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最大香水公司及化妆品巨头科蒂集团(Coty)近日宣布,将停止销售丁家宜系列护肤产品。这是继“小护士”、“大宝”后又一个被抛弃的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
6月4日,法国科蒂(COTY)集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与香港利丰集团(下称“利丰”)的合作公告,称将通过利丰来分销阿迪达斯、芮谜(Rimmel)和花花公子等品牌产品,同时将停止在华销售丁家宜系列护肤产品,以专注于其他品牌。科蒂与利丰的这一合作将于7月1日开始。有分析认为,科蒂之所以停售丁家宜,是因其销售急剧缩水,严重影响到科蒂的业绩,而希望在中国市场大施拳脚的科蒂,尚需找到新起点。
从1995年创立到如今的被迫停售,丁家宜如今的结局让人唏嘘,却并不令市场意外。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日化巨头就开始出手收购中国本土品牌。据不完全统计,
2003年以来,国内已有近10个品牌“从洋”。除丁家宜外,还有小护士、美即“嫁”欧莱雅,大宝被强生收购,舒蕾、美涛、顺爽、风影四个品牌集体被德国拜尔斯道夫收购。然而,不少红极一时的民族品牌却在被收购后陆续消失,大部分“外嫁”的品牌如今日子也不好过。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外资公司在自己未能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与本土品牌的原团队在思维方式、销售方式方面有巨大差异等多方面原因,未能很好地将本土品牌整合到跨国公司体系中,也使本土品牌丧失了原先的活力。
其实,国内大量本土品牌相继遭遇国外并购之后又抛弃的大部分原因是整合不力,有的是文化方面、组织结构方面的原因,也有的是外资对国内品牌放任不管,在占领渠道资源以后任其自生自灭。
“大多数国内民族品牌在收购后不是被外资同类品牌所取代,就是被‘雪藏’,最后淡出人们视野。”业内人士认为,国外企业收购民族品牌只是为了占领市场,其中有外企意在借本土品牌渠道扩张的背景,也有经营不善、不接地气的原因,而最终的结果却往往是本土品牌成了牺牲品。
外资入主,给国内企业带来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民族品牌的无形资产却在流失,同时外资也有可能对国内市场造成垄断。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指出,民族品牌与外资合资或者被外资收购后,很多都逃脱不了退出市场的厄运,资金来了,品牌却消失了。“品牌背后是文化积淀、市场积淀和消费者的认知积淀,很多时候是不可再生的。”
由此可见,民族企业应该将品牌视为企业成长的根基,不能将其仅仅视为一个过渡或手段,要有品牌战略,具备长远的眼光,要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坚定意志,如果只是希望做大之后,就脱手变现,无疑对于民族工业是一种损失。“品牌合作固然意义重大,但应保障自身品牌的建设,免得最后沦落至为别人打工的低端形象甚至遭遇自身品牌彻底从市面上消失的情况。”此外,国内相关部门应为本土民企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扶持,真正创建自己的民族品牌。
6月4日,法国科蒂(COTY)集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与香港利丰集团(下称“利丰”)的合作公告,称将通过利丰来分销阿迪达斯、芮谜(Rimmel)和花花公子等品牌产品,同时将停止在华销售丁家宜系列护肤产品,以专注于其他品牌。科蒂与利丰的这一合作将于7月1日开始。有分析认为,科蒂之所以停售丁家宜,是因其销售急剧缩水,严重影响到科蒂的业绩,而希望在中国市场大施拳脚的科蒂,尚需找到新起点。
从1995年创立到如今的被迫停售,丁家宜如今的结局让人唏嘘,却并不令市场意外。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日化巨头就开始出手收购中国本土品牌。据不完全统计,
2003年以来,国内已有近10个品牌“从洋”。除丁家宜外,还有小护士、美即“嫁”欧莱雅,大宝被强生收购,舒蕾、美涛、顺爽、风影四个品牌集体被德国拜尔斯道夫收购。然而,不少红极一时的民族品牌却在被收购后陆续消失,大部分“外嫁”的品牌如今日子也不好过。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外资公司在自己未能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与本土品牌的原团队在思维方式、销售方式方面有巨大差异等多方面原因,未能很好地将本土品牌整合到跨国公司体系中,也使本土品牌丧失了原先的活力。
其实,国内大量本土品牌相继遭遇国外并购之后又抛弃的大部分原因是整合不力,有的是文化方面、组织结构方面的原因,也有的是外资对国内品牌放任不管,在占领渠道资源以后任其自生自灭。
“大多数国内民族品牌在收购后不是被外资同类品牌所取代,就是被‘雪藏’,最后淡出人们视野。”业内人士认为,国外企业收购民族品牌只是为了占领市场,其中有外企意在借本土品牌渠道扩张的背景,也有经营不善、不接地气的原因,而最终的结果却往往是本土品牌成了牺牲品。
外资入主,给国内企业带来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民族品牌的无形资产却在流失,同时外资也有可能对国内市场造成垄断。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指出,民族品牌与外资合资或者被外资收购后,很多都逃脱不了退出市场的厄运,资金来了,品牌却消失了。“品牌背后是文化积淀、市场积淀和消费者的认知积淀,很多时候是不可再生的。”
由此可见,民族企业应该将品牌视为企业成长的根基,不能将其仅仅视为一个过渡或手段,要有品牌战略,具备长远的眼光,要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坚定意志,如果只是希望做大之后,就脱手变现,无疑对于民族工业是一种损失。“品牌合作固然意义重大,但应保障自身品牌的建设,免得最后沦落至为别人打工的低端形象甚至遭遇自身品牌彻底从市面上消失的情况。”此外,国内相关部门应为本土民企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扶持,真正创建自己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