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中国DIC诊断积分系统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2017年版中国DIC诊断积分系统(CDSS)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DIC诊断中的适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并行诱导治疗的220例APL患者病历资料,采用CDSS、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DIC积分系统和日本卫生福利部(JMHW)DIC积分系统分别进行评价及比较分析。

结果

220例APL患者中,男114例,女106例,中位年龄38.5(12~70)岁,其中低/中危组173例,高危组47例。11例患者诱导治疗期死亡。CDSS、ISTH、JMHW三种标准诊断DIC阳性率分别为62.27%、54.09%、69.09%。CDSS和ISTH诊断DIC的一致率为78.10%,CDSS和JMHW诊断DIC的一致率为88.32%。ROC曲线比较三者互为参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敏感度JMHW>CDSS>ISTH,特异度ISTH>CDSS>JMHW。CDSS DIC(+)和DIC(-)组患者PT、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采用ISTH诊断积分系统时DIC(-)组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DIC(+)组[26.3(0.6~488.7)mg/L对21.9(1.2~477.1)mg/L,χ2=1.871,P=0.002];采用JMHW诊断积分系统时DIC(+)与DIC(-)组的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05(18.0~181.0)s对26.15(18.2~35.5)s,χ2=1.162,P=0.134]。CDSS DIC(+)和DIC(-)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患者起病时WBC、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对DIC的发生存在影响(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在CDSS中起病时WBC>3×109/L是DI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25,95%CI 1.875~6.629,P<0.001)。

结论

2017年版CDSS诊断DIC的敏感度高于ISTH DIC积分系统,特异度优于JMHW DIC积分系统。CDSS较ISTH、JMHW对于DIC相关指标具有较好区分度,适用于中国APL患者的DIC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抗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例患者,包括难治复发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6例,难治复发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例,采用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输注后第28天进行近期疗效评估,其中6例ALL患者4例(66.7%)完全缓解(CR),
目的评估RCD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脂质体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应用RCDOP方案治疗的87例初治DLBCL患者资料,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疗效和生存分析。结果①87例患者中,男40例,女47例,中位年龄60(14~84)岁。应用RCDOP方案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者共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伴有1q21扩增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8月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序贯ASCT以及移植后维持和(或)巩固治疗伴有1q21扩增的35例初治MM患者资料。结果①35例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中位发病年龄49(33~63)岁。单纯检出1q21扩增者仅为3例(8.6%)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