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的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双塔区手足口病患病资料进行分析,对典型病例现场采集便标本,查找病源体。结果:双塔区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全部病例共157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6∕10万,农村高于城市,病例以1-4岁散居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的82.3℅,病例集中在4-7月份,占报告病例的86.5℅,男女发病之比为1.3:1,男性高于女性,便标本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以4周岁以下儿童为主,消化道或直接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应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加强疫情预警工作,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典型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58-01
  手足口病是一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主要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16)和肠道病毒71(EV71)。其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周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密切接触途径传播,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严重者可出现死亡病例〔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上报确诊病例,报告的2010-2012年手足口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双塔区统计局。
  1.2 分析方法 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1.3 病例诊断: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例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进行。
  2 结果
  2.1 流行情况:2010-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541例,无死亡病例,2010-2012年分别报告了473、553、546例,年平均发病率30.6/10万。
  2.2 标本采集结果:三年共采集手足口病例52例,其中以EV71病毒32例,占发病人数的61.5℅,Cox16病毒15例,占发病人数的28.8℅,其它病毒5例,占发病人数的9.6℅。
  2.3 分布情况
  时间分布 :病例全年均有散在发生,集中分布在4-7月份,共发生病例468例,占发病人数的86.5℅。地区分布:以农村散居儿童主要发病,共发生病例465例,占发病人数的86.0℅。人群分布:以1-4周岁儿童为主,共发生病例445例,占发病人数的82.3℅,其中男性发病310例,女性发病231例,男女之比为1.3:1,男性高于女性。
  3 讨论
  手足口病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易造成暴发流行。从近三年的发病情况分析,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由于农村卫生条件、防病意识较差,婴幼儿不常洗手,人口流动性大等原因,增加了被感染的机会,职业以散居儿童发病较多,集中在1-4岁之间,提示该人群作为重点防治对像〔2〕。手足口病具有传播快、流行性强的特点,加强卫生防疫知识宣传工作,搞好农村卫生侧所的消毒工作,加强疫情动态监测及预警报告工作〔3〕。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屋内及时通风、晾晒衣被等。托幼机构应在流行期间每日对儿童进行晨检,对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减少间接接触机会,对典型病人进行隔离、中西医对症治疗等措施,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诊疗指南(S)2009。
  [2] 顾友梅 小儿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
  [3] 吕胜民 2009-2011年吉林蛟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7(19):176-177
  [4] 谭丽琴,张敏,梁西 手足口病的防治进展(J)蛇志2012.24(2):176。
其他文献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以肺血管阻力(PVR)进行性增加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可导致右心衰竭,引起过早死亡[1-4]。影响肺动脉压力(PAP)的3个因素是P
文章介绍常见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流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步骤为:扫描硅橡胶印模或石膏模型,从而获得数字
期刊
[目的]通过与同种异体+自体骨融合比较,探讨术中整块切除椎板关节突裁制柱状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11月采用术中整块切
自1996~1997年,我们用后路截骨矫形,哈氏棒、棘突钢丝和椎板下钢丝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截骨、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了18例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病例.通过复查随访,效果优良.
患者男,52岁。因头晕1周,间断头痛、视物模糊、遗忘、呆板、轻咳,于2004-09-28入院。既往无烟酒嗜好。体检:体温37.0℃,脉搏80/min,呼吸20/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
文章介绍大动脉炎临床路径.
期刊
目的:临床为了解决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基本生活上的困苦,常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上为了在配合该手术,使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可以在最短得时间内达到日常生活需要并且减少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