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燕老师,好久不见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261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说“名师出高徒”。名师之名不仅体现在“名头”上,还表现在专业技艺、教授方法乃至“世家传承”等方面。我也有幸拜过一位名师,虽然我没成为“高徒”,但那段从师经历仍值得珍视回味。
  大约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开始学钢琴。朋友送给父母一张“钢琴票”,尽管价格不菲,但父母还是决定为家里置办钢琴这个“大件”,培养我的音乐修养。
  学琴要“拜师”。經朋友推荐,我们去莫燕老师家门求教。
  拜 师
  莫燕老师生于音乐世家,她的母亲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权,父亲是音乐家莫桂新,自己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当时她家离我家不远,第一次登门求教,我的心里很忐忑。一方面,这是因为学生见老师没有不紧张的;另一方面,听说莫燕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她要先教几次,看看学生的悟性,再决定是否“收徒”,这进一步增加了我的压力感。
  初见莫燕老师,她的个子挺高,人很白净,说话声音洪亮,给人很爽朗的感觉。她采取一对一授课,一边讲乐理知识,一边弹奏示范。她耐心又不失严肃,演奏流畅优美,令学生肃然起敬。
  钢琴初级教程不难,我也不笨,上了几次课后,她觉得“孺子可教”,我算正式“入门”。此后,母亲每周带我去莫燕老师家学一次琴,她留作业让我练习,一周后再去请她“验收”。
  渐渐地,曾经犹如“天书”的五线谱,经她仔细讲解,我觉得易懂了。效仿她的演奏,我的手指虽不那么自如,却也开始在琴键上跳动……莫燕老师常说“一天不弹琴自己知道,两天不弹琴老师知道,三天不弹琴听众知道”。练琴的过程很枯燥,而我练琴算不上刻苦,练习不够娴熟,弹奏难免磕绊,我在莫燕老师那里没少挨批评。达不到要求,莫燕老师也着急,她会把她的手放在我的手上面,与我一起弹,让我感受弹奏应有的强弱力度与节奏。甚至在我弹琴的同时,她干脆把她的手放在我的肩上,在我的肩上带着我“弹”。她的手指很有力,一曲下来,我的肩膀会被她“弹”得生疼。回想起来,这或许是莫燕老师加深我节奏感记忆的独特教学方式。当然,我也有练得好、弹得顺的时候,看到莫燕老师露出肯定的笑容,我也挺得意。
  验 收
  为了让学生感受给观众演奏时的压力,也希望激发学生努力练习的动力,更利于让学生有机会相互切磋,莫燕老师还搞“汇琴”。所谓“汇琴”,就是组织几个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参加,让学生逐一演奏几首自己的“代表作”,并抽签回答莫燕老师提出的乐理知识问题,最后由老师分别打分、做出点评。
  每次准备“汇琴”,我感觉都像打一场“战役”,心情紧张就不用说了,练习也更刻苦。我曾在一次“汇琴”中,一曲获得老师评价的最高分,乐理知识问答却支吾出错,我的脸那叫一个红!“汇琴”后,莫燕老师还会准备小礼物。我记得,有一次她给每个孩子一袋“麦丽素”。紧张弹奏和问答后,吃到香甜的巧克力豆,孩子们都很开心。
  莫燕老师总说我长得像帕瓦罗蒂。我那时候并不知道帕瓦罗蒂究竟是何许人也,只是含糊地点头傻笑。后来,我在电视上偶然看到帕瓦罗蒂,才知莫燕老师是根据我这个小胖墩的体型,把我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相提并论了!
  传 承
  莫燕老师与她的母亲张权住在一起。张权奶奶个头不高,说话声音不大,见我时笑盈盈的,就是一副慈祥的老奶奶模样,一点没有“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的派头。每次见到张权奶奶,我都毕恭毕敬,她常鼓励我。
  在莫燕老师教课时,张权奶奶通常在另一间屋,虽然是在自己家,却不会随意出来打断学生上课。听说张权奶奶在学生时代没有遵从家里希望她学医的要求,投考国立杭州艺专,主修钢琴。成年后,我才知道张权在美国依斯特曼音乐学院获得音乐文学硕士学位,谢绝了国外优厚待遇,受周恩来总理邀请回到祖国。她曾连续演出100多场歌剧《茶花女》,悠扬动听的歌声赢得广泛赞誉。她建议成立了哈尔滨歌剧院,担任过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数十年风雨过后,张权栖身于普通的居民楼,安详平静地度过晚年。
  我的“琴童”生涯不长,也就1年多时光。后来我得了罕见重病,不得不停止学业,告别了莫燕老师,历经3次大手术,才捡回一条小命,却成为“轮椅族”。
  我最后一次“看到”莫燕老师是在1993年夏天的电视新闻中,张权奶奶因病逝世后,家中失窃,亲友学生筹集的丧葬费被盗。当我看到镜头前的莫燕老师的神情是那么疲惫和黯然,心中充满悲伤和愤慨。
  我先在音乐殿堂的大门口转了一圈,后在笔耕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家自学近10年,误打误撞走上写作道路。儿时埋下文艺的种子,成年开出写作的花,或许也算异曲同工。
  那架钢琴依然摆在我家客厅,它是我为数不多的快乐童年的一个印记。有时我会想:莫燕老师,您还好吗?
其他文献
见景生情,托物比兴。因为季节、景物的变化而引起情绪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国古代文人就有一种“伤春悲秋”的情结,看到春天花儿谢落,就伤感青春易逝;看到秋天树叶凋零,就悲叹人生苦旅,并通过比兴在诗词中表达出来。但伤春悲秋情绪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如何对待和怎样消除呢?  既伤春又悲秋的典型  《红楼梦》这部脍炙人口的传世名著,借女主角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文采出众,既写了伤春,又写了悲秋,写得天地变色,花
期刊
春天仿佛是在一天来临似的,让人常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叹。  昨天还在朦胧中昏睡的大地,今天就睁开了睡眼,在眨眼之间苏醒了;昨天还在封锁的冰河,今天就通体融化了;昨天还昏黄的地皮,今天就泛出了浅绿;昨天才露头的嫩芽,今天就伸展成了叶片;昨天还含苞在枝头的花蕾,今天都恣意绽放了;昨天还没有露头的小草,今天都拱出了地面,伸出娇嫩的小手;昨天还躲在洞穴,钻入地下冬眠的动物,今天都伸展腰肢,重返地面;昨天
期刊
“金秋若有十分美,九分在北疆。”新疆最美的秋色隐藏在北疆,而北疆的秋色都汇聚在喀纳斯。蓝色的天空,金色的原野,绿色的湖水,五彩的森林,秋天的喀纳斯犹如浓墨重彩的西洋油画,丝毫没有寻常秋季的萧瑟苍凉。层林尽染热烈奔放,每一抹色彩都散发着喜悦的味道,每一个瞬间都能定格成最美的画境,集冰川、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于一体,华丽中不失优雅,大气中不乏婉约,秋行喀纳斯,就是一场致敬自然的纯粹之
期刊
现代人健康意识抬头,开始注重养生、提倡清淡饮食、心理疏导,不过这些保健养生的观点,并非现代人专有的观念,而是古已有之。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就已写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气。”  到了唐宋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们对于疾病和生命的理解更加地深刻,对于养生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渐不再迷信所谓神仙之术,开始在生活习惯中采取了一些更加理性、科
期刊
一个精灵来自世界的西方  一叶劈波斩浪的红船  載着它驶出了东方的迷茫  一把铁锤砸碎了一个民族身上的枷锁  一把镰刀收割起一个民族觉醒的希望  一个身穿长衫的男人带着一群男人  如涅槃凤凰  用镰刀铁锤锻造出五颗金星  光芒洒在了  这片被血火烧红的土地上  这片土地上燃烧的血火呀  你燃烧了100年  从星火到燎原  你烧掉了世俗的愚昧  智者的彷徨  民族的屈辱  国民的悲伤  你烧掉了  
期刊
中科院院士林皋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和地震工程专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为我国诸多重点水利工程与核电站建设解决抗震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大坝抗震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亲历国难不弃学业,  有志少年步入清華  林皋1929年1月出生在江西南昌市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是邮局一名普通职员,生活虽然清贫,但林皋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拿出平日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将他送进学校,希望他好好读书,将
期刊
“三月韭,绿油油;叶叶肥,人人瞅;唱春光,喜心头。”苏北大地上的孩子,有几个不会唱这首和韭菜相关的儿歌呢?  开春后,一位朋友于上班的第一个休息日,回乡下看父母,顺便将父母吃不了快浪费的蔬菜带回城里送亲朋。时令蔬菜登上了他的朋友圈:莴笋饱满如臂,不像外地高杆伶仃,糙得很;药芹浓绿如簪,不惨白凄惶,能隔屏闻香;青菜乌得发黑,纹路纵深,不用担心农药超标;最是一畦矮韭菜,肯定上过肥料,壮实得很,叶短根红
期刊
老屋终于要在春日拆除并和院子一起“打包”迁出,一切皆安顿停当,唯有那棵缀满花蕾的丁香树,让我这个年已五旬的中年人颇费思量。因为那是母亲生前最为偏爱的“物件”,绝对不能让它与老屋一同灭失。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其起出,迁移至小城里我家那处平房的院落中。  老屋院落虽小,但树木繁多,有泡桐树、梨树、苦楝树,还有两棵小叶杨。3年前,年迈的母亲赶集买来一棵树苗,说是丁香,父亲唠叨说院子里没有再栽树的空间了
期刊
老伴和我一起生活了近50年。年轻时我俩和我父母一起生活,老妈负责一日三餐,老爸负责看护我家小女儿,让我们上班无忧。  每月发工资后,我就把生活费往老伴那一塞。下班回家吃饭,和妻子一起做家務,和女儿玩。睡得安心,生活省心,舒服惬意,简直是神仙日子。从那时起老伴就负责计划我们的生活,家里需要添置大件家什,她总是一丝不苟地办好。平时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事,她更是和母亲一起操持,养成了花钱记账的习惯。  
期刊
清明节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祭祖悼亡扫墓之节日,也是人们寻找春天气息,借以郊游踏青的时节。春天,只要读一些古典诗词,便可感受到清明节带给我们的习俗韵味。清明时节的春天是何等绚烂、明媚、伤感,令人在多姿多彩的春日里感慨万千。  唐代诗人杜甫云:“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人们踏青归来,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杨柳满檐,三月出游人数之多,人潮汹涌,那真是一派繁华景象。“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你看春天到了,连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