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6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但是,我们不可盲目滥用,单靠多媒体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要把它同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不要使它成了课堂表演工具,要恰如其分地让它成为学生学习探知的拐杖和钥匙。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运用 素质教育 提高质量
  
  自从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后,教学信息便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多而庞杂,让学生实践感悟的多。要是样样都去亲自实践,也不现实。如果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就可以大大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要想使多媒体在教学中达到良好效果,就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否则,它将变成一种课堂做秀,仅仅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成为脑中一闪而过的匆匆过客。
  1.课件制作要同教师丰富的知识及教学经验相结合
  教师要能熟练使用windows,幻灯制作等常用软件。懂得在网上查找信息,并运用剪辑、链接等技术使自己的课件内容更丰富,更适用。要制作一个好的课件,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课程内容,领会课程标准,做到适“材”而定。认真分析学情特点,界定学生的层次水平,做到因“人”而定。使课件同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课件内容力求简而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感悟,增长见识。制作课件要体现简捷方便。因为课件制作也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不是课件制作的高手,再加上日常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管理学生等事缠于一身。只要课件能解决教学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可选最简便的软件制作。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专注于教育教学。另外,还可以利用现成的远教资源中的课件或光盘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地增减,活学活用。
  2.抓住多媒体与教学环节的结合,体现其辅助作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起辅助作用,不能将它视作教学主体,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也不要因为有了计算机的使用,教师就退居一旁而观之,缺少指导学生学习的航标。教学要与媒体有机地结合,恰到好处地运用于教学中的某个环节,使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在某个知识链条上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中的第三课《生死不离》的教学,学生对汶川大地震的体验不会很深。教师的说教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对灾区儿童为啥要舍身救人的精神,无法在骨子里留下深刻的情感体验。这些学生是无法去真实实践的。这时,就可以利用下载的图片,电视专题片段播放地震发生时及发生后的情况,学生间接地通过画面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和真爱,也使“自强不息、勇敢互助”的中华民族魂在心里生根发芽。由此可见,媒体的形象性、可视性、趣味性正好符合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了其应有的辅助效果。运用课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合作、探究,完成课程目标。
  3.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巨大优势,力求做到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切忌运用多媒体过多过滥
  由于多媒体的优势是能交互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等多种信息,能把超大容量的、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智能化地整合在一起。一是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性,如低年级儿童学习生字,我们可以让生字音形义动起来,使它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很好地记在脑海里,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我们利用图片、动画、电视短片让学生观看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和社会如何参与环保,学生的体验就深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把抽象知识具体化、情感化,让学生从不爱听、不想学,到积极思维,勇于创新,学生的体验就会无奇不有,就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是接受信息的速效性。即在有限的一节课内,学生能最大地获得知识信息,并储存信息。因为多媒体的可视性、可变性正好符合学生的好奇心,探知的欲望,越是不了解的、神秘的、能刺激感官的,越能使学生“顺藤摸瓜”探究下去,这也是所有人的天性。利用好了多媒体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兴奋愉悦、渴求知识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像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多而杂,利用课件帮助解决,教师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不能光从学生的感官刺激入手,弄得整堂课都是课件、影视图像,这种花样教学反而使学生产生腻烦心理,感官麻木,好似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使新奇的先进教学手段,也不再新奇,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这才是教学的最大败笔。课堂中要善于抓住重难点,对重点问题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感悟,该用的就用;不好解决的地方可用课件展示,各个击破,化难为易,这就是二者的整合。恰到好处使用课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知、情、意、行的能力。让学生在一个自主、探究、愉快的气氛中,学会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高。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把许多生活情境轻松地再现在课堂中,又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其实,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总之,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但是,我们不可盲目滥用,单靠多媒体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要把它同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不要使它成了课堂表演工具,要恰如其分地让它成为学生学习探知的拐杖和钥匙。要想运用多媒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要掌握各种操作技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
其他文献
【摘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融入丰富的民族元素,让幼儿从小了解民族艺术文化特色,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观,丰富幼儿的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 艺术教育 民族元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
期刊
【摘要】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对学生的爱,离不开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正所谓:“赏识的教育着,快乐的成长着”。就如此简单而已,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关键词】赏识教育 鼓励 自信 快乐    新课改注重并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可实际的教学中和教学管理中,我们只是把口号喊得响亮,却不能真正地放手注重差
期刊
【摘要】改变传统科学教育活动的模式,就是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学会发现和探索,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做中学”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是教师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做中学”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 “做中学” 科学教育 操作    “做中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幼儿学习自己动手,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在
期刊
【摘要】眼神的交流是课堂上特有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让心灵更亲近,教师无声的眼神就像阳光一样洗浴着孩子天真而又单纯的心,让孩子在不由自主的状态下接受提醒,在悄无声息的教育中选择正确,在潜移默化的交流中学会自省。  【关键词】课堂教学 眼神的交流 力量    任教十几年中,我很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脾气。在我的课堂上,很少有学生开小差,摸东西,偶尔有个爱动的,我也会用眼神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一直以来,我
期刊
【摘要】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①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②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语文的活动中;③从情感教育入手,语文教学中的“情”包括:教师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积极参与 情感教育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
期刊
【摘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时机,在故事中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学习的机会。①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加深词汇记忆;②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③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与表现力;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⑤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审美情趣。教师和家长要把握好教育时机,让故事陪伴着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成长。  【关键词】幼儿 故事 学习 成长 培养 能力    
期刊
【摘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本文将从赏识教育的对象,如何把握赏识教育的“度”,以及赏识教育的可操作性这些方面加以论述,从而争取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赏识 艺术 教育    赏识教育,是诸多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前许许多多教育者,在有意无意之间或许使用过,但仅是蜻蜓点水般未加重视。把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并始终如一地探索下去,企图找到它的内在规
期刊
【摘要】为了能在偏僻的农村小学有效发挥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作用,我先行试水,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研究资源,创设情境,组织实施数学实践活动课。在研究的过程中,既促进了学生的数学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还渗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实践活动 成长    数学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却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学校根据自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位影响至深至大的教育家,孔子首创私学,删经订礼,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至今仍不失其光辉的一面。尤其是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师德的论述,更受后人推崇,以致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但近年来,对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师德理论的研究和评估仍显不足。研习和领会它,对教育工作者不无裨益。我在指导学生选修《〈论语〉选读》时,偶有得,辄记之,以飨同仁。  【关
期刊
【摘要】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大胆地去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师 新理念 课程改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就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