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有的时候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
2018年秋的一个晚上,我煎了一块上好的牛扒。铁锅烧到滚烫,倒入橄榄油,下肋眼;将出锅时配以半头蒜、迷迭香、百里香和黄油调味。用剩下的油煎了洋葱、蘑菇和芦笋做配菜。倒了一杯红酒,打开电脑,点开了影片《山谷崛起》(Valley Uprising),这时才给牛排撒胡椒和盐,必须要用研磨器现磨。
这样的晚餐,是我这些年来的留美生活中,能够给自己最好的了。而前一天晚上,我和搭档吴争伴着夕阳登顶了优胜美地顶常规路线,下撤到停车场已是半夜。连夜从优胜美地开回洛杉矶,在机场边的岩馆洗了个澡,搭最早一班飞机赶回盐湖城工作。而再之前的两个晚上,我们分别露营在半穹顶岩壁下、半穹顶垂直岩壁中央的一处平台,进行着我们第一次严肃的大岩壁攀登。这顿充满仪式感的晚餐,算是我给自己登顶成功的庆祝。当Reel Rock的片头开始播放时,我已泪流满面。
《山谷崛起》是Reel Rock电影巡演2014年的影片。按照惯例,Reel Rock电影巡演一般由4~5个短片集合而成,而该年则用了一整部正片的长度去描述优胜美地的攀登历史。影片由Peter Mortimer 和 Nick Rosen执导,作为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优胜美地山谷近50年来的攀登史,以及众多攀登先驱的事迹。该片在攀登圈广受好评,并斩获了包括班夫山地电影节等一系列户外电影展的最高奖项。
影片第一句台词就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为什么人们要攀岩?紧接着,Warren Harding以一种玩世不恭的语调给出了答案:“我们一定是疯了。不可能是别的原因。”
黄金时代 1955年~1970年
优胜美地最初的攀岩革命始于1950年代。当时美国刚刚打胜了二战,经济开始腾飞,主流文化正试图建立一个新秩序,而与此同时违逆这种文化趋势的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崇尚精神自由,身体解放,并反对对文学作品的审查。这些思潮对现今的美国社会依然产生着深远影响。在这样文化对抗的背景下,攀岩运动作为冒险和反叛的象征,也在优胜美地山谷里酝酿着一场革命。
此前,攀岩更多是作为登山的准备训练,强调高度的安全性,并未成熟发展为一项独立的运动。而新一代反叛的年轻人不会受束于种种规则,他们带着从电话公司偷来的绳子,穿着网球鞋,把手指伸到了优胜美地山谷里未经触摸过的处女岩上。
这些“脏袋(dirtbag)”们,没有正式工作,过着流浪汉般的生活,然而他们每天都在制定着攀岩的新标准、推进着攀岩的极限。Camp 4就成了这群人的聚集地——酋长岩下面一块平坦的森林,同时提供了阴凉和免费的露营地。为了降低生活成本,他们会去“破罐头”超市买来运输过程中损毁的罐头,甚至是猫食。
这种极端反传统的生活方式,成了反叛的一种表现形式。优胜美地本是修建用来提供休闲娱乐的,可以给爆发式增长的中产阶级们提供一个舒适的观景场所。而攀岩人这种叛逆的生活方式,已经为冲突埋下了种子。
Royal Robbins和Warren Harding,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他们间的竞争为攀岩黄金时代写下诸多颇为戏剧性的篇章。Harding携带了超过300个挂片和岩钉,历时28天,在光滑的“黎明墙”上开辟了一条线路,Robbins非常不满Harding的攀登,决定清理干净Harding所打的挂片。但Robbins并没有爬太遠就发现,这并不是一条简单的挂片阶梯,而是一条异常漂亮的线路:他不断被Harding的想象力和攀登技巧所折服。之后他不再敲除挂片,而是专心享受Harding的线路。这也成为二人竞争的转折点。
他们都是公认的攀登先驱、黄金时代最好的攀登者。Robbins认为,登顶不是全部的意义,如何攀爬一条线,才是意义所在。在此理念下, 如果一条线远超自己的能力,则不应该被攀登、更不该被打上挂片;他认为,“鼻子”或者“黎明墙”,不该以那样的方式被攀登。但Harding早期的探索,也不能不说在极大的程度上推进了攀岩的发展:极早地指出了“鼻子”或者“黎明墙”这种线路的可能性,虽然或许超过了当时人们的能力,但也为后人提供了再创造的空间。
石头大师 1973年~1980年
随着时间的推演,美国的文化也变得越加开放。“嬉皮士”渐渐取代了“垮掉的一代”,而新生代的攀岩者也逐渐来到优胜美地,另一场革命正在山谷里酝酿着。Jim Bridwell是这个时代的领军人物。他同时向Robbins和Harding学习攀岩,并将之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他的帐篷里有一个手提式播放器,随时播放着音乐。他甚至是一个会在线路上嗑药的人。但Bridwell的能力则是不容置疑的,他在24小时内攀登“鼻子”。他还成立了优胜美地搜救队,并做出了一系列教科书般的救援。后来他也将从优胜美地学到的攀登技术带到了全世界,成为了美国攀登的先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