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点 粤西的一座小城镇
人物 芳姨(年过七十)
现状 家庭妇女,无后,丈夫卧病在床
农历年前的一天,一名老太太精神恍惚地走在摩托车穿行的粤西的小镇街道上。邻居见她不似平常,便上前问道,芳姨,这是要上哪去啊?
老太太答道,到菜市场给老伴买些鱼吃。
邻居又问,怎么不搭摩的去?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一来一回要6块钱,哪能出这个钱?
邻居换了个话题:“曾伯身体好吗?”
“不好!阿曾快死了!”老太太的情绪突然激动起来,“从城里回来就打着氧气,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邻居默然,只得扭转话题:“那你保重身体,走路小心,莫要被车撞到了。”
“撞死也无所谓,反正阿曾一走,我也跟他去了。”
邻居听她如此说,感到有点愕然。殉情?这在当地人看来只是电视中才有的事情,在小城镇中,再大的追求无非是过好日子。邻居们料想,老太太有轻生之念,定是觉得靠山倒了,日子不好过,加之老太太身世特殊,邻里间有着一致的猜想:老人担心养老艰难,无人送终。
六十再嫁
老太太名叫培芳,年过七十,有点驼背,但身体尚好,腿脚依然麻利,时常走街串巷,邻居们都认得她。但在老伴病重后,她开始坐立不安,魂不守舍。
粤西小镇,居民皆自建房屋,家境好的,小别墅建得就像欧洲洋房。培芳的夫家,虽算不上豪华,也绝不寒碜。她家门口,有一道由花枝缠绕成的拱门,时光荏苒,岁月未在这花枝上留下多少痕迹,却深刻改变了她的生活。令她忐忑的是,她进入这个家门的时日,还没有这花枝长久——她60岁才嫁入家门。这栋房子、她的老伴的孙子,都比她的资格更老。
有客人来时,她总是第一个迎出开门,而客人围坐主厅时谈话,她习惯性地搬一张小凳子坐在屋角。客人请她到沙发上坐,但她坐不到一会儿,又溜进厨房去,说要削苹果。似是不卑微就不安,不干活就心慌。
这一天,有客人要来看望她的老伴,她看上去很高兴。其时,她的老伴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形容枯槁,已不能下床,但难得有客人来,老人挣扎着想要坐起,培芳看见了,一个箭步上床,在床上膝行至曾伯身旁,跪着撑起了其后背,并双手绕到老人的胸前,为其按摩。
客人动容,一名比曾伯还要年长的朋友说:“你真好福气,我生病的时候,可没人这样照料我。”奄奄一息的曾伯似是苦笑了一下,从牙缝中挤出了几个字:“她很难得。”
但培芳却认为自己对丈夫的照顾不够好。前段时间,她身体不适,在医院住了数日,在她住院的日子里,曾伯无人伺候,忘了吃药,病情加重,芳姨对此时常捶胸顿足地懊悔,常说:“是我没照顾好,是我害了他。”
似乎在培芳看来,她的价值就是不停地干活,如此才能在这世上有一席之地,在夫家能安身立命。但近年来,她的健康不如以往,有时也需要被人照料,有人提议给两老请一个保姆,但培芳对此非常抗拒,她连连摇手说:“不要花那个钱。”
三次婚姻
年老的岁月,疏淡如水。培芳平日寂寥地坐在屋里,看着窗外流过的光,间或会回想自己与别不同的一辈子。
年幼时,她家里没钱,没能读书,大人告诉她,你应该勤快地干活,好好地做人,这一直是她恪守的准则。也许唯一的叛逆是那一次,在一次盲婚中,她被嫁到了一个比她家更窮,要在茅草屋中洞房的夫家,在成婚那晚,她恐惧地冲出了茅屋,连夜跑回了娘家,从此再也不肯回去。
少女知道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夫婿,不必很有钱,但不能太穷,最好是读过书的。10余年后,她遇到了人生的第二段姻缘,对象是一个乡镇教师,两人拍了合照,准备贴在结婚证上,但这桩婚事被她的父亲叫停了,那教师的父亲被划为地主,在当时,这是非常严重的家庭问题。
此后,培芳一直待在娘家,为家人干活,拉扯大了一个弟弟的儿子,又照料另一名弟弟的儿子。她从不挑活。让她当保姆,她就当保姆,让她做衣服,她就学着用缝纫机做衣服。在那个劳动致富的年代,她甚至有过一点小钱,但是,当地人赖以养老的单位、夫家、子女,她在年轻的时候一样也没有。
在不停地干活中,弟弟的孩子们长大了,当初的逃婚少女变成了花甲老人。时间与风俗开始向那个勤劳的女人施压。在粤西地区,不结婚的女人被称作“老姑婆”,留在家中是不吉利的事情,尤其不能在家中过世,否则会变成“姑婆鬼”,缠绕家宅,阴魂不散。
父亲过世后,弟妇们开始逼她离家。当地有个敬老院,条件也还不错,但床位不多,只对退休干部开放,培芳是不敢想的,当时的她,只想出家为尼。这与是否信佛无关,在当地,愿意收留“老姑婆”的,也只有尼姑庵。当时,一名表亲已经为其联系好了一家尼姑庵。在那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人替她说了一门亲,让她嫁给了一名年逾七十的老人,那位老人,街坊称之为曾伯。
曾伯识文断字,相貌堂堂,是培芳心目中的良配。但是,二人的婚嫁却颇为草率,没有婚礼,甚至不登记领证,培芳就草草搬进了曾家。但对于曾伯的儿子们来说,培芳不是继母,只是一个不必付钱的高级保姆,他们如街坊一样,称培芳为“芳姨”。
老无所依
在曾伯健康的时候,培芳一直过得很开心,她服侍自己喜欢的男人,为一个有归属感的家努力干活,但是,到老伴重病时,她突然发现这个家,除了那个即将离世的男人之外,没有什么属于她。男人一走,她没有了感情依托,也没有财产归属,更不知道谁能为自己养老送终。
听说,在深圳定居的大儿子愿意在父亲过世后把培芳接走,培芳的侄子们也愿意不时给她一些钱,但这些事情的发生,或者不发生,培芳是无法左右的。她只能坐在一间空寂的屋子了,伴着一个僵卧的老人,静待命运的降临。
“芳姨,你还记得我吗?”
“记得,你就是那个……你有小孩了吗?”
“老婆正怀着。”
“听我说,一定想办法要生个男孩。”
“男女都一样吧?”
“你不懂!生个男的,才有人给你养老送终啊!”
说话时,芳姨眉头紧皱,她还在为自己那不可知的晚年生活担忧着。
人物 芳姨(年过七十)
现状 家庭妇女,无后,丈夫卧病在床
农历年前的一天,一名老太太精神恍惚地走在摩托车穿行的粤西的小镇街道上。邻居见她不似平常,便上前问道,芳姨,这是要上哪去啊?
老太太答道,到菜市场给老伴买些鱼吃。
邻居又问,怎么不搭摩的去?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一来一回要6块钱,哪能出这个钱?
邻居换了个话题:“曾伯身体好吗?”
“不好!阿曾快死了!”老太太的情绪突然激动起来,“从城里回来就打着氧气,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邻居默然,只得扭转话题:“那你保重身体,走路小心,莫要被车撞到了。”
“撞死也无所谓,反正阿曾一走,我也跟他去了。”
邻居听她如此说,感到有点愕然。殉情?这在当地人看来只是电视中才有的事情,在小城镇中,再大的追求无非是过好日子。邻居们料想,老太太有轻生之念,定是觉得靠山倒了,日子不好过,加之老太太身世特殊,邻里间有着一致的猜想:老人担心养老艰难,无人送终。
六十再嫁
老太太名叫培芳,年过七十,有点驼背,但身体尚好,腿脚依然麻利,时常走街串巷,邻居们都认得她。但在老伴病重后,她开始坐立不安,魂不守舍。
粤西小镇,居民皆自建房屋,家境好的,小别墅建得就像欧洲洋房。培芳的夫家,虽算不上豪华,也绝不寒碜。她家门口,有一道由花枝缠绕成的拱门,时光荏苒,岁月未在这花枝上留下多少痕迹,却深刻改变了她的生活。令她忐忑的是,她进入这个家门的时日,还没有这花枝长久——她60岁才嫁入家门。这栋房子、她的老伴的孙子,都比她的资格更老。
有客人来时,她总是第一个迎出开门,而客人围坐主厅时谈话,她习惯性地搬一张小凳子坐在屋角。客人请她到沙发上坐,但她坐不到一会儿,又溜进厨房去,说要削苹果。似是不卑微就不安,不干活就心慌。
这一天,有客人要来看望她的老伴,她看上去很高兴。其时,她的老伴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形容枯槁,已不能下床,但难得有客人来,老人挣扎着想要坐起,培芳看见了,一个箭步上床,在床上膝行至曾伯身旁,跪着撑起了其后背,并双手绕到老人的胸前,为其按摩。
客人动容,一名比曾伯还要年长的朋友说:“你真好福气,我生病的时候,可没人这样照料我。”奄奄一息的曾伯似是苦笑了一下,从牙缝中挤出了几个字:“她很难得。”
但培芳却认为自己对丈夫的照顾不够好。前段时间,她身体不适,在医院住了数日,在她住院的日子里,曾伯无人伺候,忘了吃药,病情加重,芳姨对此时常捶胸顿足地懊悔,常说:“是我没照顾好,是我害了他。”
似乎在培芳看来,她的价值就是不停地干活,如此才能在这世上有一席之地,在夫家能安身立命。但近年来,她的健康不如以往,有时也需要被人照料,有人提议给两老请一个保姆,但培芳对此非常抗拒,她连连摇手说:“不要花那个钱。”
三次婚姻
年老的岁月,疏淡如水。培芳平日寂寥地坐在屋里,看着窗外流过的光,间或会回想自己与别不同的一辈子。
年幼时,她家里没钱,没能读书,大人告诉她,你应该勤快地干活,好好地做人,这一直是她恪守的准则。也许唯一的叛逆是那一次,在一次盲婚中,她被嫁到了一个比她家更窮,要在茅草屋中洞房的夫家,在成婚那晚,她恐惧地冲出了茅屋,连夜跑回了娘家,从此再也不肯回去。
少女知道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夫婿,不必很有钱,但不能太穷,最好是读过书的。10余年后,她遇到了人生的第二段姻缘,对象是一个乡镇教师,两人拍了合照,准备贴在结婚证上,但这桩婚事被她的父亲叫停了,那教师的父亲被划为地主,在当时,这是非常严重的家庭问题。
此后,培芳一直待在娘家,为家人干活,拉扯大了一个弟弟的儿子,又照料另一名弟弟的儿子。她从不挑活。让她当保姆,她就当保姆,让她做衣服,她就学着用缝纫机做衣服。在那个劳动致富的年代,她甚至有过一点小钱,但是,当地人赖以养老的单位、夫家、子女,她在年轻的时候一样也没有。
在不停地干活中,弟弟的孩子们长大了,当初的逃婚少女变成了花甲老人。时间与风俗开始向那个勤劳的女人施压。在粤西地区,不结婚的女人被称作“老姑婆”,留在家中是不吉利的事情,尤其不能在家中过世,否则会变成“姑婆鬼”,缠绕家宅,阴魂不散。
父亲过世后,弟妇们开始逼她离家。当地有个敬老院,条件也还不错,但床位不多,只对退休干部开放,培芳是不敢想的,当时的她,只想出家为尼。这与是否信佛无关,在当地,愿意收留“老姑婆”的,也只有尼姑庵。当时,一名表亲已经为其联系好了一家尼姑庵。在那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人替她说了一门亲,让她嫁给了一名年逾七十的老人,那位老人,街坊称之为曾伯。
曾伯识文断字,相貌堂堂,是培芳心目中的良配。但是,二人的婚嫁却颇为草率,没有婚礼,甚至不登记领证,培芳就草草搬进了曾家。但对于曾伯的儿子们来说,培芳不是继母,只是一个不必付钱的高级保姆,他们如街坊一样,称培芳为“芳姨”。
老无所依
在曾伯健康的时候,培芳一直过得很开心,她服侍自己喜欢的男人,为一个有归属感的家努力干活,但是,到老伴重病时,她突然发现这个家,除了那个即将离世的男人之外,没有什么属于她。男人一走,她没有了感情依托,也没有财产归属,更不知道谁能为自己养老送终。
听说,在深圳定居的大儿子愿意在父亲过世后把培芳接走,培芳的侄子们也愿意不时给她一些钱,但这些事情的发生,或者不发生,培芳是无法左右的。她只能坐在一间空寂的屋子了,伴着一个僵卧的老人,静待命运的降临。
“芳姨,你还记得我吗?”
“记得,你就是那个……你有小孩了吗?”
“老婆正怀着。”
“听我说,一定想办法要生个男孩。”
“男女都一样吧?”
“你不懂!生个男的,才有人给你养老送终啊!”
说话时,芳姨眉头紧皱,她还在为自己那不可知的晚年生活担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