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政府视角下机构改革后政府部门间协同研究

来源 :现代营销·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123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中央开启了新一轮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赋予了司法行政部门更加重大的政治责任和新的历史使命,将司法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司法部,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省市地方参照执行。本文从整体政府角度出发,立足于地方政府法制办和司法局职能调整的实践,探讨司法行政部门在职能调整后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提升政府间协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整体政府;机构改革;协同;司法行政部门
  一、引言
  2018年2月28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确定了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重点任务与战略步骤,由此拉开了我国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序幕。[1]本轮改革中,党中央从全面依法治国的全局和战略高度,赋予了司法部更加重大的政治责任和新的历史使命,将司法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司法部,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2]自上而下改革具体到地方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在完成职能转变后,如何与政府部门强化协同,构建“最佳”模式的“整体政府”,进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整体政府理论及分析框架
  (一)整体政府理论
  整体政府理论由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提出,主张以公民需求为治理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治理手段,以整合、协调和责任为治理机制,跨越组织功能边界,在政策、规章、服务、监督四个方面,对治理层级、功能、公私部门关系及信息系統等碎片化问题,进行有机整合与协调,不断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为公民提供无缝隙、非分离的整体性政府公共服务。[3]
  (二)分析框架
  整体政府理论被西方诸多国家运用于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英国学者汤姆·林从实用主义类型学出发,在总结西方各国整体政府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归纳了整体政府建设“内、外、上、下”四个维度的“最佳”实践模式。“内”指创新组织结构,通过组织内部合作,在新的组织文化、价值观念、信息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实现联合;“外”指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组织之间合作,在联合团队建设、融合性结构、分享领导权等方式实现联合;“上”指创新责任和激励机制,通过由上而下设定组织目标,并对上承担责任,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分享、绩效评估、公共服务协议等方式实现联合;“下”指创新服务方式,以满足公众需要为服务宗旨,让服务对象介入服务过程,通过联合磋商、“一站式服务”、公众参与等方式实现联合。这种实践模式是从主体角度进行的总结。[4]
  三、整体政府视角下的部门协同实践——基于J市X区政府法制办和司法局职能调整
  (一)J市X区机构改革背景
  1、机构方面:2019年1月,J市X区委制定《J市X区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区深化机构改革工作进行部署。《方案》调整优化区级党政机构和职能,将区委建设法治X区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作为区委议事协调机构。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重新组建区司法局,将区司法局、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区行政复议局)的职责整合,作为区政府工作部门,不再保留区政府法制办公室。
  2、人员方面:机构改革后,原区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及下设法制科科长转隶至区司法局,从事行政复议与法制工作。
  3、职能方面:司法局调整后的工作职责被赋予了“一个统筹、四个职能”的新内涵,即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区,全面履行政府法律事务、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刑事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四大职能。其中涉及到职能移转的为区政府法制办承担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报送备案审查、管理等职能及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职能划转至区司法局。
  4、机制考核方面:机构改革后,2019年市委依法治市办将规范性文件因内容违法或超越法定职权被纠错的、未按程序制定被通报、报备等情形予以考核扣分,并将责任单位落实为司法局。2020年,市委依法治市办修改了考核标准,增加了法治建设纳入巡视巡察工作推进情况的考核标准;在规范性文件方面,将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作为评分标准,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建议审查等情形予以扣分,并将责任落实为司法局。此外,增加了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等加分项。
  (二)机构改革后部门间协同存在的问题
  1、内部机构运作不畅。主要体现为以往由区政府法制办承担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职能在划转至区司法局后,由于人员转隶、衔接不及时等导致在审查、发布、报备等环节均出现遗漏或不及时问题。2019年,政府全年向人大常委会报送规范性文件数量下降30%。2020年上半年,政府办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变动后,政府报送规范性文件数量再次急剧下降。对此,司法局表示其无法了解政府的全部规范性文件,而政府办认为该职能已划转至司法局,具体应由司法局负责。
  2、外源协调动力不足。机构改革后,针对政府办和司法局在规范性文件的报送、管理上不力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采取了多种督促方式,包括与该项工作负责人沟通,与政府办召开座谈会,通过人大主任会议专题听取该项工作,要求政府办开展自查等,但人大的监督对推动区政府办和区司法局的协作明显动力不足,成效一般。
  3、激励机制不健全。从J市对县(市、区)考核标准的变化可以看出,目前的考核仍存在不够合理的方面。如考核内容主要是条块式,仅关注绩效,而忽视了部门之间协同这一重要过程。具体到涉及职能调整的考核项,如法治建设纳入巡察工作推进情况过于宏观,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把握;虽在机构改革后将规范性文件管理纳入考核,但责任单位仅落实为司法局,缺乏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对此的监督;加分内容较少,正向激励作用不足。以上不足均无法引起政府对相关职能的重视,也就无法激励部门之间在相关职能上的协作。   4、公众参与协商不足。公众参与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评价标准,部门间合作共治和协同治理,能够优化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规范性文件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涉及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目前公众参与政府部门间协作共同决策的程度显然不足,如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要采取政府内部研讨、参照上位法规定等“闭门造车”方式,缺乏听证会、座谈会等公众参与方式,显然不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民主水平,进而影响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构建。
  (三)原因剖析
  1、思想认识不统一。J市X区机构改革后,原区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及下设法制科科长转隶至区司法局,从事行政复议与法制工作。对区政府办来说,法制办职能已全部劃转至司法局,主观上对涉及该项职能的工作存在“与我无关”的思想,并且由于人员调整频繁,造成政府无专人与司法局对接该项工作,政府出台的文件无法全部、及时地移送司法局审查。事实上,政府办仍需承担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而司法局承担具体的合法性审核、备案等工作。
  2、组织机构不对等。也就是部门间地位不对等,政府法制办过去隶属于政府,“背靠大树好乘凉”,如今划转至司法局后,变成政府的下属部门,身份地位“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机构改革之前,政府法制办以该级人民政府的名义对下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此时的审查是基于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层级监督。而机构改革之后,由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同一级政府工作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此时的审查由改革前的上级部门转变为现在的同级部门作出,地位的转变大大影响了部门之间协作的积极性。
  3、内外利益不协同。政府部门虽然是公共部门,但也有自利性,也会计算利益得失,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政府部门壁垒的最重要原因。[5]一是部门之间利益不协同,机构改革前,法制办因隶属于政府,与政府办具有利益共同性,而机构改革后,司法行政部门被赋予了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区的职能,既要作为政府的下属部门,又要高站位地统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其部门利益和其他同级行政部门的利益之间,和政府的无私利性之间的平衡具有挑战性,而现行的考核机制也导致部门间以各自利益为阵,不利于协作;二是与权力机关利益不协同,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政府行使监督职责。监督主体与被监督对象本身存在利益不协同,尤其是长期以来,人大对政府的监督方式较为温和,因而监督力度不足。三是与群众利益不协同,政府部门的自利性使得部门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在共同协作决策的过程中对关系到部门自身利益的核心信息,往往不愿意公开,或不愿群众参与。
  四、提升政府间协同的发展路径
  (一)内部整合——完善组织结构、人员管理协同。司法局要充分发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作为区委议事协调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党委、政府凝聚力。树立合作理念,加强对人员管理,倡导团队意识,塑造协作、互助理念,促进政府各部门优势互补、协调一致,提升组织凝聚力。[6]加强信息互通,政府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要打破信息壁垒,增进协调沟通,以洽谈、联席、信息共享等形式增进协同合作,使得政令通达,施政有力,保障组织和运行机制。[7]
  (二)外部整合——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实施行政有效层级监督监管,加强上下级行政部门的监督,充分发挥监察、人大、舆论等监督。如可以参照J市H县做法,加强区委巡察组对规范性文件管理的监督。加强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充分利用专题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手段,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加大政府信息公开。
  (三)“上”部整合——加强考核机制平衡协同。西方国家对整体政府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部门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分工、有部门边界,它就永远存在,无法对其进行根除。[8]因而,必须完善考核机制,让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接近平衡,实现整体利益对部门利益的消解。要通过细化考核标准推进职责、督察工作机制等具体规定,合理设置责任单位,增加正向激励措施,进一步平衡部门间利益,发挥考核倒逼部门协作的作用。此外,可以将部门协同列入考核标准,针对部门推诿扯皮、协作不力等情形予以扣分,对部门协作达成的机制、创建的项目从成效性上赋予加分,推动部门间协作。
  (四)“下”部整合——拓展多元化协商主体。一方面,政府要提升依法行政决策能力,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优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履职、激励和保障机制,推动法律顾问事前介入、事中参与。[9]另一方面,要拓展多平台建设,通过职务代表进代表联络站、官方公众号、网站、政务APP等多种方式听取民众的意见建议,促使公众与政府决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整体主义观”推进部门间协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http://www.gov.cn/xinwen/2018-03/04/content_5270704.htm
  [2]刘建武.深入理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原则[J].求是.2018.4
  [3]吴德星.以整体政府观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J].人民论坛.2018.1
  [4]谭海波、蔡立辉.论“碎片化”政府管理模式及其改革路径——“整体型政府”的分析视角[J].社会科学.2010.8
  [5]沈荣华、何瑞文.整体政府视角下跨部门政务协同——以行政服务中心为例[J]新视野.2013.2
  [6]吴德星.以整体政府观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J]人民论坛.2018.1
  [7]吴德星.以整体政府观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J]人民论坛.2018.1
  [8]闫 建、艾光利.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范式与路径研究———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8
  [9] 伍美玉.政府部门间协调和合作的困境及选择——基于整体主义的视角[D].2013.5
  [10]刘莘.《行政立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5 页。
  作者简介:
  舒阅(1988—),女,浙江嘉兴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9级MPA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舒 阅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改革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建工作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巨大突破,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借此机会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电力行业领域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每个员工都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崭新的电力营销手段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够在日益复杂的市场发展态势下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电力管理质量也可以从根本上获得提升。  
期刊
摘 要:当前时代是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带来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商业模式的革新。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企业也引入电子商务概念,以保证其行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引言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资金等因素影响,其在市场上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中小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法律法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空前繁荣的局面,企业金融经济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这也导致企业金融风险的出现。本文在分析探讨我国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策略,以期为企业金融经济健康发展带来有益参考。  关键词: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期刊
摘 要:ROI理论认为广告“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更加突出广告在语言表达上的艺术与技巧。但是在近年的广告设计和宣传过程中,为了突出产品的关联性和震撼力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宜的应用。利用“怎么说”实现产品“打擦边球式”的关联成为广告业存在的一些现象。本文通过对具体广告案例的分析,并结合ROI理论指出目前广告行业存在的怪象。对未来广告行业的发展及受众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广告;关联性;ROI理
期刊
摘 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以下简称专票电子化)是深化国家“放管服”税收改革策略而制定的税收管理信息化改革重要举措。由技术驱动税务凭证形式转变的一场税务管理变革将全面展开,会在接下来1-2年内波及全社会各行各业,影响力堪比“营改增”。本文围绕专票电子化概述、税务系统工具变化、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以及企业如何落地执行等话题展开论述。简要分析专票电子化在企业管理模式升级、智能应用融合、全数据打通、业
期刊
摘 要:客户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客户关系管理工作是企业市场营销相关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則需要提升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也就需要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管理。在本文中,将主要针对客户关系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市场营销;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竞争愈加激烈,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为了能够实现健康
期刊
摘 要: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乡村居民增收,也跟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良性循环。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研究背景,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我國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
期刊
摘 要:2020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公布,在法治框架内为信息披露的建构指明了方向,突出了上市企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控股股东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了信息披露的要求,完善了信息披露的内容,从而使得新《证券法》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推进信息披露规范运行具有积极意义,为确保证券市场有效运行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信息披露;监管导向;连带责任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在进入21世纪以来,从信息化渐渐转化成“智能化”,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进步,智能化一系列产品已经很成熟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了,智能家居、智能生产、智能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电子产品接连不断的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帮助。本文主要研究知识经济在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的经营意义,和在传统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后带来的企业财富。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创新  对于知识经济很多企业
期刊
摘 要:分析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际情况,会发现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针对基础问题还未能确立共同目标,中西方在管理科学发展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针对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势,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细致化探究。  关键词:管理科学;发展探究;内在逻辑;发展趋势  科学管理是企业建设发展阶段,所应用的固定模式,对我国企业的市场定位,以及企业发展规划有关键影响。因此要应用科学管理策略,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