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理念下构建小学灵动数学课堂的路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生为本,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其认为在数学课堂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需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同时,通过这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价、判断数学课堂是否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本研究中,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些常见问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构建基于“以生为本”理念下小学灵动数学课堂的路径。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灵动课堂
  一、 引言
  “以生为本”,是当前教育教学需要遵循和应用的基础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存在着一致性。虽然,我国小学一直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强调“以生为本”,但是,长期的调查研究显示,数学课堂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传统教育模式的困扰,“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教学行为和活动的实施,并不能实现其所谓的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等目标,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真正价值的发挥。而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真正地贯彻“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数学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化课堂改革,包括真正的实行“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
  二、 小学数学课堂常见问题分析
  (一)教学设计没有充分体现“以生为本”
  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前期准备工作,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载体,也是教师“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也就是说,数学教师制作的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所有教学环节是否真正的具备“以生为本”理念、是否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前提条件。如果数学教师缺乏科学的“以生为本”的认知,那么其教学设计中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明确以及实现的所有教学行为,必然脱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根据一些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案设计分析,以《线的认识》教案为例,根据本课教案内容的全面分析发现,教师虽然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互动实践活动,如在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回答线段、直线、射线三线的区别与联系,但是,整个教案设计中,忽视了学生主动性激发、生活化情境等教学方法相关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实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轨。除此之外,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仍然以全体学生为主要的教学对象进行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以及个性化需求,采用同等难度的教学设计,没有充分应用“分层教学”的设计,一定程度上,没有真正地实行“以生为本”。
  (二)授课环节没有充分体现“以生为本”
  授课环节,是真正实施、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环节,在此阶段内,即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新课导入、新知教学环节、实践活动环节、巩固教学环节等设计,充分展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但是,在授课环节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依据教学设计展开实践,仍然在教学课堂当中占据主体地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没有让二者的“教”与“学”实现良性的互动机制,那么其也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从具体的教学课堂授课环节来看,这种教学现象是存在的。由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问题,在授课环节过程中,易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的应用,也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课堂当中自我探究与表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过度注重知识讲解的情况,而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将课堂交给学生,是真正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全面性发展的有利条件。而认为如果不将数学知识“讲透”,学生是无法理解和掌握的。
  (三)教学评价没有充分体现“以生为本”
  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是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的教学评价,由于是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所以对于学生而言,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数学学习阶段性的进步以及具体的不足,以便学生能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改变不足,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但是,根据数学课堂教师教学评价的实际应用情况显示,没有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具体来讲,第一,评价内容不明确,简单的赞扬或否定评价,让学生不能明确认知学习不足点,甚至出现过于自满或者积极性打消的问题。常见的此类评价主要体现在,数学课堂提问环节,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教师基于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而采用“你很好,回答正确,很棒”的赞扬评价或者“回答错误,还有谁知道”的否定评价方式,从这两种评价内容来看,尤其是否定评价方式,并没有体现其评价价值,这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并不了解其在这个问题回答的过程中自己在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从而形成了错误答案,由此可见,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并没有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第二,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教学评价。真正的“以生为本”的教学评价,应当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方面结合起来。但是,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注重数学卷面成绩与排名,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维度评价,没有切实体现“以生为本”理念下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第三,虽然数学课堂中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但形式化问题严重。
  三、 以生为本,构建小学灵动数学课堂之路
  (一)有效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教学设计
  “以生为本”小学数学课堂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衡量学生需求的教学设计,即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原因以及学习效果四个方面综合衡量与應用的教学设计。第二,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将教案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即数学的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基于课堂实践和预设两方面,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调整的。第三,新课标中强调数学教学设计中素材、资源的选择与应用,要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认知水平、现实经验等,尽可能地采用生活化教学,选择生活化的素材和案例展开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基于以上要素和需求,制定基于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问题,以此突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内驱力目标的应用设计。   如在《线的认识》教学设计中,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一些直线、射线、线段的生活化场景图片,基于学生经验展开教学设计,所形成的教学课堂如下:
  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孙悟空吧,那么你们知道孙悟空的武器是什么吗?
  生1、生2:金箍棒。
  师:(出示金箍棒的幻灯片)那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说一下,金箍棒是什么样的呢?
  生1:金箍棒是直的,长的。
  师:那如果将金箍棒看成一种线,是什么线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的?
  生1:直线。
  生2:线段。
  师:好的,我看有的同学回答线段,有的同学回答直线,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视频吧(观看金箍棒变化的微视频)
  师:根据视频内容,有没有同学总结一下金箍棒的变化呀?
  生:……
  根据《线的认识》教案设计,利用学生熟悉的金箍棒作为情境引入的问题,逐渐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展开深入的教学探索,通过师生的沟通和互动,让学生奠定了直线、线段认识的基础,同时,结合视频、PPT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直线、线段”这两个数学知识点的特征,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二)全面践行“以生为本”教学实践,创新多样教学方法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兴趣的方法是在授课环节中,合理安排实际问题解决的数学实践环节,以及创新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当中,思考并展开相关的探索实践。以《测量活动》教学实践为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以下教学活动:第一,新课导入环节,采用分小组的方式,选择三个小组的学生代表上台,对黑板这一物体进行测量,并汇报测量结果。第二,在知识讲解环节当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测量活动,并记录测量的结果,如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长度等。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测量小组成员的身高,并分别记录成员的身高数据,小组成员根据记录的身高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身高测量的正确性,对于身高有误的测量活动进行再次测量,从而记录正确数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数据测量结果进行换算,结合實践的测量活动,让学生能够体会小数的意义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用于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测量活动,且让学生能够借助于实际测量活动的数据换算,了解分米、厘米用米来做单位的表示。
  (三)“以生为本”形成性、总结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善于利用教学评价,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创设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有利条件。因此,作为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课堂评价用语,将自身的个性融入教学评价当中。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教师必须要善于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态度,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当学生回答完一个数学问题后,教师尽量要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而不是单一地使用“对”“错”来评价学生。其次,从多个维度、多层次来评价学生的数学课堂表现,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光点、闪亮点。最后,有效结合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以生为本,是需要始终遵循的教育理念。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理论为依据的以生为本理念,在数学课堂当中,应当从课堂设计出发,从实践环节着重入手,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综合性教学评价,从而构建高效灵动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辉.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44):34-35.
  [2]李洁.以生为本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生,2020(10):32.
  [3]杨晓鹏.以生为本,建构高效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21-22.
  [4]叶民亿.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如何实现“以生为本”[J].天津教育,2020(27):70-71.
  作者简介:邱美,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石狮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将以学定教应用到现代教学中,它完全颠覆了老师为主体的模式,它将学生需求作为出发点,根据学科特性搭建良好的教学课堂。数学作为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传统数学存在强制特点,老师会强制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一旦学生难以消化知识,就会处在被动的状态,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必须整合以学定教模式,规避问题,让老师真正理解学生想法,以便掌握知识,促进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学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国教育界对于各科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教育更加看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自主地掌握理
摘 要:整本书阅读的观念已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毕竟整本书阅读不同于语文教材中单篇短章的阅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究。文章结合笔者在班级内开展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经验,從阅读热情的激发、阅读氛围的渲染,阅读习惯的强化、阅读方法的渗透以及阅读成果的展示等方面归纳、总结出许多心得。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高年级;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著名教育学者、书香校园的倡导者朱永
摘 要:在小学语文六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明确在习作教学评价时的原则,关注于学生的写作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习作教学评价方式,明确习作教学评价时的内容,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习作;教学评价  一、 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习作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学习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让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能力有着一个明确
摘 要: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大致反映出他语文的基础功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去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写作的教学,因为写作不仅仅在考试的过程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写作能力的提升更是意味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应用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做到针对性的教学,这个时候,差异教学法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学生不同的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点的部分,而且也是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较为重视阅读教学。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由于受高考、教学时间等因素制约,部分教师以自己的思维活动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元阅读指的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阅读的过程有正确的认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元阅读能力进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阅读的兴趣和阅
摘要:学业拖延是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的一类问题,学业拖延不仅与学生自身的自我控制意识有很强的关联性,同时还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多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控制的层面,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还比较少。现以平凉市第十中学初中阶段学生为例,浅谈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业拖延的相互关系及其干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控制能力;学业拖延  拖延是我们在
摘 要:在高中生学习数学期间,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其必须要掌握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需要贯穿于高中生整体的数学学习过程,而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协助高中生强化数学图形的应用水平。可以说,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首先针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应用的重要性与高中教学的现状展开简要阐述,并视为切入点,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期间,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教学与解
融合乡土文化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开发,是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还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
摘 要: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小学数学计算题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不同原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计算题常见错误,结果影响数学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鉴于此,文章针对小学数学计算题常见错误的原因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改进教学策略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题;常见错误;原因;改进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