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给绿色留空间 为乡村添活力

来源 :资源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生态空间,旨在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障环境承载容量提供空间。
  在江苏宜兴,乡村生态空间优化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通过统筹规划、突出优势,当地实现了对乡村重要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
  南部是连片山林,北部是湖荡水乡及沃野农田——打开市域地图可见:位于太湖之滨的鱼米之乡江苏宜兴,像一幅“三山二水五分田”的水墨画卷,山水资源非常丰富。
  依山傍水也是当地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优势和特色——通过对乡村生态空间的统筹规划,在这幅画卷中适当挥洒与留白,勾勒出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风貌……
  沃野农田:有序耕织美丽乡村
  站在宜兴芳桥街道金兰村村部眺望,东面是工业集中区,厂房林立;北面,沿着蒋史港、李沙浜等河道,分布着27个村民小组,被黑色柏油路面与彩色路灯勾连起来,房前屋后种植着红枫与香樟。
  “十多年前,村里还不是这个样子。”65岁的村民邓小华回忆,过去村里连像样的路都没有,村民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各家零散的农田大量抛荒,年轻人一半都外出打工了。
  “环境不好,人留不住,产业不行;没有产业,缺乏人气,环境更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必须要在乡村空间布局上破题。”金兰村党总支书记蒋仲良说,从2003年开始,他带着乡亲们肩挑背扛,从将道路修好、基础设施建好、卫生死角清理好做起,努力营造出更有吸引力的村容村貌。
  在此基础上,金兰村梳理乡村肌理、重新规划空间布局,这些年主要做了两件大事。头一件,是将位于村庄东部的废弃破旧农房有序拆除,利用闲置土地或土地置换,建立起工业集中区,引进机械、汽车材料等乡镇企业,部分村民到镇上安置,部分村落向西部集中。目前,金兰村全村已入驻54家企业、年销售额11亿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吸引回乡,到企业上班。
  另一件,就是2014年起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村办合作社,近400户农户把2780亩土地以承包权入股,小田连成大田。合作社进行绿色种植、统一经营,还发展了稻米加工生产线,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土地流转以后,我到合作社进行田间管理,除了入股分红之外还能打工挣钱,年收入有6万多元,比过去多了一倍多。”村民邓小华说,屋前是蒋史港生态驳岸,屋后是千亩良田风吹麦浪,村里还有健身娱乐广场和综合服务中心,如今工作像在景区,生活像在花园。
  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空间规划科科长王烨峰介绍,乡村的功能首先是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要转向绿色有机、生态的生产方式;其次,乡村是广大村民生活居住地,要让村民有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此外,乡村还承担着作为生态本底、为区域提供生态产品的功能。
  “在金兰村,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蒋仲良说,金兰村通过生态空间的优化布局,助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持续调整,形成乡村发展的良性循环,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兴旺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湖荡水乡:一湖清水两次转型
  水产自然村口的太湖边上,几艘船一字排开,60岁的徐荣法正指导工人们到打捞点进行巡查。徐荣法说,“我们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一般是自动化机器打捞,边边角角、芦苇荡里的或者应急打捞则可以人工开船。”
  船是渔船改造的,生活半径也未改变,徐荣法在水上工作了半辈子——最早在太湖里围网养殖,后来为治理水环境改为湖面捕鱼,现在则成了蓝藻打捞队的“徐队长”。
  徐队长的两次转型,也对应着他所在的宜兴市周铁镇、周铁村的两次转型。
  周铁镇紧贴太湖西岸,呈狭长状分布。本世纪初,化工和养殖是当地发展的“两条腿”。全镇有化工企业300多家;在各水产村,渔民们则以围网养殖、捕鱼为生。2007年开始,周铁镇重新布局国土空间规划,倒逼出一条“淘汰落后产能+生态修复优先+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新路径。
  这次转型,形成了镇村空间的“一增一减”。增减之间,都是为生态计。
  周铁镇党委书记陈忠强介绍,一方面,持续推进“去化行动”。截至目
  前,全镇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49家,减少年应税销售超50亿元、税收超2亿元,腾出化工土地2250余亩。
  另一方面,实施控源截污和退圩还湖工程,整治沿太湖3千米缓冲带水产养殖户300户,涉及鱼塘面积4060余亩,关停整治规模畜禽养殖场134家,还湖水域面积超过3000亩。
  空间腾出来了,新的发展从哪里来?“也要‘两条腿’走路。”陈忠强介
  绍,第一次转型瞄准的是机械装备产业。在周铁镇73.2平方千米的土地空间内,聚集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全镇已有近300家机械装备生产企业。
  第二次转型则是发力文旅产业。总面积8828亩的大拈花湾文化旅游康养项目,由15家化工企业腾退而来,于去年底开工建设,目标是打造太湖生态保护“新引擎”和文化旅游“升级版”。
  徐队长未来的家,也已規划在图纸上,即将建造在景区里。根据空间布局,包括上岸渔民在内的626户拆迁农户,将在大拈花湾景区内南部150亩的安置小区居住、在景区全域各岗位工作。“那时,满眼都会是湖光山色、水清岸绿!”徐荣法说。据介绍,大拈花湾项目去年10月签约,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阶段,预计将用6年左右建设完成。
  连片山林:美丽风景串点成链
  从空中俯瞰,在宜兴南部山区张渚镇东线,有一条全长近20千米、由川善线—善龙线—善林线构成的“绿径”,像一条项链,串起沿线的和谐五洞、蝶舞上东、安逸石罗等特色村落景点。来自南京的背包客朱翔沿途骑行,玩了三天还意犹未尽。
  这条“绿径”名叫“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在张渚镇共有4条:东部梁祝风情人文运动带、南部窑湖小镇旅居休闲带、西部禅意栖居农耕体验带、中部桃花积翠飘香风情带,从2018年起因地制宜分段建设,涵盖13个行政村、129个自然村,带动175平方千米、7.5万人口发展。
  宜南山区美丽村庄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绿径”有何作用?
  “自然生长的乡村,因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或产业导入作用不够等原因,实施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刚性不足。”张渚镇党委书记张敏介绍,例如,村落之间的道路宽窄不一、朝向不同,因为缺乏规划,无法修建大路,车辆往来不便;另一方面,因缺少规划,村落之间甚至会出现同质竞争,限制了乡村旅游在更大空间内整合资源的潜力。
  张敏继续解释,建设“绿径”,就是对原先碎片化的乡村进行系统化的建设,把各村单独的建设变成连片成带的整体开发。
  如今,翻建的五洞村就生长在“绿径”上、融进产业中:栋栋农房点缀在山水之间,配套设施齐全,四周果树环绕;农户们办起民宿、开起农家乐,让自然风光延伸到家前屋后。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四条“绿径”连缀起山水城林,打开了乡村空间,张渚镇也成为无锡首批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示范区,下属各村获国家级生态村、全省最美乡村等荣誉。(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7月20日12版)
其他文献
近日,随着余家花苑的43户居民全部领到不动产权证书,宝丰县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474套保障房登记发证工作全部完成.自此,从深山搬出来的所有易地搬迁户都领到了“红本本”
期刊
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皖三省交界处,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近年来,虞城县自然资源局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各类项目用地,以真金白银助推脱贫攻坚,带领党
期刊
“通讯中段,救援队伍急需位置信息.”“全省受灾面积有多少?重灾区分布在哪里?”“需要重点监测的水库现状如何?”……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极端降雨天气,多地降水量
期刊
“同志们,郑州很多地方出现险情,救灾一线急需救援人员支援,谁愿意去?请抓紧报名.”“我去!”“我去!”……7月20日晚上,征集救援的信息一发布,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的微
期刊
7月17日,天气闷热潮湿,在扶沟县韭园镇后杨行政村,几位老人正聚在树荫下摇着扇子消暑聊天。其中一位老人说:“‘一根筋’的穆老汉终于想开了,主动拆去了鸡棚,刨掉了树木,咱们下地干活的路也畅通啦!”其余的老人附和着说:“是呀,是呀,咱下地确实方便多了,这都是国土资源所的功劳。”  原来,几位老人口中的穆老汉,名叫穆根旺(化名),今年59岁,是后杨村村民,因脾气特别犟,人称“一根筋”,从不听人劝。这不,
“谢谢您的关注,这么快帮我解决了与镇政府的矛盾。”近日,高春祥(化名)向睢县周堂镇国土资源所递交撤销案件申请书,签下“信访事项息访承诺书”后,握住该所所长张水库的手激动地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要从3年前说起。  高春祥是周堂镇周一村村民,与镇政府发生了土地使用权争议,其诉称该争议地是原属其爷爷管理的空闲地。20世纪80年代初,原周堂公社办橡胶厂,占用高春祥爷爷的土地建了5间住房。橡胶厂
选派30名技术专家、1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动25台车、7架无人机分赴郑州、洛阳、鹤壁等12市30个重点县(市、区),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511个,协助紧急避险转移2524户、7884人…
期刊
“唐所长,你们的宣传真是太及时了,本打算在承包地上建养殖场呢,看了你们的宣传画,不仅知道了耕地保护重要性,而且减少了自己的损失。”近日,看见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所长唐必权又到村里做普法宣传,长葛市和尚桥镇张营社区的邢老汉高兴地说。  根据长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部署,为做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六严禁”和“八不准”等宣传工作,有效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唐必权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及时赶制出多块农村乱
7月27~28日,2021年全国地理信息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十四五”时期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将紧紧围绕“两支撑、一提升”工作定位,全面强化地理信息监管,深入推进地理
期刊
案 例  2010年7月,村民李某未经批准擅自占用1533.33平方米承包地建窑场。2012年11月,原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违法占地为由对李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决定生效后,李某停止生产,但未主动履行处罚决定,造成土地闲置。2019年11月,李某和王某签订租赁协议,将1533.33平方米窑场租给王某。同年12月,王某又与村民张某签订租赁协议,承租窑场附近的2066.67平方米土地,建成了占地面积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