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青涩

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87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世界有多大?李并不知道的,尽管书上说地球的半径有6400公里,地球赤道的周长有40000公里,李并不清楚它们具体的概念;尽管书上说“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长江两岸柳枝刚刚发芽,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啊,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李同样还是有些不明就里。哪怕老师还举着“从南到北,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公里的长度,从东到西,我们的祖国有五千五百公里的宽度,一架每小时飞五百公里的飞机从东到西或者从南往北要飞十多个小时才能飞完”这样的例子说明,李也不懂,因为李并没有坐过飞机,而且连汽车都没有坐过,火车也没有坐过,何谈飞机呢。
  李一直都在自己出生的村子里呆着,村子里还有小学,李也就在那里读书。村外是什么样的地方,他不知道,因为村外的村子里并没有他的亲戚或者朋友,他没有去过。李去得最远的地方莫过于几公里外的镇上了,逢着农历的一、四、七日的时候就是墟日,人特多,挺热闹。可这样的机会也不多,因为平日里他要读书上学,就算是逢着星期六日,他也没有去过几回,因为爸妈要他看书写作业,不带他去,或者爸妈们也不去,要忙活;可能在自己还没有读书的时候爸妈带自己去过很多次吧,可那是怎么样的感觉呢,李也想不起来了,因为那时他还只是个成天要爸妈抱着的小孩;当然,去鎮上也会经过许多别人的村子,可李没有进去过,因为里边没有他认识的人,他进去也不知道做什么好,进去仅仅为了瞎转看看么,可村子里往往都是有很多恶犬的,还是不要去吧。如是,李常常都觉得一个人所生活的世界其实是很小很小的,小到连一个村子的范围也走不出去。
  除了村子里的人,李见过的外人也不多,顶多就是从村旁的那条泥路上骑着单车走过的读中学的男生女生或者其他路人,或者是骑着摩托车开着拖拉机或者小汽车经过的人。可李并不认识他们,只能在车子经过后扬起的灰尘里看看他们的背影,想着:“他们是从哪儿来的,他们要去哪里呢?唉,我要是甘蔗就好了。”
  甘蔗是同村的一个小男孩,他有个亲戚在县城里,每每会开着一辆小汽车来到村口,载着甘蔗一家人去县城里他的家里玩,“县城在哪里呢?坐车一定很舒服吧?”可惜,李没有亲戚在县城,而且自家的亲戚也好像没有几个,所以,李从来也不知道坐车是什么滋味。李只能在村口的泥路上有拖拉机经过的时候,看它驶得慢了些,快快地跑过去,跳起来两手搭在它的后车斗上,缩起双腿,用手撑着自己不掉下来,随着拖拉机晃抖,双手还隐隐地发疼,晃得头昏眼花,松开手,跳下来,却时常都是“扑”地跌倒在地上,摔个狗啃泥,抬起头,望着拖拉机远去,“去,什么破拖拉机,难坐死了,一跳一抖的,去翻车吧,前面一定会翻车的,不翻也要撞死你!等我以后有钱了买辆漂亮的小汽车,气死你,气死你个破拖拉机!”
  上中学了,比起那个小小的村子来,李算是走得很远了,起码是在镇里了,还可以天天骑单车去上学,第一次更多地与外边的人和物接触了,李便很有些稀奇的感觉,因为可以认识到许多都是在同一个镇却不同村子的人了。
  李的坐姿历来都是很不雅的,只要有靠的地方,他便会靠得如同一摊烂泥一样歪歪扭扭的不成人形,包括是教室的课桌,他便常常靠在后面女生的桌子上。不过李虽然怪,那个女生更怪,因为从没有哪个人令到李这么尴尬难受、想动一下都不敢动的——那个女生很喜欢把笔盒放在桌子的边沿,而且就放在李倚靠桌子的地方,还老是翻开笔盒盖子,一翻开后就不把盖子盖回去,笔盒盖子便搭在李的背上,李一动也不敢动,总生怕自己一移动身体,笔盒便“哗啦”地掉了下去;还有,李坐着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的双腿伸向后面,而后桌女生却是个喜欢把腿伸往前面的人,便很搞笑,上半身的李一动不敢动,下半身的李总是和她“触电”,触完电便激灵一下地收回腿,又不敢明显地做大动作,生怕歪了一下身体,笔盒便掉下去了。李真的很难受,又不敢和她说明,因为才刚刚做的新同学,李还不认识她,不敢去和她说话。
  因为才刚刚升上来,除了是以前同学过的,其余大家都互相不认识,谁也不了解谁的底,所以,过了几日,为了“班级管理”的缘故,班主任临时地让一些人当所谓班干,自个儿念着名单说着“班长某某同学”,然后叫那个人站起来作下简单自我介绍,同时也是给几十双眼睛认真研究般地观看一番后“认识认识”。
  班主任又接着说“副班长是桃同学”,李后桌的那个女生便站起来了,“我是桃,‘桃李满天下的桃’。”李转过头去恶狠狠地观察了她一番,原来不过也只是个女生而已。
  班主任又念道,“副班长嘛,还有一位,共两位,是李同学。”李便惶惶然地站起来,从未想到自己也有当官的份,他知道那是老师凭着他们升学上来时的成绩安排官位的,而当初李不过是碰运气考得好而已,更令他尴尬的是,他一站起来,后桌的桃的笔盒便“哗”地掉在了地上,李低头去看看,弯腰想去拾起它,刚弯了一半忽然想到自己正在“封官”呢,哪有弯腰的道理,便又忽地直起了身体,准备说句自我介绍的词儿,可惜“李”是个很古怪的字,除了组词成水果里的“李子”,似乎找不到别的字可以与它组合,刚才桃念的那句话虽然不错,可惜给她抢先说过了,他可不想重复别人用过的话,傻愣了半天,“我是李,李子的李,我爱吃李子,但是我家里没有种李子。”说完了,呼一口气坐下,突然想起有个故事叫作“路边李苦”,说的是一个叫王戎的聪明小孩的事,刚刚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本来还可以卖弄一下自己的聪明的,遗憾,错过机会了。
  于是,李认识桃了,开始和她有了说话,慢慢地熟悉,也叫她别把笔盒盖子盖在他的背上了。而且李还知道桃的家在李的村子过去的那一头,虽然不必从李的村旁经过,在别的路口就岔走了,但他们二人回家的路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是相同的,于是,如果碰得巧的话——主要是指桃没有和她的村人女生什么的人一起同行的时候,李便时常和她一起同行。
  两个男女学生骑着单车一起放学回家,那是很好的感觉,踩着车子说些话儿,有时还可以松开双手骑车耍耍车技,尤其冬天的时候天黑得早,稍微迟一点回家的话天就挺昏暗了,还刮着很冷的寒风,缩着头,用一只手握车把,另一只手则往口袋里插,脚下猛踩,或者二人比赛看谁骑得快,天虽冷却也感觉着热乎乎的;然后到了二人分开走的路口,嘱一声慢走道一声安分开了,回到家里也还是很美的感觉。   同学嘛,也就是这么回事,不紧不慢地交往着,也没有什么大的故事。
  李第一次去到桃的家里,是第二年的夏天,在她家里呆了一会儿,桃对李说:“我带你出去走走,看看我们。”“看看我们?这是什么意思?”李不明白,问桃,桃也没有回答就带着李走出家门,走了好远,来到一条周围都看不到人家的路边,路边种满了李树,李树上还挂着累累的李子,青青润润的非常诱人,桃便对李说:“看这些李子多漂亮,你去摘几个来吃吧!”
  李有些得意地笑笑,对桃说:“你不知道么,路边的李子是苦涩的。”
  古时候有个浪漫的文人组织叫“竹林七贤”,其中有个人叫王戎,相传自小就聪明过人,有个世代流传的故事可以说明:一天,他同村里的孩子跑到村外去玩,去到了村外很远的地方了,一个孩子说:“我现在又累又渴,若能碰到野果子就好了。”经这孩子一提醒,大家都感到累了、渴了、饿了。于是,他们放慢了脚步,将目光集中在道路两旁的各种树上。只有王戎一个人发愁地说:“这里不可能会有好吃的果子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不过,孩子们并不理会王戎的话,他们还是不停地向前走着。
  忽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原来,他们发现前面不远的路边,长着一棵李子树,树上长满了鲜润的李子,诱人极了。孩子跑到李子树下,有几个很快地就爬了上去。只有王戎,在后面慢慢地走着,来到李子树前,也只是站在那里,晃着大脑袋看着,既不捡掉在地上的李子,也不爬树上摘。“上来嘛,你傻站着干什么嘛?”孩子们在树上兴奋地招呼他。王戎摇摇头说:“我不要,这树上结的果子不好吃,也许全是苦的呢。”这时,树上和地上的孩子都拿出最大最红的李子尝了尝,“哇!”大家全都不约而同地吐了出来。“真的,真的太苦了!王戎,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这些李子是苦的呢?”孩子们连声问道。王戎不慌不忙地说:“你们想想看啊,这棵李子树就长在路旁,每天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如果树上结的李子不是苦的,那不是早就该被人摘光了吗?”
  “路边李苦”和“司马光砸缸救人”都是历代相传的齐名的聪明小孩子的故事,李当然也知道,所以桃叫他去摘李子,他马上地就想起了这个故事,也便这么地回答桃了。
  桃便“呵呵”地笑了,“你个傻瓜,或许现在会不一样呢?就如那个王戎,小时聪慧过人,最终不过是竹林七贤里最庸俗的一个,小时候说路边李苦,大了后为钱财斤斤计较,自家种了一棵靓李树,结的果子拿去卖还生怕别人得了他的好种,用锥子把李子核戳穿个洞才拿去卖,‘卖李剔核’和‘路边李苦’都是王戎齐名的故事,你不知道么?”
  李看看桃,有些不相信地伸手去摘了一个李子,用衣袖擦了擦,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笑了,“呵呵,真的哎,真的是甜的哎,真的不是苦的哎!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我家的李树啊,我当然知道了。还有,你看,这并不只是在路边,从路边往里延伸都是李树,它结的果子,你居然说会是苦涩的,你不令人笑话么?”李便看过去,真的,哪里只是路邊的寥寥几棵李树呢,从路边看进去,密密的都是李树,还有桃树,也结着大大的透着一丝丝红润的桃子,李便明白了桃刚才说“去看看我们”的话了——原来是来这里看李和看桃;也还有橘树、柚子树什么的,正开着花,还没有结果,这里好像是专门给人种植果树的地方来的。
  “这么大的果园,这么多的果树,都是你家里的么?”李问。
  “不是,我家里没有这么大的工夫和人力,这里只是村里的人种植果树的地方而已,就这些李树是我家里的。”桃答道。
  听桃说到工夫和人力,李忽地想到了什么,“你家里有什么人,我怎么只看到你的妈妈呢?”李想到刚才自己看到的,桃家里很是破败,很是清苦的样子,她的妈妈也是躺在床上的,似乎生着很重的病,见桃带同学回来也仅仅是问候了声而已,还要桃好好招呼一下同学,并没有其它的话。
  “家里就只妈妈和我两个人,我是独生女,我爸爸许久之前就死了;也没有爷爷奶奶。”桃说。
  “哦……不好意思,我不知道这些,我不是故意问的。”李说。
  然后李和桃还有桃的妈妈一起吃饭,那是很简单的家常小菜,虽不丰盛,可做得很美味可口,李却心下很有些悲伤难受的滋味。或许以前和桃在一起一直是过得快乐的,其实到今天他才知道桃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景象,他不知道桃和她妈妈二人或者说仅仅是桃一个人——因为她的妈妈是个常年多病卧床的人,是怎么辛苦地在田地和果园里劳作生活的,又好像想象得到,反正都不是令人开心的感觉。
  李有空的时候便会多去桃的家里了,帮她做点事,桃的妈妈很喜欢他。
  下一年的桃子和李子刚熟没多久的时候,也就是学期刚结束开始放暑假的时候,李有一天去桃的家里,她不在,李问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犹豫着没有说什么,李呆了一会儿就走了;过了两天后李再去桃的家里,她还是不在,李看到桃的妈妈眼睛里有泪水在打转。在接下来很长的时间里李都没有见到桃了,直到下一个学期开学了,李才知道桃没有上学了,去了一个叫 L 的地方打工去了,李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却没有什么办法,也说不出太多的话语,他就算心里有再多的不愿意,可毕竟帮不了什么,他只能简单地去问桃的妈妈,“桃还那么小,十六岁也还没有,她怎么可以去打工呢?”
  “她是不大,我托人给她办了假身份证……”
  “哦……”李有欲哭的感觉。
  除了农忙的时候,李去桃的家里少了,而据说桃也会寄钱回来了,桃的妈妈把自己家的田地大都租了出去,不用再那么忙碌劳作了,何况她本来就没有去做体力活的条件,她的身体一向虚弱。
  李开始和桃有了写信,也去找来地图认真地看着,在密密麻麻的线条和小字当中寻找L的位置,用尺子量着从自己所在的那个小小点儿到 L 这个地方的距离,不过相隔几厘米远罢了,可就这几厘米外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世界呢?李还是如小时那样的不懂,他除了自己的那个镇,仍是没有去过别的什么地方,还是连汽车也没有坐过,因为他并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在镇子以外的地方,所以,能去哪里呢?要说去外边旅游的话,可自己家中也还没有那样的能力。   李生活的世界还是很小很小,李只能算着从L到自己这里寄信所要走的邮路需要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这就是从自己这里到L的距离。
  然后李去了镇以外的县城里读高中了,李终于知道坐车的滋味了,从镇上到县城,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其实坐车并不怎么舒服,还有古怪的气味让人头昏,可是桃去L是坐车去的,自己要是想要去L的话也是得坐车的,所以这样想着,便觉得坐车也是件舒心的事了。
  每每有空的时候李会从学校跑到县城的车站去转转看看,那里每天下午三点都有一趟从县城发往L的班车,他第一次从车站的车程票价说明牌子上看到了从自己这里去 L 的距离:五百公里,八十五块钱的车票。
  李便计算着:五百公里,假如一架每小时飞五百公里的飞机的话一个小时就可以到L了,一架每小时飞一千公里的飞机则半个小时就够了,可惜这里没有飞机;每小时跑五十公里的汽车则要十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L,我可以在星期六的下午从县城坐车去L,到了 L 是半夜两三点钟,星期天的时候和桃一起玩,然后又在下午的时候坐车回来,星期一则继续读书上课;八十五块的车票,我一天省一块钱的话六个月就可以省够来回的车费钱了,再多省两个月的钱可以多上五六十块钱,这些钱可以拿来买东西吃或者其它可以送给桃的东西。
  五百公里,十个小时,周六和周日两天时间,八十五块钱,八个月时间……这一串数字就可以从县城去 L 见到桃了。李把这些话跟桃说,桃说李,“你别傻了,就算你有空的时候,我还不一定有时间陪你呢,等有一天我挣到好多钱的时候,不用那么辛苦,我直接带你来 L 玩就行了。”虽然桃这么说,可李还是暗暗做着自己的决定,一天省下一块钱,把它塞进个小瓷瓶子里,李甚至觉得这就是爱情了,朴素,实际,美丽。
  过年了,桃没有回家,说是春节的时候因为春运的缘故,车费涨得好高好高,要二百块钱一趟呢。李看看自己的小瓷瓶,才区区的五六十块钱,他从没想到过车费会有从八十五块涨成二百块的事,他觉得自己的愿望忽地一下子变得渺小了很多,可他还是一天一天地存着一块钱,又把自己的并不多的压岁钱塞了进去,一下子多了好多,有差不多二百块了吧,可这连坐一趟车的车费都不够。
  等李存到足够的钱的时候,李却没有去过 L ,因为桃回来过,李终于见到桃了,并没有什么,还是如当初同学那样的相处相玩相聊。再后来李又去了市里上大学了,然后又出来工作了,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他几乎没有再见过桃了,只是没有断了偶尔的联系,桃也一直都没有离开过 L 。李所在的城市H比桃所在的L更远,还得经过 L 再走两百公里才是 H 。
  有一次回家,从市里坐火车回 H 的时候,半路上经过 L 的时候,他走下了车,去找到了桃,他和她对视着,桃成熟了,也漂亮了。李本来并没有要在这里下车的意思的,只是不知怎地走了下来,自己也没有买什么,只有在火车站的时候买的一些准备在火车上吃和送给自己在H的同事的土特产零食,什么豆腐干、姜糖、菊花糕之类,他把它们拿出来给桃吃,桃吃得很温暖,李便把所有的都送给了桃,桃很开心。
  而李却没有如当初那样的感觉了,他觉得和桃有些陌生,她只不过是个连初中都没有读完的人,她只是个在工厂里一呆就是好多年好多年的普通俗氣的女工,和自己相比,差别天上人间,再也没有当初那样的话题了,沟通是件很困难的事,而且世界是这么的大,人是这么的多,从村子,镇里,县城,市里,再到 L ,再到 H ,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远,而这还只是这个世界的小小零头,李认识很多很多不知比桃厉害多少的人,当然也认识很多很多不知比桃漂亮多少的人,虽然李知道桃是个好女孩,自己和她也许是曾经地相互喜欢过,可这一切都只会成为过去;李也忽地记起自己当初天天存一块钱的事不知什么时候就终止了,那个小瓷瓶也不知道扔哪里去了。
  李还得赶回 H 去,桃送他去火车站,他要进站的时候跟桃告别,李转过身的一刹那,桃拉住了他的手臂,李回过头来,桃问他,“你,还会来吗?”
  李想了想,说:“说不准的,也许会吧。”然后李走下了进站的扶手电梯,再回过头来看了一下桃,她站在那里,眼睛里有泪水,李心里也觉得有些悲伤。
  再下一年的时候,也是夏天,桃子和李子刚成熟的时候,李回了一趟家,顺便也去了桃家里看看桃的妈妈,可她的家里已经没有人了,李去问她的邻居,他们说:“你不知道吗,她死了,就在前阵子,桃也回来了,丧事处理完后桃就走了,也不知道她去哪里了。你是她家什么人呢?哦,我记起来了,你以前好常来这里的,桃的妈妈还跟我们说以后要你做她的女婿呢……”
  李手里提的东西掉在了地上。
  李又去到那条路边的李树林,李树上挂着累累的李子,青青润润的非常诱人。桃的妈妈死了,我居然不知道,桃居然没有跟我提过,我……我以后再也见不着她了……李摘了个李子,放入口中咬了一口,青涩无比,李看看李子,有一粒眼泪掉在了上边。
  责任编辑:李  菡
其他文献
死亡将要来临,谁都明白这一点,但屋里的人都很平静。  男人在填火炉,女人在准备饭菜,要招待回来探家的一大群儿女与儿女的儿女。年轻人一边心不在焉帮母亲的忙,一边高谈阔论着,像平日一样没有主题地闲聊。  一切还像生活本来的样子继续着。  ——因为,死亡要降临到的,不是这些人的头上,而是躺在一张1.35米宽单人床上的更老女人的头上。  她分别是这些人的母亲、婆婆、祖母、外祖母、曾祖母、曾外祖母。她是经历
期刊
虚构:始于侧面,而意味无穷  董艺帆  纳博科夫曾在《文学讲稿》中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一个作家,他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小说家需要做到三位一体,但不同作家侧重不同,相同的是作家们均会从现实人生中截取一个或多个侧面作为故事的材料,或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或注重小说的技巧与形式,然而,真正好的小说无论侧重,均始于侧面而意味无穷。  李浩《八个飞翔的故事》,《雨花》2020年第2
期刊
雪 梅  小蝶的汗蒸馆开业这天,我们镇上只有两个人给她帮忙。一个是雪梅,另一个是吆鸭子的男孩米宝。  “那个女人一看就是个贱货。大冬天穿黑丝袜套皮裙,分明是在勾引男人嘛。”开牙科诊所的韦牙医说。  理发店的老李接过话头:“我算是开眼了啊。她一不放炮,二不奏乐,连开业酒都免了。”  雪梅说:“你们这是在扯卵谈!”  其实,早在汗蒸馆开业之前的十多天,整个乌拉镇就吵得沸沸扬扬了。  “是汗蒸馆,不是澡
期刊
刘放生捡到一把钥匙。  如果他預知这把钥匙影响到他的人生,打死他也不会捡。  他上班,刚到华悦集团公司大门,看见有把黄澄澄的钥匙横陈在地,弯腰捡起。钥匙呈细长纤巧的圆棍状,头部往前伸出窄短的薄片,薄片上刻着花纹繁复的锯齿图案,尾端则是一个大大的圆圈。凭经验判断这是永发保险柜上的钥匙。  刘放生是华悦集团公司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分管集团车队、文件起草和集团十多层楼房的门钥匙配发。他太熟悉钥匙了,他断定
期刊
春来叔还在医院躺着的时候,就在心里想好了一件事:要是这个病确诊了,他就回到家里,回家,把心里的话,对桂芬说出来,说明白,按年轻人的说法,就是向桂芬表白。  他一想到这个决定,心里就漾起一阵特殊的感觉,像春天的风吹过麦田,绿色的波涛一阵阵涌来。他的心变年轻了,他的血液似乎流得更快了,他觉得蜡黄的脸上,都有了一层光彩。  春来叔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他连每一句话怎么说都想好了。他连在什么情景下说都想好了
期刊
秀春是在和朱大平出现感情危机后开的理发店。  十几年里,秀春几乎天天守在店里,除非節假日,或者有事脱不开身。刚开始那几年,有不少年轻人来,现在,大多是中老年人,孩子,相邻五金机电市场的生意人,还有建筑工地上的民工,年轻人都去了美发店,他们认为上档次。她也不争,该来的不用喊也来,不想来的拉也拉不进来。干多干少,总比闲着强。人一闲着,就得病,得胡思乱想的病。眼不见,心不烦。她早饭在家里吃,中饭和晚饭在
期刊
香溪镇不大,街自然也不长,一条主街不足两百米,两条辅街更短。主街是几家单位、大小超市及服装店等,与别的山区小镇主街如出一辙;辅街是初级中学与中心小学与主街通连的路,路两旁是住户,间有两家塑料制品的加工厂。是故,街上谁家来了个什么人,或谁家请了桌客,第二天街上人基本都晓得。  严小召三下两上的家位于香溪中心小学斜对门,办的塑料制品厂在香溪初级中学后门,厂房是租的废弃的食品站。一天严小召八十五岁的老娘
期刊
这个夏天会不会发生点什么?  周日早晨,米洛睁眼看到了窗外朗润的天空,突然就想到了这句话。跟着,她又傻傻一笑,笑自己痴语。能有什么发生呢?巴东离开之后,她的生活平静如一潭死水,每天从明德小学到曼城149栋,六百多步,有时从三角地菜市场绕一下,也超不过一千步,这样的距离,她走了14年。和巴东谈恋爱那会儿,下晚自习巴东来接她,他们一起走在楼间暗影里,总是嫌那六百米太短,而现在,她嫌它太长,每一次都走到
期刊
吉祥打来电话的时候我刚刚出院。虽然此次中风很是轻微,并没有影响到语言、视觉以及肢体功能,但是却给我重重地敲响了警钟。那就是说,我今后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容乐观,如果不能很好地将血糖与血压控制在正常值,第二次中风的可能就会发生。设若是再一次发生类似的事情,情况就不会似前一次那样幸运了,不仅是落下残疾或者偏瘫在床的问题,甚至生命都有可能丢弃。因此,出院归家的我心情很是灰冷,饭吃在嘴里味同嚼蜡。  便是在这
期刊
我是上一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从纺织厂调入县文化馆的。来到新单位,我除了从事自己的小说创作外,还担负着全县文学创作的组织与辅导工作。为此,我骑上自行车跑了好几家企业,拉来了些赞助,创办了一张内部性质的小报。第一期小报出刊,便受到大家的欢迎,一时间来稿如同雪片般纷纷而至。  作者们除了通过邮局寄稿外,还纷纷地带着作品跑到家里来见我。因此,我那门可罗雀的家中突然门庭若市,天天来客不断。有那么一天,我正在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