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其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听力;理解障碍;词汇量;心理素质;听力训练
  一、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和意义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学习英语首先应当从听力开始。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Rivers)和坦珀利(Temperly)1978年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由此可见,学生学会英语的前提是“听”。英语教学实践也表明,听力训练有助于阅读和写作。所以,加强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保障,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分析
  1.语音素质不高
  (1)读音障碍:学生不能规范地认读单词(特别是发音相近的词)以及不了解美音的基本发音特点,导致不能听辨一些易混单词。如bad-bed,count-can’t,here-hair,mouth-mouse,sheep-ship,thirteen-thirty等。(2)语速障碍:学生习惯于教师上课时较慢的语速,当遇到正常语速或语速稍快的听力材料时便无法适应。
  2.语言基础知识缺乏,文化背景差异不熟
  (1)词汇语法障碍:在真实的交际中,往往会感到听比读难。原因就在于学生词汇量的不足和语法的不熟练导致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放音速度。(2)文化背景差异:有时听力材料中并没有生词,学生却仍不明白。这是由于缺乏中西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造成的。
  3.心理因素
  当学生在听音时过于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就会使脑子出现短暂空白,对信息的输入会出现断层,不能保证其听力内容输入的连续性和正确性,这势必就会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大打折扣,影响听力的效果。
  4.听力技巧水平不高
  听力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句子、篇章的综合理解。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每听一句便将其译成汉语,自以为听懂了每一个句子,到头来却听了后句忘了前句,结果听到的总是支离破碎的英语,无法综合理解听力材料。
  三、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语音知识关
  读不准就听不懂,听不懂就不理解。所以教师应认真抓好音标教学,教会学生有关语音知识,如不完全爆破、意群、连读、弱读、重读等,使人人都能突破语音知识关,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突破语音知识关的办法是: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并跟教师或录音机进行校正,坚持反复训练和检测。另外,还应尽量掌握英音与美音的差别。
  2.加强语法和词汇量训练,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是听力提高的基础。教师应注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语法知识的反复练习,并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如根据上下文猜词,找出关键词的技巧等。另外,只有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英语的背景知识涉及面广,除了对课文中出现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人物、科普等背景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外,在课余时间,要鼓励学生多看其他书籍,有意识地让他们去扩大知识面。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状态要靠平时习惯的培養。因此,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就应强调其重要性。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心理要放松,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要有的放矢地制订听力训练计划,让学生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点滴的进步也要适时给予表扬。
  4.重视日常教学的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力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再加上必要的手势、表情、简笔画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在听力训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材料中的听力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学生听一些简单的内容问题不大,但对一些较灵活的、容易出错的题目教师应重放,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切实做好听后纠正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听力。
  总之,听力教学必须始终坚持培养学生兴趣,精心选择听力材料,科学设计听力任务,并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听力能力的要求。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天不听耳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中断听力训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
  参考文献:
  [1]杨惠中.怎样提高英语听说能力[H].外语界,2008(1):7-10.
  [2]毛立群,刘自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刍议[Z].中美英语教学,2006.3(6):1-4.
  [3]李聚刚.英语学习成功的奥秘[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4]孟捷.中学外语教与学[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0(4).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新野县教体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在水相悬浮法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环氧化剂在弱碱性条件下合成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并且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对合成出的ETPI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本研究观察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以及分组对比多重心血管危险因子对其治疗作用的影响.
一、 阅读理解题的设计原则及趋势  1. 文章选题广泛。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科技类,涉及人类与动植物,地球与海洋,天文地理,能源与环境,医学遗传等方面的内容;另一类是社会类,如历史文化,伦理道德,教育与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道等。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有较高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具备日常生活方面的常识和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社会背景知识。体裁多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各种文体。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词汇记忆的能力呢?一、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有在大脑组织中以
针对在多属性综合评价中,存在的多方法评价结论不一致的问题,以三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中文核心期刊要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对言语发展过程进行指导的方法之一,就在于恰当地选择材料和创设说话的情境,以便促使学生沿着言语发展的阶段不断上升。”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
本文拟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合并低温及晶体停搏液对幼兔的离体心脏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液为Krebs-Hensele
供求脱节是当前职教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 ,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课程与实际需要的不适应。本文试图从知识论的角度反思职教课程的适当性问题。先从书本知识的局限入手 ,揭示出知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甚至在考试中了解西方文化、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适时 情感培养 英语教学 高考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中学生正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