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的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思考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f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介的出现改变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师生关系。各种建立在影像和电子技术之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各类学校的课堂上得到了十分广泛地运用。本文拟就新媒介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媒介 古代文学 教学 思考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途径。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斯拉姆把媒介定义为“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①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工具性,还在于它参与塑造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及其生活方式。当代新媒介的发明和发展,正在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
  “新媒介”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一切媒介形态最早出现的时候,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介,它的对立面是传统媒介。所以广义的新媒介应该是一个与印刷媒介相对的概念,它包括了电视、电影、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出现于印刷媒介之后的各种现代媒介。
  “新媒介”一词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始流行到现在,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拓展,并且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数字化信息传播为支点的新媒介时代。电视、电影、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已经成为个人和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新媒介的出现改变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师生关系。各种建立在影像和电子技术之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各类学校的课堂上得到了十分广泛地运用,甚至很多时候把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单位和教师的考核指标。本文拟就新媒介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思考。
  众所周知,对于创作者与接受者分离的文学作品来说,媒介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一种中介,它还会影响传播内容本身。不同的媒介方式与它们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一起,影响着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美国纽约大学文化传播系主任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认为,纸质(印刷)媒介在培养成熟的个体方面拥有新媒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参与塑造了“理性”、“有序”、“成熟”的思维与行为品质,有益于阅读者想象力的发展。“用来阅读的书面语言改变了读者欣赏作品的心理状态,他们可以从容地、反复地品味作品丰富、复杂的内涵。”②波兹曼观点的支持者也认为象征着新媒介的图像语言使读者的注意力无法得到集中,也扼制了理性思考的深度,新媒介的出现对文字阅读构成了一种威胁和损害。
  的确,新媒介所带来的信息爆炸导致了一种“浅阅读”方式的产生。这是一种“放弃深度,追求速度、广度、利益度”的“快餐式阅读”,③这种阅读得到的是“讯息”,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它满足的是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它与文学作品的诸多审美特征和审美方式背道而驰。新媒介图像的丰富性和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动摇了传统文学书面阅读的审美独特性,它导致了想象的消极。文学阅读的魅力,特别是古代文学的魅力,在于它的“古”。它是前人思想、情感、道德的载体,是古代社会生活的记录。它的妙处在于它是用我们民族最准确、最优美、最纯粹的语言文字记录的,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美好的审美想象空间。阅读者会因个人的知识修养和想象能力的差异,在原著所提供的共同的审美平台上放飞各自的理想之鸽,完成属于自己的审美再创造。而在课堂上,因为文学作品由课件制作者(教师)依照自己的审美想象制作成了有背景、有图像、有音乐的视听文件,便不再能像纸质阅读时那样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事实上,观者(学生)通常不得不约束自己的想象以求“跟上画面”,而这些画面“……使想象力离开他本人对于故事的体验,……夺去了本属于个人意义的许多内涵”。④
  而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必将同时带来传播内容和叙事方式的改变。对于以不同媒介手段呈现的同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媒介方式的变化所导致的并不只是作品信息传送途径的改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信息内容本身的改变。“媒介不只是文学的外在的物质传输渠道,而且是文学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它不仅具体地实现文学意义信息的物质传输,而且给予文学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以微妙而又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不同媒介的选择会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走向”。⑤通过新媒介手段所呈现的文学作品往往在功利性的驱使下,更强调视觉上的冲击,无论电影、电视还是舞台演出,传播者们都会对原著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自以为合理的增加、删减或改编,将原作中一些本来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节和思想用画面或对话直接表现出来,既改变了纸质媒介那种富于想象的叙事方式,同时也导致了原作中语言特色的不复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诸多名著,都被人们用以影视手段为主的新媒介方式呈现了出来。尽管改编者都努力证明自己忠实于原著,但其中的人物造型、情节展现以及环境营造,都确确实实地反映着影像制作者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再创造能力,而这些影像作品经常会被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又增加了一层“教师”这一特殊个体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为了使课件的视觉效果更加强烈,使课堂气氛更加有声有色,教师一般会搜集许多材料,制作出适合自己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的多媒体课件,将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转换成了图、文、声并茂的视听文件,先入为主地把学生带进主讲教师的审美理想世界,而作为一种思维训练和美学修养熏陶的阅读原著的过程却被忽视了。人们阅读时的那种独处、沉静、特有的淳厚的美感愉悦,以及纸质文本通过装帧、排版、印刷,甚至插图所体现的出版者的心思、品位,都被声色震撼的感官冲击所取代,从而不再有掩卷暇思、浮想联翩,不再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一万个观众心中只有一个林妹妹了。这种授课方式,从形式上看来,具有很强的现代化色彩,时尚而华丽,课堂信息量也大,教师教学手段也显得多样,但却使得学生成了为直奔目的地而赶路的匆匆过客。他们没有欣赏路边野花和风景的空闲,他们无暇也不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加上个人对故事的想象,只需要跟上画面的节奏与老师的思路即可。在我国这样一个崇尚教师、惟老师之命是听的教育体制下,这种“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到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的缺乏必然导致创造力的缺乏。   诚然,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中,教师可以通过视像媒介努力为学生们呈现文学原著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可以使许多书架上的文学作品被更多的学生读者所分享,的确有助于加强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面,使之在电子视像世界里找回在传统纸质阅读世界里失去的那部分读者。面对现代社会的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很多人“没时间”读书。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人越来越“不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他们读书更注重实用性,他们为考试、考级、考证、求职而读书,那些需要静心品读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被大大压缩。他们普遍对古典文学作品兴趣不大,也没有时间和耐心静下心来阅读课程要求的作品,所以更多的学生希望教师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来代替纸质阅读。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宏大的长篇巨制,通过大众化的视像传媒,可以使那些不为学生们所熟悉的文学作品被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分享,采用影视作品鉴赏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的文学作品。但这种手段似乎更适用于普及性的文学课程,如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的大众传媒手段,结合电影、电视等美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及文学修养的提升。而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新媒介手段的使用则不宜过多。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只是文学史的知识传播,它更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而这些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更多地是要在大量的阅读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是一个漫长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几部声色震撼的影视作品就能完成的。读者只有在阅读原著的时候,在文字的启发之下,才能懂得作者塑造的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的特定使命,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心情、心路和心结所在。所以建立在传统纸质媒体基础上的文学作品更强调读者对其中隐含意义的解读,更强调读者的想象力。因此,在古代文学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到书本当中,引导他们从优美的语言文字当中咀嚼、品味、联想与再创造,从自身的角度去感知作品,理解作者。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留下极大的审美再创造空间,让他们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经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释放自己的创造潜力。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说:“其它文艺形式会取代文学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目前就正在逐步取代小说、诗歌和戏剧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中,文学已经明显今不如昔”。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2012年4月19日在北京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传统媒介的阅读量与阅读率均有所下降,而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增长迅猛。手机阅读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体,18至29周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从这些数字来看,现在青年人不是不阅读,而是重网络阅读,轻纸本阅读。随着阅读方式的多样化,青年人追求的是快速阅读和接收讯息的时效性,而这是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方式的必然趋势。但“在电子书中得到的是讯息,而在纸质书中找到的才是读书的感觉。书香和人气的交融才是阅读的最佳境界。”这是不少年轻人的阅读感受。
  早在1978年,美国动画制作师吉恩·迪奇就曾说过:“我们无力阻止视听大潮,但我们可以寄希望于引导这一潮流,从而使电信时代的媒介将孩子们领回书本中去,而不是远离书本”。⑥所以,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我们应当少用或不用新媒介教学手段,而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引导青年学生回归到纸质书本阅读当中,摆脱“浅阅读”造成的大众审美口味,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品格,在铺天盖地的新视听大潮中,保留一处阅读的最佳境界。
  [注释]
  ①威尔伯·斯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②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③李玲《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电影评介》2007年7期
  ④吉尔·梅《媒介与儿童文学》《语言艺术》1979年4期
  ⑤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3期
  ⑥吉恩·迪奇.在西蒙斯学院的讲座
  [参考文献]
  [1]方卫平.《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9年9月第2版
  [2]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9年3月第1版
  [3]李玲.《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电影评介》[M]2007年7期
  [4]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J]2003年3期
  [5]何英.《新媒介环境下的当代文学教学》[J]《新闻界》2010年第4期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大趋势,尤其是地方高校,本着培养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改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对于“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在充分考虑学生志愿时,教学管理者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学校的办学资源,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是否成熟来谨慎地实施。本文结合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20
期刊
[摘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群体和重要力量,在大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作方法影响工作质量。本文从理解学生、有效沟通等七个方面介绍了作者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 工作方法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群体和重要力量,在大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辅导员的工作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也是不断创新的。  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辅导员所面对
期刊
[摘要]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80万人左右,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就业压力,如今的企业更乐于聘用熟悉业务技能、适应公司化管理的员工,为了契合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适当融入企业管理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通过企业管理引入,制定出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施方案,以求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学生的团队精神,让高校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具备用工企业
期刊
[摘要]通信技术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信息化产业,需要大批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原因,通信技术专业的中职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个性懒散,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为了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笔者营建一套管理自己班级的制度——个人积分制,试图利用个人积分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载体,使之学会管理自己。  [关键词]管理 职业素养 个人积分 通信技术 中职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提
期刊
[摘要]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多为成人,成人英语教学存在着学生英语学习知识和学习能力薄弱的状况,即英语学困生。本文提出提高远程开放教育英语学困生有效性的学习策略,并且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索个性的教学模式、 完善教学策略这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学困生 自学 策略  学困生,最早是英国的眼科医生摩根(Morgan)提出来的,他从医学角度来确定了学困生的概念。之后美国英
期刊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应用型人才教育的主体,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提出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应是基础素质和职业素质构成的层次素质结构,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和基础素质与职业素质双主线并重培养的总体思路,并对人才培养过程给予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基础素质与职业素质 培养对策  应用型人才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
期刊
[摘要]分析了教学团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建设为契机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模式 项目 机械制造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如何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近年来,在“质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教育日渐普及,基层网络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本文从网络资源的界定,导学的基本含义等基本理论出发,指出网络教学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网络资源的有效性的基础上的。同时,作者从自己的实际经历出发,指出网络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针对地方开放大学的若干建议,用以改进网络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远程教育 网络资源 导学 网络效能感  19世纪中叶就已经存在远程教育了,但是
期刊
[摘要]随着军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转型工程不断深入,岗位培训任务日渐增多,使得指控实装的使用和维护保障课程已成为此类岗位培训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为满足教学需求,依托舰艇指控装备教学平台,树立基于培训效益的指控装备实践教学观,围绕“培训效益”理念,强化装备性能分析教学,重点突出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使得学员对新型指控装备运用和保障的能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岗位培训 课程教学 装备实践教学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作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结合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和岗位特点,分析了这支重要管理队伍的职业现状和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秘书 职业现状 建议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逐步增大,高等教育发展也日渐多元化,独立学院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办学力量也广受关注,而作为独立学院一支重要的管理队伍——教学秘书队伍的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