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心血管介入诊疗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技术,不需要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只需在影像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表血管进行穿刺,并借助相关医学器械,将导管送至患者的病变位置,以此通过特定心血管操作技术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进行有效确诊和治疗。该种诊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同时也是一种有创诊疗方式。那么你知道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有哪些吗?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熟知更多医学知识,为提高大家的生存质量提供一定帮助。
1 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介入诊疗的过程中,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诊疗技术就是冠状动脉造影术。该种诊疗技术主要是指对患者外周动脉进行经皮穿刺处理,然后将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输送到患者的主动脉根部,或者是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并将造影剂推注到该位置,从而促使患者的冠状动脉得到显影,进而对患者冠状动脉是否发生病变,以及病变的位置和程度等进行明确。
该种诊疗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仅能显示造影剂所填充的位置情况,但是对于管壁是否发生病变并没有显示;又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疗效果并不高。同时,该种诊疗方式的准确性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于较为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其诊疗结果会出现低估问题。
另外,该种诊疗技术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无症状者,比如可疑冠心病患者复苏成功后;
1.2有症状者,比如存在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
1.3不典型胸痛,比如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1.4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比如休息后以及活动后出现心绞痛的患者;
1.5瓣膜疾病,比如进行完瓣膜手术出现胸部不适的患者;
1.6先天性心脏病,比如怀疑有冠脉畸形的患者;
1.7其他情况,比如患有主动脉疾病的患者。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该种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也被称之为PCI,主要是指通过心导管技术,对患者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官腔进行疏通,进而起到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的作用,是一种血流灌注的诊疗方式。
该诊疗技术又包括以下几种:
2.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也被称之为PTCA;
2.2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2.3冠状动脉内旋切术;
2.4旋磨术;
2.5激光成形术。
以上这些技术被统称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在这些技术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以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临床治疗冠心病最常用到,也是最关键的治疗手段。
另外,在对患者进行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后,需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要对患者全身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以及造影剂严重过敏等症状。
3 心腔內电生理检查
该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心脏电刺激技术,以及心脏内心电图记录的方式,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确诊的诊疗方法。另外,该技术也是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手术之前,需要进行的一项细致检查。
4 射频消融
该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主要是指将电极导管通过患者的静脉或动脉血管传送到心脏位置,然后利用电极导管头端所释放的射频电能,使其在导管头端以及患者局部心肌内膜之间转化为热能;当温度达到一定时,患者特定局部心肌细胞将发生脱水、变形以及坏死等变化,并且其自律性以及传导性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促使患者的心律失常病症得到有效治疗。
另外,该种诊疗技术主要是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症,与心脏内电生理检查联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关于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4.1对于伴有房颤,并且心室率快速的预激综合症患者,可以运用该技术进行治疗;
4.2对于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而言,如果发作较为频繁,并且采用药物治疗没有效果的,可以考虑运用该技术进行治疗;
4.3对于患有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患者而言,如果病症发作较为频繁,或者病症较为严重,并且采取药物治疗不见效的,也可以考虑采用该诊疗技术进行治疗;
4.4对于发生不适当室速症状,并伴有心动过速心肌病的患者而言,需要考虑该诊疗技术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4.5对于患有顽固性房扑,以及特发性房颤的患者而言,需要优先考虑该种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4.6对于那些采取药物治疗没有明显效果,并且出现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患者而言,需要采用该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5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
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向患者病灶处发放脉冲电流;也就是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技术,对患者心肌进行刺激,促使其不断兴奋、收缩,这样就可以模拟正常人的心脏冲动形成及传导,最终实现治疗患者由心律失常症状所引发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对于进行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患者而言,其在出院后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5.1要积极接受其他疾病的治疗,并确保不会与该技术发生冲突。
5.2要置办起搏卡,主要是为了过机场安检。
5.3要熟练掌握自我监测脉搏的方法;
5.4在日常生活中,为避免对起搏器造成影响,不应该到具有强电场或磁场的地方,而且在接听手机时,应在起搏器对侧操作;
5.5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
5.6在进行安装术后的1个月、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这些时间点要进行复查。另外,在使用期间,要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尤其是在临近使用期限时,要缩短复查间隔,听从医生建议及时更换起搏器。
6 其他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几种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技术以外,还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以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蚀术。
这些技术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只不过临床治疗过程中并不常用。
7 总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被广泛运用,不但不需要再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同时也能够准确地确诊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有创诊疗方式,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另外,虽然该种诊疗技术的临床运用效果比较好,但是也需要相关医务人员及患者能够对相应诊疗技术进行充分了解,避免在运用过程中受到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做好护理工作,进而确保诊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心血管介入诊疗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技术,不需要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只需在影像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表血管进行穿刺,并借助相关医学器械,将导管送至患者的病变位置,以此通过特定心血管操作技术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进行有效确诊和治疗。该种诊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同时也是一种有创诊疗方式。那么你知道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有哪些吗?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熟知更多医学知识,为提高大家的生存质量提供一定帮助。
1 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介入诊疗的过程中,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诊疗技术就是冠状动脉造影术。该种诊疗技术主要是指对患者外周动脉进行经皮穿刺处理,然后将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输送到患者的主动脉根部,或者是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并将造影剂推注到该位置,从而促使患者的冠状动脉得到显影,进而对患者冠状动脉是否发生病变,以及病变的位置和程度等进行明确。
该种诊疗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仅能显示造影剂所填充的位置情况,但是对于管壁是否发生病变并没有显示;又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疗效果并不高。同时,该种诊疗方式的准确性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于较为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其诊疗结果会出现低估问题。
另外,该种诊疗技术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无症状者,比如可疑冠心病患者复苏成功后;
1.2有症状者,比如存在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
1.3不典型胸痛,比如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1.4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比如休息后以及活动后出现心绞痛的患者;
1.5瓣膜疾病,比如进行完瓣膜手术出现胸部不适的患者;
1.6先天性心脏病,比如怀疑有冠脉畸形的患者;
1.7其他情况,比如患有主动脉疾病的患者。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该种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也被称之为PCI,主要是指通过心导管技术,对患者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官腔进行疏通,进而起到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的作用,是一种血流灌注的诊疗方式。
该诊疗技术又包括以下几种:
2.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也被称之为PTCA;
2.2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2.3冠状动脉内旋切术;
2.4旋磨术;
2.5激光成形术。
以上这些技术被统称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在这些技术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以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临床治疗冠心病最常用到,也是最关键的治疗手段。
另外,在对患者进行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后,需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要对患者全身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以及造影剂严重过敏等症状。
3 心腔內电生理检查
该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心脏电刺激技术,以及心脏内心电图记录的方式,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确诊的诊疗方法。另外,该技术也是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手术之前,需要进行的一项细致检查。
4 射频消融
该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主要是指将电极导管通过患者的静脉或动脉血管传送到心脏位置,然后利用电极导管头端所释放的射频电能,使其在导管头端以及患者局部心肌内膜之间转化为热能;当温度达到一定时,患者特定局部心肌细胞将发生脱水、变形以及坏死等变化,并且其自律性以及传导性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促使患者的心律失常病症得到有效治疗。
另外,该种诊疗技术主要是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症,与心脏内电生理检查联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关于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4.1对于伴有房颤,并且心室率快速的预激综合症患者,可以运用该技术进行治疗;
4.2对于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而言,如果发作较为频繁,并且采用药物治疗没有效果的,可以考虑运用该技术进行治疗;
4.3对于患有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患者而言,如果病症发作较为频繁,或者病症较为严重,并且采取药物治疗不见效的,也可以考虑采用该诊疗技术进行治疗;
4.4对于发生不适当室速症状,并伴有心动过速心肌病的患者而言,需要考虑该诊疗技术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4.5对于患有顽固性房扑,以及特发性房颤的患者而言,需要优先考虑该种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4.6对于那些采取药物治疗没有明显效果,并且出现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患者而言,需要采用该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5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
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向患者病灶处发放脉冲电流;也就是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技术,对患者心肌进行刺激,促使其不断兴奋、收缩,这样就可以模拟正常人的心脏冲动形成及传导,最终实现治疗患者由心律失常症状所引发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对于进行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患者而言,其在出院后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5.1要积极接受其他疾病的治疗,并确保不会与该技术发生冲突。
5.2要置办起搏卡,主要是为了过机场安检。
5.3要熟练掌握自我监测脉搏的方法;
5.4在日常生活中,为避免对起搏器造成影响,不应该到具有强电场或磁场的地方,而且在接听手机时,应在起搏器对侧操作;
5.5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
5.6在进行安装术后的1个月、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这些时间点要进行复查。另外,在使用期间,要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尤其是在临近使用期限时,要缩短复查间隔,听从医生建议及时更换起搏器。
6 其他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几种心血管常用介入诊疗技术以外,还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以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蚀术。
这些技术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只不过临床治疗过程中并不常用。
7 总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被广泛运用,不但不需要再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同时也能够准确地确诊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有创诊疗方式,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另外,虽然该种诊疗技术的临床运用效果比较好,但是也需要相关医务人员及患者能够对相应诊疗技术进行充分了解,避免在运用过程中受到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做好护理工作,进而确保诊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