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课程,不仅是文字的组合和言语的表达,更是情感的流露。教材中那些深具情感和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与结晶。既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又有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既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又有男女之情、手足之谊;既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又有催人泪下的凄切;既有天地动容的悲壮,又有细雨霏霏的柔婉;既有开怀的笑、会心的喜悦,又有嚎啕的哭和无名的烦愁。这些都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就成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情感内蕴,引导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呢?
  
  一.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
  
  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教师必须要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如果教师不了解郭沫若的坎坷经历、爱国热情及在黑暗中不倦的探索追求的精神,就讲不好《天上的街市》,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
  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当我们欣赏《长江三峡》中长江三峡各具特色的美丽画面时,能不为作者抒发的催人奋发的宽阔胸怀而动情吗?看到《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与婆婆诀别的悲壮画面,听到她那怨天恨地的呼号,谁不洒一掬同情之泪?读着《屈原》中的“雷电颂”,其间那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火一般的语言、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谁又不为之心动?玩味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春望》,只要深入作品的境界,谁不为诗人那种爱国、伤时、忧民、思家的真挚情感而震动心扉?
  
  二. 要让学生感知作者在作品中情感获得的基本途径
  
  例如《最后一课》结尾的一段话,如果能有表情地朗读,且语音轻缓,语速放慢,就能表现出下课钟声在韩麦尔的心头引起的巨大震撼和痛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沁人心脾”,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世界,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熏陶。
  
  三.要师生共情,共同陶醉于情感美
  
  首先,教师要“情动于已”,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讲述、品析作者的情感。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作时势必要精心构思,合理剪裁、组材,并顺着一定的思路布局谋篇。如果教师能讲述、品析这种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其思路,就能解开作者的情感线索。《驿路梨花》所写的山间茅屋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10余年,作者根据情感的需要,在一个个悬念和误会的消释中,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柳暗花明的美感和豁然开朗的快意。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以梨花命名,人物描写又为什么多以洁白无暇、馨香四溢的梨花衬托,结尾又引陆游的梨花诗点睛,将景物美、人物美、心灵美和谐统一于梨花之中,辉映折射出雷锋精神处处开花,代代相传的主旨,才能使学生领会到作者那份由衷的赞美之情。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把情感移进去,与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教师的体会融为一体,产生感情共鸣。
  
  四.要用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学生、感染学生
  
  作品主要是抒情言志,而不注重说理。以理取胜,就违背了形象思维的规律。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画意诗情之中的。小中见大,言近旨远,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说明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郑振铎在《猫》中对猫的自省,其实是表达一种待人接物的道理。教师应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中,认识到情寓于“理”中,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获得哲理美的享受。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使之“豁人耳目”;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作者通联:445700湖北省恩施来凤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部新修订完成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保护学生安全”等规定列入其中,这对师德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了解,此次是我国第二次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版修订从8项缩减为6项,大体内容不变,只是将属于教师个体文明素养方面的原三条并为“为人师表”一大项。当中“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明确列入,还增加了“关心学生健康”、“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关心集体”、“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
期刊
愉快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把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     一.以良好的教学面貌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数学教师的情绪状态,或者说是精神面貌,对学生  的影响
期刊
一天,一位年轻的女人走到她的奶奶面前抱怨说,自己的日子过得是如此的艰难。 生活中她遇到了很多挫折,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生活,她想要放弃。因为,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  她的奶奶听了她的话,用慈爱的目光看了看她,然后拉着她的手把她带到了厨房。奶奶找出三只小铁锅,在锅里面分别装上一些水放到煤气炉上用大火烧了起来,很快的,锅里面的水就被煮沸了。奶奶在第一只锅里放了一只胡萝卜,在第二只锅里放了两个鸡蛋,她在最
期刊
从教语文二十年,我要求自己做一个勤劳的语文教师。我的存在姿势,一直是阳光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文字,从来都是怀着一种感激之情捧读学生心灵的奉献。因为这些都是写的同学的心声。  开展的写作活动——快乐日记,在很多个人日记和文字中,我曾经多次表扬过班上最差的同学的作文。有人时时疑问:“我的作文写得好,老师没有在全班念,为何掬捧某同学那难得的一行文字?”因为文字是我眼里最最圣洁的东西,在我眼里世上最美好的
期刊
了解学生心目中对班主任的期望与要求,对于班主任老师搞好工作,完善自我,树立师表形象大有裨益。那么学生心目中的班主任是怎样的呢?据我分析,主要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  一.情操高尚 学识渊博  学生期望班主任在各方面应成为他们学习仿效的楷模。班主任要情操高尚,气质高雅,谈吐幽默,学识渊博。通晓国际国内大事时事,熟悉文坛师坛歌坛新闻,精通天文地理,世纪风云变换乃至柴米油盐。总之,凡他们希望知道的东西,都
期刊
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几年的教学让我深有感触。在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上,值得深思。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细心揣摩,精心培养出来的。化学教学应从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和思考。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上,促使学生超前思维,形成向教师(包括课本)“挑战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学生学起来不免感到枯燥、乏味。  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行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之饶有趣味。
期刊
【摘 要】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13亿人口中农民就占9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是薄弱环节,是关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浪潮席卷全国。农村与城市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管理制度与方法上和城市都有很大差异。要充分发挥法治与德治的各自优点,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实现农村的科学管理,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
期刊
“宁要快乐的傻子,不要忧郁的天才”,这是作家周洪在他的新作《我平庸,我快乐》中说的一句话。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众说纷纭,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反对者认为这只是作家的煽动、误导。在这里我也想谈一点体会。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字典中对“平庸”这个词的解释:寻常而不突出,平凡。其实它的意思和平常、普通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长久以来平庸在我们的心中似乎是一个贬义词,以至引起了一些人的愤怒,我们的孩子怎么可
期刊
所谓后进生是指班上品学俱差的学生。他们为数不多,但其影响很大,是班上的不安定因素,有时还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不容忽视。由于人在智力等因素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一.探究病因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其形成原因如下:  1.家庭原因  (1)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父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