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的“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课程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入CDIO教育理念,针对“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构想并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性和协作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CDIO;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周童(1981-),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讲师;周晶(1976-),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讲师。(江苏 南通 226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B4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17-02
  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1]教育理念近年来在国际工程教育界十分流行,它的基本方法是以工程产品的研发到实际产品运行这一过程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的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按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这四个层面加以划分,大纲要求通过综合培养的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上均衡地达到预定培养目标。
  自2003年,周立功教授在江西理工大学首次以3+1教育模式率先开展了CDIO性质的教育试点以来,已经过去十个年头了。其间,中国教育部多次组织会议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讨论了中国进行工程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并制订了一些工程教育改革方案。迄今为止,国内已有近四十所高校先后被定为CDIO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试点单位,并均已获得不同程度的教育成果。
  一、关于“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
  1.课程的基本设置
  “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是南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电路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综合而成。原先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如下:电路基础部分共10章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共10章40学时,实验部分共4次试验16学时,总共96学时,其中实验部分安排在期末进行。教材的使用情况为:电路部分使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第5版,模拟电子技术部分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按平时表现30%,期末考试70%的比例计算,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实验部分不计入最终的总评成绩评定。
  2.课程存在的问题
  从前几轮的教学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我校该课程在改革前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选取并不十分合适。《电路》和《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这两本教材内容广泛、讲解详尽、思维缜密,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十分合适。但是,对于总共只有80学时的“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而言,这两本教材的内容显然太多、太细、太深,结果只能是某些大章被舍弃不讲,而保留的大章中也要对其中的小节有所取舍。即便如此,每一大章所能分得的平均学时数也只有4个学时,老师讲解得很匆忙,学生听起来也吃力。如此大量地削减书本中原有的知识点,会给学生的自学增加难度,多数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的学生都反映因知识不连贯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2)电路基础部分的讲授过程过于抽象。电路基础部分是“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课程中最先讲解的部分,从电路模型开始讲到频率响应,前后涉及10个大章。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做电路的等效变换和相关的数学计算,讲授过程也是按传统的顺序讲解。对于电类的学生而言,他们有整个学期的时间去不断实践和强化相关的知识。然而,对于憧憬着自己未来成为计算机硬、软件或者网络技术方面人才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学里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就如此抽象、枯燥,而且里面的知识似乎也跟计算机没什么太大联系,多数的学生都表现出了反感和厌学的情绪,从而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模电部分的学习。
  (3)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的讲授内容过多。从现有教学大纲来看,《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教材中除了最后一章SPICE辅助分析设计不讲以外,其余大章基本一个不落。这些内容虽然都有实际的器件和实用电路作为支撑,但由于电路结构多变,设计参数众多,计算过程繁琐,对于之前已经对该课程产生了厌恶情绪的学生来说,更繁更难的模电内容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对于有较好学习方法的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多的内容,也是不小的挑战。
  (4)实验部分安排不合理。实验课安排在学期末进行,时间上跟理论课脱节,往往是做实验的时候,相关的理论知识已经遗忘殆尽了;同时,实验部分不计入最终的总评成绩评定,这就使得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再次降低,学生根本不认真对待。
  (5)考核方式与工程教育的理念不相符合。传统的闭卷笔试,以各自独立的分析计算题为主,配以选择、填空题。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海量做题,整个课程学完,学生说不出学过什么,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当然也就无法应用于实际的工程实践。
  二、基于CDIO的课程改革构想
  对“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课程引入CDIO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电子电路技术的兴趣度、认知度和实践能力。从电路的宏观功能入手,对项目的组成模块逐一分解,各个击破,让学生从“做中学”。笔者在研究了相关课程[2,3]的改革思想之后,针对本课程的CDIO模式改革提出了以下构想:
  1.选用更合适的教材
  针对之前的教材理论性强、内容多的问题,我校反复比较,仔细斟酌,选择了“十一五”国家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一书。该书专门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编写,压缩了传统教材中电路基础部分,重新整合了模电部分,更加适合计算机专业这样既需要较熟练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方法而又不要求作深入研究的学生使用。   2.适当改变授课顺序
  以往的授课顺序都是自下而上,这样虽然起步时较为轻松,但对于现学的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学生几乎都是一头雾水。建议可以从一个具有综合性但又不太复杂的实际系统入手,反过来自上而下地讲解相关知识点。例如通过单相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用图1的讲解方式逐渐引出各个相关的知识点。
  3.弱化电路基础与模拟电子技术之间的课程界线
  采用图1的讲解方式之后,电路基础和模电中各自的知识点不再泾渭分明,而是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实际器件、电路和抽象的定理、方法互相穿插,相互支撑,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疲劳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实验课程的改革
  增加实验课的课时量,将实验课平行于理论课进行,甚至可以直接进入理论课的教学环节。实验内容的选取须紧密结合理论课内容,借助EWB或者SPICE仿真软件,在理论课堂上就可以直接向学生展示电路的仿真原理图和结果。同样,某些理论课上的知识点也可以在实验课上通过实验的方式提出并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实验课不能局限于软件仿真,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进行实物实验,通过在面包板上搭建实物电路并运行,不仅锻炼了学生个人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其人际团队合作能力。
  5.考核方式的改革
  纯粹的理论闭卷笔试必须被理论结合实践的考核方式所替代。建议只把最基本的理论分析和计算作为笔试内容,如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计算等。实践考试则以在规定时间内,按小组划分,完成随机抽取的项目设计题的方式进行。实践考试中允许翻阅相关资料或在组内互相讨论。实践部分的评分方式可以参考模糊层次分析法,[4,5]按成果、口试和团队三个方面综合评分。最终的考核成绩中,理论笔试占50%,实践考试占40%,平时表现占10%。
  三、已实施的改革步骤
  由于得到我校教学研究课题的基金支持,“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课程的CDIO模式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第一,在更换教材的同时,重新分配了电路基础与模电部分所占的课时比例,增加了实验课的课时量。电路基础调整为2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为36学时,实验32学时。考虑到原先的课后作业多有抄袭现象发生,现将平时作业从课后作业改为课堂练习,题目也精选极具代表性的题型。
  第二,理论课内容进一步精简。新教材的理论内容已经较原来的教材有所压缩,但由于课时所限,有些知识点在实际授课时必须做弱化处理。例如二极管、三极管和运算放大器只强调外特性而不细究内部工作原理,交流电路只涉及单相正弦稳态电路的一般分析而对三相电路和相量图分析法不做要求。
  第三,实验课不再放到学期末进行,而是有机地穿插在理论课当中。在某些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加入SPICE软件的仿真演示,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认知度,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思维疲劳度。在实验机房中完成的实验课,则让学生自愿组合成固定的实验小组,一般3至5人一组,每个人选取大项目中不同子项目进行设计与实验。
  第四,期末考核方式由原先的闭卷笔试改为笔试和实践相结合。笔试部分只占总评成绩的50%,主要是考查学生最基本的概念和基础的分析与计算。实践能力考核占总评的40%,考核时依然以平时实验课的实验小组为单位,完成当场抽取的设计项目,最终按子项目的难易程度与完成度评出个人能力成绩,按大项目的完成度及优劣评出人际团队能力成绩。平时表现占10%,包括理论课上课堂练习完成的情况和实验课上口头问答的情况。
  四、结束语
  CDIO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本文将CDIO理念引入到“电子电路技术与实验”课程中,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构想,并在校教学研究课题基金的支持下完成了部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为近电类专业中的电类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Edward Crawley,Johan Malmqvist,Soren Ostlund,等.Rethinking Engi-
  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 [M].Berlin:Springer-Verlag,2007.
  [2]张国平,付贵阳,马永力.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电路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93-94.
  [3]王照平,李文方,王玉巧,等.基于CDIO模式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电子测试,2013,(3):198-199.
  [4]唐有文.模糊层次分析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3):19-23.
  [5]丁光彬,张红光, 于佐东,等.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评估方法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52-53.
其他文献
摘要:电力调度是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供电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调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过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从渠道策略入手,探讨了电力调度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意见。  关键词:电力调度;渠道策略;电力营销;供电质量  作者简介:苏龙(1963-),男,江苏张家港人,江苏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工程师。(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城市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网络通信系统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为此,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通过探讨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从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本思路  作者简介:李国(1978-),男,广东深圳人,深圳市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广东 深圳 518000)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根据丽水电网对35kV变电站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目标要求,分析了调度和生产业务对数据网络的需求,确定了本级数据接入网建设采用的组网方案、拓扑结构和设备、技术选择原则,力求系统配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灵活可靠、安全实用。  关键词:35kV变电站;调度;数据网  作者简介:李洁(1977-),男,安徽广德人,国网浙江丽水市莲都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工程师。(浙江 丽水 323000)  中图分类号:
摘要:如今,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了运用,甚至电力部门也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因为这种技术能够用机器去模仿人脑,进行一系列的思考、规划、设计等活动,并保护继电装置,防止电力运行系统出现故障。同时,这种人工智能的技术还能减少人工管理时出现的差错,提高运行效率。针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人工智能做了一些探讨,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人工智能;运行  作者简介:郭云川(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定检预试周期棒或红外成像仪等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对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的评价,大大提高变电设备检修的效率,改变整个变电设备的运行和检修模式。而这种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对运行人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通过对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运行人员的相关业务技能。  关键词:红外成像检测技术;
摘要:以信息技术在火电工程对标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火电工程对标管理实际情况,搭建了针对性的信息化平台,就其中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展开了详细分析与说明,进而总结了火电工程对标管理中引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火电工程;对标管理  作者简介:张俊(1982-),男,山西应县人,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上海 200233)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主要研究了如何利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M)改善安装有鼠笼式异步发电机组风电场的电能质量和提高其低压穿越能力。在PSCAD/EMTDC环境下建立风力发电机组、电网和STATCOM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STATCOM不仅能显著地改善电能质量,还可提高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  关键词:STATCOM;低电压穿越能力;电能质量;风电场  作者简介:杨军(1973-),男,吉
摘要:主要研究了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特性和反击耐雷特性。绕击耐雷分析方面,建立雷电先导传播轨迹,对比不同条件下的雷电先导传播轨迹,总结分析了影响输电线路绕击的重要因素。反击耐雷分析方面,主要针对雷电波过程中的电磁暂态结果进行研究。  关键词:耐雷特性;绕击;反击;杆塔;仿真  作者简介:徐淼(1980-),男,辽宁大连人,国网辽宁电力大连供电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工程师。(辽宁 大连 116001)  
摘要:在变电站规模、数量均持续扩大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强化变电运行管理质量与水平的方式,来保障供电需求得到可靠的满足。基于此,以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基本程序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针对倒闸操作中的危险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研究,最后论述了变电运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以及相应的故障排除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程序措施;倒闸;故障;排除  作者简介:丁丽(19
摘要:针对电气二次回路实训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由老师为主导转换为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生从事电气二次回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岗位,达到掌握电气二次回路安装、运行、维护的技能,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电气二次回路,掌握故障查找的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有利于调动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二次回路;基于工作过程;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