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成都市民的都市生活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mzho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期,成都市人口约为四十万人;到抗战时期,由于外来人口的迁入,人口已达到七十万人。如此多的人口集中于一个城市,在科技不甚发达的当时,政府和市民是如何解决饮水卫生问题与公共厕所卫生问题的呢?
  
  一、成都市民饮水方式的变迁
  
  民国前期,成都是一个还未受现代化太多影响的内陆城市。它的子民们仍然保持着几千年来的饮水习惯——主要依靠井水与河水。成都的著名小吃“铜井巷凉面”,就是因为这个巷子的铜井水质好,用此水做出的凉面口感、味道甚佳,遂使名声远播。但是成都市水井中的水质大多含碱,味苦,不宜冲茶,所以大多数生活过得去的市民与茶馆、饭店的饮用水,都是雇挑夫从城外运回河水。市民一般是河水用来饮用,井水用来洗涤。茶馆则都挂有“河水香茶”的幌子,否则无人登问。
  傅崇榘在他的《成都通览》中就介绍了挑水夫这种职业。他们大多由穷人特别是外地人担任,家当就是一根扁担,两只大水桶。在清末成都,上千个挑水夫每天从河里挑水,四百多个挑水夫从两千五百多口水井中取水,把饮用水送到人们家中。当时大多数挑水夫都不穿鞋,这是为什么呢?抗战时期寓居成都的何满子老前辈曾在文章中写道:“这里包含着一种职业道德。他们不在河边舀水,以避开岸边洗菜淘米浣洗衣服的地方;都要涉水走到离河岸有一定距离的水面,两只桶不离肩头,迎流俯身一舀,就是满满两桶水挑着上岸了。这是我亲闻之于一个挑水人,他说:‘我们卖的是河心水,没得一丝丝脏的。行有行规嘛,未必担桶水卖就可以不讲良心?’”[1] 这些挑水夫与他们长期服务的“客户”之间充满了认同感和信任感。一位居民写道,他认识的一个挑水夫负责华兴街一带几十个家庭,总计约百多人的用水。每挑来一桶水,他就在主人的大水缸上画一笔,五笔就是中文的“正”字,一个“正”字代表五桶水。到月底,每家的水费按“正”字的数量收缴。挑水夫和用户彼此信任,从来没有在支付问题上出现过混乱。[2]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备受列强凌辱的同时也开始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科学技术。饮用水安全为近代西方环境意识关切的重点,其提出洁净的自来水是解决公共饮水卫生的重要途径。19世纪中叶后,在租界的带动下,中国一些商埠城市开始使用安全洁净的自来水。1875年,上海建成中国第一个自来水厂。随后,天津、北京、广州、汉口也相继成立了自来水厂。重庆受长江下游商埠城市影响,也于1932年正式成立自来水公司开始售水。而成都自来水厂自民国33年(1944年)开始筹备,当值国难,财政拮据,其中几经波折,本定于第二年9月来水,但恰逢当年成都市霍乱大流行,又遭搁置,直至民国35年(1946年)5月1日才开放。“因停电故,无法使水压升,刻于二日电流开放,春熙路出售处,当日购者不踊,仅售出一百余挑,昨三日据售者称:‘该处出售时间,每日上午六时起至十二时止,午后一时半起,至八时止,购者踊跃,水泄不通,十个开水龙头,应接不暇,流三百余挑,观众奇观,小孩群聚,人言水清洁白,饮水方便。’”[3] 由此可见,自来水的接通给人民饮水带来了很大方便,市民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鲜事物并清楚地意识到它的好处。在老市民回忆老成都的文章中也提到自来水所受到的欢迎程度:“1946年,成都开始办起了自来水厂,这家茶厅(华华茶厅)首先启用,茶客趋之若鹜,生意格外兴隆”[4]。自来水的接通给市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也使一些人伤心,因为他们为此失去了工作。正如王笛在书中写道:“当西式自来水装置出现在成都市,许多挑水夫失去了他们的工作。尽管居民们对这些挑水夫深表同情,但他们没有理由拒绝使用如此方便的自来水。”[5]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便利的先进的东西势必会受到大多数人的钟爱。
  
  二、市民的公共厕所卫生中出现的新元素
  
  民国时期,居住在成都的广大市民依然保持着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把粪便收集起来,由郊区的农民把它们运出城去,最终施肥到田地里,发挥它们的作用。这种“供需关系”正好满足了双方的需要,既使市民的生活空间保持了清洁,又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收集粪便就要用马桶,就要建厕所、粪炕。这样的处所建多了,到夏季就滋生大量苍蝇蚊子。这也会危及城市的环境卫生与市民的生活饮食卫生。当时成都的农民就自嘲这个城市有“三多”:闲人多,茶馆多,厕所多。据成都市政府卫生事务所民国32年(1943年)1月至6月的调查可知,当时成都公共厕所为531所;[6] 而且大多数的厕所条件简陋,卫生条件极差,苍蝇蚊子乱飞。旧成都以茶馆多闻名,遍布街头巷尾。几道盖碗茶喝畅了,就得找渠道疏通,形成有茶馆处必有厕所,“要解手,茶馆走”的格局。在紧邻炉灶或茶社近处的暗僻角落,或半截破砖墙,或两堵漏风泥壁,隔一隔,遮一遮,再挖一小方池,搁上几条木板,面积不过三二平米,就解决了每日成百上千茶客用户乃至过往行人的水火急事。更撇脱的,只竹笆草席尿桶而已。
  当时这些街头厕所还多是男厕,女厕极少,这是为什么呢?旧成都,三五十万人口,闭塞落后,各行各业女性介入公共社会生活极有限,加之封建观念作祟,人们关注这类问题,似不必要,也有猥亵之嫌。于是“半边天”只能于自家屋檐下去解决。严格意义的私厕,只公馆、独院里的小姐太太拥有。而绝大多数市民,临街铺面的掌柜娘也罢,十家院坝的幺妹子也罢,都是自备马桶供用。马桶容量有限,一日两日积满了就得消除。距“官茅厕”近的,好办,早晚无人,张婆婆、李大娘们双手捧着马桶,颤巍巍自走向粪坑倾倒;远的,那劳作就艰难了。
  那时化肥尚未问世,城郊农田菜地全靠人畜自然肥支撑。于是,供需互求,应运而生。蓉城晨昏的陋街小巷,不时传来“粪挑喂”的吆喝声。只见一农民汉子挑着两只空空大粪桶,走走停停,一路唤来。应声而出的是这家婆婆那家大嫂,端着各自的马桶,朝门前那粪桶倾去。如此巡回一遭,装满了便闪悠悠地出城去了。有那失去机会的,也不抱怨,因为早晚都要来的,决不至有“尿淹金山寺”的尴尬。这些简陋的厕所,无论是私厕还是公厕都有固定的收粪工前来收粪,并供给出粪人家一定的报酬。
  抗战爆发后,成都作为后方大都市,各种城市管理职能日趋健全,其中城市的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民国30年(1941年),鉴于“成都市为后方重镇,四川省省会,各项卫生行政应为全省各县之模范”[7],四川省卫生实验处同成都市政府、省会警察局协商,决定由三方共同组织,设置成都市卫生事务所(后更名成都市政府卫生事务所,以下简称市卫所),掌理全市卫生行政技术事宜。市卫所成立后,确定的中心任务就有整顿公共厕所卫生一项。市卫所对全市所有公厕进行了调查,再加以编号、备案并发统一卫生执照,对其统一管理;还派卫生稽查员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市卫所要求公厕主制作一个木牌,写上编号、厕主姓名、管理人姓名,置于厕所墙外,以便检查监督。市卫所还规定水井、水源地方圆五十尺内不得建厕所、粪坑,不得倾倒垃圾等。如有违反,厕主应立即填埋清理,可在原地改建门房;如是“官办”公厕,则由市卫所雇人填埋清理。市卫所又制定了《成都市厕所管理规则》,对厕所的卫生、消毒作了详细规定,并不时派卫生稽查员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公厕限期整改,严重者并处以罚款或罚缴石灰五至十斤。另外,市卫所还取消无备案公厕,令厕主改建、改善公厕,并在中山公园(今文化宫)内建模范公厕。
  民国时期的公共厕所卫生不能与今日之冲水公厕同日而语,但是经过市卫所的一些监督整饬,其卫生条件还是有一定的改观。
  尤其是1945年霍乱发生后,政府与市卫所全力进行应对补救,给全市水井、较大的取水码头和厕所进行消毒,并免费给市民打霍乱预防针,特别是对贫苦市民挨家挨户上门强迫注射;还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开展卫生清洁运动。最终在多方的努力下,霍乱给遏制住了,但是付出的生命代价也是惨重的。这次霍乱给当局敲响了警钟,即应大力改善饮水安全卫生与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加大公共卫生行政的力度,以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注释:
  [1]何满子:《蓉城忆往》。曾智中、尤德彦编《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58-259页。
  [2]参见吴晓飞:《卖水人与机器水》,《龙门阵》1994年第3期。
  [3]《新新新闻》,1946年6月4日,第十版。
  [4]海粟:《茶铺众生相》。冯至诚编《市民记忆中的老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5]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成都市公私水井暨公共厕所数目统计表》,成都市档案馆第34全宗《民国时期成都市卫生事务所》,第133册。
  [7]成都市档案馆第34全宗《民国时期成都市卫生事务所》,第1册。
  米晓燕: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成都)研究生
  黄飞: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其他文献
1952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立。早期聘任的馆员(时称研究员)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知名人士。他们出身不同,仕途有别,却都有爱国热忱,毕生致力于国家民族的大业,或治军,或兴教,或济众,或医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才智,作出贡献,成为“德才望”兼备的文史界老前辈。由于历史原因,文史馆至今发布的资料中,有关他们的文字记载叙述不多,而且有些老先生连照片也未得一见。我们查阅有关资料,
期刊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埋藏坑出土一种Ca型青铜头像(K2①:58),头后上侧系挂一长筒形器物(见图)①,考古工作者暂时称为簪子。范小平《古蜀王国的艺术星空》说:一号坑“第三类铜像仅1件(K1:5)。圆顶……后脑勺上有一处插发笄的穿孔”;二号坑“第三类2件,K2②58、K2②63,圆顶,有发笄。”②但这都是男性头像,佩戴簪子的可能性不大。这个长筒形器物也不具备簪子的功用。  在2005年第四届国
期刊
花费两个多月时间读完了《东京梦华录笺注》(伊永文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其搜集资料丰赡,附插图以资补充,可供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参考。不过,该书多达150处以上的舛误,亦令人咋舌。在手边无引用书“对勘”(许多读者都有类似情况)时,只好采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故馆员王善生先生读书首重“文本对勘”,更重“析文酌义”的校雠经验(文载《文史杂志》总第120期),认真“析文酌义”,予以逐项校勘。本文选择部分错
期刊
虞世南(558-638),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唐初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与魏徵、房玄龄等开国名臣同被画像列于凌烟阁,为唐太宗所推崇。他称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①虞世南的书法代表作是正书碑刻《孔子庙堂碑》;所编辑的《北堂书钞》,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类书。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及隋和初唐三个时代。他少年时,勤奋好学,以至有时十天半月不盥洗。他尤
期刊
1994年3月15日,在山东省汶上县的宝相寺一座宋代佛塔——太子灵踪塔地下宫殿里,发现了历史上记载的唐朝国使从北天竺犍陀罗王城获得的释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  佛牙是由唐朝的一位和尚悟空从古印度带回来的。《大藏经》收《悟空入竺记》记载:长安城章敬寺僧悟空,俗姓车氏,字奉朝。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北天竺的■宾国派遣使者到唐朝的长安城上国书,表示愿意归附大唐,请求皇帝派天使安抚。第二年,唐玄宗派出
期刊
一    戈雷雪夫出生在离莫斯科东北方向190公里处的弗拉基米尔市。他于1980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师范学院线条艺术系,后在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萨拉霍夫创作研究室研究生班继续深造,师从著名绘画大师萨拉霍夫;从2003年开始在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写生艺术系任教,现为俄罗斯美术家创作协会会员和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戈雷雪夫继承了俄罗斯前辈艺术大师的自然写实风俗画的传统艺术手法。他在2000年
期刊
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至重庆,全长505公里,是清末计划修筑的川汉铁路的西段。当年,四川人民曾为保卫路权掀起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这条历尽屈辱的铁路,拖了近半个世纪竟未铺上一根钢轨。四川解放不到半年,人民政府即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修建成渝铁路。两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和十万民工投入成渝铁路建设工地,工程进展顺利:1950年12月重庆至江津段铺轨通车;1951年6月30日铺轨至永川;12月5日铺
期刊
中国四川三星堆发现了一处宏大的古代文明遗址,出土了一批大型青铜器,其中有近三米高的青铜树、大型青铜立人像等,引起世界瞩目。不过,对出土的青铜图腾系列,至今的解读尚不令人信服。笔者已出几部专著,粗略地对其进行了系统解读。本文试图更细致地分析纵目青铜人像的“纵目”。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组器中,有一件独特的器物,一般认为是“纵目人面具”,并采用民间的“千里眼”、“顺风耳”传说予以解释,但却缺少证据。  
期刊
《周礼·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成书时间当为春秋末期,出于齐人之手。《考工记》所记工艺分六类二十个工种,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它曾以战国古文的形式流传。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礼》缺《冬官》篇,以此书补入。  关于《考工记》之名,孙诒让《周礼正义》解释说:“百工为大宰九职之一,此稽考其事,论而纪识之,故谓之《考工记》。”笔者案,《礼记·月令》:
期刊
新历元旦 二首  林思进    阅世三朝记,开年八秩翁。  椒盘虽寂寂,花鼓正通通。  天道无私覆,人心期大同。  莫愁巨鱼上,自有射潮工。  户是长年闭,宫余半亩赊。  清名叨馆职,从事且麻沙。  好句怀人得,晨餐慰妇加。  更怜意外喜,季子约还家。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已故副馆长    临江仙·庆春节  孙琪华    窗外腊梅熏我醉,殷勤早报春归。晴光淑气竞相催。鹅黄舒嫩柳,鸭绿上枯莓。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