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慈铭(1830—1894)初名模,字炁伯,号蒓客、越缦老人,清末著名学者,著述等身,遍及文史经哲,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他曾参加过十一次科举考试,但屡次不中,直到四十一岁才中举,五十一岁中进士。他为此地刻了一枚履历闲章,曰:“道光庚戌茂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其自嘲式的幽默颇具意味。
他为人清刚,六十岁才补山西道监察御史,就多次向皇帝上奏折,痛指时弊,弹劾朝官。由于他生性狷介,又口多雌黄,因此“服其学者好之,憎其口者恶之”。
李慈铭自幼聪明好学,能文善思,与学者平步青共学互进。积四十年的博览精思,集成宏篇巨制《越缦堂日记》,可媲美顾炎武的《日知录》,冠晚清四大日记之首(包括《缘督庐日记》、《翁同龢日记》、《湘绮楼日记》),计有十八集之多。其内容可分作六类:说经、证史、纪事、读书记、杂记、诗文。其时被评说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士友纷纷传抄,影响很大,传曰:“生不愿作执金吾,惟愿尽读李公书。”作家曾朴写《孽海花》小说,也取资于李的日记。
民国时首次出版了《越缦堂日记》,是由李的弟子蔡元培先生主持筹办的。
《越缦堂日记》重视对越中人事的一些记述,皆有独到之见,其立言的准则是“文须纪实”。比如:
关于《越绝书》的名释,曰:“绝字由来有二:一,勾践内能自约,外能绝人;二,圣人殁而微言绝,辩士亦绝于此也。”
关于《会稽掇英总集》的印象,曰:“故乡岩壑,按籍可稽,亦足以慰文字之古怀,通烟霞于梦寐矣。”
关于刘宗周的评价,曰:“有明第一流人,道学中第一人。”
关于章学诚的批注,曰:“识有余而学不足,才又远逊。”
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为“越中先贤祠”所撰的对联:
溯君子六千人,自教演富中,醪水脂舟,魁奇代有。乃谢氏传,贺氏赞,虞公典录,钟离后贤,暨孙同王赋以来,接迹至熙朝,东箭南璆,三管毫专长五色。
表镇山一十道,更瑞图王会,篑螽金玉,钟毓尤灵。况浙名江,镜名湖,宛委洞天,桐柏仙室,应婺宿举维而起,翘英偏京国,殊笠合辙,一堂辇下共千秋。
李慈铭的古文功底深厚,具有代表性的如《城西老屋赋》:
维西之偏,实为书屋。榜曰水香,逸民所目。窗纸迫檐,地窄疑艫。庭广倍之,半割池绿。隔以小桥,杂蒔花竹。高柳一株,倚池而覆。予之童骇,踞觚而读。先生言归,兄弟相速。探巢上树,捕鱼入洑。拾砖拟山,激流为瀑。编木叶以作舟,揉条枝而当轴。寻蟋蟀而剀墙,捉流萤以照牍。候邻灶之饭香,共抱书而出塾。
显然,赋中记述了童年时的书屋环境及放学玩耍的趣事,使人联想到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曾参加过十一次科举考试,但屡次不中,直到四十一岁才中举,五十一岁中进士。他为此地刻了一枚履历闲章,曰:“道光庚戌茂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其自嘲式的幽默颇具意味。
他为人清刚,六十岁才补山西道监察御史,就多次向皇帝上奏折,痛指时弊,弹劾朝官。由于他生性狷介,又口多雌黄,因此“服其学者好之,憎其口者恶之”。
李慈铭自幼聪明好学,能文善思,与学者平步青共学互进。积四十年的博览精思,集成宏篇巨制《越缦堂日记》,可媲美顾炎武的《日知录》,冠晚清四大日记之首(包括《缘督庐日记》、《翁同龢日记》、《湘绮楼日记》),计有十八集之多。其内容可分作六类:说经、证史、纪事、读书记、杂记、诗文。其时被评说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士友纷纷传抄,影响很大,传曰:“生不愿作执金吾,惟愿尽读李公书。”作家曾朴写《孽海花》小说,也取资于李的日记。
民国时首次出版了《越缦堂日记》,是由李的弟子蔡元培先生主持筹办的。
《越缦堂日记》重视对越中人事的一些记述,皆有独到之见,其立言的准则是“文须纪实”。比如:
关于《越绝书》的名释,曰:“绝字由来有二:一,勾践内能自约,外能绝人;二,圣人殁而微言绝,辩士亦绝于此也。”
关于《会稽掇英总集》的印象,曰:“故乡岩壑,按籍可稽,亦足以慰文字之古怀,通烟霞于梦寐矣。”
关于刘宗周的评价,曰:“有明第一流人,道学中第一人。”
关于章学诚的批注,曰:“识有余而学不足,才又远逊。”
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为“越中先贤祠”所撰的对联:
溯君子六千人,自教演富中,醪水脂舟,魁奇代有。乃谢氏传,贺氏赞,虞公典录,钟离后贤,暨孙同王赋以来,接迹至熙朝,东箭南璆,三管毫专长五色。
表镇山一十道,更瑞图王会,篑螽金玉,钟毓尤灵。况浙名江,镜名湖,宛委洞天,桐柏仙室,应婺宿举维而起,翘英偏京国,殊笠合辙,一堂辇下共千秋。
李慈铭的古文功底深厚,具有代表性的如《城西老屋赋》:
维西之偏,实为书屋。榜曰水香,逸民所目。窗纸迫檐,地窄疑艫。庭广倍之,半割池绿。隔以小桥,杂蒔花竹。高柳一株,倚池而覆。予之童骇,踞觚而读。先生言归,兄弟相速。探巢上树,捕鱼入洑。拾砖拟山,激流为瀑。编木叶以作舟,揉条枝而当轴。寻蟋蟀而剀墙,捉流萤以照牍。候邻灶之饭香,共抱书而出塾。
显然,赋中记述了童年时的书屋环境及放学玩耍的趣事,使人联想到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