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而非塑造——王志文访谈

来源 :新电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lfxzq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建新曾说王志文是个很直很真的人,几天下来,也有了这种印象。在我看来,他甚至相当地平易近人。就像喝酒喝得高兴,转到另一桌,只要他高兴,他也会跟你碰上几杯。这次访谈最大的收获,是解除了我对表演的一个谜团。什么本色、什么性格,只要演得舒服,看得舒服,怎么着都行。表演应是个离概念最远的玩意,从王志文身上,就能得到最好的印证。
  王志文式的解释
  ■:今天看你演戏,觉得你演戏时的语言和动作,与你平常状态是一样的。你有这种感觉吗?
  □:因为我去演戏,没有想到会去塑造一个人。
  ■:哦,为什么?
  □:我更希望我去解释一个人,而不是去塑造。跟他在一起,呈现在大家面前,而不是去演一个人。我觉得生生地去演一个不是你的那个人,跟我没什么关系的人。我没兴趣,观众看了,也会觉得不鲜活。我愿意在这个人物身上,加入我个人的理解和想法。当然,这要符合剧本,符合导演的总体要求。
  ■:我们可以理解你的表演是种本色演出吗?
  □:一定要这么分类的话,可能是这样。本色的另一面,是性格演员。我觉得这种观念对从事表演工作的人是个比较大的误导。我们的个性怕很难在一部电影里被磨灭掉,如果被磨灭掉的话,从事这门工作就没什么意义。现在,中国电影已经能够和世界电影进行对话,需要让自己明白,也让别人明白你自己。这不仅仅是一个表演的问题,更多的是对人本体的一种关注如何进行。假如把“人”和表演割裂开来的话,我觉得是不成立的。那是你在演,你在体验,而不是别人,没有你自己的情感代入的话,这个人物是站不住的。至于有人去研究,去分类,那是搞理论的人的事情。
  ■:那么对[求求你,表扬我]中的古国歌,你如何看待。
  □:这个电影更多的是一个处境,他在生活的常态当中,面对的一些处境,他的困惑,他对自己旧有观念的怀疑。
  ■:古国歌还是王志文式的吗?
  □:通常会有很多解释,你有你的解释,我有我的解释,让我来演的话,只有我的解释。如果换另外一个人来演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古国歌了。但是他的文学形象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一个剧本确定后,它的总体方向不会变,但情感会变化,你注入情感的多少,都会影响到这个人物。因为古国歌这个人物,他几乎跟剧中每一个人都会发生关系,人物关系将会确定他情感的因素。
  ■:在[过把瘾]之前,你曾经演过很多文人,像艾芜、柳亚子、吴敬梓。这个古国歌是个记者,也算是个文人。他跟你以前塑造的文人形象最大的差距是什么?
  □:其实我不愿意这么分,可能搞理论研究的人愿意这么分类,需要一个概念去阐明他的观点。我去面对角色时,很具体,没有那么多概念,我要按文人演,我不知道文人的概念是什么。
  ■:你演一个职业,职业方式和职业习惯,我想你还是会考虑的。
  □:会考虑。一个职业,其实我是演不了的,也不需要我去演。就好比,假如我现在拿个话筒,我就是个记者,你就是个被采访者了。当这个基本的形态一确立,就构成一种关系。我来演记者,我就会拿着一个话筒。我们要把他演成一个什么样的记者,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演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什么样的一个职业。职业还需要你演吗?职业的基本特征是不需要演的,你穿上警服站在大街上,你就是一个交警。你要演个司机,坐在驾驶座上开着车,你就是了。
  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一看你,就是个记者,不认识我的话,还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他只要进入我们谈话内容的话,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电影也是这样,只有一个半小时过后,才知道这电影要讲的是什么。好的电影,不会一上来,就让观众明白的。回到前面那个问题,一上来,就有一个职业特征,对于一部影片而言,绝对不是最重要的。
  ■:这部电影也是这样吗?
  □:是的。而且它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黄导刚才也跟我们说,他的电影注重的是呈现。
  □:对,他会提出很多问题,会让一些人困惑,假如你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的话。
  
  一个拍,一个看
  ■:你表演中最大的魅力,我觉得是能让观众带入进去,跟王志文一块儿进入角色,一块哭,一块吵架。
  □:演员应该有这种带入感,你肯定想问这种带入感是怎么获得的。我觉得是真诚,你用你很真实的心境去面对他。所有的应酬,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就像我刚才昏昏欲睡,你找我,我没有那个状态,聊天是需要状态。现在,我醒了,我就觉得可以了。你有你的职业,我有我的职业。上次你们汪剑做我的那篇专访,我觉得很好,我还特意打电话给了她。好在,她没有过度渲染。拍电影也一样,我不会更多地去渲染,因为我知道,这个人物在这一刻,在这部电影里,他要做什么。
  ■:你在你的每一次表演当中,都会有带入感吗?
  □:不会,它有时仅仅是个工作。表演是个需要心情、激情和温情的工作,你不可能每次都这样。演员是个很敏感的职业,不具备这个素质的话,很难面对电影。电影是个很具体的工作,怎么站位,镜别有多大,今天会不会下雨。假如你不敏感的话,你的情感就被这些琐事磨蚀掉,演起来也就面目全非。说电影和拍电影完全是两回事,对于电影工作者而言,我个人认为,电影是拍的,不是用来谈的。
  ■:葛优也认为电影是件很实际的工作。
  □:电影从业者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电影说白了,就是一个拍,一个看。这个电影也是一样,我只能跟你讲这个故事,但太多的东西也说不出来。语言有时是个很无趣的东西,你一说出来,就变得很直接,它还是需要你去看,去感受语言所不能带给你的魅力。
  ■:你对黄建新怎么看?
  □:我觉得他是中国最关注当下的导演,他一直坚持这个,挺不容易的。假如你从他第一部电影看起,那就是20多年来整个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你跟黄导一共有3次合作,感觉如何?
  □:挺好,就像跟朋友有约会一样,这约会事前你也不知道,但好朋友那个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感觉很惬意,很舒服,很自然。
  ■:你下一部戏会是什么?能透露一下吗?
  □:没有,我习惯拍上半年,歇上半年。一直在片场呆着的话,你总是看着那些机器,你会没有激情,很无趣,你需要离开一段时间。一个是工作性质,一个是我的性格,我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呆得时间太长。
  ■:假如你没有现在的声望和名气,你还会不会有这种想法。
  □:不知道。我想每个人都想有一个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其他文献
李菱  年龄:23岁  性别:女  籍贯:北京  专业:美术系特技专业  导师:刘晓清  班级人数:13个  学费:8000元/年  报考次数:一次  父母是否专业人士:否  工作去向:继续深造(读研或出国)  喜欢的电影类型:剧情类、特技类  4年看片数量:400-500部  >>李菱的表达能力很强,能很清晰地将她的想法传递给你。相对于同龄人,她显得对自己想做的事情很有把握,有一种比较清醒的成熟
期刊
叶彤  年龄:21   籍贯:北京   专业:导演艺术   导师:王红卫 杨琳   学费:10000   报考次数:1   班级(专业)人数:12  工作去向:未定   父母是否专业人士:否  看片数量:500   喜欢的电影类型:商业片   >>叶彤就是前几年一个著名中学生DV作品的主创之一,没想到在学校里看到的他已经成为一名导演系学生了。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觉到中国下一代
期刊
杨洋  年龄:22   性别:女  籍贯:长春  专业:表演系   学费:10000元/年  报考次数:一次   班级(人数):40  工作去向:签约经纪公司   父母是否专业人士:否  4年看片数量:400部  喜欢的电影类型:艺术与商业相结合     >> 杨洋不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女孩,但是属于耐看型,长相大气,多瞅上几眼会发现她和宁静惊人的神似。在表演系学生中她是特立独行的一位
期刊
陈少莹  年龄:22岁  性别:女  籍贯:广东  专业: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  导师:吴曼芳  班级(人数):03专升本 19人  学费:10000元/年  报考次数:一次  父母是否专业人士:否  工作去向:准备读研(留京或出国)  喜欢的电影类型:歌舞片、艺术片  4年看片数量:500-600部  自我评价:自信、乐观、勤奋  >>采访陈少莹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录音笔的空间都录满了,而采访正好进入
期刊
策划/ 尚可  执行/ 费墨、表江、赛人、孙菁、晃晃  图片提供/ 杜强    这就是著名的“78班”唯一的那张合影,他们中很多人并没有拿到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当时他们和现在的毕业生一样,正忙于实习和找工作。他们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最后都成为一线导演,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五代”。今天,陈凯歌(中排右三)、田壮壮(后排左二)还在拍电影,金韬(后排左一)、李少红(前排左二)、吴子牛(中排右五)、林
期刊
导演:理查德·艾尔  编剧:杰弗里·海契   主演:比利·克鲁德普、克莱尔·丹妮丝、鲁伯特·埃弗莱特  类型:剧情/古装  国别:英国/德国/美国  出品:艺匠 映期:2004年9月3日(英国)    故事发生在17世纪60年代,虽然莎士比亚已经死了100年,欧洲也吹起了文艺复兴风,但由于女人被禁止登台,所以当时剧院里女性角色还都是由男人扮演,而以完美的外形和高
期刊
杨晓晖  年龄:22   籍贯:北京   专业:录音艺术本科   学费:8000元/年  报考次数:一次   班级(人数):15  工作去向:考研   父母是否专业人士:否  4年看片数量:1000   喜欢的电影类型:商业片   >> 在所有被采访的学生中,录音专业的杨晓晖是最学生气的一个,她反复说,这是她第一次接受采访,感觉怪怪的。其实在电影学院,这样的学生是很有代表性的,这里
期刊
[茉莉花开]上海电影节载誉归来     [茉莉花开]在上海电影节获得了“评委会大奖”,虽然这个奖是名质实归,但因拷贝运输的问题经历了一波三折,也算来之不易。6月15日,投资方之一的世纪英雄电影投资有限公司为祝贺侯咏自上海的载誉归来,特地在首都机场举行了一个郑重的接机仪式。“世纪英雄”总经理张敬先生亲自迎接以示对侯导的真诚祝贺。  显然侯咏导演对于这种隆重的场面显得颇有些惊讶,连连称:“这有点过了,
期刊
根据北北的小说《表扬》改编  导演:黄建新  摄影:姚小峰  主演:王志文 范伟 陈好  出品: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公司  北京民众影视策划有限公司  北京快乐新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2005年2月    黄建新的电影大都选在都市,好比青岛、大连、杭州都是些洋派十足,并相当自得的城市。而南京,在黄建新看来,地域并不重要,中国人的事,在哪儿发生都大同小异。他看重的是南京的古城墙,别的不说,至
期刊
王志军  年龄:35岁  籍贯:北京  专业:编导  导师:苏牧  班级人数:30人(12名男生18名女生)  学费:10000元/年  报考次数:1  父母是否专业人士:否  看片数量:500-600部  >>如果告诉你王志军专科毕业于体育大学,你一定会惊异于那专业跟电影的疏离。但入学前的活跃已经令他迅速积累起一种学生中不多见的社会资本。他话语的密度很大,倾诉欲很强,回答经常偏离我们的问题,显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