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来源 :现代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改革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这场改革成败的关键。据统计,我国共有2亿多中小学生,其中7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就读,这些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涉及1千多万教师、上亿个家庭和各级政府。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使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能否使学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农村课程改革举足轻重,不容忽视。因此,研究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为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并寻求其对策,便显得意义尤其深远了。
  一、课程改革不能以降低知识学习的地位为代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明确规定:“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要求和规定十分明确。现行课程在功能方面存在着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更新不够及时、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等现象,知识传授往往只停留在认知层面,没有真正发挥知识的教育价值。没有真正实现知识传授的全部教育价值。但这不能成为我们降低知识地位、轻视知识的理由。在当今知识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知识经济时代,难道知识的地位反而下降了?众所周知,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学会学习正是以掌握知识为基础的,也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是情感态度的前提,价值观更是知识内化上升为信念的结果。很难想象一个科学、社会、历史全然不知或知 不多的人,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会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倡导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结,强调关注学生的经验。但是,在宣传和提倡重视学生的经验和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时候,要提防片面夸大学生直接经验的作用、简单地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的倾向。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中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的间接经验,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
  课程改革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3S”(科学science、故事story、精神spirit)模式,到课程哲学提出的“51”(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terest、质疑inquiry、直觉intuition、智慧intelligence)(2)构想,都说明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强调兴趣,提倡轻松学习、愉快学习,但谁也不能改变学习是一件艰苦劳动的现实。
  在日本,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学校推行“宽松教育”以来,学生的算术成绩连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1982年、1994年、2002年12月,以相同的实体进行测试,成绩分别为69%、65%、58%,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最严重。负责此次调查的日本东京理科大学数学教育专家泽田利夫教授面对日本推行的“宽松教育”的改革,认为“这种做法是危险的”。由此可见,知识学习是基础教育的“根基”,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的“天职”。课程改革不能以牺牲知识的学习为代价。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流于形式
  1、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基本流于形式。新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区分对象、不考虑条件,而只是将其形式化地实施,出现了为活动而活动、为探究而探究等情况,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其原因是教师只模仿新学习方式的形式,而忽视其内涵,结果出现活动教学、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的泛化,使学习方式的转变陷入一种只重“形似”而不重“神似”的形式化的困境。此外,公开课和平时上课用两种方案、两种教学法,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公开课的成功不惜从其他班级借用“好学生”来冒名顶替,这样的公开课极具迷惑性,使人们无法了解真实状况,造成人们的盲目乐观,这是极其有害的。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调控技巧,课堂教学只是表面热闹。目前普遍存在的大班制和教师素质的现状,往往导致教学过程气氛活跃,缺乏秩序,学生乐此不疲却茫然无所获。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他们的现状与此还有较大差距。对教师而言,过去的教学主要是教教材,即把书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那么传,统意义上的好课就不难实现。而新课改下的教师,其角色应是指导者和促进者,能对课程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更加娴熟的课堂控制技巧以及课程开发能力。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这种角色扮演还只是停留在角色期待的水平,远未达到角色领悟、角色实践的水平。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一方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另一方面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仲裁者;更有甚者将自主变成了自流,成了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此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教学技术,形成“技术化”的局面,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技术性演示。这很可能导致教学技术化的危险倾向,也表明教师专业素质的缺乏。
  3、教师迷失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中。不少教师对学习方式转变理论的了理解过于粗糙,认为学习方式主要分为接受型与发现型两种,并将它们简单地对立,认为它们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实现转变就是要由接受型向发现型转变,认定“发现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实际上,正如奥苏伯尔所讲,根据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则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并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以某种学习方式为条件,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并不等同于意义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各有适用的情况,发现学习适合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材料,速度慢不成系统,但记得牢、易迁移,适合小组学习或个别教学接受学习适合已定论的材料,掌握速度快、系统性强,适合集体教学。
  教育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是人类经验的延续与发展,而不是个体经验的积累、改造和组合。从全球范围来看,注重基础学习的提高仍然是各国课程改革首要的关注点,美国和苏联的课程改革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因此,两国教育耗时费力地组织了各门学科的第一流专家重新编写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以容纳各类最新、最先进的知识。基础课程改革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运动或以此事件,实事求是地讲教育改革是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只能根据其它各因素的适应而逐步地转变。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解决这两个普遍的问题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有了爱才有教育,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我推开教育之门已经有十多年了。回首十多年前,我叩响这扇门时,是那样忐忑不安
期刊
“爱”,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加惠于人之意,亦即怀福人之心,有利人之行”。“爱”之于教育,更不陌生。有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我以为,作为一名教师,仅学会爱别人的孩子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像圣人一样去爱,因为教育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要名副其实为教师,唯有以“智”爱人。何为“智”者?“智”即为成功的策略、方法。而我以为,教师爱人策略有三:即“鼓励”、“赏识”
期刊
【摘要】抓好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要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剖析概念,加深理解;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讲清概念中的特例,以免上当;循循善诱,由浅入深。  【关键词】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  有一道化学试题如下:  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氧元素 B.氢元素 C.金属元素 D.非金属元素经统计,此题的错误率高达78.6%,而且错误答案几乎全部为C(正确答案应为D),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期刊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本文描述的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读文悟情,读中入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感悟为主”。在阅读中,无论是情感体验,还是个性感悟,都
期刊
【摘要】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更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他们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造能力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但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富于创新的品质。  【关
期刊
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研究识字教学,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实在很有必要。当然,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广大教师、科研人员长期的努力,逐步接近这一目标。  作为一位低年级老师,我总是期望学生一下子掌握教材中的生字。但是有时候,不管用怎样的方法,学生真正理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本文讲述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如何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  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練”、 “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计算教学,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新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
期刊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师要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识字,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快乐地接受每一节识字课。  【关键词】识字;兴趣;游戏;快乐;学习  识字教学,历来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数学是普通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它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小学生天真活泼,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在学校中,教师除了教授孩子们基础文化课,更应注意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使新一代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班会课、思想品德课搞好德育教育外,其它科目也应该渗透思想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