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人教版语文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和挖掘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wolfwolf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参加工作这些年,正是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时候,也是电教化手段运用最火热的时候。似乎只要是公开课,就一定配有漂亮的课件。我上课的时候,也喜欢用课件,至于课本中的插图,已经只是一个摆设,也许会偶尔用一下。我想很多老师都和我一样。但是通过参加关于《对“小学语文课本插图合理挖掘和利用” 》这个课题的研究发现其实能合理运用和挖掘课本插图进行教学也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因此我想就语文课文插图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插图的意义和作用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它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启迪性等特点。古代著名教育家荀子说过:“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教材为学生的“闻之”提供前提,插图则为学生的“见之”提供保障。语言文字虽然可以明白地表达内容,细腻地描写人物和景物,但有时难免抽象、枯燥。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画家在忠于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的一种创作。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开故事情节,或表现自然现象。他们对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比如人教版語文六年级上册《17、少年闰土》里的“闰土”形象,手捏一柄钢叉,站在一片西瓜地里,那勇敢的气势,脖子上大大的银项圈,恰当地展现了闰土勇敢、机敏、可爱的形象;五年级上册《22、狼牙山五壮士》的插图不仅抓住了五位壮士在生死攸关时表现的凛然正气,更表现了他们对革命的忠勇情怀和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二、有效地运用好课文插图的好处
  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它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实验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越强,学生的学习越主动积极,成绩越理想,智力发展越快。课文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富有极大的吸引力,经常看到学生拿到新书之后首先翻看的就是课文的插图。教师可利用这一契机从插图入手,去诱导、去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之心、期待之情。2、还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因为想象就是根据事物的某些特征,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3、更可以帮助理解重点难点,教材中许多精美的插图都是配合课文内容创作的,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教师可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把图与文结合起来对照读,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如何结合插图,有效运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适时的利用插图,结合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文中的插图很多都是课文重点内容的直观再现,使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帮助他们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中字、词、句的意义。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看画面,品文字”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共有两幅插图,一幅是乡下人家傍晚时分围在一张桌子旁吃饭的情景。画中的一家老小,其乐融融,脸上的表情无不表现出那份特有的淳朴和幸福。旁边有农家小鸡在觅食,更增添了几份安宁。还有一幅是小村的全景图,江南农村特有的建筑还有一群鸭子在小溪里开心地嬉戏。碧水青山,小桥流水人家,好一幅自然、和谐的自然风景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看插图,说说自己在画面中的体会,再去品读文字。做到“字中有画,画中有意”。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8、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中,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心理活动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此时,结合课文内容来观察图画,通过阮恒的神情、动作来揣摩他的内心,明白他在献血时那么紧张、害怕,却还要救自己的朋友的复杂心态,从而体会他的善良和勇敢,激发学生的共鸣,深刻地理解“朋友”一词的真正含义,进而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用插图来辅助教学,特别是教材中有一些很富有吸引力的插图,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若在导入这环节能巧妙地结合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看图,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则能较好地起到感受直觉、引起注意、循图思考的妙用,利用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注意挖掘插图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并作细致生动的叙述,以利于学生真正弄懂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如何自配插图,再造想象
  除了利用课本本身的插图外,我们还可以自己为课文配插图。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9、草船借箭》一文时。在学生大概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给课文配上插图。在上课时,学生带来了“将计就计”,“知己知彼”,“草船借箭”等虽不成熟,但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的插图。“将计就计”展现了周瑜的小鸡肚肠和诸葛亮的聪明机智。“知己知彼”可以看出鲁肃的忠厚老实。“草船借箭” 可以看出曹操的多疑和诸葛亮的知天文、懂地势、识人心。学生借助图片明白了两军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是“风向”和“船停摆的方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白“草船借箭”的理由。例如船上扎的稻草人,大雾弥漫的天气,船队呈一字摆开,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等受箭完毕,船掉过头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还有那擂鼓呐喊的气势。学生借助手中的画笔,表现了自己读文后的理解,尤其是对课文里借箭过程,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明白地展现了全文的主旨。显然,这是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咀嚼、形象的揣摩、主题的领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再劳动的结果。这是一个深化认识,再造想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与课文塑造的形象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形象共鸣,进而进行形象的补充和再造,使形象更为生动、丰满的过程。这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不亦乐乎”的感觉和认识,对调动学生乐学语文极为有利。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手给课文配插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其教学效果往往是单纯地学习课文所难以达到的。
  教材中的插图有的可用于理解课文,有的可用于激发兴趣,有的可用于说话训练,还有的可用于写作训练……用途非常广泛。我们要不断挖掘有限的课本资源。这样“活”用教材插图,不但效果如同运用多媒体,而且减少了运用多媒体的繁琐,能在同一个单位时间内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同时,合理利用课文插图,还有助于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激活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幅度提高视听效果,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善于挖掘好的素材,充分运用好插图,抓住每―次训练机会,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插图走近学生,让语文课堂因插图而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 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
摘要: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严重时出现逃学、旷课,不仅影响自身学习效益,而且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从学生及学习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导致中职学校学生厌学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方法。  关键词:厌学 表现 原因 对策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严重时出现逃学、旷课,不仅影响自
摘要:在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快乐体育”的体育教学形式,对体育教学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已成为体育教师追求的时尚。但对“快乐体育”的含义,不同体育教师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教师把快乐体育理解为“汗加笑声”,相反,对于缺少“汗加笑声”的体育教学活动,就认为是不快乐,甚至把它定义为是厌学现象。如果体育课一味地去追求汗加笑声,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心理品质教育——如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势必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社区,伴随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随着改革的深化,城乡社区的结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型城乡社区正在兴起。人们以多种多样的身份从不
摘要: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的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种各样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学生 语感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主要通过语感能力的强弱来体现,因为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了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敏锐者能敏锐地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下面就这一问题谈点我的教学体会。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使课堂导入生活化,引出数学问题。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它能引发学习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
这是一个老话重谈的问题,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學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这一点,并在数学教学中切实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德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数学教学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一、挖掘教材典型因素,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城市化是一个文明发展的过程,是城镇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演化,城市物质文明和文化向农村地域不断扩散的过程
随着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我国与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额不断攀升.在经济贸易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已经到了
【摘要】依据教育技术学的理论,针对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数据处理、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旨在夯实学生分析检验方面的实验技术基础、培养必备的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分析化学 实验课 改革  我校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