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银行的颠覆者来了?

来源 :CM华夏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xin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来袭,逃跑还是拥抱?
  机器人投顾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无疑将改变财富管理行业,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疑问理所当然:在一个人类智慧和社交互动至关重要的产业里,全凭数据输入就能产生科学分析的平台,如何能占据半壁江山,甚至“统治”整个产业链呢?
  尽管质疑声不断,但智能投顾的前景却反而更显光明,其根本原因或许在于,机器人的出现并不能彻底取代经验丰富的财富顾问的地位。威廉·特劳特,知名研究及咨询公司的资深分析师这样评论智能投顾:“十几二十年以前,机器人投顾仅仅只是被应用于研究机构的课题实验,真正进入高净值客户这一金融服务零售领域是近年的事,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机器人投顾的前景是巨大的。”
  这种“可预见的前景”显然触手可及。在美国,已经出现了大约200多家以机器人智能投顾为主体的投资平台,而这些投资平台的客户甚至已经延伸到了欧洲。事实上,这股机器人智能投顾的风潮不仅吸引了一大批高净值客户,也让传统的金融业者趋之若鹜。仅在去年,就有数家机器人智能投顾平台被大型理财机构并购,而数据显示,这些理财机构大多服务于高净值客户。
  对保守的金融行业来讲,任何一种趋势都不会轻易得到发展,但这种保守在面对机器人智能投顾时却变得“不堪一击”,毕竟,根据花旗集团去年最后一季度报告中预测的,机器人智能投顾在接下去的十年将管理超过5亿美元的财富,相信这样一块“大蛋糕”会让所有金融机构趋之若鹜的。
  智能vs人脑,合作胜于对抗
  和金融业者的保守相比,可以被称之为“互联网世代”的年轻客户,则对机器人智能投顾的接受度要高的多。根据花旗集团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富二代都对智能投顾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基于这种兴趣,机器人智能投顾对传统的银行业者和金融机构而言,或许更多的并非威胁,而是吸引客户的助力。一份几个月前来自英国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通过调查70位理财顾问,其中40%都表现出对机器人智能投顾吸引新客户和提高投资效率的信心。
  特劳特表示,机器人智能投顾基本上依托数据演算平台自动运行,但现在关于机器人智能投顾的争论基本基于两方面:如何让这种自动化的数据结果被应用于前端风控,以及如何让这些看似冷冰冰的数据转化为投资建议。因此,虽然机器人智能投顾的未来相当光明,但是否能最终成为主流仍将取决于,它是否能有效地被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和金融专家运用到与客户的沟通中去。?
  最近由Cerulli机构展开的一项调查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在他们去年底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和单纯使用机器人智能投顾的金融机构相比,有效将智能投顾和传统理财专家相结合的服务,客户的满意度高出15%。对在线的金融交易平台而言,机器人智能投顾或许只需要机构做到在线对话、在线沟通的进一步完善。
  然而对大型的、传统的财富管理机构来说,机器人智能投顾的使用,则会让其更加即时地调整原有的资产配置方案,做到人与机器的互为补充。举个例子,尽管所有的机器人智能投顾基本上都是利用演算法来构建投资组合,但不同的投资组合却是千差万别的,即便是输入相同的数据,考虑到所处环境的不同、客户偏好的不同和各种资产类别的差异,智能投顾也决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结果,这也就是说,在机器人智能投顾越来越火的将来,它也并不是资产配置的唯一手段,而只是财富管理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机器人智能投顾可以被用在各种规模的财富管理中,小到普通人,大到亿万级别的家族办公室,”特劳特告诉记者,“但是随着机器人智能投顾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将目光锁定在更加成熟、更具影响力的大客户身上,因此,光发展机器人智能投顾显然是不够的,人和机器兼顾才是更好的服务高净值客户的方法。”
  当然,进一步的发展和更好的客户体验是必不可少的,有专家表示,机器人智能投顾现在还仅仅被用于客户资产配置方案领域,更复杂的投资组合虽然已经被金融机构和学界宣扬已久,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未见明显效果。“事实上机器人智能投顾暂时只在可征税的投资中使用,而对于更庞大的投资,例如退休金体系的投资配置,机器人智能投顾还未能介入,当然这或许在未来会成为可能。”
  机器人智能投顾的商业价值在现阶段并未完全显现,其主要原因在于,真正关心并热衷于智能投顾的“新世代”还未能对财富拥有实际的操控权,而一旦这些家族的二代、三代完全介入资产配置和财富传承之后,机器人智能投顾的高效服务优势将进一步发挥。
  “当然前提必须是机器人智能投顾系统可以提供更多的、更有建设性的投资意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投资组合,”特劳特解释道,“它们应该可以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更多度身定制的、且具有长远意义的资产配置产品,据我所知,有些机构已经将这种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
其他文献
偶然和必然,只差一个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但是,什么是偶然,什么又是必然,谁又能说得清楚?尤其是当事人如果不作解释的话,就更是一笔糊涂账,结果基本靠猜,结论也未必就真。但是,不猜,又有什么办法?  2.51万亿。  这是央行公布的1月份信贷增加的数字,对的,没有错,就是2.51万亿,同比多增加1万亿左右。如果考虑到2015年最后一个月只有5000亿不到的增量,是个人都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嘴
期刊
当前,市场普遍对中国经济较为悲观,这情有可原。  事实上,中国经济确实面临诸多挑战:虽然政策不断出台,但结构性失衡和周期性因素拖累近几年经济增长逐渐放缓;房地产深度调整和产能过剩导致通缩压力加剧、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债务负担高企。此外,杠杆率快速攀升也使得银行体系面临显著的潜在损失、可能需要清理多年。虽然经常账户顺差依然可观,但资本持续外流、外汇储备不断缩水,人民币仍然面临贬值压力。  最近市
期刊
自从日本央行加入“负利率军团”以来,投资者关于这方面的疑问越来越多。对此,高盛对其中投资者最关注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回答。这些回答包括负利率的背景、欧洲央行的负利率经验、传导渠道以及一些外溢效应。  负利率程度可以有多深?理论上,负利率可能低至与持有现金的负回报率相当的水平(零利率减去持有成本)。  欧洲实施负利率的背景是什么?部分欧洲国家的央行实施负利率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1) 防止本币升值(瑞
期刊
VR拥抱资本狂潮  近日,瑞士VR初创企业MindMaze宣布,获得由印度Hinduja集团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也达到11亿美元。MindMaze也成为第五家融资上亿美元的VR和AR企业。  MindMaze为医院的中风康复患者专门打造了一款VR设备,还出售家庭康复VR设备以及游戏设备。这些设备利用VR及AR技术,配合动作捕捉传感器,为用户展现如同身临其境般的可交互数字环境。MindMaz
期刊
近期,许多华尔街的战略家们开始预测,2016年股票市场不出意外的话,将是温和的一年。但在2016年的前几周,股票已经比预期的更差了。  市场以其前所未有的震荡开局,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了9%,全球股市跌入熊市。所以,一些专家已经降低了他们的年终预期。  不过,共识是,股票下降是正常调整,而未必一定是伴随着经济衰退的,所以已经6岁的牛市仍然活着。  2月上旬,根据急剧变化的全球市场走势,
期刊
原油降价致金融市场危机  在欧美股市,恐惧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了,重要的是,恐惧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2016年,新的一轮恐惧已经开始了,标准普尔500已经表现出历史上同期最糟糕的一次。  中国经济的放缓使其货币暴跌,可能威胁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油价暴跌已经引起市场苦恼,原油是否将引发今年的次贷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联储的表现已经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我们找到一些熊的因素,
期刊
猴年伊始,香港楼市骤然入冬。有媒体报道,华人首富李嘉诚的身价也缩水1400多亿,但是,李氏家族又怎会轻易被这漩涡困住?因为李氏家族的资产管理早已交予家族办公室打理,面向全球进行资产配置,其投资重点逐渐由内地转向欧美,并开始从房地产主业退出。  李氏家族的资产管理,只是港澳台等大中华圈家族财富管理的缩影。近年来,在中国内地,专门为高净值人群服务的家族办公室也开始像雨后春笋般涌出。据非官方统计,国内已
期刊
股民老马在格力电器上市后的首周内买入该股,多年内一直专注投资,在近16年的时间内,大大小小股灾无数,仅金融危机就至少发生了两次,但老马的收益仍然逾600倍。  这不是神话,而是A股市场的真实个案。其实,这样的“奇迹”时有发生,却是“知易行难”。好公司是时间的朋友,只有少数基本面优异的公司,才能穿越牛熊,成为赢家,为投资人带来持续的高额回报。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找到好公司?  选对行业很重要  
期刊
涌悦资产创始合伙人、投资总监成胜  做过4年科技股研究员,从2010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多次获金牛基金奖,2015年中离职“奔私”。  压箱底股票:医疗股  成胜在2011年买入卫宁软件并持有,长期以来,成胜所管理的基金都是卫宁软件的第一大机构股东,卫宁软件也是他的第一大重仓,四年时间涨了25倍。  成胜回忆,当时他发现这只股票的逻辑很容易理解:中国医疗的产业空间很大,医疗信息化在里面渗透率很低,
期刊
借力德国,剑指欧洲  1月至2月间,几家中国企业购买欧洲科技公司的新闻占据了德国报纸的头条,甚至有媒体用“中国大胃企业买断德国”这样的标题来表示惊叹。事实上,去年7月初,中国政府设立100亿欧元基金帮助中国科技企业进入欧洲市场,自此以后,中国企业便没有停下过进军欧洲的脚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样的道理,对进军欧洲的中国企业来说,似乎可以翻译成“买生意容易,做好做精难”。不过,对于这种让中国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