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以情感教育传递思想教育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y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能真实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挖掘、认识、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教师;教材;引导;情感教育;思想教育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笔者认为可通过情感教育,传递思想教育。
  
  1 正确认识,发掘课文蕴藏的思想感情
  
  首先,正确认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就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来看,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这些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这条固有的原则,则是天经地义的事了。然而,就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恰恰普通忽视了"情"在教学中的作用,教改始终在字、词、句、章、语、修、逻上下功夫,却无视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情感脉搏,无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从而导致现在一些学生缺乏起码的情感,带来厌学、弃学、违规违纪甚致违法犯罪等一系列社会现象。所以,可以这样说,"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如置其中,与作品里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深入了解作品,进入角色,竭尽全力挖掘作者创作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释放出来,这样才能把学生潜在的字、词、语、修、逻的领会,尽在其中,乐在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其次,发掘课文蕴藏的思想感情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先决条件。怎样发掘作品的思想感情呢?
  
  1.1 "约以博取"。广采博览,纵深发掘,深刻透彻,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历程,当作背景。比如:教师不透彻了解朱自清先生的坎坷经历和怜子之心,就讲不好《背影》,更说不清作者在文中所蕴藏有思想感情,感情是浓还是淡?理解也只是模模糊糊,往往只会达到读其美文,得其美形,而达不到感染及教化的目的。所以,这项备文工作是艰辛的、复杂的。为什么会有学生常常厌倦老师空口说教?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师只说明其文,未讲清其义,更未披透其情。
  
  1.2 "由博返约"在全面了解作者生平性格,写作背景后,又要根据作品本身提炼精华,突出其重点,把握该作品的内在情感,这就要求备课时,先放得开,后收得拢。讲课时,讲得透,讲得真,同样以新教材八年级上册朱自清《背影》一文为例,为再现朱自清先生父亲的爱子之情,教师在朗读和讲授文中几个激情片段时,从语调上必须下一番功夫,要使学生能从听觉上深深感受到家境遭遇的寒酸和父亲内心所承受的压力及又不愿表露出让我分忧的慷慨。同时,表情神态上极力表现出父送子别的那时、那地、那此刻父子之间内心的一往深情和所坦露出来平而淡的惜别之情,在车站送别一场中,若教师再适当施以拭泪的动作,抽泣一两声,抹把涕泪。这样,学生定会在学文的过程中触景生情,深深被感染的。然后在小组讨论探究过程中,结合文意,回忆一下自己在学习、生活的成长过程,所感受到的父爱子之情……从而再来深化感悟语文学科中作者在文中所蕴藏的"情",从而 提高学习语文所要把握的思想感情。
  
  2 恰当表达课文中蕴藏的情感
  
  选择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契机之一,在具体语文教学中,相对来说,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怎样把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通过客体传给主体,使主体思想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同化?妙在契机的把握与表达。首先根据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感情基调,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教师客体先入情境,即情动于己,教师阅读和讲析语文时,心灵必然受到震憾,动情于心,激起情感的波澜,以至引起教师表情姿态、语言声调的变化。同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总之教师要按着自己的情感,做出不同的美学评价。教师也只有先情动于己,而后才会辞发。任何没有动情的教学都不会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其次,使学生入情于境,教师授课时,总要应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行文思路的轨迹,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达到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闻其声,观其形,同教材中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形象,编排的故事情节,论证的整理,抒以发的情感同憎同爱,同褒同贬,产生感情共鸣。情与景在教材中是完全统一的,二者的关系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情就是教材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境就是教材中所描绘的形象,景物画面。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增强作品的感人艺术效果,教师分析情境,是为了挖掘情境的深刻含义,陶冶学生性格,净化学生心灵,丰富教学的美学内容;学生进入情境,是为了深入理解和体会情境表达的思想内容,诱发兴趣,体察情态,产生感情共鸣,从而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其三,使学生激情为教。激情为教即通过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思想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恰当的应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强理解课文内容,体味感情色彩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激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如:
  
  2.1 吟诵朗读激情。对于诗歌散文和有些情文并茂的文章,一般采用绘声绘色语调朗读,抑扬顿挫的吟诵,把无声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听觉,在听知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
  
  2.2 讲述品析激情。对于小说之类的叙事作品,通过精湛的语言,着重再现形象,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受教。如教学鲁迅小说《故乡》(九年级上册),重在再现作者笔下旧中国封建制度下的萧条凋敝的中国农村面貌及人们的生活状况。从文中所描述的农村景象、农民生活,再结合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奔小康的新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文意及现实的情感方面得到深刻的感受,从而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教育。又如新教材八年级下册阅读课《再塑生命》一文,指导学生读完课文之后,在深入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有关情节,将自己置身于文中的主人公凯丽——一个先天盲人,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几件常规的如拿书、翻书、做笔记等小事,然后再以一个盲人的身份在教室内或上讲台做几件规定性的事情来亲身体验一下作为一个先天什么都看不见的盲人成长过程中的生活、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所需要付出的艰辛和毅力,以自己看不见的一时来体味、联想凯丽的一生的感受,不言而喻,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作者所在之中表达的情感跃然而出,此时再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再结合自己健全的人身的学习生活的切身感受,与之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学生情感的升华。只有这样,欣赏者才能把情感投入进去,与作品的情感、作者的情怀、教师的体会融为一体,产生共鸣效应,也才能使学生达到悦目、动情、激思、励志、纯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其他文献
1 吸引力是前提  所谓教学的吸引力。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象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会爱学生的教师绝不是好老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有爱心。尤其对后进生更要倾注更多的爱,但不能爱得"过火"成了溺爱,犯错误一再迁就反而会害了他们。因此,当他们犯错时我们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鼓励他们努力改正。对待后进生,既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严肃",也感受到老师的慈爱。当他们违纪时,我们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训斥一顿,甚至体罚学生。这样不但解决问题根本还会
期刊
【摘要】农村的基础音乐教育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其他学科教育的整体水平。 目前 ,我市音乐教育中还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对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城乡差别较大、领导不够重视、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等一些 问题 。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 ;基础音乐教育; 现状;对策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
期刊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1 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矗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
期刊
【摘要】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歌唱艺术中,更是个重要环节,它是歌唱的动力源泉。气的运用于放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歌声的发声方法上,之所以有许多学派和唱法,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呼吸运气方面也有所不同,并且各个学派总是把呼吸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加以强调、加以研究,以求得正确的气息支持,从而使头腔、鼻腔、口腔、咽腔、胸腔五个共鸣体充分发挥作用,以达到符合要求的完美声音效果。放松是每个人挂在嘴边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微笑的表情,信任的眼神,甜美的语言,饱满的情怀,处处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创建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还应有三个特许;一,当学生的注意力基本集中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有自由的坐姿,不必要使学生长时间的一个姿势造成生理疲劳;二,当学生课堂上有疑问时,可
期刊
【摘要】生本教学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学,它表现为以体系化的教学思想为基础,以课程、教材的改革为框架,以概念和观念创新为依托,以讨论的生本化和常规化作为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机制, 重视学生的直接认知,它扩展学生的经验、丰富学生的潜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凸显教学的主观效应。本文从生本的教学理念出发,结合高中政治的特点,探索出以生本、探究、实践和师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关键
期刊
【摘要】如何树立威信 ,只有班主任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和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班级活动。那么,班主任如何树立威信呢?  一、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二、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三、不偏不倚,公正严明;四、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渊博知识;五要言而有信  【关键词】班主任;威信;课堂教学;以身作则 ;差异   威信对于班主任而言相当重要。威信高的班主任,学生自觉完成布置的任务;威
期刊
【摘要】初三开设化学课,学生面临毕业升学,学习任务重,容易发生分化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差异学生。差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  【关键词】认知准备;制定目标;选择内容;优化方法;多元评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让每一个学生
期刊
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学生学好语文的学习胃口谈以下几点。    1 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