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于历史的坐标,有利于成功的投资者下达好的决策,或者是风险的管控。
君华你好:
我第一次到山东青岛,是2009年从黄山游罢下来。
印象中这是第二次来中国大陆,第一次参加旅行团游桂林,因团费已缴,没有现金使用上的困扰,第二次来虽然有准备现金,但当时没想到许多店家不收国外的信用卡,因此几个大项目一支出,发生了现金不足的尴尬。
那天,刚好又碰上周六,美钞也没有机会兑换,最后摸摸口袋的现金刚好够可以搭巴士的卧铺,还剩30元钱,可以吃个早餐外加打车。
到达青岛已是凌晨5点,我住进了一家涉外的连锁酒店,因其接受国外的信用卡,加上服务生良好的服务态度,当下让我加入了这酒店的会员,开启了我对中国大陆连锁酒店的观察。
当学生时离乡背井,我逢年过节经常都是搭夜车返家,夜里天一凉,又不像飞机上有毯子,有时候身子缩在一块, 最常想起的就是李叔同的那句“今宵别梦寒”。在台湾地区,地方没那么大,南北也不过五个小时的车程,高铁也不过一个半钟头,所以从来没有见过巴士可以像火车卧铺这样子平躺的设计,初次见到颇感新鲜,父亲当年口中大陆的卧铺,突然有了画面感,做了连接,旅游常可以让我打开不同的窗口看到不同的世界。
罗杰斯写给他女儿的第6封信里,提到了先读历史,再去看世界。他认为,没有历史的背景知识,如果只是观光客欣赏到不同美丽的景点,不可能对观察到的事物有太多的了解。
这当然是个正确的方法,毕竟有备而来,常收获较大,但就算反其道而行,游完之后所引起的兴趣,再去研读那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对我而言印象更鲜明和生动,也更有兴趣深入地探讨。
不管哪一种方法,我同意罗杰斯的观点,从宏观的角度观看世界发生什么事,有时候今日为真的事,十年,二十年后并非如此,而这一个变化,甚至于形成潮流或趋势的转变,这绝对是投资者应该要关注的重要事情。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常说有钱人追趋势,一般散户投资者追价差,而趋势的形成一定有它的历史背景。
巴菲特持有的美国运通公司、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等,都是近10倍的成长,而且是主力部队,这种随着企业,因掌握了当时消费环境的发展,借助股票的购入,股份的拥有而和趋势共同成长,其实就是股市投资的真正意义和最高境界。
追求价差当然也是股市存在的一种操作,但除非你对股价动能的消长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度,练就一身飞檐走壁,左右可开弓,可自由选择进出场时机,否则极有可能犯了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所说的——一档可以获利30元的股票,却因为每次进出一元钱获利了结,三次成功也不过获得3元的获利。与趋势投资下的30元获利相比较,哪一个值得追求呢?
谈了两位大师的操作和方法,霍华德·马克斯的橡树资本投资绩效,过去28年的复利投资每年19%,相当于当年的100万元,28年后成长到今天的1.7亿元,虽然我们没有大师如此惊人的绩效,但可以见贤思齐,好的观念可以借重。
我管理的基金有7只股票,也是跟着这样的消费趋势,而有一个不错的获利大约10倍,苹果公司我错过了她第一个优秀产品iPad的股价成长爆发期,就是从他破产威胁到浴火重生,股价由1美元上升到75美元( 分股前的价钱 ),一股分成七股后,相当于2007年推出iPhone后的股价约10美元,但我掌握到了iPhone的趋势,在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形成了我的持股主力,至今仍未卖出,以我写信时今天苹果的股价148元计,获利高达14倍。
我这个持有的不变,跟历史的资料也有关联。乔布斯从过去历史的数据中,找到了未来发展的一个可能趋势,当时没有人特别在意,我当时也不知道iPhone会如此的成功,以及改变人类的生活如此之巨。
但乔布斯当时提到,听音乐的iPad,以及他们的麦肯金iMac,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这些人类需求的数量应该是高于听音乐的iPad,而手机预估需求量更大,约计算机的5倍以上,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
我当时略加怀疑,真的需要每一个人人手一机吗,但如此的倍数,就算打个折扣也是惊人的商机?所以,我购入苹果公司的股票,一则看好他现有产品iPad所带领的风潮,也认为如果手机还能够加入更多智能功能运用,大有引领趋势的机会,乔布斯做到了他原先的预估,我们的基金也获得了相当的报酬。
第二个跟历史也有关的,台湾地区早年以10%的经济成长率跑了近30年,中国大陆接下世界工厂的棒子,再搭配经济规模的优势,民间消费从必需品进入舒适或者奢侈品,这个历史演变有其脉络可循。我的一个同学,2003年到上海发展,在浦东买了三套房,一户办公室,2009年我由上海到黄山旅游之前,在他面对黄浦江的豪宅里共进午餐,在大面窗的玻璃前面对滚滚江水,问他是什么动机促成在浦东金融区附近买下如此多的房子。
他说,以前有所谓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但他参考台湾地区,以前台北西门町是黄金地段,但已经发展成熟,新的摩天大楼和新规划也无地可发展,结果台北由西边这种狭窄十分拥挤的都会地区,甚至往还有稻田错落其间的空旷东区发展,也就是今天最昂贵的信义计划区,也是台北101大楼的所在地,他以这个历史发展的轨迹做参考,买下了在浦东超过自住的房屋量,也为他带来了惊人的财富。
我非常认同罗杰斯所说的,找出什么样的历史事件,促成的特定市场起落的现象,当股价狂涨或暴跌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些事件是催化剂。
这封信里我特别喜欢罗杰斯的这段话,“要找出是什么驱动市场,要学习如何分析趋势,回顾历史这是一个好方法,更棒的是,它还教你如何预测未来的变化。”
罗杰斯在信中谈到对历史、政治和经济的兴趣,将帮助你观察到发生在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如何影响到其他国家,他认为战争和政治的不稳定,可以使原物料的价格上涨,金价跟着翻身。
2008年的金融海啸, 许多报章媒体都认为美国会重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我则有不同的看法。2008年10月份,我在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应同学会的邀请做了一场演讲,同学们把我的演讲放在视频上。事后,有人问我为什么判断的对,因为我也是通过大量的历史,试着重返1929年的现场,找出了当时和2008年相同及相异处,这个帮助我做出了持续逢低补进的判断。
历史常会重演,虽然不一定完全相同,我认为这当中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人性,就算历经百年或千年,依然相同,这就是我觉得成功的投资者,借助历史的坐标,有利于好的决策下达,或者是风险的管控。
我的书桌上有两本书交替着阅读,处在上涨牛市时,特别是狂涨不停的时候,我会阅读《大熊市》这本书,借过去熊市发生的原因和历史事件来提醒我,居高思危。
而当股市低迷不振的时候,例如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我的书桌摆上《股市多头市场风云录》。人是健忘的,但人性却是恒久不变,借助这两本书让我在每一次关键点上回顾历史,多少让我找到以史为鉴,知兴替背后的原因和发展,股市的投资也常是如此。
中国的老祖宗还加了一句话,或许会说读历史哪有这么一点好处而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明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而股市里的兴替,趋势的转变,正是作为一个投资者应该注意的!而回顾历史,不但让我们深刻地了解人生,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又上
于美东新泽西州
作者阙又上为财务规划师(CFP)、美國又上成长基金经理人,2014年第一季美国大型成长基金第一名、基金截至2016年年底过去5年和8年的年均复利分别是12.5%和17%, 2014年路透社专访(无名小子如何击败华尔街 How a little known stock picker beat wall Street), 2016年《纽约时报》采访(巴菲特的布局说明苹果已成熟),著作《每年10分钟,让你的薪水变活钱》、《你没学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
君华你好:
我第一次到山东青岛,是2009年从黄山游罢下来。
印象中这是第二次来中国大陆,第一次参加旅行团游桂林,因团费已缴,没有现金使用上的困扰,第二次来虽然有准备现金,但当时没想到许多店家不收国外的信用卡,因此几个大项目一支出,发生了现金不足的尴尬。
那天,刚好又碰上周六,美钞也没有机会兑换,最后摸摸口袋的现金刚好够可以搭巴士的卧铺,还剩30元钱,可以吃个早餐外加打车。
到达青岛已是凌晨5点,我住进了一家涉外的连锁酒店,因其接受国外的信用卡,加上服务生良好的服务态度,当下让我加入了这酒店的会员,开启了我对中国大陆连锁酒店的观察。
当学生时离乡背井,我逢年过节经常都是搭夜车返家,夜里天一凉,又不像飞机上有毯子,有时候身子缩在一块, 最常想起的就是李叔同的那句“今宵别梦寒”。在台湾地区,地方没那么大,南北也不过五个小时的车程,高铁也不过一个半钟头,所以从来没有见过巴士可以像火车卧铺这样子平躺的设计,初次见到颇感新鲜,父亲当年口中大陆的卧铺,突然有了画面感,做了连接,旅游常可以让我打开不同的窗口看到不同的世界。
罗杰斯写给他女儿的第6封信里,提到了先读历史,再去看世界。他认为,没有历史的背景知识,如果只是观光客欣赏到不同美丽的景点,不可能对观察到的事物有太多的了解。
这当然是个正确的方法,毕竟有备而来,常收获较大,但就算反其道而行,游完之后所引起的兴趣,再去研读那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对我而言印象更鲜明和生动,也更有兴趣深入地探讨。
不管哪一种方法,我同意罗杰斯的观点,从宏观的角度观看世界发生什么事,有时候今日为真的事,十年,二十年后并非如此,而这一个变化,甚至于形成潮流或趋势的转变,这绝对是投资者应该要关注的重要事情。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常说有钱人追趋势,一般散户投资者追价差,而趋势的形成一定有它的历史背景。
巴菲特持有的美国运通公司、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等,都是近10倍的成长,而且是主力部队,这种随着企业,因掌握了当时消费环境的发展,借助股票的购入,股份的拥有而和趋势共同成长,其实就是股市投资的真正意义和最高境界。
追求价差当然也是股市存在的一种操作,但除非你对股价动能的消长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度,练就一身飞檐走壁,左右可开弓,可自由选择进出场时机,否则极有可能犯了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所说的——一档可以获利30元的股票,却因为每次进出一元钱获利了结,三次成功也不过获得3元的获利。与趋势投资下的30元获利相比较,哪一个值得追求呢?
谈了两位大师的操作和方法,霍华德·马克斯的橡树资本投资绩效,过去28年的复利投资每年19%,相当于当年的100万元,28年后成长到今天的1.7亿元,虽然我们没有大师如此惊人的绩效,但可以见贤思齐,好的观念可以借重。
我管理的基金有7只股票,也是跟着这样的消费趋势,而有一个不错的获利大约10倍,苹果公司我错过了她第一个优秀产品iPad的股价成长爆发期,就是从他破产威胁到浴火重生,股价由1美元上升到75美元( 分股前的价钱 ),一股分成七股后,相当于2007年推出iPhone后的股价约10美元,但我掌握到了iPhone的趋势,在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形成了我的持股主力,至今仍未卖出,以我写信时今天苹果的股价148元计,获利高达14倍。
我这个持有的不变,跟历史的资料也有关联。乔布斯从过去历史的数据中,找到了未来发展的一个可能趋势,当时没有人特别在意,我当时也不知道iPhone会如此的成功,以及改变人类的生活如此之巨。
但乔布斯当时提到,听音乐的iPad,以及他们的麦肯金iMac,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这些人类需求的数量应该是高于听音乐的iPad,而手机预估需求量更大,约计算机的5倍以上,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
我当时略加怀疑,真的需要每一个人人手一机吗,但如此的倍数,就算打个折扣也是惊人的商机?所以,我购入苹果公司的股票,一则看好他现有产品iPad所带领的风潮,也认为如果手机还能够加入更多智能功能运用,大有引领趋势的机会,乔布斯做到了他原先的预估,我们的基金也获得了相当的报酬。
第二个跟历史也有关的,台湾地区早年以10%的经济成长率跑了近30年,中国大陆接下世界工厂的棒子,再搭配经济规模的优势,民间消费从必需品进入舒适或者奢侈品,这个历史演变有其脉络可循。我的一个同学,2003年到上海发展,在浦东买了三套房,一户办公室,2009年我由上海到黄山旅游之前,在他面对黄浦江的豪宅里共进午餐,在大面窗的玻璃前面对滚滚江水,问他是什么动机促成在浦东金融区附近买下如此多的房子。
他说,以前有所谓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但他参考台湾地区,以前台北西门町是黄金地段,但已经发展成熟,新的摩天大楼和新规划也无地可发展,结果台北由西边这种狭窄十分拥挤的都会地区,甚至往还有稻田错落其间的空旷东区发展,也就是今天最昂贵的信义计划区,也是台北101大楼的所在地,他以这个历史发展的轨迹做参考,买下了在浦东超过自住的房屋量,也为他带来了惊人的财富。
我非常认同罗杰斯所说的,找出什么样的历史事件,促成的特定市场起落的现象,当股价狂涨或暴跌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些事件是催化剂。
这封信里我特别喜欢罗杰斯的这段话,“要找出是什么驱动市场,要学习如何分析趋势,回顾历史这是一个好方法,更棒的是,它还教你如何预测未来的变化。”
罗杰斯在信中谈到对历史、政治和经济的兴趣,将帮助你观察到发生在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如何影响到其他国家,他认为战争和政治的不稳定,可以使原物料的价格上涨,金价跟着翻身。
2008年的金融海啸, 许多报章媒体都认为美国会重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我则有不同的看法。2008年10月份,我在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应同学会的邀请做了一场演讲,同学们把我的演讲放在视频上。事后,有人问我为什么判断的对,因为我也是通过大量的历史,试着重返1929年的现场,找出了当时和2008年相同及相异处,这个帮助我做出了持续逢低补进的判断。
历史常会重演,虽然不一定完全相同,我认为这当中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人性,就算历经百年或千年,依然相同,这就是我觉得成功的投资者,借助历史的坐标,有利于好的决策下达,或者是风险的管控。
我的书桌上有两本书交替着阅读,处在上涨牛市时,特别是狂涨不停的时候,我会阅读《大熊市》这本书,借过去熊市发生的原因和历史事件来提醒我,居高思危。
而当股市低迷不振的时候,例如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我的书桌摆上《股市多头市场风云录》。人是健忘的,但人性却是恒久不变,借助这两本书让我在每一次关键点上回顾历史,多少让我找到以史为鉴,知兴替背后的原因和发展,股市的投资也常是如此。
中国的老祖宗还加了一句话,或许会说读历史哪有这么一点好处而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明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而股市里的兴替,趋势的转变,正是作为一个投资者应该注意的!而回顾历史,不但让我们深刻地了解人生,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又上
于美东新泽西州
作者阙又上为财务规划师(CFP)、美國又上成长基金经理人,2014年第一季美国大型成长基金第一名、基金截至2016年年底过去5年和8年的年均复利分别是12.5%和17%, 2014年路透社专访(无名小子如何击败华尔街 How a little known stock picker beat wall Street), 2016年《纽约时报》采访(巴菲特的布局说明苹果已成熟),著作《每年10分钟,让你的薪水变活钱》、《你没学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