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铜琶的破裂之处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的写作历练培养了我的顽固习惯:反复修改文章,似乎没有尽头。前不久又开始开始着手修订《推刃之书——中国历史上侠义传奇》,时间持续了二三个月。有几首古诗一直晃动在眼前,每当我意识疲倦的时候,它们就纷纷离开纸面,把我的书稿推出天窗,返回到各自存在的域场,把那些飞扬在空气里的精魂收回,焊合折断的刃口。然后,诗歌坠地,刀回鞘,稳如衬枋和柱础。这印证了一个古老的说法,有些诗,是不能躺在纸上念诵的。甚至,它们不是依靠糖浆的嗓音来到世上助兴悦耳的。
  有些诗,出口即灭,一根火柴无法再次划燃;有些诗,说出就变质,晶煤曝光成了矸石。
  相传伍子胥在逃亡之路上终于过了钱塘江,到达大江西面的吴国土地。那里是桐庐境内的一座山,因已脱离险境,他不禁拔剑高歌:“剑光灿灿兮生清风,仰天长歌兮震长空,员兮员兮脱樊笼!”我相信这响彻云霄之歌的真实性,因为它对这无名的山头予以命名:歌舞岭。
  这样的诗只信任一条管道,在血的加盟中,血宛如银丝镶嵌,勾勒出声音的纹理。
  其实,我指的这三首诗是《易水歌》、《垓下歌》和《大风歌》:一首唱给自己,一首唱给情人,一首则渴望别人抛头颅以巩固权力的地基。
  自称“以文字之缘漫浪江湖者四十年”的宋代文人俞文豹,在《吹剑录》里记载说: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这并非是对写作境界的坐而论道。词乃须以曲度之,诗词必须发出声音,方能让抽象之思从纸面起立,复原它的身姿或猫步,并钩稽那看不见余韵或丝缕,以飘拂的方式在声音的边缘觊觎或放弃。或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去;或如女子见人,先有许多妆裹作相。
  《吹剑录》之名取自《庄子·则阳》:“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吹剑只能发出小而锐利之声,自谦之中,在红板玉音之下,在铜琶铁板之下,恐怕也蕴藉了俞文豹的个人之声。
  可是,俞文豹为何不利用“筑”来加固自己的修辞术呢?或者学学伍子胥,干脆拔剑而歌。
  《易水歌》在寒风里展开它刀刃的语调时,历史特意为我们亮出了那在冰块里凿进去的“筑音”。这是筑在历史大幕下的首次正式演出:唱者荆轲,演奏者高渐离。
  筑为先秦时代的乐器,长四十至五十厘米,《汉书》说“筑”比“琴”大。筑源于中国南方,其声悲亢、激越,在民间广为流传,自宋代以后就已经失传。1993年在长沙西汉王后渔阳墓中发现,为木质五弦,或十二弦琴、二十一弦琴。《汉书·高帝纪》中有关于筑的形制的描述:“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演奏方法是左手持弦的一端,右手执“筑尺”击之发音。筑几乎是古琴右侧多出了一条别扭的假肢,样子就像一个怪客,以一种并不华丽、光润的造型,却完美了那响遏行云的壮音。
  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深秋的一天,燕子丹及部分幕僚,白衣白帽为荆轲送行。说是壮行,却如送丧一般。在易水岸边(今北洋淀一带),摆好了一个桌案,放着一杯一杯斟满的酒,天光斜浸酒杯,如淡血。此时只有寒风刮响流水的声音,荆轲的好友高渐离的筑声打破了无边沉默,“变徵之声”像大石入水,荆轲和着拍节引吭高歌,苍凉凄婉的声调,让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一股来自高天的寒流,像一把冰渣,粉碎在荆轲额头,难以抵御的寒意直透脚底,他火炭一般的内心一派乱云。
  高阳先生的历史小说《荆轲》将这一幕刻画得十分成功:筑声又起,由“变”声转为“羽”声,在满座的感觉中人,仿佛宿雨已收回风势转疾,劲峭的冷意,反使人抖擞起精神,别有一种清醒振奋酌意绪,一个个懔然倾听,一阵跃然欲试,那颓丧无奈的心情都一扫而空了。渐渐地,高渐离又杂用“商”声。“商”声被称为“金”音,高亢劲急,如千军万马中的金铁交鸣,那一片肃杀的气氛,越发把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然后,复又转为“羽”声,西风残照,冷落关河,虽不免苍凉之感,却能令人油然而兴横戈跃马的鼙鼓之思。
  筑声如同天鹅的绝唱。裹挟在筑声里的荆轲,一边踱步一边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风把他的声音撕裂,如细雨打在水上。他在颤音中退回来,复又以慷慨激昂的亮声,震慑荒林,如同刀锋从脸面削过。送行者怒目圆睁,头发直竖,似乎把帽子都要顶起来。《燕丹子》指出了一个《史记》所无的细节:“血勇之人”夏扶,只因不能随荆轲同行,突然拔剑刎颈,他是希望自己的魂,跟上荆轲,并壮行色。
  荆轲的声音突然变得暗哑,宛如赤铁淬水。他仰头,深深吸气,据说吐出的气浪化作了一匹白虹,他用尽力气高唱:“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一道白虹拔地而起,历久不散。虹起的地方后来就叫“北白虹”,虹落的地方就叫“南白虹”,这两个村名沿用至今,依旧佐证着这个峭拔的血性场景。
  在高渐离的筑声远处,荆轲上车就走,连头也不曾回一下。那道罕见的“白虹”呢?是否已经凌空而下锲进了荆轲的头骨?他的表情,就像箱子里樊於期的头颅,就像车边夏扶血溅一地的身躯……
  太子丹送荆轲到易水并非就此折回,而是涉过易水,他仍不肯回銮,一直送到易县西南的孔山,才洒泪作别。这一段三十华里的路途,便叫做“送荆径”。在这条不归路上,荆轲完成了他从“游民”到“上卿”、从“刺客”到“义士”的人格蜕变。
  “送荆径”早湮没于历史的尘烟,但有无数人子在此徘徊过。崇祯十三年(1640),陈子龙为母丧服满,入都途中路过易水,写下了沉郁顿挫的《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
  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
  可怜无处送荆卿。
  并刀如水,白虹贯日。并刀就是出自古晋地并州之利刃。想来聂政刺杀韩相侠累,使用的应该是并刀,不然,他如何可以手刃三十七人?!其实,陈子龙如果心中有筑,如同陶渊明置身于无弦琴,那荆轲逼视死亡的眼神,想来可以在乐声里重现。
其他文献
火与诗书是有很多联系的。火,既可焚毁诗书,又可帮助人们赋诗、读书,获得学识。所以,某些与火有关的诗书典故,往往流传很广。其中,产生较早,影响较大的恐怕要算“焚书坑儒”了。它源
寂静的夜晚,漫步清幽池畔。凉风习习吹乱我的心绪,黑暗而空洞的天宇让我迷惘。  较之于万物,我只是那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沙;比之于历史,我似乎是那浩瀚大洋中的一滴寂然无声的水珠。一闪即逝的生命,沧海一粟的渺小,我只是空间的微小突起,时间的短暂附庸。迷茫,在这附加着时间的四维空间里,我充当着怎样的角色?  茫茫的天际没有回答,但那份幽远和空灵却让我带着怅惘来到时空的轮回。  我看到了太白明星般的闪亮。那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全球化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不仅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且对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也是一个重大冲击。就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唐·孟郊《古别曲》)人生自古伤离别。在我们大家都希望拥有,希望长相厮守,希望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时,我却看到了别离之美。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930年,童第周刚结婚,为了深造,他毅然告别了妻子,到比利时留学。他们坚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一去,就是四年。妻子在家养育着孩子,还把微薄的工资省下一些寄给国外几乎一贫如洗的童第周,他不禁热泪盈眶
当代哲学面临许多问题:理论的和实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民族的和国际的,如此等等。但当代哲学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自身越来越成为了问题。对此,任何一种主张具有时代意识的哲学思考都不可能简单地回避。
本组论文旨在拓展外国文学作品《飘》和《汤姆的午夜花园》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飘》这部经典之作从诞生起持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学术界对其广为探讨,相关研究资料可谓汗
常德市诗歌协会成立于2010年4月22日,成立之日,罗鹿鸣倡导并建设“桃花源诗群”。该群的写作特色是既坚持地方特色又不局限于地方意识,将湖湘文化、乡土的未来以及人类的前景
习惯了一种文体的写作,换成其他式样时,前者的印迹通常会依然鲜明。杭州女作家卢文丽起步于诗歌,且长时间以之作为主攻,因此她的长篇小说《外婆史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
凡是出版著作请人作序者,据我所知,其动机不外有三:一是请一个名人为他进行推介。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为他做宣传,助声威,添光彩,增价值,提档次。因此,想要的当然是表扬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