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长幅度比1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2007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依然强劲,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任务依然艰巨。预计下半年信贷超速增长的势头不减,央行将继续使用数量型调控手段来回收流动性,此外央行可能继续提升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等。
2007年二季度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长幅度比1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增长幅度分别比1季度末和5月末高1.11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4%。2007年上半年累计净回笼现金192亿元,同比少回笼371亿元。6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5.59万亿元,日均成交2663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6.2%,同比多成交1233亿元;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39%;比一季度末高0.65个百分点。二季度,股票市场交易活跃,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上证指数年初为2715.72点,6月末收于3820.70点,上涨1104.98点,涨幅为40.7%。其中5、6月,政府为防范风险,遏止股市超乎寻常的飙升,央行“三率”齐动和印花税的上调,使得股市进入一个宽幅震荡的调整期。
一、2007年二季度货币信贷状况
2007年二季度,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总量平衡。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上半年,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
2007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长幅度比1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增长幅度分别比1季度末和5月末高1.11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4%。2007年上半年累计净回笼现金192亿元,同比少回笼371亿元。
(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回升
2007年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8.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3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6.9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9%,比1季度末和5月末分别高0.05和1.3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3.39万亿元,同比多增1600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存款增加8271亿元,同比少增5938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6万亿元,同比多增3168亿元;财政存款增加8167亿元,同比多增3792亿元。6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9041亿元,同比多增4933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678亿元,同比多增136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7212亿元,同比多增3577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16亿元,同比多增1308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6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6%。上半年外汇各项存款增加53亿美元,同比少增34亿美元。6月份外汇各项存款减少3亿美元,同比多减37亿美元。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2007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8%,比1季度末上升0.23个百分点,比5月末低0.0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同比多增3681亿元。从分部门看:居民户贷款增加6741亿元,同比多增29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1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28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87万亿元,同比多增7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2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2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7亿元。6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4515亿元,同比多增566亿元。其中,居民户贷款增加1289亿元,同比多增452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225亿元,同比多增114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8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1%。上半年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65亿美元,同比多增91亿美元。6月份外汇各项贷款增加90亿美元,同比多增87亿美元。
(四)银行间市场利率回升
2007年6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5.59万亿元,日均成交2663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6.2%,同比多成交1233亿元。6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39%,比5月份高0.38个百分点,比3月份高0.65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47%,比5月份高0.38个百分点,比3月份高0.85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2007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6%。今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同比多增1440亿美元。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00亿美元,同比多增239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6155元人民币。
二、2007年二季度货币政策综述及金融形势展望
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的问题,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维护总量平衡。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基本回收了新增外汇占款投放的流动性。
(一)货币政策综述
1.央行多次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2007年初至今,央行连续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大超出了去年货币紧缩政策出台的频率,2006年全年仅提升了3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超储水平受到很明显的影响,接连9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锁定了近万余亿的资金,但新增的资金来源却持续大于回收资金的规模。
2.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007年3月18日、5月19日和7月21日,人民银行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近期又有两次加息——编者注)。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每次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2.52%提高到3.33%。由于存款利息税自2007年8月15日起由20%下调到5%,相当于实际存款利率又有所提高,其中一年期存款税后利率相当于提高了0.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三次分别提高0.27、0.18和0.27个百分点,由6.12%提高到6.84%,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有利于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
3.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流动性。2007年上半年共发行央行票据2.6万亿元,同比多发行0.4万亿元。6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亿元。为缓解央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重启3年期央行票据,与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相互配合,收回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上半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的央行票据分别发行6230亿元、12,700亿元和7480亿元。在保持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力度的同时,于3月上旬、5月中旬和7月中旬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央行票据303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
4.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一是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2007年5月18日人民银行宣布,自5月21日起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幅度内浮动。二是完善银行结售汇制度。规范银行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对不同银行分别实行核准和备案管理方式。对个人结售汇实行5万美元年度总额管理,较好地满足了个人持有和使用外汇的需求。上半年,个人购汇12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倍。三是积极扩大对外金融投资,支持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品种,从固定收益类放宽至股票类和结构性产品,允许信托公司开展QDII业务。截至6月末,累计批准各类QDII额度205亿美元,对外投资额度累计使用72.9亿美元。四是严格控制外债增长,分阶段调减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国内资金。五是加强和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严格控制外商投资高档房地产以及并购或投资境内房地产企业。
(二)金融形势展望
2007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依然强劲,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任务依然艰巨。央行将继续采取综合配套的宏观紧缩手段,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
1.流动性总体依然过剩。从货币供应量来看,两年多来,国内资金陷入过剩境地,实际分两步传导:一是基础货币增长,外贸顺差带来的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二是广义货币(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增长。由于贷款等货币创造能力的提高,货币乘数不断提高,因而M2增长较快。央行的调控,是从控制新的基础货币增长入手,如上半年发行2.58万亿元央票、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已对冲了大部分新增基础货币;但由于货币乘数水平依然较高,因此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依然偏多。货币乘数较高的原因比较复杂,与银行信贷投放较快、央行票据等高变现能力资产增长、资金清算效率提高等因素有关。货币乘数高,导致货币创造更快,加重流动性过剩的程度。不难看出,下半年央行对冲过剩流动性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2.货币政策依然偏紧。展望后期宏观调控政策,首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放贷能力,但流动性充裕问题的缘由在于高额的外贸顺差和资本流入,因此一方面需要限定商业银行的放贷规模,一方面要改变国际收支失衡,这两方面问题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都需要较长时间来解决。下半年信贷超速增长的势头不减,央行将继续使用数量型调控手段来回收流动性,如何使用特别国债管理流动性被市场关注,此外央行可以继续提升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等。
3.人民币汇率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对于外汇政策方面,央行表示,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的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积极作用。同时,继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满足境内机构保留和使用外汇资金需要,稳步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研究拓宽个人对外投资渠道,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监测和协调监管,进一步规范对外借款管理,重点加强对贸易信贷等短期外债的管理。
2007年二季度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长幅度比1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增长幅度分别比1季度末和5月末高1.11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4%。2007年上半年累计净回笼现金192亿元,同比少回笼371亿元。6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5.59万亿元,日均成交2663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6.2%,同比多成交1233亿元;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39%;比一季度末高0.65个百分点。二季度,股票市场交易活跃,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上证指数年初为2715.72点,6月末收于3820.70点,上涨1104.98点,涨幅为40.7%。其中5、6月,政府为防范风险,遏止股市超乎寻常的飙升,央行“三率”齐动和印花税的上调,使得股市进入一个宽幅震荡的调整期。
一、2007年二季度货币信贷状况
2007年二季度,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总量平衡。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上半年,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
2007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长幅度比1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增长幅度分别比1季度末和5月末高1.11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4%。2007年上半年累计净回笼现金192亿元,同比少回笼371亿元。
(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回升
2007年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8.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3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6.9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9%,比1季度末和5月末分别高0.05和1.3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3.39万亿元,同比多增1600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存款增加8271亿元,同比少增5938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6万亿元,同比多增3168亿元;财政存款增加8167亿元,同比多增3792亿元。6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9041亿元,同比多增4933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678亿元,同比多增136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7212亿元,同比多增3577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16亿元,同比多增1308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6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6%。上半年外汇各项存款增加53亿美元,同比少增34亿美元。6月份外汇各项存款减少3亿美元,同比多减37亿美元。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2007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8%,比1季度末上升0.23个百分点,比5月末低0.0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同比多增3681亿元。从分部门看:居民户贷款增加6741亿元,同比多增29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1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28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87万亿元,同比多增7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2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2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7亿元。6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4515亿元,同比多增566亿元。其中,居民户贷款增加1289亿元,同比多增452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225亿元,同比多增114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8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1%。上半年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65亿美元,同比多增91亿美元。6月份外汇各项贷款增加90亿美元,同比多增87亿美元。
(四)银行间市场利率回升
2007年6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5.59万亿元,日均成交2663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6.2%,同比多成交1233亿元。6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39%,比5月份高0.38个百分点,比3月份高0.65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47%,比5月份高0.38个百分点,比3月份高0.85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2007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6%。今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同比多增1440亿美元。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00亿美元,同比多增239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6155元人民币。
二、2007年二季度货币政策综述及金融形势展望
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的问题,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维护总量平衡。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基本回收了新增外汇占款投放的流动性。
(一)货币政策综述
1.央行多次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2007年初至今,央行连续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大超出了去年货币紧缩政策出台的频率,2006年全年仅提升了3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超储水平受到很明显的影响,接连9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锁定了近万余亿的资金,但新增的资金来源却持续大于回收资金的规模。
2.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007年3月18日、5月19日和7月21日,人民银行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近期又有两次加息——编者注)。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每次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2.52%提高到3.33%。由于存款利息税自2007年8月15日起由20%下调到5%,相当于实际存款利率又有所提高,其中一年期存款税后利率相当于提高了0.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三次分别提高0.27、0.18和0.27个百分点,由6.12%提高到6.84%,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有利于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
3.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流动性。2007年上半年共发行央行票据2.6万亿元,同比多发行0.4万亿元。6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亿元。为缓解央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重启3年期央行票据,与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相互配合,收回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上半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的央行票据分别发行6230亿元、12,700亿元和7480亿元。在保持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力度的同时,于3月上旬、5月中旬和7月中旬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央行票据303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
4.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一是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2007年5月18日人民银行宣布,自5月21日起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幅度内浮动。二是完善银行结售汇制度。规范银行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对不同银行分别实行核准和备案管理方式。对个人结售汇实行5万美元年度总额管理,较好地满足了个人持有和使用外汇的需求。上半年,个人购汇12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倍。三是积极扩大对外金融投资,支持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品种,从固定收益类放宽至股票类和结构性产品,允许信托公司开展QDII业务。截至6月末,累计批准各类QDII额度205亿美元,对外投资额度累计使用72.9亿美元。四是严格控制外债增长,分阶段调减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国内资金。五是加强和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严格控制外商投资高档房地产以及并购或投资境内房地产企业。
(二)金融形势展望
2007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依然强劲,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任务依然艰巨。央行将继续采取综合配套的宏观紧缩手段,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
1.流动性总体依然过剩。从货币供应量来看,两年多来,国内资金陷入过剩境地,实际分两步传导:一是基础货币增长,外贸顺差带来的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二是广义货币(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增长。由于贷款等货币创造能力的提高,货币乘数不断提高,因而M2增长较快。央行的调控,是从控制新的基础货币增长入手,如上半年发行2.58万亿元央票、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已对冲了大部分新增基础货币;但由于货币乘数水平依然较高,因此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依然偏多。货币乘数较高的原因比较复杂,与银行信贷投放较快、央行票据等高变现能力资产增长、资金清算效率提高等因素有关。货币乘数高,导致货币创造更快,加重流动性过剩的程度。不难看出,下半年央行对冲过剩流动性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2.货币政策依然偏紧。展望后期宏观调控政策,首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放贷能力,但流动性充裕问题的缘由在于高额的外贸顺差和资本流入,因此一方面需要限定商业银行的放贷规模,一方面要改变国际收支失衡,这两方面问题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都需要较长时间来解决。下半年信贷超速增长的势头不减,央行将继续使用数量型调控手段来回收流动性,如何使用特别国债管理流动性被市场关注,此外央行可以继续提升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等。
3.人民币汇率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对于外汇政策方面,央行表示,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的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积极作用。同时,继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满足境内机构保留和使用外汇资金需要,稳步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研究拓宽个人对外投资渠道,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监测和协调监管,进一步规范对外借款管理,重点加强对贸易信贷等短期外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