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中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进展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kkkkk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底泥中磷素形态及吸附-解吸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其反应的机理,为研究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底泥;磷;吸附;释放
  中图分类号:O61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1-0188-2
  水资源是支撑全球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繁荣与发展的保障[1]。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近些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江河湖海等水环境质量不断地恶化,而影响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多数学者认为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而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控制水体外源磷的输入,但却并没有及时有效地抑制住江河湖泊的水质恶化问题,这归因于底泥向水体释放了大量的磷。因此,研究底泥中磷的吸附-解吸及其影响因素对改善水体污染变得尤为重要。
  底泥中营养盐的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在一般的静水水体中,污染物通过被水体颗粒物的吸附、络合、絮凝及沉降进入底泥里,从而缓解了富营养化的进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底泥是污染汇,而不是污染源[2]。然而底泥作为湖泊中营养物质积累的重要场所,一旦所处的环境条件被改变了,便会发生间歇性的再生作用,原因是被吸附在底泥中的污染物质通过解吸、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再次返回水体,形成湖泊营养盐的内源负荷。因此,即使在外部污染源减少或受控的情况下,由底泥内源释放的营养盐也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水体的高营养浓度起到推迟或制约湖泊恢复的效果[3]。由于底泥营养物质的内源释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而磷作为营养盐中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最为关键的物质,因而底泥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富营养化水体中内源性磷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从理论上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重污染湖区水-底泥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全面认识和治理富营养化湖泊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对于研究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水体底泥中磷素形态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
  要了解磷的性质,就必须对磷的各组成形态进行研究。底泥中的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目前有很多种,通常将底泥中的磷划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种形态。无机态磷又被划分为钙磷、铝磷、铁磷、闭蓄态磷、可还原态磷、残渣态磷。而国外学者Herman等[4]将底泥中的磷分为不稳定态磷和难溶态磷。不稳定态磷是指可交换的磷,即可吸附的、易水解或易溶的磷,和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磷[5]。难溶态磷是指在几十甚至几百年内不会被岩化的磷。磷化学提取剂被人们广泛应用后,Penney[6]等又将底泥中的磷划分为可吸附的磷、与CaCO3结合的磷、被Fe和Al束缚态磷、易提取的生物磷、钙矿物磷和难溶有机磷,而这些不同形态的磷又可被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类。目前,对有机磷(P-Org)的研究进展不大,形态上主要以核酸、核素和磷酯等为主,此外还包括少量吸附态和交换态磷。
  不同形态的磷素其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也是不同的。当磷成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时,易被藻类等浮游植物利用的磷的含量则与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有着直接关系[7]。通常,研究人员会用磷的生物有效性对此进行描述[8]。生物有效磷是指可以被藻类直接利用的磷和通过自然发生的过程转化成藻类可以利用的磷[9]。生物有效磷包括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两种磷源,而底泥中潜在利用的磷含量远大于直接利用的磷,即当能够直接被藻类利用的磷减少时,潜在利用的磷便会转化成可直接被藻类利用的磷,以此维持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因而,底泥中磷素形态的不同,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底泥中磷素形态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对于解释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研究水体中磷的循环、迁移转化、生态效应等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
  底泥中磷的形态会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湖泊与水库的地理位置、外源污染负荷、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流域土壤背景,水体污染的程度及其水化学性质,如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营养盐类等,底泥的性质,如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粒径组成以及底泥化学组成等[10,11]。对于这种相对复杂的问题,各国学者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2 底泥中磷吸附研究进展
  底泥与水体之间磷的交换物理和化学过程交织在一起进行十分复杂,包括了磷的生物循环、含磷颗粒的沉降与再悬浮、溶解态磷的吸附与解析、磷酸盐沉淀与溶解等过程。而磷的吸附-解吸过程则是水体与底泥之间磷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
  底泥对磷的吸附与固定,除了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变为有机态磷以外,这一过程还包括了下述三种机制:(1)物理吸附。这一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的,自由能降低的小,容易被释放。(2)化学吸附。由于水中存在了大量的钙、镁、铁、铝等阳离子,它们与磷酸盐接触会产生某种溶解度很小的化合物,磷酸根离子因为易产生沉淀,所以很容易被固定。(3)物理化学吸附。由于固相表面所带的阴离子,使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反应而被吸附在固相表面,这种吸附的能量变化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被吸附的磷酸根离子可为其他阴离子所替换出去[12]。
  研究表明,底泥对磷的吸附作用除了与其化学组成、粒径等自身性质有关外,还与环境因子pH、Eh、温度、水土比等有关。环境因素对底泥中磷的吸附量造成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悬浮物浓度>pH>温度>盐度,其中对吸附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悬浮物浓度,pH、温度和盐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程度相似。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量与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这充分说明了底泥的吸附作用大多是发生在细小颗粒中,因此,样品中的细颗粒含量越多,底泥中磷的吸附量也就越大[13]。
  3 底泥中磷解吸研究进展
  水资源是支撑全球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繁荣与发展的保障[1]。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近些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江河湖海等水环境质量不断地恶化,而影响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多数学者认为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而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控制水体外源磷的输入,但却并没有及时有效地抑制住江河湖泊的水质恶化问题,这归因于底泥向水体释放了大量的磷。因此,研究底泥中磷的吸附-解吸及其影响因素对改善水体污染变得尤为重要。
  底泥中营养盐的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在一般的静水水体中,污染物通过被水体颗粒物的吸附、络合、絮凝及沉降进入底泥里,从而缓解了富营养化的进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底泥是污染汇,而不是污染源[2]。然而底泥作为湖泊中营养物质积累的重要场所,一旦所处的环境条件被改变了,便会发生间歇性的再生作用,原因是被吸附在底泥中的污染物质通过解吸、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再次返回水体,形成湖泊营养盐的内源负荷。因此,即使在外部污染源减少或受控的情况下,由底泥内源释放的营养盐也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水体的高营养浓度起到推迟或制约湖泊恢复的效果[3]。由于底泥营养物质的内源释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而磷作为营养盐中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最为关键的物质,因而底泥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富营养化水体中内源性磷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从理论上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重污染湖区水-底泥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全面认识和治理富营养化湖泊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对于研究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水体底泥中磷素形态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
  要了解磷的性质,就必须对磷的各组成形态进行研究。底泥中的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目前有很多种,通常将底泥中的磷划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种形态。无机态磷又被划分为钙磷、铝磷、铁磷、闭蓄态磷、可还原态磷、残渣态磷。而国外学者Herman等[4]将底泥中的磷分为不稳定态磷和难溶态磷。不稳定态磷是指可交换的磷,即可吸附的、易水解或易溶的磷,和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磷[5]。难溶态磷是指在几十甚至几百年内不会被岩化的磷。磷化学提取剂被人们广泛应用后,Penney[6]等又将底泥中的磷划分为可吸附的磷、与CaCO3结合的磷、被Fe和Al束缚态磷、易提取的生物磷、钙矿物磷和难溶有机磷,而这些不同形态的磷又可被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类。目前,对有机磷(P-Org)的研究进展不大,形态上主要以核酸、核素和磷酯等为主,此外还包括少量吸附态和交换态磷。
  不同形态的磷素其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也是不同的。当磷成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时,易被藻类等浮游植物利用的磷的含量则与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有着直接关系[7]。通常,研究人员会用磷的生物有效性对此进行描述[8]。生物有效磷是指可以被藻类直接利用的磷和通过自然发生的过程转化成藻类可以利用的磷[9]。生物有效磷包括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两种磷源,而底泥中潜在利用的磷含量远大于直接利用的磷,即当能够直接被藻类利用的磷减少时,潜在利用的磷便会转化成可直接被藻类利用的磷,以此维持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因而,底泥中磷素形态的不同,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底泥中磷素形态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对于解释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研究水体中磷的循环、迁移转化、生态效应等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
  底泥中磷的形态会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湖泊与水库的地理位置、外源污染负荷、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流域土壤背景,水体污染的程度及其水化学性质,如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营养盐类等,底泥的性质,如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粒径组成以及底泥化学组成等[10,11]。对于这种相对复杂的问题,各国学者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2 底泥中磷吸附研究进展
  底泥与水体之间磷的交换物理和化学过程交织在一起进行十分复杂,包括了磷的生物循环、含磷颗粒的沉降与再悬浮、溶解态磷的吸附与解析、磷酸盐沉淀与溶解等过程。而磷的吸附-解吸过程则是水体与底泥之间磷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
  底泥对磷的吸附与固定,除了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变为有机态磷以外,这一过程还包括了下述三种机制:(1)物理吸附。这一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的,自由能降低的小,容易被释放。(2)化学吸附。由于水中存在了大量的钙、镁、铁、铝等阳离子,它们与磷酸盐接触会产生某种溶解度很小的化合物,磷酸根离子因为易产生沉淀,所以很容易被固定。(3)物理化学吸附。由于固相表面所带的阴离子,使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反应而被吸附在固相表面,这种吸附的能量变化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被吸附的磷酸根离子可为其他阴离子所替换出去[12]。
  研究表明,底泥对磷的吸附作用除了与其化学组成、粒径等自身性质有关外,还与环境因子pH、Eh、温度、水土比等有关。环境因素对底泥中磷的吸附量造成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悬浮物浓度>pH>温度>盐度,其中对吸附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悬浮物浓度,pH、温度和盐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程度相似。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量与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这充分说明了底泥的吸附作用大多是发生在细小颗粒中,因此,样品中的细颗粒含量越多,底泥中磷的吸附量也就越大[13]。
  3 底泥中磷解吸研究进展
  水资源是支撑全球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繁荣与发展的保障[1]。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近些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江河湖海等水环境质量不断地恶化,而影响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多数学者认为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而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控制水体外源磷的输入,但却并没有及时有效地抑制住江河湖泊的水质恶化问题,这归因于底泥向水体释放了大量的磷。因此,研究底泥中磷的吸附-解吸及其影响因素对改善水体污染变得尤为重要。
  底泥中营养盐的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在一般的静水水体中,污染物通过被水体颗粒物的吸附、络合、絮凝及沉降进入底泥里,从而缓解了富营养化的进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底泥是污染汇,而不是污染源[2]。然而底泥作为湖泊中营养物质积累的重要场所,一旦所处的环境条件被改变了,便会发生间歇性的再生作用,原因是被吸附在底泥中的污染物质通过解吸、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再次返回水体,形成湖泊营养盐的内源负荷。因此,即使在外部污染源减少或受控的情况下,由底泥内源释放的营养盐也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水体的高营养浓度起到推迟或制约湖泊恢复的效果[3]。由于底泥营养物质的内源释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而磷作为营养盐中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最为关键的物质,因而底泥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富营养化水体中内源性磷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从理论上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重污染湖区水-底泥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全面认识和治理富营养化湖泊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对于研究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水体底泥中磷素形态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
  要了解磷的性质,就必须对磷的各组成形态进行研究。底泥中的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目前有很多种,通常将底泥中的磷划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种形态。无机态磷又被划分为钙磷、铝磷、铁磷、闭蓄态磷、可还原态磷、残渣态磷。而国外学者Herman等[4]将底泥中的磷分为不稳定态磷和难溶态磷。不稳定态磷是指可交换的磷,即可吸附的、易水解或易溶的磷,和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磷[5]。难溶态磷是指在几十甚至几百年内不会被岩化的磷。磷化学提取剂被人们广泛应用后,Penney[6]等又将底泥中的磷划分为可吸附的磷、与CaCO3结合的磷、被Fe和Al束缚态磷、易提取的生物磷、钙矿物磷和难溶有机磷,而这些不同形态的磷又可被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类。目前,对有机磷(P-Org)的研究进展不大,形态上主要以核酸、核素和磷酯等为主,此外还包括少量吸附态和交换态磷。
  不同形态的磷素其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也是不同的。当磷成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时,易被藻类等浮游植物利用的磷的含量则与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有着直接关系[7]。通常,研究人员会用磷的生物有效性对此进行描述[8]。生物有效磷是指可以被藻类直接利用的磷和通过自然发生的过程转化成藻类可以利用的磷[9]。生物有效磷包括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两种磷源,而底泥中潜在利用的磷含量远大于直接利用的磷,即当能够直接被藻类利用的磷减少时,潜在利用的磷便会转化成可直接被藻类利用的磷,以此维持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因而,底泥中磷素形态的不同,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底泥中磷素形态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对于解释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研究水体中磷的循环、迁移转化、生态效应等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
  底泥中磷的形态会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湖泊与水库的地理位置、外源污染负荷、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流域土壤背景,水体污染的程度及其水化学性质,如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营养盐类等,底泥的性质,如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粒径组成以及底泥化学组成等[10,11]。对于这种相对复杂的问题,各国学者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2 底泥中磷吸附研究进展
  底泥与水体之间磷的交换物理和化学过程交织在一起进行十分复杂,包括了磷的生物循环、含磷颗粒的沉降与再悬浮、溶解态磷的吸附与解析、磷酸盐沉淀与溶解等过程。而磷的吸附-解吸过程则是水体与底泥之间磷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
  底泥对磷的吸附与固定,除了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变为有机态磷以外,这一过程还包括了下述三种机制:(1)物理吸附。这一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的,自由能降低的小,容易被释放。(2)化学吸附。由于水中存在了大量的钙、镁、铁、铝等阳离子,它们与磷酸盐接触会产生某种溶解度很小的化合物,磷酸根离子因为易产生沉淀,所以很容易被固定。(3)物理化学吸附。由于固相表面所带的阴离子,使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反应而被吸附在固相表面,这种吸附的能量变化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被吸附的磷酸根离子可为其他阴离子所替换出去[12]。
  研究表明,底泥对磷的吸附作用除了与其化学组成、粒径等自身性质有关外,还与环境因子pH、Eh、温度、水土比等有关。环境因素对底泥中磷的吸附量造成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悬浮物浓度>pH>温度>盐度,其中对吸附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悬浮物浓度,pH、温度和盐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程度相似。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量与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这充分说明了底泥的吸附作用大多是发生在细小颗粒中,因此,样品中的细颗粒含量越多,底泥中磷的吸附量也就越大[13]。
  3 底泥中磷解吸研究进展
  水资源是支撑全球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繁荣与发展的保障[1]。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近些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江河湖海等水环境质量不断地恶化,而影响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多数学者认为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而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控制水体外源磷的输入,但却并没有及时有效地抑制住江河湖泊的水质恶化问题,这归因于底泥向水体释放了大量的磷。因此,研究底泥中磷的吸附-解吸及其影响因素对改善水体污染变得尤为重要。
  底泥中营养盐的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在一般的静水水体中,污染物通过被水体颗粒物的吸附、络合、絮凝及沉降进入底泥里,从而缓解了富营养化的进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底泥是污染汇,而不是污染源[2]。然而底泥作为湖泊中营养物质积累的重要场所,一旦所处的环境条件被改变了,便会发生间歇性的再生作用,原因是被吸附在底泥中的污染物质通过解吸、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再次返回水体,形成湖泊营养盐的内源负荷。因此,即使在外部污染源减少或受控的情况下,由底泥内源释放的营养盐也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水体的高营养浓度起到推迟或制约湖泊恢复的效果[3]。由于底泥营养物质的内源释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而磷作为营养盐中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最为关键的物质,因而底泥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富营养化水体中内源性磷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从理论上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重污染湖区水-底泥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全面认识和治理富营养化湖泊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对于研究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水体底泥中磷素形态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
  要了解磷的性质,就必须对磷的各组成形态进行研究。底泥中的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目前有很多种,通常将底泥中的磷划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种形态。无机态磷又被划分为钙磷、铝磷、铁磷、闭蓄态磷、可还原态磷、残渣态磷。而国外学者Herman等[4]将底泥中的磷分为不稳定态磷和难溶态磷。不稳定态磷是指可交换的磷,即可吸附的、易水解或易溶的磷,和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磷[5]。难溶态磷是指在几十甚至几百年内不会被岩化的磷。磷化学提取剂被人们广泛应用后,Penney[6]等又将底泥中的磷划分为可吸附的磷、与CaCO3结合的磷、被Fe和Al束缚态磷、易提取的生物磷、钙矿物磷和难溶有机磷,而这些不同形态的磷又可被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类。目前,对有机磷(P-Org)的研究进展不大,形态上主要以核酸、核素和磷酯等为主,此外还包括少量吸附态和交换态磷。
  不同形态的磷素其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也是不同的。当磷成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时,易被藻类等浮游植物利用的磷的含量则与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有着直接关系[7]。通常,研究人员会用磷的生物有效性对此进行描述[8]。生物有效磷是指可以被藻类直接利用的磷和通过自然发生的过程转化成藻类可以利用的磷[9]。生物有效磷包括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两种磷源,而底泥中潜在利用的磷含量远大于直接利用的磷,即当能够直接被藻类利用的磷减少时,潜在利用的磷便会转化成可直接被藻类利用的磷,以此维持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因而,底泥中磷素形态的不同,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底泥中磷素形态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对于解释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研究水体中磷的循环、迁移转化、生态效应等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
  底泥中磷的形态会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湖泊与水库的地理位置、外源污染负荷、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流域土壤背景,水体污染的程度及其水化学性质,如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营养盐类等,底泥的性质,如量、阳离子交换量、粒径组成以及底泥化学组成等[10,11]。对于这种相对复杂的问题,各国学者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2 底泥中磷吸附研究进展
  底泥与水体之间磷的交换物理和化学过程交织在一起进行十分复杂,包括了磷的生物循环、含磷颗粒的沉降与再悬浮、溶解态磷的吸附与解析、磷酸盐沉淀与溶解等过程。而磷的吸附-解吸过程则是水体与底泥之间磷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
  底泥对磷的吸附与固定,除了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变为有机态磷以外,这一过程还包括了下述三种机制:(1)物理吸附。这一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的,自由能降低的小,容易被释放。(2)化学吸附。由于水中存在了大量的钙、镁、铁、铝等阳离子,它们与磷酸盐接触会产生某种溶解度很小的化合物,磷酸根离子因为易产生沉淀,所以很容易被固定。(3)物理化学吸附。由于固相表面所带的阴离子,使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反应而被吸附在固相表面,这种吸附的能量变化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被吸附的磷酸根离子可为其他阴离子所替换出去[12]。
  研究表明,底泥对磷的吸附作用除了与其化学组成、粒径等自身性质有关外,还与环境因子pH、Eh、温度、水土比等有关。环境因素对底泥中磷的吸附量造成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悬浮物浓度>pH>温度>盐度,其中对吸附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悬浮物浓度,pH、温度和盐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程度相似。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量与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这充分说明了底泥的吸附作用大多是发生在细小颗粒中,因此,样品中的细颗粒含量越多,底泥中磷的吸附量也就越大[13]。
  3 底泥中磷解吸研究进展
  [3] Ryding S.O., Forsberg C. Sediments as a nutrient source in shallow polluted lakes [M].The Hague:Dr.Junk Publ.,1977.
  [4] Gacher,R,Mcyer,J.S.The role of microorganisms in mobilization and fixation of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Hydrobiologia 1993,253,103-121.
  [5] Penn,M.R,Auer,M.T,Van Orman,E.L.,KorieneKJ.J.,Phosphorus diagenesis in lake sediments: investigations using fractionation techniques.Mar. Freshwater Res.1995,46,89-99.
  [6] Hieltjes,A.H.M,Lijklema,L.,Fractionation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in calcareous sediments.J Environ.Qual,1980,8,130-132.
  [7] 秦伯强,朱广伟,张路,等.大型浅水湖泊沉积物内院营养盐释放模式及其估算方法-以太湖为例.中国科学(D辑).2005,35(增刊Ⅱ):33-44.
  [8] 徐玉慧,姜霞,金相灿,等.太湖东北部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的季节性变化.环境科学.2006,27(5):869-873.
  [9] B.Bostrom,G.Persson,B.Broberg.Bioavailability of Different Phosphorus Forms in Fresh Water Systems.Hydrobiologia.1988,170:133-155.
  [10] Williams JDH et al,Fractionation of inorganic phosphate in calcareous lake sediments.Soil Sci Soc Amer Proc,1971,35:250-255.
  [11] Ruttenberg K C,Development of a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for different forms of phosuhorus in marine sediments,Lininol Oceanol,1992,37(7):1460-1482.
  [12] 江永春.磷的沉积物—水界面反应.环境技术,2003,增刊:16-19.
  [13] 李敏等.长江口、杭州湾水域沉积物对磷吸附行为的研究.海洋学报,2004,26(l):13.
  [14] 王雨春等.湖泊现代化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作用及环
其他文献
班主任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品德教育、学习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在专业教师兼任班主
从调速泵的节能原理出发,在水泵与管道系统能量平衡的基础上,研究变频调速给水系统水泵选型与运行优化的问题,并建立优化选泵模型,提出变频调速下确定调速范围的不同方法。研究表
在美丽富饶的长江南岸,历经千年沧桑的中国古铜都——安徽铜陵市,新中国最早的铜工业基地之一的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以下简称铜陵有色)便坐落于此。秉承"创新成就未来"的价值观
杜甫作为叶燮最为推崇的诗人,其诗品及作品在《原诗》中先后二十多次被提及。叶燮称杜甫是诗史上唯"包源流,综正变"的诗人,他不但继承了前人诗歌的精华,而且又能在继承中孕育新
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形成其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原因分析,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方针。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频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目前变频技术已经运用到了我国的各个行业之中,包括煤矿行业。从近几年我国的煤矿企业的发展情况看来,很多的主通风机系统
目前,消费品越来越琳琅满目、难于选择,而报纸与杂志等传统媒体上所谓“权威”的点评内容也虚实难分,于是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从和自己一样的消费者口中获得消费经验,再做最
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与管理做一探讨,对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并组织、指导、协调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以达到工程施工合同所约定的工期目
也许,你永远无法决定电视台的审美取向,但对用何种方式、何种设备来收看电视却有着越来越大的选择空间。谁说这不是电视业内正在发生的一场变革呢?
近日,美卓提供的四翻翻车机系统在京唐港区36—40翻车机项目验收中,成功取得性能考核确认书。该项目是唐山港集团京唐港区36号至40号煤炭泊位翻车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