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现实性思想及当代启示

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分别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展开批评,逐步形成了关于现实性的思想.“感性对象性”原则奠定了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基础,“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奠定了唯物史观存在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通过特定主体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才能得到确立,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就是感性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的自我生成过程以及自我发展趋势.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就在于实现共产主义以及在实现共产主义过程中消灭阶级本身.
其他文献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未来社会重建劳动者所有权或私有财产的所有制形式,是在社会所有制的基础上,重建消费资料的所有制形式.马克思揭示了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
以2000年为界,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两个阶段.国内研究者就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美国校园里的马克思主义、美国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美国某一流派的
γ-TiAl合金由于其低密度,高强度,耐腐蚀等诸多优点而成为近30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室温塑性差,加工困难是目前γ-TiA合金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本文针对传统γ-TiAl组织粗大、各向
斯大林所作的“列宁主义”定义,影响了学界对列宁国家观的研究.斯大林将“列宁主义”归结为“无产阶级专政”,虽然抓住了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但却将这一定义狭隘化,忽略了列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个人的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才是可能的,乃是马克思关于自由的三个核心命题.这三个命题构成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主要落脚于“排斥运动”这个关键概念.依据德国观念论法哲学的思想史语境,马克思借助“排斥运动”旨在表达德国观念法哲学的轴心价值原则——“
在对伊壁鸠鲁准则学的阐说中,黑格尔与马克思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路径.阐释路径上的差异,彰显出二者在思维概念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诸多维度下的分道扬镳,亦可以看作二者之间的一场
众所周知,启蒙所塑造的现代性的社会图景构成马克思时代的问题域.青年马克思与启蒙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一关系大体上呈现为三个阶段:继承、反思和批判.青年马克思从启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合理改造,从而超越了黑格尔辩证法.通过颠倒黑格尔逻辑中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马克思强调历史辩证法遵循的
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的储能器件,具有放电时间快、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比于双电层储能的碳材料,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作为典型的赝电容电极材料,其比电容和能量密度较高;然而赝电容电极材料低的电导率,导致其循环寿命和大功率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金纳米颗粒(AuNP)掺杂改性金属氧化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研究金纳米颗粒对复合电极材料结构、性质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