。本文研究显示,感染组患者年龄大多高于六十周岁,因此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年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对年龄偏大患者进行手术切口及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提高警惕,有效降低高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2.5手术切口类型。临床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应选用不同的手术切口类型。本文研究可知,I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几率较低,而II、III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几率则较高。其原因为I类手术切口感染源多来自外部环境,而II、III类手术切口感染源多来自患者本身消化道及腹腔中,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术中所采取的不同手术切口,给予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II、III类手术切口患者术中应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做好手术切口皮肤保护,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6]。
综上所述,年龄大于六十岁、发生糖尿病、出现肥胖症状、手术切口大于10cm、手术时间大于三小时以及手术切口为II或III类等为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对具有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给予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