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让科学回归生活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123qwe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题的内在需要,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以往初中科学教学以课本为主,学与用不能有效接轨,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应用科学知识能力较弱.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当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要求,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的统一.7~9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材内容的呈现应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还应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与生活的联系.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返璞归真,让科学回归生活”,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之一,以下是笔者实施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1情境创设“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思路是在教师限定的框架里,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不仅不会思考,而且缺乏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努力探索、寻根问底,产生自发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欲望.
  如在教学《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新课之前,笔者先打开录音机,当喇叭里响起“我爱你,爱着你,就象老鼠爱大米…”时,教室里一片哗然,胡科和许扬齐声说:“这是杨臣刚唱的老鼠爱大米.”我趁着学生高涨的热情,问:“这美妙的音乐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到同学的耳中的?”“ 胡科和许扬是怎么知道这首歌是杨臣刚唱的?”…这样通过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引入新课,把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等知识潜以默化地教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获得了新知,达到了教学目的.
  又如,在讲气体的溶解性前,笔者描述了这样一个生活中的情景:丽丽很喜欢小金鱼,她在家里养了好几条金鱼,有一天,她想清洁一下鱼缸,让金鱼长得更健壮,她用冷开水换了原来金鱼缸内的水,因为她想:冷开水经过高温沸腾,消毒效果肯定比一般的水好……可是后来丽丽发现金鱼很快就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就激起了知识之间的内部矛盾,激起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迫切想明白其中道理的愿望,接着我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及讨论得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道理.
  2教学内容“生活化”
  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发展的科学教学生活化,必须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科学,作为科学老师在教学中可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入手,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以几个案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来说明.
  2.1吃得健康
  饮食中的学问.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并能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科学;(2)科学知识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3)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科学知识能触类旁通.
  2.2穿得舒适
  气象中的科学—天气和气温.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2)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今天你穿了什么衣服?若穿棉袄、穿裙子舒服吗?衣服的穿着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天气与气温)
  2.3行得安全
  汽车中的科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并能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科学;(2)汽车与运动和力学、简单机械、能量转化、相关知识的应用;(3)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科学知识能触类旁通.
  自行车中的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自行车的构造和它对应的物理原;.(2)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科学的动力;(3)让学生亲身参与,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变为有趣的综合实践;(4)结合自行车的构造和交通案例,进行安全教育.
  2.4住得放心
  住房中的科学——常见的建筑材料.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通过学习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有机合成材料,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家电中的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2)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会画出电路图;(4)会使用电流表与电压表;(5)能正确连接和使用滑动变阻器,理解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一起探究:台灯上的电学奥秘达到复习相关电学知识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台灯上的电学奥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增强安全用电意识,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源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科学理念.
  3习题选择“生活化”
  科学学习中,学生在新课上获得新知识,而这种初次接触到的新事物,学生对它们的认识是表面的,片面的,孤立的.同时初次记住的东西有记忆淡薄,容易忘记的特点.因此如果不做好巩固深化,将影响对知识掌握的完整性、联系性以及不能做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因此,科学课堂上的习题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科学就是要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因此科学习题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学生做练习,应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使其具有个性化、生活化.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习题与生活世界密切联系,能增添内在韵味,避免解题中的枯燥、乏味,从而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例1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昼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下来,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在农历的   A.初一B.初七或初八
  C.十五或十六D.二十二或二十三
  例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可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D.光的可逆性
  这样,在科学习题中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习题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也能给学生施展才华、发展智慧的机会.这样的科学习题,对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地学习都有着重要作用.
  4实验器材“生活化”
  “生活化”不是一种姿态,不是一种包装,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做科学”的有效途径.做细做深,就能在课程教学和创新培养中取得显著成效.当前科学实验教学主要问题,并不是教材实验设计上有多大缺陷,而是在老师做实验的频率和学生做实验的效度上有很大提升空间.生活实验的有效实施是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是常规实验有益的补充.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易得物品、材料、器具等开发进行的一类体现创新性、体验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科学实验活动.例:利用矿泉水瓶完成多个实验:
  5课题探究“生活化”
  在《生活中的杠杆》的学习中,笔者布置这样一道题目,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搬运大小轻重不同的物件,如果用力的姿势不正确,就容易受伤.下面四种搬运重箱子的姿势中,正确的是哪一种?
  大家议论纷纷,感觉生活中好像都使用过这样的搬运姿势,于是不知从何着手了.正巧学期初,不少同学在搬新书的箱子和书桌时感觉很费力,有的还因此闪了腰.于是笔者提示学生们想:是不是我们搬运重物的姿势不规范,导致更费力,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搬运重物是一件小事,但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技能却很多.能不能利用力学分析的原理进行研究,总结重物搬运姿势的规律,使我们的用力更科学呢?在老师的鼓励下,三个学生一起设计方案,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研究过程:1.提重过程中脊柱的受力情况在搬运重物时,不少人都采用图2中的弯腰姿势.这一姿势最大特点是直膝弯腰.重物上提全靠背部肌肉的张力.此时脊柱就相当于一个杠杆.背部肌肉紧张时所产生的张力即为杠杆的动力.阻力应包括两个部分,即被提起的重物和人体躯干的重力.杠杆的支点在躯干与大腿交接的髋关节上,动力作用点在背部,阻力作用点则在躯干的中、上部.
  师生一起对此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取一根实验用杠杆看做脊柱,接近一端的地方挂一重物看做提重,另一方向用一弹簧测力计看做背部肌肉的张力.我们用的重物是2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近10牛.通过受力分析发现:此时阻力的力矩有两个,且阻力臂远大于动力臂,故这是一个典型的费力杠杆(如图3).查阅人体生理解剖资料,我们也发现:人在弯腰提重物时,物体重力的力臂约为背部肌肉张力力臂的5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可知,当一名建筑工人提起一包质量为50千克的水泥时,他背部的张力接近2500牛!腰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持、负重和活动的作用.它由许多骨、关节、椎间盘、韧带、肌肉、筋膜和神经组成.具有运动灵活、活动幅度大和能适应各种姿势的特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它.然而,它却又是一个容易引起损伤的部位.劳动时的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猛然提起过重的物体,腰部活动时,没有思想准备,或肌肉未能适应,腰部活动范围过大,都可以引起腰部扭伤.由于腰部由多种组织构成,受到过度牵拉或扭转,这些组织均可伤,进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
  那弯腰和直立时候腰段脊柱的负荷是否一样呢?我们由图4可以发现,物体重力的力臂大大减小,背部肌肉张力和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大大低于弯腰时持重(下表数据来自网络)
  在弯腰提取和搬运重物时,最不利于腰部的姿势就是直膝弯腰的提取和搬运重物.因这种姿势下,所有脊柱后侧的张力均由背部韧带来承担,起身时必须首先用较大的力量收缩,以伸展躯干而将重物搬起,由上表易得出,物重与躯干自重几乎全部作用到背部韧带.故极易造成腰部扭伤,而且直膝弯腰搬提重物,物体重心离躯干轴线远,必然也会加重腰背肌肉、韧带的负担,造成腰骶部肌肉、韧带的损伤.如果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弯曲而使背部保持垂直,则人体整个重量的重心直接作用于骶骨上,对骶骨的力距很小,作用于椎间盘上的力接近于需要支持的总重量.通过师生合作分析,同学们认为:提重时要尽量使脊柱倾向直立状态,同时尽量将重物靠近身体.同时以下蹲代替弯腰工作,减少腰部肌肉做功.
  科学课程是丰富多彩的,包罗万象,从周围的动植物到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都能从其中找出.因此,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科学课培养、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条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开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认知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用科学的能力.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能使学生在具体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逐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还科学以本来面貌,让科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综合,走向智慧,让科学教学走向返璞归真之路.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高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因为他们觉得课本上的公式、定理掌握的很熟练,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但碰到具体的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很多学生自信心大受打击,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成绩更是一落千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会把已有的知识向后继学习迁移,以至在新的物理情境下显得一筹莫展.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常规教学中包括许多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如果教师能驾
教师素质关系民族发展和国家强盛.笔者认为,师德乃师之魂,信念乃德之魂,加强师德建设就要抓住信念这一精髓.面对师德缺失的现实,从构筑思想信念,坚定政治方向;规范制度信念,
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比较系统,基本功比较扎实,但是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容易循规蹈矩,而在面对新的环境和错综复杂的局面时,在新观点、新思路、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就显得十分的薄弱.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了物理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而要达到这些课程教学目标,都离不开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过程.为了将学习的中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移,改
音乐主题是音乐作品的本质核心,它寄寓了作者的美学观念、思想感情和社会主张,作品的其它材料发展及结构形式都是在主题的指令下进行的。因此,寻找主题内容和形式的典型特征
1 质谱仪的作用及工作过程  质谱仪是利用电场和磁场控制电荷运动的精密仪器,它是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其结构如图1所示,容器A中含有电荷量相同而质量有微小差别的带电粒子.经过S1和S2之间的电场加速,它们进入磁场将沿着不同的半径做圆周运动,打到照相底片的不同地方,在底片上形成若干谱线状的细条,叫做质谱线,每一条谱线对应于一定的质量.从谱线的位置可以知道圆周的半径,如果已知带电粒
当前中学生血性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身体羸弱,高近视率,超重肥胖,心肺耐力水平下降;自我意识缺失,家庭责任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缺乏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直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作为核心任务,而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可以看到很多合作学习的踪影,例如理化
本文介绍了一般过去时的三种用法,认为“距离”是过去时用法的本质特征,并对隐藏在过去时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以加深学习者对一般过去时的理解。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音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