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高台花鼓和万荣花鼓之比较研究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quil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西具有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其中,“花鼓”在山西丰富的民间舞种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稷山高台花鼓”以惊险刺激的舞台表演方式被大众所熟知,“万荣花鼓”则注重鼓艺的精湛,以多鼓著称,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风格特点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体现了运城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所造就的不同的民间艺术。
  关键词:稷山高台花鼓;万荣花鼓;比较
  鼓,具有豪迈的气势和强大的号召力,是力量的象征。而花鼓作為中华鼓艺的一种,常出现于喜庆的节日,烘托出欢快的节日气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山西花鼓类舞蹈中的晋南花鼓。
  晋南花鼓是中国花鼓艺术的精髓,早在明清时期,花鼓已经在山西南部的运城、临汾等一带流行。晋南花鼓跨越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晋南花鼓风格,但是相同地区的同一舞种,也会因为地点的不同而受到影响,所以经过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变迁,逐渐形成了稷山高台花鼓、万荣花鼓和翼城花鼓等不同的花鼓类型。以下是我对晋南地区的稷山高台花鼓和万荣花鼓的分析和比较。
  一、晋南地区花鼓简介
  1、稷山高台花鼓
  稷山历史悠久,是农耕文明的的发祥地,稷山高台花鼓的产生与当地的风俗文化和民俗信仰等因素息息相关。起初,高台花鼓是祭祀农神的一种活动,为了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台花鼓日渐变成了庆祝节日,愉悦百姓的方式。
  稷山高台花鼓集杂技,鼓艺和舞蹈为一体,在表演时,男生在高台上打鼓,女生地面跳舞,锣鼓在场外进行伴奏,鼓手的表演必须在用扳凳搭成的高台上完成,所以具有“高、奇、险、绝”的风格特点。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高台花鼓的表演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鼓娃戏春”,这一部分是表演者在平地上进行的表演,继承了传统鼓舞的表演方式;第二部分是“鼓闹丰收”,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表演者的动作幅度也越来越大,同时队形的变化也更加丰富;第三部分是“踏鼓登高”,也是整个表演的高潮部分,表演者会依次登上高台展示“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高难度造型。这样丰富的表演内容是其它花鼓无法呈现的。
  2、万荣花鼓
  万荣花鼓产生于山西晋南地区的万荣县,起初是人们卖艺时所表演的,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融入了舞蹈、体育和戏剧等元素,成为一种民间社火舞蹈。万荣花鼓队一般由七个表演者组成,讲究的是各个角色之间的密切配合,其中打鼓者、打锣者和打钹者各一个,剩下的则为打手锣者,花鼓手是这几个角色中最难掌握的一个,要求边击鼓边跳舞,讲究以腰为轴进行拧、倾、含等动作体态,对鼓、舞的协调配合具有很高的要求。
  二、稷山高台花鼓与万荣花鼓的相同之处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定会带动文化艺术的成长,在此过程中有遗失也有保留。而晋南花鼓之所以可以保留下来,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自身所持有的文化特性。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它形成了鲜明的传承性、民俗性、群体性和娱乐性,而这些特性在高台花鼓和万荣上也同样具备。
  1、传承性
  我国民间舞蹈都是通过民间艺人代代相传,保留至今,晋南花鼓则沿用这一继承体系,通过师徒传承,延续这门艺术。在起初,晋南花鼓艺术曾一度“传男不传女”,导致花鼓艺术进入衰败时期,之后随着新中国成立,人们文化素质日益提高,才打破了这种封建思想,带动了花鼓艺术的发展。
  2、民俗性
  花鼓是一种在民间产生的舞蹈,所以它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紧密结合。起初,我国的传统舞蹈的形成是因为信仰,而体现信仰的方式则是民俗活动,如:运城的关帝庙、万荣的后土祠、稷山的稷王庙等,每年在各自的集会日时,他们都会邀请花鼓表演前去助阵,在重大节日时,晋南地区的各个地方都会用花鼓去喜迎节日,增加节日气氛。这些足以说明白晋南花鼓具有鲜明的民俗性。
  3、群体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时刻提醒我们要团结,个人依附着群体,群体也离不开个人,这种群体精神已经深入了我们的骨髓,融入了我们的血液。“群舞”是舞蹈表演中最常出现的一种形式,尤其在各种大型庆祝活动中,要想场面声势浩大,宏伟壮观,更是得有成群结队的表演者,才符合我们中国文化血脉中的群体精神。
  4、娱乐性
  舞蹈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宣泄情绪的一种工具,具有自娱自乐的性质。晋南花鼓承载着晋南民间文化、民间习俗和民众的情感表达,本身就具有娱乐性。人们通过敲打花鼓来抒发情感、表达节日的喜悦心情,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性的民间艺术了。
  三、稷山花鼓与万荣花鼓的不同之处
  1、系鼓方法不同
  在稷山高台花鼓中,将放在胸上方的鼓叫做“高鼓”,放于胸前的叫“中鼓”,挎于左腰旁的叫做“低鼓”,将鼓挂在前额、胸、腿、脚等部位的叫做“多鼓”。其中,“低鼓”在表演中多为压轴表演,对花鼓的演出具有重要影响。稷山高台花鼓有正反击、单跪击、踢腿击和蹲步绕膝击等击鼓方式;有前进步、后退步、蹲步和跳步等舞步;在舞姿方面,有“水中捞月”、“孔雀开屏”、“金鸡独立”等。
  在万荣花鼓的表演中一般只有“低鼓”和“高鼓”。“高鼓”紧贴下颌,有利于控制花鼓上下颠动,击打“高鼓”时,左手持木制硬槌,右平持牛筋软槌,左右交替的击打鼓面;“低鼓”置于表演者左侧腰部,击打时双手持木制硬槌,脚下多为“猴步”、“曲步”和“横步”,上身随着步伐的转变而晃动,击鼓方式多为“颤击”。
  2、表演形式不同
  稷山高台花鼓起初主要是在平地上进行表演,一位演员在中心抱鼓表演,其余的演员则在旁边配合,表演者也全部是男性演员,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逐渐有女演员加入,由之前的单打变成了两人双打。现如今,高台花鼓的重点体现在用十几条板凳叠加的高台上,几十个表演者在高台上做“水中捞月”、“孔雀开屏”、“金鸡独立”等分层造型,以高台层数来判断记忆的高低,这也是整个演出的高潮部分,由于表演难度系数的提高,表演者中女性演员的比例大大加强了。   相比稷山高台花鼓惊险刺激的表演形式,万荣花鼓的表演形式略显平常,注重花鼓的表演。在起初,万荣花鼓表演最少需要二十人,且全部为男性,女子角色也由男演员扮演,后来经过王企仁老人的创新,只需要三人就可以演出,并且女性也可以参与其中,击鼓的方式也更加多种多样。
  3、风格特点不同
  “高、奇、险、绝”的风格特点是稷山高台花鼓的亮点所在。“高”指架子高,空间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高台花鼓,道具层数一般为七层或九层,最多时设有十三层,高度可达九米,将近三层楼的高度,从而体现出“高”的特点。“奇”指鼓艺之奇特。演员在表演时身上佩带有高鼓、低鼓、胸鼓和腿鼓,经过发展,花鼓去掉了“肩鼓”和“膝鼓”,但是在高台最顶端的一个人同时佩戴了“头鼓”、“肩鼓”和两个“腿鼓”。他们不仅要单打、两两对打,还要串场混合打,这就要特别重视打鼓的技艺,体现了鼓艺“奇”的特点。“险”指造型险,体现在金字塔式的高台上。表演进入高潮时,演员们在边打鼓的同时边搭建高台,当搭建完成时,百余名演员要一层一层的登上高台,用腿和脚成为和高台的接触点,摆出“孔雀开屏”、“风凰展翅”等各种高难度造型,让观看者瞠目结舌,这便是稷山高台花鼓的“险”。“绝”指技艺之绝。稷山高台花鼓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是其它舞种不能与之比较的,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是当之无愧的“绝”品。
  万荣花鼓是最具有乡土气息民间舞蹈,具有“槌儿真、动作花、表情活”三大艺术特点。
  槌儿真,说的是击打花鼓要真实。不论是击打高鼓还是击打低鼓,万荣花鼓都要求“点點不空”,每一槌都要落在鼓面上,并且鼓声要清脆悦耳,这对打鼓人技艺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没有几年的功力是达不到要求的。
  动作花,是指击鼓方式花哨,舞蹈动作丰富。击鼓方式的花哨和舞姿是否丰富决定着演出的好坏,万荣花鼓有正反击鼓、勾击鼓、吸腿击鼓、吸腿绕膝击鼓、蹲步绕膝击鼓、蹲步左右掏腿击鼓等动作,足以体现出万荣花鼓动作之丰富。
  表情活,指的是表情灵活。起初,在表演万荣花鼓时,不管上身怎样运动,脚下怎样欢快,表演者的头是不动的,后来经过田金川老师的表演,表演者就开始“摇头晃脑”,增加了人物的鲜活感,尽显万荣花鼓的幽默诙谐,至此之后,表情活成为了万荣花鼓的一大特点。
  四、结语
  经过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在一点一点的进步,但是之前的文化成果在慢慢地消失。晋南花鼓是晋南地区的老百姓生活和信仰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新的时代,晋南丰富的民间花鼓艺术已走出国门,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通过稷山高台花鼓和万荣花鼓的对比,致使我们更加关注晋南花鼓,思考如何去很好的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山西民间舞蹈集成·运城地区资料本(5-2),285 页
  [2]万荣县志 - 第十二卷 290 页
  [3]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增补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84
  [4]陈晶晶. 山西运城稷山高台花鼓[N]. 山西日报,2008-08-05.
  [5]杨云.试论万荣花鼓的文化特征与审美旨趣[J]北京舞蹈院学报.2008.1.
  基金项目:
  本项目为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儿童舞蹈美育发展路径研究——以株洲县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7〕205号
  作者简介:
  李梦悦 ,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舞蹈编导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党内法规制度不可避免地从各个层面影响着社会调控和国家治理。当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从总体上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滞后以及党内立法和国家立法界限不清等原因,导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必须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严格规范党内法规的起草、审批和发布,加强党内法规的立改废以及解释力度,及时将成熟的党内法规上升为国家法律
期刊
摘 要:文学翻译往往面临着忠实与叛逆的选择,为了更加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再现原文的意境和思想意义,译者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有技巧有策略地进行“叛逆”处理,本文以《江城》的中译本为例,探讨文学翻译的忠诚与叛逆,以及其中涉及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技巧;江城;叛逆;忠诚  一、简介  文学翻译常常被称之为对原文的“再创造”,与科技文体、法律翻译等等有着很大的区别。严复所提出的翻译应该
期刊
摘 要:猴,活泼可爱,富有灵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猴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也经常被视为是吉祥运气的象征,因此常常被用于艺术题材。本文通过对传统视觉艺术中的猴形象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目前我国传统视觉艺术中猴形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猴形象;视觉艺术;审美;综述  目前,在我国传统视觉艺术中猴形象的相关研究中,对具体视觉艺术作品展开的研究占有大多数。赵富德以宋代画猴大师易元
期刊
摘 要:闵贞是清代中期活跃在民间画坛的一位画家,此时的文人画已经从绘画为展现个人生活情趣,日趋走向文人画与民俗绘画结合的道路,绘画题材一般都是历史、神话、民俗人物故事等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题材。闵贞正好处在文人画向民间世俗绘画的转折过渡时期,其绘画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物画的题材多品味。本文将以闵贞的人物画题材为例,大致将其人物画题材分为以神话传说人物为题材的绘画和以市民阶层的世风民俗为题材的
期刊
摘 要: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适用的法律,因遗产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作为可市场化的一类,临夏砖雕在其发展中面临机器化生产威胁纯手工砖雕、砖雕生产者之间利益关系、砖雕生产者内部利益关系需要理顺和协调等问题。无论是硬性的法律,还是相关部门和行业相对“软”的措施,都应包含对市场主体利益、遗产传承发展以及生产者生命健康的关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引言  在非
期刊
“五四”以来,随着西方美术观念的融入和冲击,中国美术界星期了许多思潮,并产生了诸多流派。在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蓬勃兴起了左翼文化运动。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工作者,在文学、戏剧、电影、美术、出版、文艺社科理论等各个方面,均收取了丰硕成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带领下成立了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文总”)。在左翼文化运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先后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中国社会科学家
期刊
摘 要:民宿指的是使用原有住宅以家庭经营副业的形式,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和环境资源,以及农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生產活动,为顾客提供住宿和短期生活的空间。提供游客乡村生活的住宿地点在环境和文化方面与世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更加希望能够到乡村感受慢节奏的田园生活。不同的文化创造了不同风格的寄宿家庭。  关键词:民宿设计;地域性;色彩;材料  民宿的设计应结合当地文化、自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持续快速增长。出国旅游对于国人来说已经是生活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待外国游客也是国内旅游业从业者的常态。因此,在这种跨文化的大背景下,导游就成为了不同文化碰撞间的桥梁。导游在进行导游口译中,必须要具备跨文化交际思维,才能带领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异域风土人情,扮演好桥梁的作用。  关键词:导游口译;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  Abstract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的“棺舞”是主要流传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民间丧礼中的丧葬舞蹈。本文从“棺舞”的传说与现状、仪式过程与内容、舞蹈的分析等几个方面解读“棺舞”及其所反映的民族舞蹈内涵。  关键词:佤族;棺舞;文化内涵  一、西盟“棺舞”的前世今生  佤族丰富的丧葬舞蹈是丧葬仪式中独特的对亡灵的一种祭奠,也反映着佤族人对待死亡的一种态度和佤族民间文化的发展。  1、“棺舞”的前世  佤族人的丧
期刊
摘 要:作为现代设计的分支,视觉艺术设计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愈发表现出重要的作用。在视觉艺术设计过程中渗透入民族文化,为视觉艺术设计的發展提供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弥补现代视觉艺术设计在文化方面的缺少。针对如何将视觉艺术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尽力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以此对之后的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视觉艺术设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视觉艺术设计是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