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加,各种不同的施工技术也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就建筑工程中常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发表自身在工作中所积累和总结的若干经验。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059-01
1 引言
在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稳步向前,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仗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虽然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单项技术己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国内建筑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2 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拉力区不宜超过25%控制,但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压力区则不限制。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拉力钢筋、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拉力钢筋不应大于50%,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因此,拉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批,每批都检查,要求钢筋连接质量100%合格。
2.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处理
2.2.1 与基础的相接
柱與独立基础或底板不同强度混凝土的交接面,一般设在基础或底板的上表面,与混凝土施工缝相重合,以方便施工。若为独立基础,亦可设在梯形截面的变截面处。柱与独立基础或底板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交接面,也可设在柱外距离柱为柱宽的截面处,深度至底板或基础底部。
2.2.2 柱与梁相接
柱与梁相接的节点核心区受力非常复杂,且施工缝常留置在该区的上部及下部,若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此处理不好,可能留下隐患。柱与梁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设在距离柱为梁高的梁上。在与梁下皮等高的柱的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浇筑与柱等强度的混凝土至板下平面,混凝土也随同浇至柱相邻梁内距离与梁高相等的梁内,梁内混凝土也浇至板底平面,此时混凝土浇筑不能停止(此处不能形成施工缝),而应在柱截面内继续浇筑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至板的上表面,此处作为柱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缝。
为此,当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浇筑至板下平面时,在柱的截面位置上要支设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板。此种做法施工过程繁琐,施工时除要注意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浇筑在交接面处的更换外,还要及时支涉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但能保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梁板的混凝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强度等级,一般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关并不大,通常相差1~2级;整浇梁板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是按T形截面内的混凝土按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浇筑,剩下的低强度混凝土量也就不多了,为方便施工,梁板混凝土宜采用与梁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如果梁和板的混凝土等级相差较大,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可留在弯起钢筋等于板厚的竖直截面上。
2.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载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大体积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革帘等)。寒冷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14d。
2.4 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因此应当遵“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并用、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设防原则进行处理,并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高度不少250mm(即屋面完成面标高以上250mn)。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在10±2mm为宜,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混凝土过墙。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3 结束语
常规施工技术己相对成熟,对新的施工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在建筑施工中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思路和方法。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059-01
1 引言
在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稳步向前,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仗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虽然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单项技术己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国内建筑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2 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拉力区不宜超过25%控制,但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压力区则不限制。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拉力钢筋、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拉力钢筋不应大于50%,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因此,拉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批,每批都检查,要求钢筋连接质量100%合格。
2.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处理
2.2.1 与基础的相接
柱與独立基础或底板不同强度混凝土的交接面,一般设在基础或底板的上表面,与混凝土施工缝相重合,以方便施工。若为独立基础,亦可设在梯形截面的变截面处。柱与独立基础或底板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交接面,也可设在柱外距离柱为柱宽的截面处,深度至底板或基础底部。
2.2.2 柱与梁相接
柱与梁相接的节点核心区受力非常复杂,且施工缝常留置在该区的上部及下部,若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此处理不好,可能留下隐患。柱与梁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设在距离柱为梁高的梁上。在与梁下皮等高的柱的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浇筑与柱等强度的混凝土至板下平面,混凝土也随同浇至柱相邻梁内距离与梁高相等的梁内,梁内混凝土也浇至板底平面,此时混凝土浇筑不能停止(此处不能形成施工缝),而应在柱截面内继续浇筑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至板的上表面,此处作为柱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缝。
为此,当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浇筑至板下平面时,在柱的截面位置上要支设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板。此种做法施工过程繁琐,施工时除要注意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浇筑在交接面处的更换外,还要及时支涉高度等于板厚的柱模,但能保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梁板的混凝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强度等级,一般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关并不大,通常相差1~2级;整浇梁板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是按T形截面内的混凝土按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浇筑,剩下的低强度混凝土量也就不多了,为方便施工,梁板混凝土宜采用与梁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如果梁和板的混凝土等级相差较大,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交接面可留在弯起钢筋等于板厚的竖直截面上。
2.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载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大体积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革帘等)。寒冷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14d。
2.4 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因此应当遵“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并用、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设防原则进行处理,并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高度不少250mm(即屋面完成面标高以上250mn)。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在10±2mm为宜,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混凝土过墙。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3 结束语
常规施工技术己相对成熟,对新的施工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在建筑施工中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思路和方法。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