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化发展带领人们进入了“微时代”,其中微课程的开发和运用对于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及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经验来简要论述中学数学教学运用微课程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学教学;数学;微课程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微课程的运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尤其在iphone、ipad、ipod等移动设备普及的情形下,微课程的运用开始从局限的教室突破到更广阔的学习地点,如公园、图书馆、家庭等,都将成为微学习的重要场所。本文将结合全善中学“四四互动”问题探究式课堂模式实例对中学数学微课程运用进行课堂模式的探究,提出中学数学运用微课程的具体策略。
一、全善学校“四四互动”数学微课程运用策略
全善中学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程的策略主要体现在明确微课程引用背景下教学环节设计的核心思想,并根据核心思想设计出完善、系统的教学环节,通过加强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适时引入微视频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起到了解疑答疑、巩固教学知识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每堂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实现了数学教学的保质高效,其微课程运用关键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微课程教学的课前课后模式
课前课后是数学微课程的两个教学漏洞区域,在这两个区域内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来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全善中学在针对课前课后这两个特殊时期时采用了微课预习和复习的方法,让大多数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前运用微课进行预习,在课后运用微课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二)注重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互动,重视信息反馈
在教学环节中适当加入微视频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尤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频率和互动效果,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的信息来为完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促使本校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微课程教学体系。
二、中学数学微课程运用的具体策略
微课程的运用不是简单的视频穿插植入,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来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节,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综合上文实例和相关研究资料,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种微课程运用具体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模式环节、确定教学核心思想
对中学数学进行微课程开发,首先要围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对课程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如设计出“情境导入、展示目标——自主预习、温故知新——预习诊测、以学定教——问题探究、展示提升——当堂检测、反馈效果——归纳总结、反思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环节,并基于模式环节来明确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着重于问题引领、探索发现和反思感悟,让数学教学体现更多尝试性、层次性、深刻性和合作性等特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悟揭示普遍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运用方法技能的能力。
(二)发挥微视频在教学环节中的积极作用
微课程开发的重要体现是微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及其对教学效果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微视频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课前运用微视频进行预习并提出问题,在课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方法,在课后运用微视频进行复习和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自身知识构建。
其中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最为重要,如制作引入式微视频来创建教学情境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营造舒适的教学氛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制作知识点微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学习重难点内容,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解决数学题型中举一反三;在问题探究和展示提升环节中,通过制作播放经典例题讲解的微视频来帮助学生进行提升,以组建学习合作小组来强化学生的团队学习合作能力,实现学生资源的共享以及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此外,在归纳总结环节播放知识点总结微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反思提升,让学生在微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的收获,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进一步加快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
微课程的运用依赖于先进的教学设备,因此要保障微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就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学校加强对教学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完善和升级教学设备来为微课程的开发运用提供重要的技术设备保障。此外,学校要通过加强对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培训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养,让教师明白微课程的重要作用,并学习获得必要的信息技能来为微课程开发运用工作的展开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三、结束语
微课程在中学课程的运用必须要在校内建立起信息化教育体系,通过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来提升师资水平,以优化教学环节来适度引入微课程,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课程形式同时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总之,微课程的运用是新课改的推行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人才的培养的新的要求,只有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才能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进力.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微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1
[2]徐启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微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8
【关键词】中学教学;数学;微课程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微课程的运用提供了更多可能,尤其在iphone、ipad、ipod等移动设备普及的情形下,微课程的运用开始从局限的教室突破到更广阔的学习地点,如公园、图书馆、家庭等,都将成为微学习的重要场所。本文将结合全善中学“四四互动”问题探究式课堂模式实例对中学数学微课程运用进行课堂模式的探究,提出中学数学运用微课程的具体策略。
一、全善学校“四四互动”数学微课程运用策略
全善中学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程的策略主要体现在明确微课程引用背景下教学环节设计的核心思想,并根据核心思想设计出完善、系统的教学环节,通过加强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适时引入微视频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起到了解疑答疑、巩固教学知识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每堂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实现了数学教学的保质高效,其微课程运用关键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微课程教学的课前课后模式
课前课后是数学微课程的两个教学漏洞区域,在这两个区域内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来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全善中学在针对课前课后这两个特殊时期时采用了微课预习和复习的方法,让大多数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前运用微课进行预习,在课后运用微课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二)注重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互动,重视信息反馈
在教学环节中适当加入微视频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尤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频率和互动效果,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的信息来为完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促使本校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微课程教学体系。
二、中学数学微课程运用的具体策略
微课程的运用不是简单的视频穿插植入,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来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节,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综合上文实例和相关研究资料,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种微课程运用具体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模式环节、确定教学核心思想
对中学数学进行微课程开发,首先要围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对课程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如设计出“情境导入、展示目标——自主预习、温故知新——预习诊测、以学定教——问题探究、展示提升——当堂检测、反馈效果——归纳总结、反思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环节,并基于模式环节来明确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着重于问题引领、探索发现和反思感悟,让数学教学体现更多尝试性、层次性、深刻性和合作性等特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悟揭示普遍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运用方法技能的能力。
(二)发挥微视频在教学环节中的积极作用
微课程开发的重要体现是微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及其对教学效果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微视频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课前运用微视频进行预习并提出问题,在课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方法,在课后运用微视频进行复习和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自身知识构建。
其中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最为重要,如制作引入式微视频来创建教学情境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营造舒适的教学氛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制作知识点微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学习重难点内容,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解决数学题型中举一反三;在问题探究和展示提升环节中,通过制作播放经典例题讲解的微视频来帮助学生进行提升,以组建学习合作小组来强化学生的团队学习合作能力,实现学生资源的共享以及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此外,在归纳总结环节播放知识点总结微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反思提升,让学生在微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的收获,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进一步加快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
微课程的运用依赖于先进的教学设备,因此要保障微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就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学校加强对教学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完善和升级教学设备来为微课程的开发运用提供重要的技术设备保障。此外,学校要通过加强对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培训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养,让教师明白微课程的重要作用,并学习获得必要的信息技能来为微课程开发运用工作的展开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三、结束语
微课程在中学课程的运用必须要在校内建立起信息化教育体系,通过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来提升师资水平,以优化教学环节来适度引入微课程,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课程形式同时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总之,微课程的运用是新课改的推行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人才的培养的新的要求,只有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才能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进力.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微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1
[2]徐启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微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