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當今社会,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它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然而,在技校,对应用文写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态度严重影响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着重探讨了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对策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应用文。应用文自古以来,就在人类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文写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是越来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然而,现实中,却大相径庭,有的技工院校虽然把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列入课程教学计划之中,但对其教学似乎并不看重。这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处于可有可无、可交可不交的边缘状态,在有的技工院校甚至成了其教学盲点。另外,学生也大多因重视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了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解决好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处理好这个问题,将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从而促进其将来的就业、工作。
一、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方面
在技工教育中,通常把重点放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上,学生学专业重操作的氛围相对比较浓厚,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基础课,虽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由于其并不属于专业课教学,在学校很难得到重视。有的学校将其设置为授课老师自行安排的“考查”课,而非学校统一安排的“考试”课,这在无形中给教师、学生一种印象:应用文写作即使作为公共基础课,也只是处于从属或附加的地位,致使教学双方都不够重视,这也将使技校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被弱化。
(二)教材使用方面
课程教材滞后,教学重点确立不准确,例文陈旧。一些教材的编者在重视例文形式的规范性时忽视了应用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特点。现行的应用文教材在讲述具体的文种的时候,理论性过强。例如:在讲述公文中“请示”一则时,大量笔墨介绍的是请示的特点、分类,而对学生急需的具体写作格式,却涉及不多,寥寥几笔。特别是请示在具体写作中容易出现的知识点,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欠缺的知识,却基本没有涉及。本来学生就觉得公文距离他们很遥远,看课本又看不懂,就更增加了他们的厌烦情绪。另外,教材中提供的范文材料过少过旧,有的教材材料也是漏洞百出,而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多,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学生态度方面
近年来,在校学生们对本国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容乐观。而技工院校,入学生源的素质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知识面狭窄,写作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技校学习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不愿在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方面真正投入精力。有的学生甚至怀有轻蔑心理,视应用文写作为“小道”。没有认识到该课程是为启发心智、训练思维和“应需”而设,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四)教学模式方面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惯用模式是教师“一言堂”,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扮演受众的角色而游离于教学活动的边缘,而学生的接受情况、批判思维、实践创新以及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被忽视了。以教材为“话本”、以文体为纲的教学模式,完全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独创性,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认识被拔苗助长式地引领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而其初级的感性的认识被忽略了。其结果便是学生一看教材都懂,合上课本全忘,“照猫画虎”尚可,自主写作能力缺失。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地背离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标,影响了教学效果,与当前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加强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地位
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对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认识,打破重技能知识、重实践能力训练的偏执之见。应用文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其使用非常广泛,且实践性很强。因此,无论是对机关文秘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技校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要想提高技校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转变观念,学校从上到下给予应用文写作课程必要的教学地位,适当增大课程设置量。
(二)根据实际,编制符合技校特点的应用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之本,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结构编排和内容上多采用“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分类—结构—写法—注意事项—范文与分析—练习”的结构形式,学生一看就懂,一放就忘,遇到实际问题根本不知该如何下笔。所以技校编制教材应充分照顾技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所接触的知识面的了解。首先,应加大对每一种文种具体写作知识点的讲述,相应的减少纯理论知识的讲述,将知识点讲细讲具体,减少学生学习的障碍。其次,在新教材中应加大材料的使用量,特别是增加和学生生活有关的材料,这样可以直接拉近学生和材料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阅读兴趣。
(三)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写作兴趣是写作的内动力,它对于学习写作和从事写作活动有很大的作用。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如果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就会尽力求索、知难而上,就会视学习为乐事。既然兴趣对学习者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它很有用”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文体都是确实有用的,是学习和今后工作的基础,是必须掌握的。
(四)更新理念,丰富教学模式
应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互动的模式引入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和“写”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彻底改变“一言堂”教学,教师尽量少讲、精讲,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精神,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思、多练;突破以教材、文体为纲呆板的线性教学模式,将对必需的理论知识的精讲与写作实践以及对写作的评议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确立起“讲—练—评”相结合、授受双方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切实实现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标。
三、结论
总体上,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目前的实际地位和它应该占有位置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一差距制约了这一学科充分的发展。技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研究也一直处于缓慢前进状态。因此,不论是从上而下的改革还是从下而上的探索,只要大家都重视起来,技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段轩如,高玲.应用文写作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孟宇,诸孝正.写作大要[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文丰.高职应用文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马骏(1978—),女,陕西西安人,学士,陕西省电力技工学校讲师。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对策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应用文。应用文自古以来,就在人类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文写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是越来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然而,现实中,却大相径庭,有的技工院校虽然把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列入课程教学计划之中,但对其教学似乎并不看重。这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处于可有可无、可交可不交的边缘状态,在有的技工院校甚至成了其教学盲点。另外,学生也大多因重视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了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解决好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处理好这个问题,将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从而促进其将来的就业、工作。
一、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方面
在技工教育中,通常把重点放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上,学生学专业重操作的氛围相对比较浓厚,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基础课,虽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由于其并不属于专业课教学,在学校很难得到重视。有的学校将其设置为授课老师自行安排的“考查”课,而非学校统一安排的“考试”课,这在无形中给教师、学生一种印象:应用文写作即使作为公共基础课,也只是处于从属或附加的地位,致使教学双方都不够重视,这也将使技校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被弱化。
(二)教材使用方面
课程教材滞后,教学重点确立不准确,例文陈旧。一些教材的编者在重视例文形式的规范性时忽视了应用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特点。现行的应用文教材在讲述具体的文种的时候,理论性过强。例如:在讲述公文中“请示”一则时,大量笔墨介绍的是请示的特点、分类,而对学生急需的具体写作格式,却涉及不多,寥寥几笔。特别是请示在具体写作中容易出现的知识点,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欠缺的知识,却基本没有涉及。本来学生就觉得公文距离他们很遥远,看课本又看不懂,就更增加了他们的厌烦情绪。另外,教材中提供的范文材料过少过旧,有的教材材料也是漏洞百出,而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多,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学生态度方面
近年来,在校学生们对本国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容乐观。而技工院校,入学生源的素质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知识面狭窄,写作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技校学习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不愿在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方面真正投入精力。有的学生甚至怀有轻蔑心理,视应用文写作为“小道”。没有认识到该课程是为启发心智、训练思维和“应需”而设,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四)教学模式方面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惯用模式是教师“一言堂”,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扮演受众的角色而游离于教学活动的边缘,而学生的接受情况、批判思维、实践创新以及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被忽视了。以教材为“话本”、以文体为纲的教学模式,完全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独创性,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认识被拔苗助长式地引领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而其初级的感性的认识被忽略了。其结果便是学生一看教材都懂,合上课本全忘,“照猫画虎”尚可,自主写作能力缺失。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地背离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标,影响了教学效果,与当前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加强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地位
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对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认识,打破重技能知识、重实践能力训练的偏执之见。应用文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其使用非常广泛,且实践性很强。因此,无论是对机关文秘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技校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要想提高技校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转变观念,学校从上到下给予应用文写作课程必要的教学地位,适当增大课程设置量。
(二)根据实际,编制符合技校特点的应用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之本,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结构编排和内容上多采用“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分类—结构—写法—注意事项—范文与分析—练习”的结构形式,学生一看就懂,一放就忘,遇到实际问题根本不知该如何下笔。所以技校编制教材应充分照顾技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所接触的知识面的了解。首先,应加大对每一种文种具体写作知识点的讲述,相应的减少纯理论知识的讲述,将知识点讲细讲具体,减少学生学习的障碍。其次,在新教材中应加大材料的使用量,特别是增加和学生生活有关的材料,这样可以直接拉近学生和材料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阅读兴趣。
(三)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写作兴趣是写作的内动力,它对于学习写作和从事写作活动有很大的作用。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如果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就会尽力求索、知难而上,就会视学习为乐事。既然兴趣对学习者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它很有用”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文体都是确实有用的,是学习和今后工作的基础,是必须掌握的。
(四)更新理念,丰富教学模式
应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互动的模式引入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和“写”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彻底改变“一言堂”教学,教师尽量少讲、精讲,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精神,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思、多练;突破以教材、文体为纲呆板的线性教学模式,将对必需的理论知识的精讲与写作实践以及对写作的评议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确立起“讲—练—评”相结合、授受双方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切实实现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标。
三、结论
总体上,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目前的实际地位和它应该占有位置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一差距制约了这一学科充分的发展。技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研究也一直处于缓慢前进状态。因此,不论是从上而下的改革还是从下而上的探索,只要大家都重视起来,技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段轩如,高玲.应用文写作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孟宇,诸孝正.写作大要[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文丰.高职应用文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马骏(1978—),女,陕西西安人,学士,陕西省电力技工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