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原宪之贫不仅是精神的高洁,更重要的是他弘毅、志向高远、虽处穷困之中却从未放弃过坚持自己的理想。而颜回之乐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乐。他们的精神即使是千载之后的今天,仍值得人们去探讨、学习。
[关键词] 贫与病 志 仁之乐 德
中国儒学往往注重人的精神道德的修养,与西方以及中国其他诸家相比,此点尤为突出。所谓“注重”就是将对精神道德的修养视为真正的学习提高,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同打磨美玉一样来对君子的内外素质进行提高。《论语·先进》按照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分科列数了孔门优秀弟子即孔门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将德行一科列居首位说明孔门首重德行。
随着自汉以来儒学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历朝历代无不宣扬德行的重要性。而“孔颜乐处”与“原宪甘贫”的探索一直被关注、学习。他们的精神影响了太多的人去为坚守自己的抱负与操守而甘于贫贱。我们现代人仍然需要这种精神的洗礼。
我们常把“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与“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论语 雍也》)这两个事例并举,用作对比,说明孔子深谙救助用财之道,他称之为“周急不继富”。“周”即接济不足者;“急”为穷迫;“继”则是续有余。《论语》中描写子华“乘肥马,衣轻裘”,富丽景象跃然纸上,属于孔子所说的“有余”,那穷迫不足者自然是原宪无疑。《庄子·让王》进一步具体说出:“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1]据记载,他居于陋巷,环堵萧然,没于蒿莱之中。但是原宪却甘贫乐道,不以为意。后来子贡来看他,非常怜悯他,说是这是病吧。原宪回答说,没有钱财叫做贫穷,学了道德而不能用以修养身心才叫做病,我只是贫穷,但人品志向高洁。在原宪看来,“贫”是物质上的匮乏,“病”是精神、理想上的缺陷,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原宪贫”就此成为士子穷困而不失弃志的象征。后世有诗赞曰唐朝人吴筠有《咏原宪子》诗:“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原宪这样的君子,并不是淡漠世事、随遇而安,而是能够“久处约”,在贫困中砥砺自己的品行操守,绝不于终食之间忘记自己的抱负。真正的士,他必弘毅,必坚强,必以仁为己任,心存远抱,志怀高穆,他厉志修行以为世用,而安心于一隅之安,浑浑噩噩老死沟渠,又哪里配称得上士?
士是肩负着责任的,孔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但成为能够承担责任的士,孔子认为要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高标准。富不是为人成仁的目标,贫同样不是。只是如同富贵之后最好能学诗书礼乐来升华自己一样,能够达到不被顺逆荣辱外在境遇系累其心,不受欲望牵制、不为环境左右,仍然能够坚定意志、自得其乐,这乐就是仁者之乐、君子之乐。
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便是以德修身,把自己培养成为君子。颜回被孔子称为在他的弟子中最为好学时,形容他“不迁怒、不贰过”,而这全是对道德修养的评价。在“孔门十哲”的“德行”一科中,颜回排名第一,以德行著称。当孔子问颜回与子路“盍各言尔志”时,颜回便以“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相答。朱熹释“伐无善、无施劳”曰:“伐,誇也,善谓有能。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2]以不夸己能、不扬己功为其意。但此说不确。元人所著《四书辩疑》驳朱说云:“伐善之善,乃其己所长之总称,伐忠、伐直、伐力、伐功、伐才、伐艺,通谓之伐善。又言伐无巧,止是不伐之一事。分而为二,颜子之志,岂别无可道焉?……该‘无施劳’者,不以劳苦之事加于民也。夫劳而不恤,乃古今之通患。……颜子之言,于世厚矣。”此说最为妥当。因此,颜回这里所言志向,乃是欲内修克己之德、外施爱民之政,最与孔子意见相得。在颜回看来,唯以此志施行于天下,方能实现孔子所谓“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论语·公冶》)之愿,达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社会理想。由此可见,颜回真正继承了孔子的以德修身,从而进一步以德治天下民的愿望。
颜回生活于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之时,儒家的尚仁义之志、实施王者之政、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常被斥为“迂远而阔于世事”。但他在“世以混浊莫能用” [3]的社会环境中,丝毫不愿改其志——“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仍“尚三教”即“夏教忠、殷教敬、周教文”,期于“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白虎通·三教》)。这样,颜回就只能终生不仕,惟以“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韩诗外传》卷十)自勉自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颜回这种注重志气、追求人生远大抱负并以之为乐的精神,与孔子本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同上)实同一旨趣。颜回的志趣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孔子志向的再演绎,师生俩都不为环境所困,心态乐观,精神豁达。颜回家境困窘,生活匮乏,却安生乐生,心境愉悦。历代哲人对颜回的精神都为之赞叹,到宋朝,理学家周敦颐向弟子程颢、程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程颐回答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篓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4]杨慎《说苑醍醐》也说:“有问予颜子不改其乐,所乐者何事?予曰:且问子人不堪其忧,所忧者何事?知世人之所忧,则知颜子之所乐矣。”[5]
孔颜之乐是不被欲望牵制、不为环境左右的仁者之乐。孔子认为“成仁”能使人超越声色食货感官享受,能使人漠视顺逆荣辱外在境遇,能使人“久处约”、“长处乐”,遭遇贫寒困苦、颠沛险阻都能“不改其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君子“成仁”,就是要以“仁”立身,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孔颜师徒是具备如此崇高的精神品质和健全豁达心态的“仁人志士”,因而能够“仁者不忧”,安生乐生。在忧患挫折的生命历程中,老师孔子能“乐而忘忧”;在贫寒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学生颜回能“不改其乐”。
因此,孔子视颜回为自己的精神传承之子。在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孔子对他的早逝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古时几千年,人们都受到“原宪贫”与“颜回乐”的精神的激励,今人也不应该例外,要努力去明白和理解原宪和颜回的心态,幸福感与拥有物质的多少关系不大。传云:“古有居岩穴而神不遗,末世有为万乘而日忧悲” [5]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参考文献:
[1] 庄周庄子 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340.
[2] 朱熹四书集注 M 泰安; 岳麓书社 2004,93.
[3] 司马迁 史记M 泰安; 岳麓书社 2001,684.
[4] 朱熹四书集注 M 泰安; 岳麓书社 2004,99.
[5][6] 查正贤 论语讲读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3.
作者简介:
张馨予,1989年出生。女。汉族。贵州仁怀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09级中国哲学先秦研究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贫与病 志 仁之乐 德
中国儒学往往注重人的精神道德的修养,与西方以及中国其他诸家相比,此点尤为突出。所谓“注重”就是将对精神道德的修养视为真正的学习提高,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同打磨美玉一样来对君子的内外素质进行提高。《论语·先进》按照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分科列数了孔门优秀弟子即孔门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将德行一科列居首位说明孔门首重德行。
随着自汉以来儒学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历朝历代无不宣扬德行的重要性。而“孔颜乐处”与“原宪甘贫”的探索一直被关注、学习。他们的精神影响了太多的人去为坚守自己的抱负与操守而甘于贫贱。我们现代人仍然需要这种精神的洗礼。
我们常把“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与“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论语 雍也》)这两个事例并举,用作对比,说明孔子深谙救助用财之道,他称之为“周急不继富”。“周”即接济不足者;“急”为穷迫;“继”则是续有余。《论语》中描写子华“乘肥马,衣轻裘”,富丽景象跃然纸上,属于孔子所说的“有余”,那穷迫不足者自然是原宪无疑。《庄子·让王》进一步具体说出:“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1]据记载,他居于陋巷,环堵萧然,没于蒿莱之中。但是原宪却甘贫乐道,不以为意。后来子贡来看他,非常怜悯他,说是这是病吧。原宪回答说,没有钱财叫做贫穷,学了道德而不能用以修养身心才叫做病,我只是贫穷,但人品志向高洁。在原宪看来,“贫”是物质上的匮乏,“病”是精神、理想上的缺陷,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原宪贫”就此成为士子穷困而不失弃志的象征。后世有诗赞曰唐朝人吴筠有《咏原宪子》诗:“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原宪这样的君子,并不是淡漠世事、随遇而安,而是能够“久处约”,在贫困中砥砺自己的品行操守,绝不于终食之间忘记自己的抱负。真正的士,他必弘毅,必坚强,必以仁为己任,心存远抱,志怀高穆,他厉志修行以为世用,而安心于一隅之安,浑浑噩噩老死沟渠,又哪里配称得上士?
士是肩负着责任的,孔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但成为能够承担责任的士,孔子认为要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高标准。富不是为人成仁的目标,贫同样不是。只是如同富贵之后最好能学诗书礼乐来升华自己一样,能够达到不被顺逆荣辱外在境遇系累其心,不受欲望牵制、不为环境左右,仍然能够坚定意志、自得其乐,这乐就是仁者之乐、君子之乐。
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便是以德修身,把自己培养成为君子。颜回被孔子称为在他的弟子中最为好学时,形容他“不迁怒、不贰过”,而这全是对道德修养的评价。在“孔门十哲”的“德行”一科中,颜回排名第一,以德行著称。当孔子问颜回与子路“盍各言尔志”时,颜回便以“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相答。朱熹释“伐无善、无施劳”曰:“伐,誇也,善谓有能。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2]以不夸己能、不扬己功为其意。但此说不确。元人所著《四书辩疑》驳朱说云:“伐善之善,乃其己所长之总称,伐忠、伐直、伐力、伐功、伐才、伐艺,通谓之伐善。又言伐无巧,止是不伐之一事。分而为二,颜子之志,岂别无可道焉?……该‘无施劳’者,不以劳苦之事加于民也。夫劳而不恤,乃古今之通患。……颜子之言,于世厚矣。”此说最为妥当。因此,颜回这里所言志向,乃是欲内修克己之德、外施爱民之政,最与孔子意见相得。在颜回看来,唯以此志施行于天下,方能实现孔子所谓“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论语·公冶》)之愿,达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社会理想。由此可见,颜回真正继承了孔子的以德修身,从而进一步以德治天下民的愿望。
颜回生活于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之时,儒家的尚仁义之志、实施王者之政、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常被斥为“迂远而阔于世事”。但他在“世以混浊莫能用” [3]的社会环境中,丝毫不愿改其志——“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仍“尚三教”即“夏教忠、殷教敬、周教文”,期于“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白虎通·三教》)。这样,颜回就只能终生不仕,惟以“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韩诗外传》卷十)自勉自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颜回这种注重志气、追求人生远大抱负并以之为乐的精神,与孔子本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同上)实同一旨趣。颜回的志趣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孔子志向的再演绎,师生俩都不为环境所困,心态乐观,精神豁达。颜回家境困窘,生活匮乏,却安生乐生,心境愉悦。历代哲人对颜回的精神都为之赞叹,到宋朝,理学家周敦颐向弟子程颢、程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程颐回答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篓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4]杨慎《说苑醍醐》也说:“有问予颜子不改其乐,所乐者何事?予曰:且问子人不堪其忧,所忧者何事?知世人之所忧,则知颜子之所乐矣。”[5]
孔颜之乐是不被欲望牵制、不为环境左右的仁者之乐。孔子认为“成仁”能使人超越声色食货感官享受,能使人漠视顺逆荣辱外在境遇,能使人“久处约”、“长处乐”,遭遇贫寒困苦、颠沛险阻都能“不改其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君子“成仁”,就是要以“仁”立身,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孔颜师徒是具备如此崇高的精神品质和健全豁达心态的“仁人志士”,因而能够“仁者不忧”,安生乐生。在忧患挫折的生命历程中,老师孔子能“乐而忘忧”;在贫寒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学生颜回能“不改其乐”。
因此,孔子视颜回为自己的精神传承之子。在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孔子对他的早逝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古时几千年,人们都受到“原宪贫”与“颜回乐”的精神的激励,今人也不应该例外,要努力去明白和理解原宪和颜回的心态,幸福感与拥有物质的多少关系不大。传云:“古有居岩穴而神不遗,末世有为万乘而日忧悲” [5]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
参考文献:
[1] 庄周庄子 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340.
[2] 朱熹四书集注 M 泰安; 岳麓书社 2004,93.
[3] 司马迁 史记M 泰安; 岳麓书社 2001,684.
[4] 朱熹四书集注 M 泰安; 岳麓书社 2004,99.
[5][6] 查正贤 论语讲读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3.
作者简介:
张馨予,1989年出生。女。汉族。贵州仁怀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09级中国哲学先秦研究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