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越过366名将领成为统帅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一天兵也没有带过的参谋,却一跃成为美国指挥军队最多的统帅。这颗新星的升起,完全得助于马歇尔。
  马歇尔在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里,名列第二,仅次于潘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担任陆军参谋长。这个职务负责陆军的军政和军令,当然对陆军高级军官的人事提名也具有全权。由于罗斯福总统非常信任他,因此,只要马歇尔提名晋升的军官,罗斯福总统均会批准。艾森豪威尔之所以成为马歇尔满意的将帅人选,和马歇尔独到的用人标准是密不可分的。马歇尔有一套严格的用人标准:
  不用文过饰非、邀功推过的人。他认为高级军官必须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自己去思考和行动,遇有责任就推卸的人,不可能胜任给他的职务。
  不用事必躬亲的人。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习惯埋头于琐碎小事,没有能力处理战争中更重大的问题。
  慎用性格粗暴的人。他认为这种人通常把坚定有力和蛮不讲理混为一谈。
  不用悲观主义者。因为这种人往往把困难说得非常可怕,并且特别害怕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去克服这些困难。
  不用不善于团结的人。他认为,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不善于团结的人很难将战争的协奏曲演奏好。
  艾森豪威尔的个性就非常符合马歇尔的用人标准。
  马歇尔是通过以下几件事最后敲定由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统帅的。
  1941年夏天,艾森豪威尔担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期间制定了一个大规模的演习计划。这次演习最突出的特点是后勤协调得好,后勤保障及时有力。这个问题在当时是一个大难题。马歇尔看了后认为,后勤保障牵涉面极广,能协调得如此好,得益于事先计划的周密。这是艾森豪威尔第一次上马歇尔的黑色笔记本。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艾森豪威尔曾经在麦克阿瑟将军办公室工作过6年,对菲律宾防务非常了解,和麦克阿瑟本人的关系也非常好,被调到陆军部作战计划处负责远东事务。1941年12月10日,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报到。马歇尔用20分钟向他说明工作调动的原因,然后问他:“我们在远东太平洋的行动方针应该是什么?”
  如果艾森豪威尔当时就回答是什么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我们认识的艾森豪威尔了。因为马歇尔比较讨厌对重大问题脱口而出的行为,认为这种不加考虑就给出答案的做法投机的成分非常大。
  然而,艾森豪威尔却想了片刻,冷静地回答:“将军,让我考虑几个小时后再回答您的问题好吗?”马歇尔满意地看着艾森豪威尔,只说了一个字:“好!”他的黑色笔记本上,艾森豪威尔的名字下面又多了一行字:此人完全胜任准将!
  在决策美国究竟是“先欧后亚”,还是“先亚后欧”,还是“欧亚并重”的战略问题时,艾森豪威尔的表现同样出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上下多数都认为应该以太平洋地区为战略重点,先打败日本人,再对付希特勒。然而,罗斯福和马歇尔则从大战略上考虑,认为必须实行“先欧后亚”战略,就是说要把美国的主要力量先放在欧洲,而不能化整为零地用于太平洋地区。于是,1942年4月7日,马歇尔先到英国访问,和英国人达成一项联合作战的草案。回来后,他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草案的内容,只是命令艾森豪威尔飞往英国作一次实地考察,并对在英国设立美军指挥部,处理日后日益增加的兵力等问题提出建议。10天后,艾森豪威尔回国。6月8日,他完成了一份名为《给欧洲战区指挥将领的指令》的报告。在这份报告里,艾森豪威尔详细提出了美军赴欧洲作战时各军兵种统一指挥的问题。
  艾森豪威尔在菲律宾服役6年之久,对日本人深怀仇恨,因此也应该是最主张坚持“先亚后欧”战略的人。然而,艾森豪威尔却在并不知详情的前提下,不仅坚持主张“先欧后亚”战略,而且制定出一份非常好的关于美军赴欧作战统一指挥问题的报告。马歇尔认为,艾森豪威尔不是一个参谋人才,而是一个卓越的统帅。于是,在艾森豪威尔向他汇报这个报告,并提醒马歇尔在发出这个报告前再仔细阅读一下,看是否有某些错误或不当时,马歇尔是这样回答的:“我当然要再阅读的。但是,你也许是执行这个文件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华盛顿?”
  这就等于说,未来在欧洲作战的美军将由艾森豪威尔来统帅,而当时,他还只是一名新晋升的少将。不仅艾森豪威尔想不到,整个美军、整个美国都没有想到。艾森豪威尔这个名字对于他们太陌生了。可是,一切偏偏发生了。马歇尔在给罗斯福的提名报告里,是这样解释的: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学识和组织方面的才能,而且还善于使别人接受他的观点,善于调处不同意见,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并真心地信赖他。而这些品德与长处又恰恰是我们的驻欧洲部队统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就这样,艾森豪威尔超越了366名高级将领(就是说,在他前面还有366名比他资厉老的高级将领),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潘兴后第二任远征欧洲的统帅。1942年6月24日,他离别妻儿飞赴伦敦,走马上任了。
其他文献
人为什么会有两只眼睛?平衡景深,看清楚远近层次。但看清楚,不一定要说得清楚。有时候,要避祸还需要睁一只,闭一只。于是,另一只眼睛也得到了休息。  人为什么有一对耳朵?用以聆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人的一生,必须用两条腿来走路,一双手臂,也会交替性地摆动,保持身体平衡。一旦失衡,祸事丛生。  这样,鼻子的存在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处在中央位置,用于矫正对称。  人只有一个脑袋。所以,很容易偏向一面,失
期刊
很早以前,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赶,逃到了某个地方,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由于情况危急,酋长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来谈话。他说:“有些事我必须告知大家,我们的处境看起来很不妙,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族人中间立刻起了一阵骚动。酋长说:“首先我要告诉你们坏消息。”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站着,神色惶恐地等待着酋长的话。酋长说:“除了水牛的饲料以外,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
期刊
鸡甲欲过马路,众贤皆发表议论。  柏拉图:为了追求更高的善。  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  庄子:那只鸡多快乐啊。  孙子:此鸡有勇无谋,不宜为将。  欧阳修:鸡之意不在过马路,在乎山水之间也。  奥斯特洛夫斯基:鸡,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只鸡只有一次……  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但丁:过自己的马路,让他们去说吧。  虽然就这样有支持有反对,有不置可否,但鸡甲颇受鼓舞,雄赳赳
期刊
当职场趋势从企业端的“终身雇用”转变为个人端的“终身就业”,该如何为自己的竞争力加分,让老板舍不得你走?  你是正在力争上游的基层员工、公司的当红炸子鸡、中高阶主管、还是即将退休的资深元老?  无论你身在哪一个阶段,当职场趋势已从企业端的“终身雇用”转变为个人端的“终身就业”,你必须时时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即使二十年后,依然是企业抢着要的人才。  综合日本趋势专家大前研一、奇异前任执行长威尔许的观点
期刊
多年以前的春天,有位朋友光临寒舍,向我兜售了一个观点:“朋友是桥,当你要过河的时候,才用得着。”我说他实用主义,两人为此争得脸红脖子粗,以至于多年不相往来。忽有一日,他找我,是为了出书。我对他说:“我不是你的桥,你另请高明吧!”看上去他很委屈,又是摇头又是说:“你不明白!你不明白!”末了,他只有发了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之慨,悻悻而去。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要向全世界的朋友兜售那位朋友的观点
期刊
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足够了。数学家好好嘲笑了他们一番。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这个面积的外面。”  为什么颜回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读完这个故事,就懂了。我们的房子比他大,家产比他
期刊
一代词人李清照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她的诸多雅称别号却并不尽为人所知,诸如易安居士、正宗第一、婉约宗主、“李三瘦”等。其中,“李三瘦”一称是较为奇特且不好理解的一个。  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即“新来瘦”、“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联想,给人以不同凡响的新鲜体验。在词人笔下,“瘦”具备着不可言传的
期刊
从大门到车间有三道岗,每道岗都有武警守卫。  在一扇巨大的不锈钢铁门前,阳哲(化名)主任一边填写着出入登记单,一边从塑料袋里抽出一件叠好的蓝大褂,“一定要穿上工作服”,他狡黠地冲记者一笑,“今天三楼大推车上放着的可是4亿元人民币现金!当然,都已经‘洗’干净了。”  阳哲是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望城钞票处理中心主任,在这里工作多年,典型的湖南人,个子不高,声音响亮,爱开玩笑,不过做起事来一丝不苟。  
期刊
今年以来,尽管“租售比超过国际警戒线,房价虚高倾向明显”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北京房价仍在租金不涨的前提下节节攀升。铁一样的事实,让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空军”(对房地产看空的人)闭上了嘴,让一直在市场上比较强势的开发商更加口若悬河,也让更多的购房人飞蛾投火般地投入到火热的楼市中。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当一套房子30年也不能收回成本的时候,确实该静下心来算算账了。算过账后,你会发现,现在的房产并不都
期刊
叶戈尔·盖达尔在1992年曾当过俄罗斯代总理,当时他才36岁,可谓春风得意。但是,由于他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休克疗法”,俄罗斯的经济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因此,他那“休克疗法之父”的美誉也变成了骂名。不久前,盖达尔出版了新书《新帝的消亡——当代俄罗斯的教训》,大谈苏联时期的各种困难,颇有为自己改革失败进行辩护之意。俄罗斯《独立报》在7月3日摘录了该书部分内容,介绍了当时苏联解体过程的一些不为人所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