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冯玉祥曾两度“隐居”泰山,面对日军占我东北,窥伺中华,他虽手中无权,身后无兵,无法驰骋疆场,但他的心却始终在抗日前线。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亡国危险就在眼前,他以“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占了去,有硬骨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为座右铭。他紧握手中的笔杆子,对日本侵略者口诛笔伐,在泰山播撒抗日的种子。
在山东期间,冯玉祥以其独特的笔法,创作了大量的“丘八诗”(冯自称是个大兵,将兵字上下拆分,即是丘字和八字),让识字的老百姓和大头兵都能看懂,不识字的也能听懂,激发他们的抗日斗志。比如针对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他创作了《播种》:
公公掌耧媳妇前拉,孙子拿种边走边撒。
为何不叫牲口拉,家贫无驴又无马。
儿子怎么不见他?儿去关外不在家。
五年以前九一八,日本占去东三省,
工作被夺身被杀,留下一家三口,终日眼泪如麻。
好同胞,听我话,快雪仇恨救中华。
惟一救法定要打,全國男女老和少,齐心一致决胜他。
由此可见,冯玉祥虽然“隐居”泰山,但是他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抗日热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现实中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均能让他触景生情,联想到日寇铁蹄蹂躏下的国土、沦为亡国奴的东北同胞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危急存亡。
除抗日诗歌外,冯玉祥还在自己创办的武训小学中,匠心别具地编写抗日歌谣,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抗日的火种:“日本人,不讲理,杀我同胞夺我地。小朋友,快快起,打倒日本出口气。”他还利用到泰安其他学校演讲的机会,如萃英中学、育英中学、仁德学校等,勉励师生“共同奋起,抵抗日寇,保家卫国”。
冯玉祥在泰山用笔杆子抗日的故事,已经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他所创作的诗篇皆镌刻于石,成为泰山壮美山川的一景。
在山东期间,冯玉祥以其独特的笔法,创作了大量的“丘八诗”(冯自称是个大兵,将兵字上下拆分,即是丘字和八字),让识字的老百姓和大头兵都能看懂,不识字的也能听懂,激发他们的抗日斗志。比如针对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他创作了《播种》:
公公掌耧媳妇前拉,孙子拿种边走边撒。
为何不叫牲口拉,家贫无驴又无马。
儿子怎么不见他?儿去关外不在家。
五年以前九一八,日本占去东三省,
工作被夺身被杀,留下一家三口,终日眼泪如麻。
好同胞,听我话,快雪仇恨救中华。
惟一救法定要打,全國男女老和少,齐心一致决胜他。
由此可见,冯玉祥虽然“隐居”泰山,但是他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抗日热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现实中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均能让他触景生情,联想到日寇铁蹄蹂躏下的国土、沦为亡国奴的东北同胞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危急存亡。
除抗日诗歌外,冯玉祥还在自己创办的武训小学中,匠心别具地编写抗日歌谣,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抗日的火种:“日本人,不讲理,杀我同胞夺我地。小朋友,快快起,打倒日本出口气。”他还利用到泰安其他学校演讲的机会,如萃英中学、育英中学、仁德学校等,勉励师生“共同奋起,抵抗日寇,保家卫国”。
冯玉祥在泰山用笔杆子抗日的故事,已经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他所创作的诗篇皆镌刻于石,成为泰山壮美山川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