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歌

来源 :中学生博览·甜橙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3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几日在奶奶家看到几个颜面陌生的人,手里拿着列了细细条款的单子,问了才知道,他们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要拆迁了。
  爷爷在里屋摇着蒲扇,茶和药混杂着旧物的孢子气,奶奶在客厅大着嗓门商量琐碎,阳光落在铃兰花上。
  我从小就被送到这儿,每天看它温和地串门,从吊兰到月季,再跳出窗台,天暗下来,少见的炉子和液化气灶就冒出热气腾腾的味道,桌上摆着奶奶超市打折时抢购来的辣酱,从少变多再到少,周而复始。
  多么不可思议,我在这儿吃了数百顿饭了,翻箱倒柜扒玩儿过所有爸爸、叔叔甚至更年长的长辈留下的旧玩具,还小心留着,想等家里有新生命降临,可以跟他分享我那時候的玩法。
  可是这儿即将和所有我记忆中有温度的地方一样,在机械大臂下倾塌消逝。
  [2]]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对这里熟悉起来的,好像幼儿园里的某天,没等来大人接的我,望着马路对面,突然发现回去的路似乎近在咫尺。
  但是大人都很讨厌那儿,我上中学时,那家店一直在半边装修,每次结束,都会听说它家又占用了公共部分。近一寸退一寸的,有什么关系,我撇嘴,反正老房子一直有点儿破,在第四层,走一路楼梯上都是斑驳的墙壁和灰尘。
  整栋楼都是旁边第三人民医院的员工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能看得清医生特有的字迹,守着不大的药方和药房。
  其实是有点儿遗憾的,对门总给我看病的爷爷两年前就去世了,接着是房子,以及未来不变的命数,而这次,我大概等不来老房子施展魔法了。
   [3]
  不知道是记忆偏差,还是的确如此,老房子始终像个藏宝地,或者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打开某扇门某扇窗,就有奇妙降临。
  也不一定是好事,会有一大袋水果糖,也会有大石头。我不懂,那些说是用来摆盆栽的奇异巨石,在花盆边仿佛泰山,比毕加索的画儿还抽象。另一部分被放在玻璃柜里,和缺了角的秤砣甚至动植物标本为伍。
  哈利波特走进的魔药室,各种捣药、量器屋里都有,哪个都想上手摸摸,哪个都不敢碰。还附赠大把灰尘,和不够明亮的灯。
  黯淡、陈旧,没站稳撑到一旁的书橱,“啪”一声落下的,全是乱七八糟的秘籍。
   [4]
  再转间屋,就当它是迪士尼森林里,老太太的屋子吧。
  奶奶的碎布头有满满两大箱,可以藏进我的大小,花边和金戒指般的顶针摆在缝纫机旁,绿植、老照片和木床,床单上几个补丁和单薄的小被。转身跳上板凳,翻到柜顶,上面有一整盒薄薄的故事书,里面百分之八十都有这样的场景。
  可惜什么也没发生,除了奶奶大袋子里的尚好佳水果硬糖似乎永远吃不完,无数个午后,我藏在各个角落里的小说,没有一次听见我的祈祷瞬间消失。
  我妈气势汹汹翻箱倒柜,没几分钟就面色铁青,跟我开始终极狂战。我“啪”地锁上门,电话响起,我没接,往学校跑。
   [5]
  我和喜欢的男生约好,他去学校时我就去。
  那样的美好,就像老房子里,压在大书桌玻璃下的照片,被日光照耀却少之又少。照片上是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模样,老一辈用破了的东西就修补,眼睛花了用放大镜,破掉的医药书和偏方,爷爷用钢笔重新抄写。
  一用力笔尖刺破纸张,奶奶笑的样子便露了出来。旁边站着爸爸叔叔,他们的面容还没像老房子的墙起上褶皱。八十年代真好,九十年代也好,照片黑白,只有唇齿和眉眼闪亮。
  “吱”的一声,外屋的水壶响了,“咕嘟嘟”的,炭火小炉一点点熬着的中药也好了,揭开盖子,喝茶的人小口喝茶,该喝药的,大口喝药。
  香的事物想细品,苦的愿快点儿结束,可我总觉得,第一壶浓俨的茶苦,中药里也有股涩涩的香。我心不在焉看着杯里的茶渍,心想电影快开场了,约好一起看的朋友怎么突然不回我消息?
  彼时我参加艺考培训,不再来吃饭,被迫和身边许多事物和人走远,老房子有了拆迁的传言,我猜爷爷奶奶跟我一样,对未来有点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
  真好,十几岁的我,和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一样的思考。
   [6]
  我在木头沙发上坐到手机震动起来。
  两年前我家从老城区搬去了新城区,客厅的旧家具被奶奶捡回家,成了这儿唯一样貌崭新的家具,和要摆弄天线才能勉强看的电视机、跟星星学习眨眼的电灯、颤抖着四肢撑起菜肴和人的桌椅板凳一起,就像我和爷爷奶奶。
  走了两步,我的线衣被椅子上的铁钉钩住了,爷爷慢悠悠转头,十几年前他也是坐在这里,一边拍手一边慢悠悠唱快歌,“大家来跳舞、大家来跳舞!”我转圈圈,转累了就让他讲故事。
  也不知为什么,现在几百页厚的书,我读完一遍就腻了,“小白兔乖乖,把门开开”的故事我能听两百遍,还能为另一个狐狸妈妈为小狐狸偷葡萄,却被猎人打死的故事哭三百次,我一难过,爷爷就又唱起唯一会的跳舞歌。
  现在的眼泪都留给新世界、新的人,落在新的屋子了吧?
  21世纪走了快20年,十几岁的歌快唱完了,九十年代的歌也彻底结束了。
  编辑/王语嫣
其他文献
编辑推荐:有一种欣喜是我喜欢着你,而你也恰好喜欢我。内心隐藏着的小小情愫在廿四桥诗情浪漫的笔下徐徐绽开。  1   我失眠了。   床头的小夜灯散发着幽暗的光,在这般静谧的夜里,风扇扇叶转动的声音是那么让人烦躁,好像被浓稠的夜色放大了无数倍才抵达耳畔。   无数只绵羊在我眼前跑来跑去、翻滚跳跃,却没能为我增添半分睡意。我把被子拉高盖过头顶,沮丧地叹了一口气。   这实在不像我。   毕竟
期刊
阿渺犹豫了好久,才终于给芩淑发了一条短信,希望今晚可以拿回她的MP3。但是等了好久,窗外的夕阳都快不见踪影了,她才收到对方的回复:“我不会把你的MP3弄坏的,不用这么着急吧?我现在在我外婆家,明天上早课的时候还给你。”  凉爽的晚风一阵一阵地吹来,瘦小的身影在昏暗的阁楼里显得十分落寞。明明说好今天下午5点钟的时候还回来的,所以阿渺才借给岑淑一个周末的时间,然后计划将英语听力的作业留到现在来做,可是
期刊
作为一个有10年病史的老鼻炎,我真诚地想替天下所有鼻炎患者发一句声:我们太难了!最可怕的是,我还是个如假包换的花季少女,只是我这朵花,因为这鼻炎,一直开得蔫蔫的。  听我爸说,我是个早产儿,从小就体弱多病。  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终于迎来人生中的“大难”:过敏性鼻炎。  其实当年我们家还住在广东,广东的气候四季温暖,我犯鼻炎的次数还比较少。直到后来,我们家搬到了成都。  习惯了温暖的气候,到成都不久
期刊
已是深夜,我迷迷糊糊地接起电话。吕月在那边说:"你知不知道,初中时我们最喜欢的那首歌,里面vae的独白不见了。“我懒散地躺在床上,有些奇怪地問:"你在说什么,什么vae?”她变得愤怒无比,声音也大了许多:“就是许嵩的歌,那个《有何不可》,他的独白没有了!"  提起许嵩,我一下子惊醒过来了,那个陪伴了自己整整三年之久的许嵩,我居然会忘了他的艺名。我想和吕月说些什么,但那边早就挂断了电话。  我睡意全
期刊
丑丑并不是一个孤僻的人,她只是脾气有些怪。比如起得早的时候,谁跟她说话,她都不会理你;再比如,她不想干的事,你说得再天花乱坠,她最多礼貌地看你一眼,表示她在听。  可我知道,她早起不理你,是因为她精神不好,没有精力回应。她从不应和你说的任何事,是因为她心里清楚,她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可我同样知道,她朋友少,是她太固执了。  丑丑总是自顾自地认为:“人活着,对自己最大的要求就是别太勉强自己。”
期刊
我一点也不喜欢猫,我觉得他们不爱搭理人的样子和这个世界上某些人一模一样,简直讨厌透了。  发现小花的时候,我竟然有点犹豫,它奄奄一息地趴在我家门口,看向我的眼睛里闪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光,我鬼使神差地把它抱回了家。  我爸妈都在外地打工,我已经快3年没有见过他们了。一直以来,都是外公外婆照顾我。我抱着小花进门的时候,外婆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意外,她就像没有看见它似的,帮我放下书包就进了厨房。我追过去和
期刊
上午10点59分57秒……58秒……59秒……上午11点。  我在爸爸家楼下站了很久了,今天是星期天,他应该在家,但我却踟蹰着不敢上去。  自从爸爸和妈妈离婚后,我跟了妈妈,和爸爸的联系就少了。很长时间见不了一次面,他现在也有了新的家庭,有了另一个小女儿,叫小雅。  我和小雅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还不到4岁,爸爸打电话叫我出来吃饭,我去餐厅的时候,他正在扮成大灰狼逗小雅玩。我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见过他这
期刊
“第三节体育课改为英语课!”班长拉着一张厌烦的脸说道。而听到如此重大的班级头条,下一秒全班的反应:“纳尼?怎么又是英语?!天天英语,累不累,烦不烦!(叹气声)”男生们处于崩溃当中。女生们则表示还OK。  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下,我们班有多烦English。这个星期我们没有一天没有英语课,晚自习没有一天晚上没有英语课,在早读前则总是先读英语,然后才能读别的科目……这个我们还可以忍,可是就连我们最爱的体育
期刊
是啊,我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样猝不及防,又在意料之中。  原以为时光会善待这般慈祥又儒雅的老人,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甚至还残忍地让他带着病痛就这样撒手人寰了。  我很庆幸,有他待我如此之好,好到我也如此自私,自私得在得知他已经遭受病痛折磨时,也不愿意他把我们丢下,他是外婆的天,也同样是我的英雄啊!  哪怕他不再年轻,也不再健壮。  小时候,无论是寒暑假,还是节假日,我总央求着老爸送我
期刊
我做了一场梦。  梦里的我变成一个孩童,在布满青苔的巷子里奔跑。  我路过巷尾的那只大黑狗,大黑狗懒洋洋地抬眼看我,而后又低下眼帘,换了个睡姿。  我路过李阿姨家窗台上种着的茉莉花,风拂弯了花枝,将花香带至我鼻尖,我闻着熟悉的花香,笑得两眼弯弯。  我路过巷头那群玩闹的孩童,他们在落日中奔跑,欢声和笑语布满了整巷的庭院,大人们就在那儿坐着,看着庭院中自家的孩子,时不时低下头交谈。  我听见母亲从家
期刊