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休市洪山村狐岐山下源神池畔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源神庙。说它历史悠久是因它创建年代在千年以上,说它奇特是因庙中奉祀的对象不同寻常。源神庙正殿中奉祀的对象既不是佛家的祖师爷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大佛;又非道家的鼻祖,诸位原始天尊天师等,而是中华大地上的始祖,是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人物,是治水英雄,是管水用水的模范圣贤。俱往矣,这些始祖圣贤的历史功绩均已载入中华文明史的典籍中,留在了中国人民的记忆里,本文简要介绍源神庙所供奉的始祖圣贤的一二事迹。
中华国学经典之一的《尚书·禹贡》中有“治梁及岐”的記载,故有大禹治水曾经于此之传说。源神庙远在北宋之前即已有之,为纪念大禹治水和尧、舜之功德,故庙内祠唐尧、虞舜、夏禹。
中华始祖尧,陶唐氏,名放勋,习称唐尧或陶尧。相传尧时十日并出,日光晒得万物枯焦,尧命善射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万物才恢复了生机。尧命羲氏与和氏观察天体日月星辰的变化,创造了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天,并十九年中置七个闰月的历法。还把一年四季的时令传给民众,使农民懂得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道理,大大加速了中华民族由蒙昧向文明的过渡。尧善于指挥作战,曾派后羿杀死了前来侵扰的猰 、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他亲自打败过三苗,征服了兜。因而“万民皆喜,置尧为天子”。尧品德高尚。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颂尧道:“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尧晚年间选择继承人,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丹朱时,他以丹朱“顽凶”不能重用而回绝。最后尧经过四岳的推举,多方考察后命舜摄位行政。这就是禅让制度的开端。
舜,有虞氏,因眼睛重瞳故名“重华”,人称虞舜。舜家境贫寒,父亲是盲人,母亲是继母,弟弟傲慢无礼。但舜都能和谐相处。四方部落人民因舜的人品、智慧出众,都推举他做尧的继承人。尧为了了解舜的言行,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尧经过多方长期考察后让位于舜。舜十分重视众多部落人民的吃饭问题,他让后稷播种农作物,发展了农业生产,现在的稷山县就因此而得名。五谷的生产,安定了人民的生活。舜知人善用,他命禹治理洪水,并取得成功。他对百官一年考核一次,考核三次昏聩者革职,明智能干者晋升,百官办事廉明。舜十分重视家庭伦理道德,制定推行“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从而使脱离蒙昧的人们有了早期的精神文明。舜也是屡建战功的军事家,他曾大败三苗,更易其俗进行北迁同化。他还打败“四凶族”,保障了中原的安宁。老年舜也学尧选贤举能,让治水功劳最大的禹摄行政事。舜在一次南巡中死于苍梧,禹正式即位。
禹,名文命,原为夏后氏的部落首领,故称夏禹。夏禹治水的传说在先秦文献中记载很多,其中《尚书》《国语》《墨子》《孟子》《史记·夏本纪》等文献的影响较广。相传在禹以前有共工氏及禹的父亲鲧治水,他们都只用堵截的方法,最后均以失败告终。禹受命治水之后,总结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因地制宜,采取修堤堵水与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因势利导平水土,治水获得成功。因而被拥护为全国共主,建立了夏朝,成为中国第一个世袭的奴隶制王朝。
大禹治水走遍全国的水陆山泽,他的助手益(另一部落首领)教人民渔猎来维持生活。大禹治水“劳神焦思,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勤奋奔波十三年,终于开通九川(许多条大河)通海,疏浚(沟渠)通川,洼地成为蓄水陂泽,终于使江河畅通、水流大海。水落土出,人民从高山迁往平原。禹的另一助手稷(也是一氏族首领)教民耕种,使得人民以五谷为主食。那时交通也方便了,可以互通有无,进行贸易。
禹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禹定出各州的高山大川,水运贡道,区分各地土壤种类、田赋等级,查明各地物产,上贡品种等。于是“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墨子》记禹治黄河、渭水、汾水及今海河水系;东治沼泽开人工渠道;南治长江、汉水、淮河、汝水及五湖等。《孟子》记尧时洪水横流,到处是沼泽、草木、龙蛇及禽兽。益用火烧山焚泽,去禽兽龙蛇。禹疏浚黄河下游入海段和黄河分支济水、漯河入海;开挖江淮水系、汝水、泗水、汉水及淮水都通到长江。
“水由地中行”,稷才能教民在平地耕种。《史记·夏本纪》还说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测绘及计时器具)”。当时的交通工具是“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拖车)”。
夏禹时代,洪水治服,社会安定繁荣。伯益发明了凿井,奚仲发明了车,仪狄酿成了酒,夏禹用青铜铸就了九个大鼎,象征着九州中华大地。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部落首领的私有财产增加,加之讨伐三苗战争的胜利,使大量俘虏变成了奴隶。原始社会逐渐瓦解,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后来禹在一次东巡中死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禹子夏启继位,至此禅让制度告终,开始了世袭制度,我国从此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中国历史上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秦、魏、韩、赵、楚、燕、齐战国七雄的格局。这七国在发展壮大自己的疆土的同时都在发展自己的经济。他们在治水的同时,大力修筑水利工程,建设灌溉设施,发展农业生产。这个时期各国修筑的各种水利工程很多,较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有楚国的“芍陂”、魏国的“引漳十二渠”、秦国的“都江堰”、秦国的“郑国渠”等。这中间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治水英雄与模范人物,诸如洪山源神庙中奉祀的楚国的孙叔敖、魏国的西门豹、秦国的李冰、韩国的郑国等,他们都是修筑水利工程的专家、治水的英雄,下面分别简要述之。
孙叔敖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专家,多年来在楚国政绩斐然,而以治水最为世人所称道。孙叔敖所创建的芍陂是我国古代淮河流域最著名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30公里处,是利用积水洼地在四周岗丘挖土筑堤形成陂塘,用于蓄水。“芍陂周长一百二十里”“陂有五门,吐納川流,经百里,灌万顷”,就是说芍陂的堤坝周长有一百二十里,陂塘有一道进水口,有五道出水口,其输水渠道超过一百多里,灌溉面积可达一万顷,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以后的历朝历代对芍陂工程均有维修疏浚,使之流传至今,叔敖之德,功不可没。
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今山西运城安邑)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专家。他发动百姓,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开山修渠,使大片田地变成旱涝保收的水地。他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使得邺城很快民富兵强。《史记》等古籍记载,战国初期魏文侯时邺令西门豹创建引漳十二渠工程。这在当时是中国北方最早的引水灌溉工程。它位于现今河南省安阳市北、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它以漳河为水源,灌区在漳河南岸。渠首引水工程在邺县西十八里处,渠首以下约十二里河段内修筑有拦河低溢流堰十二道,于南岸各开引水口,设十二处引水闸,形成了十二条干渠。当时的灌区灌溉面积有十万余亩。漳河水混浊多泥沙,引水灌溉后可落淤肥田。据记载,灌区农田亩产量比修渠前提高了八倍以上,达到六石四斗,当时农业丰收,经济繁荣,因此邺地很富饶。东汉末年这里成了曹操的根据地,他也曾大规模修整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灌区人民十分崇敬爱戴西门豹这位水利功臣,曾在邺县修建有西门豹祠,以纪念这位给后世人民带来福泽的水利专家。
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历代都有修浚维护,灌溉面积逐渐扩大,渠道也增加了许多分支,到民国以降都有修治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9年国家开始治理漳河工程,修筑了岳城水库。从此漳河灌区自岳城水库引水,在漳河北岸开挖建设有民有渠,在南岸开挖建设有幸福渠,灌溉面积达数百万亩,代替了古老的灌区。追根溯源,今天的人们应永远铭记我们的祖先曾以漳河为水源,开创建设了引漳十二渠。
李冰,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前256—前251年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灌县岷江出山口处发动民众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他开凿修建了进水口工程和引水干渠、支渠工程,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大平原,发展灌溉事业,从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又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在渠首上游白沙邮处作三石人水尺,这是我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的雏形。
李冰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内开凿险滩,疏通长江航运水道。他主持修建了四川省境内的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县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农业灌溉和航运工程。此外,他还主持修建了多座索桥以及开凿盐井等工程。
李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治水专家,他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大事、好事,人民怀念他治水不朽的功绩,曾建多处庙宇加以纪念。到唐代时,在成都县西南、导江县(今灌县)西、晋原县(今崇庆县)南和什邡县等地都还保留有纪念李冰父子的李冰庙、大王庙、二王庙等。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郑国,战国末年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特使,今河南新郑人。他曾带领百姓治理荥泽水患,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当时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岌岌可危,韩国首当其冲。韩桓惠王坐卧不安,因此派遣特使水工郑国赴秦游说秦王修渠以“疲秦”,企图消耗秦国国力,以阻止和延缓秦对韩的兼并战争。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征发大量民工,由郑国主持凿山筑渠引泾水工程。工程进行中,秦王觉察出韩国的意图,拟杀郑国,郑遂言,他初来秦是动机不纯,但开渠引水灌田对秦是万世之利举,秦王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得以继续施工。
郑国来秦仅七年,韩国便被大秦所灭,他自己也成了秦国的臣民。引泾灌溉工程耗资费工十年后终于告竣,秦王命名为郑国渠。渠成水到,引入农田,禾黍丰收,农民大喜。由于泾水含有大量泥沙,灌溉时既可补充农作物所需用水,又补充养分,改良了灌区的盐碱地,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于是百姓足食,社会安定。据《史记·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郑国渠成了中国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到了西汉,它和白公渠合并称作郑白渠,2000多年来历朝历代都对郑白渠工程进行过增建维修。
郑国这位韩国的水利专家,不辞劳苦、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带领民众艰辛奋斗十年开山筑渠引水灌田,使得千万百姓得以过上安稳的生活。
介休洪山源神庙中除了奉祀中华始祖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治水英雄人物外,同时还奉祀有北宋以来介邑管理使用洪山泉水的模范先贤,他们是北宋三分胜水的文彦博和明万历年间实行水利改革的介休知县王一魁。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人称文潞公,介休市城关文家庄人,介休三贤之一,北宋著名宰相。仁宗时中进士,自庆历(1041—1048)年间开始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宰相,为官清正。他在任汾州府官时,介休洪山泉水利自古多有争讼,在他的主持下在鸑鷟泉上游修筑三个石孔,将泉水分流为东、西、中三条河,并建立了用水管水规则,平息了争讼。人民为了纪念他三分胜水、造福桑梓的功绩,遂立碑石于介休洪山源神庙。 在介休洪山源神庙诸多碑刻中,提到宋文潞公始开三河的有四通碑石。在1999年10月编辑出版的《山西通志》第十卷“水利志”中,山西水利大事年表(第749页)中采用了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三河水平记》碑文中开头一段:“邬城碑云:狐岐胜水宋文潞公始开三河,东曰龙眼洞河,中曰天鉴明河,西曰沿山虎尾河。水池迤北于三河分水处设木闸三区号为水平。”而且还点明了宋文潞公三分胜水的时间是在北宋嘉祐五年到八年间(1060—1063)。“邬城碑”早已失传。
从此以后,洪山泉水“泛淘一洞,分流万派。浩辟沧江,滋浓汾介”“灌一川之秀丽,沃万户以滋荣。”
王一魁,字伯星,陕西洋川县进士。明神宗万历十五年至十九年(1587—1591)任介休知县。
在任期间,王知县除处理县内日常政事外,他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洪山泉水利水事方面。天然大泉自流灌溉数万亩良田,增产丰收稳定百姓,這是大事。农业农村的事情办好了,其他事就都好办了,这一点这位父母官心里有数。
王知县上任不足一月便下令诣召泉源所在地的父老百姓,遍问致讼原委,调查水事症结所在。又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二月至五月督同三尹浦洪取具全县水地人户硃契一一甘结核实与清册参兑。并且单骑独马行历行水处所,亲自勘验高下、远近、多少,酌量程限,算无遗策。清理出各泉、河水地若干顷亩,水粮若干石斗。
王知县及同僚目击当前水利之弊,不避劳怨,锐意更张改革。他对旧的水利条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出台了一整套新的管水用水的办法制度,推行了一次大的水利改革。
新的水利条规中心内容是:土地与征粮相结合,土地面积以万历九年(1581年)清丈地粮之时的数目为基准。水地则征水粮,不论水契有无,而惟视其地粮多寡,均定水程。日后倘有卖水地者,其水即在地内,以绝卖地不卖水之夙弊。其改革议案写成公文出榜张贴晓谕百姓。并通呈府、按两院,守、巡二道及本州允行。
王知县对这次水利改革充满信心,他将革故鼎新的起始原由大力宣传,亲自撰写了《介休县水利条规》和《鸑鷟泉水利记》两篇碑文。王知县还把改革后的《介休县水利条规》以及全县总水地面积、总水粮额数和诸泉、河名目总数、水程总数刊刻书册,散发给有水地户的人家,让新水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另一方面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十一月命石匠将水利条规一式三碑镌勒石碣,树立县衙仪门及水泉发源处,以资永远遵行,以垂永久。
王知县的另一大举措是于万历十七至十九年(1589—1591)迁址重建了源神庙,他把修葺源神庙作为推行水利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加深人民对源神庙的关注程度。这次大的修建,成就了源神庙现在的大致格局。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夏,知县王一魁离任高就,陕西周至县举人王正己继任介休知县。秋季县主簿桃源浦洪、县典史晋江张应祥将该年两通重要碑石《介邑王侯均水碑记》《源泉诗四首有小序》同时立于洪山源神庙中廊下,这也是对万历年间由王一魁倡导的介休水利改革一事的圆满完成。
王知县在任职期间把修建源神庙工程与水利管水用水改革、重新制定水规工作以期弥讼止争的规划联系起来,体现了一个地方官的责任担当。
王一魁知县在介休任职五年,真可谓敬业奉公、勤政爱民,重于改革水利、清理洪山水弊、修署修桥兴办实事。他以“趋稼”为主题写诗四首,抒发了作者对推行一系列水利改革后一派丰收景象的喜悦心情,表达了一个地方官员以重农、利农、方便人民为己任的施政愿望。
史前始祖治大水
中华国学经典之一的《尚书·禹贡》中有“治梁及岐”的記载,故有大禹治水曾经于此之传说。源神庙远在北宋之前即已有之,为纪念大禹治水和尧、舜之功德,故庙内祠唐尧、虞舜、夏禹。
一、中华始祖开天辟地
中华始祖尧,陶唐氏,名放勋,习称唐尧或陶尧。相传尧时十日并出,日光晒得万物枯焦,尧命善射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万物才恢复了生机。尧命羲氏与和氏观察天体日月星辰的变化,创造了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天,并十九年中置七个闰月的历法。还把一年四季的时令传给民众,使农民懂得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道理,大大加速了中华民族由蒙昧向文明的过渡。尧善于指挥作战,曾派后羿杀死了前来侵扰的猰 、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他亲自打败过三苗,征服了兜。因而“万民皆喜,置尧为天子”。尧品德高尚。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颂尧道:“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尧晚年间选择继承人,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丹朱时,他以丹朱“顽凶”不能重用而回绝。最后尧经过四岳的推举,多方考察后命舜摄位行政。这就是禅让制度的开端。
二、虞舜重农推行“五典”
舜,有虞氏,因眼睛重瞳故名“重华”,人称虞舜。舜家境贫寒,父亲是盲人,母亲是继母,弟弟傲慢无礼。但舜都能和谐相处。四方部落人民因舜的人品、智慧出众,都推举他做尧的继承人。尧为了了解舜的言行,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尧经过多方长期考察后让位于舜。舜十分重视众多部落人民的吃饭问题,他让后稷播种农作物,发展了农业生产,现在的稷山县就因此而得名。五谷的生产,安定了人民的生活。舜知人善用,他命禹治理洪水,并取得成功。他对百官一年考核一次,考核三次昏聩者革职,明智能干者晋升,百官办事廉明。舜十分重视家庭伦理道德,制定推行“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从而使脱离蒙昧的人们有了早期的精神文明。舜也是屡建战功的军事家,他曾大败三苗,更易其俗进行北迁同化。他还打败“四凶族”,保障了中原的安宁。老年舜也学尧选贤举能,让治水功劳最大的禹摄行政事。舜在一次南巡中死于苍梧,禹正式即位。
三、大禹治水安邦九州
禹,名文命,原为夏后氏的部落首领,故称夏禹。夏禹治水的传说在先秦文献中记载很多,其中《尚书》《国语》《墨子》《孟子》《史记·夏本纪》等文献的影响较广。相传在禹以前有共工氏及禹的父亲鲧治水,他们都只用堵截的方法,最后均以失败告终。禹受命治水之后,总结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因地制宜,采取修堤堵水与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因势利导平水土,治水获得成功。因而被拥护为全国共主,建立了夏朝,成为中国第一个世袭的奴隶制王朝。
大禹治水走遍全国的水陆山泽,他的助手益(另一部落首领)教人民渔猎来维持生活。大禹治水“劳神焦思,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勤奋奔波十三年,终于开通九川(许多条大河)通海,疏浚(沟渠)通川,洼地成为蓄水陂泽,终于使江河畅通、水流大海。水落土出,人民从高山迁往平原。禹的另一助手稷(也是一氏族首领)教民耕种,使得人民以五谷为主食。那时交通也方便了,可以互通有无,进行贸易。
禹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禹定出各州的高山大川,水运贡道,区分各地土壤种类、田赋等级,查明各地物产,上贡品种等。于是“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墨子》记禹治黄河、渭水、汾水及今海河水系;东治沼泽开人工渠道;南治长江、汉水、淮河、汝水及五湖等。《孟子》记尧时洪水横流,到处是沼泽、草木、龙蛇及禽兽。益用火烧山焚泽,去禽兽龙蛇。禹疏浚黄河下游入海段和黄河分支济水、漯河入海;开挖江淮水系、汝水、泗水、汉水及淮水都通到长江。
“水由地中行”,稷才能教民在平地耕种。《史记·夏本纪》还说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测绘及计时器具)”。当时的交通工具是“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拖车)”。
夏禹时代,洪水治服,社会安定繁荣。伯益发明了凿井,奚仲发明了车,仪狄酿成了酒,夏禹用青铜铸就了九个大鼎,象征着九州中华大地。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部落首领的私有财产增加,加之讨伐三苗战争的胜利,使大量俘虏变成了奴隶。原始社会逐渐瓦解,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后来禹在一次东巡中死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禹子夏启继位,至此禅让制度告终,开始了世袭制度,我国从此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先秦英雄兴水工
中国历史上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秦、魏、韩、赵、楚、燕、齐战国七雄的格局。这七国在发展壮大自己的疆土的同时都在发展自己的经济。他们在治水的同时,大力修筑水利工程,建设灌溉设施,发展农业生产。这个时期各国修筑的各种水利工程很多,较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有楚国的“芍陂”、魏国的“引漳十二渠”、秦国的“都江堰”、秦国的“郑国渠”等。这中间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治水英雄与模范人物,诸如洪山源神庙中奉祀的楚国的孙叔敖、魏国的西门豹、秦国的李冰、韩国的郑国等,他们都是修筑水利工程的专家、治水的英雄,下面分别简要述之。
一、洼地筑塘开渠引水
孙叔敖(约前630—前593),姓蒍,名敖,字孙叔。楚国期思(今河南省淮滨县)人,楚国大臣,邲之战佐楚庄王大胜晋军,兴水利有政绩。楚庄王时任令尹。史上称“孙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遂霸”。孙叔敖大致是在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前598—前591)之间带领人民兴修的芍陂工程(后来称为安丰塘)。孙叔敖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专家,多年来在楚国政绩斐然,而以治水最为世人所称道。孙叔敖所创建的芍陂是我国古代淮河流域最著名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30公里处,是利用积水洼地在四周岗丘挖土筑堤形成陂塘,用于蓄水。“芍陂周长一百二十里”“陂有五门,吐納川流,经百里,灌万顷”,就是说芍陂的堤坝周长有一百二十里,陂塘有一道进水口,有五道出水口,其输水渠道超过一百多里,灌溉面积可达一万顷,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以后的历朝历代对芍陂工程均有维修疏浚,使之流传至今,叔敖之德,功不可没。
二、引漳修渠发展灌溉
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今山西运城安邑)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专家。他发动百姓,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开山修渠,使大片田地变成旱涝保收的水地。他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使得邺城很快民富兵强。《史记》等古籍记载,战国初期魏文侯时邺令西门豹创建引漳十二渠工程。这在当时是中国北方最早的引水灌溉工程。它位于现今河南省安阳市北、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它以漳河为水源,灌区在漳河南岸。渠首引水工程在邺县西十八里处,渠首以下约十二里河段内修筑有拦河低溢流堰十二道,于南岸各开引水口,设十二处引水闸,形成了十二条干渠。当时的灌区灌溉面积有十万余亩。漳河水混浊多泥沙,引水灌溉后可落淤肥田。据记载,灌区农田亩产量比修渠前提高了八倍以上,达到六石四斗,当时农业丰收,经济繁荣,因此邺地很富饶。东汉末年这里成了曹操的根据地,他也曾大规模修整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灌区人民十分崇敬爱戴西门豹这位水利功臣,曾在邺县修建有西门豹祠,以纪念这位给后世人民带来福泽的水利专家。
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历代都有修浚维护,灌溉面积逐渐扩大,渠道也增加了许多分支,到民国以降都有修治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9年国家开始治理漳河工程,修筑了岳城水库。从此漳河灌区自岳城水库引水,在漳河北岸开挖建设有民有渠,在南岸开挖建设有幸福渠,灌溉面积达数百万亩,代替了古老的灌区。追根溯源,今天的人们应永远铭记我们的祖先曾以漳河为水源,开创建设了引漳十二渠。
三、治理江河兴利于民
李冰,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前256—前251年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灌县岷江出山口处发动民众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他开凿修建了进水口工程和引水干渠、支渠工程,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大平原,发展灌溉事业,从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又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在渠首上游白沙邮处作三石人水尺,这是我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的雏形。
李冰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内开凿险滩,疏通长江航运水道。他主持修建了四川省境内的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县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农业灌溉和航运工程。此外,他还主持修建了多座索桥以及开凿盐井等工程。
李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治水专家,他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大事、好事,人民怀念他治水不朽的功绩,曾建多处庙宇加以纪念。到唐代时,在成都县西南、导江县(今灌县)西、晋原县(今崇庆县)南和什邡县等地都还保留有纪念李冰父子的李冰庙、大王庙、二王庙等。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四、开渠引泾浇富秦川
郑国,战国末年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特使,今河南新郑人。他曾带领百姓治理荥泽水患,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当时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岌岌可危,韩国首当其冲。韩桓惠王坐卧不安,因此派遣特使水工郑国赴秦游说秦王修渠以“疲秦”,企图消耗秦国国力,以阻止和延缓秦对韩的兼并战争。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征发大量民工,由郑国主持凿山筑渠引泾水工程。工程进行中,秦王觉察出韩国的意图,拟杀郑国,郑遂言,他初来秦是动机不纯,但开渠引水灌田对秦是万世之利举,秦王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得以继续施工。
郑国来秦仅七年,韩国便被大秦所灭,他自己也成了秦国的臣民。引泾灌溉工程耗资费工十年后终于告竣,秦王命名为郑国渠。渠成水到,引入农田,禾黍丰收,农民大喜。由于泾水含有大量泥沙,灌溉时既可补充农作物所需用水,又补充养分,改良了灌区的盐碱地,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于是百姓足食,社会安定。据《史记·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郑国渠成了中国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到了西汉,它和白公渠合并称作郑白渠,2000多年来历朝历代都对郑白渠工程进行过增建维修。
郑国这位韩国的水利专家,不辞劳苦、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带领民众艰辛奋斗十年开山筑渠引水灌田,使得千万百姓得以过上安稳的生活。
介邑先贤兴水利
介休洪山源神庙中除了奉祀中华始祖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治水英雄人物外,同时还奉祀有北宋以来介邑管理使用洪山泉水的模范先贤,他们是北宋三分胜水的文彦博和明万历年间实行水利改革的介休知县王一魁。
一、三分胜水造福桑梓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人称文潞公,介休市城关文家庄人,介休三贤之一,北宋著名宰相。仁宗时中进士,自庆历(1041—1048)年间开始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宰相,为官清正。他在任汾州府官时,介休洪山泉水利自古多有争讼,在他的主持下在鸑鷟泉上游修筑三个石孔,将泉水分流为东、西、中三条河,并建立了用水管水规则,平息了争讼。人民为了纪念他三分胜水、造福桑梓的功绩,遂立碑石于介休洪山源神庙。 在介休洪山源神庙诸多碑刻中,提到宋文潞公始开三河的有四通碑石。在1999年10月编辑出版的《山西通志》第十卷“水利志”中,山西水利大事年表(第749页)中采用了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三河水平记》碑文中开头一段:“邬城碑云:狐岐胜水宋文潞公始开三河,东曰龙眼洞河,中曰天鉴明河,西曰沿山虎尾河。水池迤北于三河分水处设木闸三区号为水平。”而且还点明了宋文潞公三分胜水的时间是在北宋嘉祐五年到八年间(1060—1063)。“邬城碑”早已失传。
从此以后,洪山泉水“泛淘一洞,分流万派。浩辟沧江,滋浓汾介”“灌一川之秀丽,沃万户以滋荣。”
二、推行改革依规用水
王一魁,字伯星,陕西洋川县进士。明神宗万历十五年至十九年(1587—1591)任介休知县。
在任期间,王知县除处理县内日常政事外,他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洪山泉水利水事方面。天然大泉自流灌溉数万亩良田,增产丰收稳定百姓,這是大事。农业农村的事情办好了,其他事就都好办了,这一点这位父母官心里有数。
王知县上任不足一月便下令诣召泉源所在地的父老百姓,遍问致讼原委,调查水事症结所在。又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二月至五月督同三尹浦洪取具全县水地人户硃契一一甘结核实与清册参兑。并且单骑独马行历行水处所,亲自勘验高下、远近、多少,酌量程限,算无遗策。清理出各泉、河水地若干顷亩,水粮若干石斗。
王知县及同僚目击当前水利之弊,不避劳怨,锐意更张改革。他对旧的水利条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出台了一整套新的管水用水的办法制度,推行了一次大的水利改革。
新的水利条规中心内容是:土地与征粮相结合,土地面积以万历九年(1581年)清丈地粮之时的数目为基准。水地则征水粮,不论水契有无,而惟视其地粮多寡,均定水程。日后倘有卖水地者,其水即在地内,以绝卖地不卖水之夙弊。其改革议案写成公文出榜张贴晓谕百姓。并通呈府、按两院,守、巡二道及本州允行。
王知县对这次水利改革充满信心,他将革故鼎新的起始原由大力宣传,亲自撰写了《介休县水利条规》和《鸑鷟泉水利记》两篇碑文。王知县还把改革后的《介休县水利条规》以及全县总水地面积、总水粮额数和诸泉、河名目总数、水程总数刊刻书册,散发给有水地户的人家,让新水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另一方面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十一月命石匠将水利条规一式三碑镌勒石碣,树立县衙仪门及水泉发源处,以资永远遵行,以垂永久。
王知县的另一大举措是于万历十七至十九年(1589—1591)迁址重建了源神庙,他把修葺源神庙作为推行水利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加深人民对源神庙的关注程度。这次大的修建,成就了源神庙现在的大致格局。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夏,知县王一魁离任高就,陕西周至县举人王正己继任介休知县。秋季县主簿桃源浦洪、县典史晋江张应祥将该年两通重要碑石《介邑王侯均水碑记》《源泉诗四首有小序》同时立于洪山源神庙中廊下,这也是对万历年间由王一魁倡导的介休水利改革一事的圆满完成。
王知县在任职期间把修建源神庙工程与水利管水用水改革、重新制定水规工作以期弥讼止争的规划联系起来,体现了一个地方官的责任担当。
王一魁知县在介休任职五年,真可谓敬业奉公、勤政爱民,重于改革水利、清理洪山水弊、修署修桥兴办实事。他以“趋稼”为主题写诗四首,抒发了作者对推行一系列水利改革后一派丰收景象的喜悦心情,表达了一个地方官员以重农、利农、方便人民为己任的施政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